查看原文
其他

退役不退场!怀揣女排精神,打好人生下半场 | 新青年·惠若琪

2018-03-19 新华社

惠若琪,中国女排前任队长。


16岁,加入国家队,

19岁,成为绝对主力,

她被称为“用生命打球的女孩”。

 

球场上,她是凝心聚力的女排队长,

鱼跃救球、大力扣杀;

球场外,她是百变的“元气少女”,

混搭设计师、流浪小狗的“妈妈”……


没有天赋异禀,却从未低头认输;

落下一身伤病,也绝不喊累喊疼。


里约奥运,

她用一记探头球锁定胜利,

让中国女排时隔12年,

重登奥运之巅。


不为人知的是,

她刚刚经历心脏手术,

左肩被打进7根钢钉,

却依旧站上赛场。



“走下领奖台,

一切从零开始。”


走过人生上半场,

伤痕是她留下的勋章;

而赛场上收获的勇气,

交给下半场的自己。

 

“体育人,永不退役”

 

“新青年”第12期

邀请到“元气少女”

惠若琪

听她讲述勇气这件小事

 

《下半场,再“惠”!》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60825hjuo&width=500&height=375&auto=0


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惠若琪,

一个开启新征程的排球运动员。


在奥运会后到现在,

回看比赛,有一种不一样的激动,

但其实也有一丝欣慰。

因为心脏伤病后复出,

并不一帆风顺的。

二次手术,

我曾感言用了超水平勇气。


说到勇气,

相信大家对这个词再熟悉不过了,

会感觉是勇士会有的一种气概。

但今天我想说的是,

其实每一个人,

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总需要那么一点儿勇气。


比如说我,

在职业生涯里,

好好学会的不只是排球,

还有一种信念,

那就是向希望奔跑的勇气。

就是少一点怨天尤人,

而多一点绝地反击。


记得国家队有一次比赛前,

我的脖子突然抻到了,

当时我很慌张,

因为那时的我还在纠结,

每一场比赛都要保持最完美的竞技状态。

后来郎导跟我说:

“真正优秀的运动员

不是每一场比赛都在巅峰,

而是明明今天有很多的问题、

很多的困难,

一样能够想到对策,

发挥出当天的最佳水平。”


这就是竞技体育,

肚子疼有肚子疼的打法,

累了有累了的打法,

你有困难,

没准儿对方的困难比你更大。

这段话让我豁然开朗,

那天,我不仅调整了自己的技战术,

正常完成了比赛,

还让我领悟到了体育真正好玩的地方,

就是那些不确定性。

而体育带给我的收获,

不仅是金牌、冠军,

还有面对人生各种不确定性的勇气。


奥运会小组赛的时候,

我们觉得自己已经被堵在死胡同里了,

淘汰赛还遇到了巴西队。

尽管希望渺茫,

我们却还是憋着一股,

杀红眼的勇气,

相互击掌打气走进球场。

最后,我们做到了!


你们看,

原来勇气有时候是可以

转化成能量的调味剂,

把能力与潜力连线,

帮你把渺茫的希望变成现实。


我想,在我所不了解的世界里,

你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

都有着形形色色的压力,

常常还会羡慕到别人的生活。

比如说我,

看到退役的师姐们,

有时就想不用天天训练到

喘不过气的日子是不是很轻松。

可是,等自己真的退役了,

要彻底融入到社会才发现,

也会遇到和体育世界里不同的艰难,

它同样需要充沛的勇气。


那么问题来了,

如何找到带给你勇气的源泉

是我们最要做的,

它或许是你的国家、你的家人、

你的同事队友、你的目标梦想。

而我很幸运的是,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找到了它。

对,排球就是带给我勇气的源泉。

从赛场内走向赛场外,

从运动生涯走向退役生活,

我渴望传递更多正能量给大家。


于是,

在2017年我决定做一件事,

我发起了惠若琪女排发展基金,

希望去帮助那些就医困难、

生活困难的老运动员、教练员等,

也让更多的人关注运动员,

关注体育本身。


在这短短的一年中的时间,

给我留下了很多感触。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

我们前国家男排江苏男排的运动员陆飞,

因为突发病症年轻去世,

留下两个小女儿,

最小的女儿甚至才十几天,

没能叫出一声爸爸。

作为同事,我们感到悲痛万分,

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他做些什么。

于是在各方面的努力下,

大家为帮助他的家人筹集了善款,

也希望他的女儿健康成长。

当时我们局长说,

陆飞的孩子就是体育的孩子、我们的孩子。


是啊,我渴望去帮助他们,

帮助那些在奥运金牌光环之外的运动员,

体育工作者以及他们的家人。

我渴望把我在奥运赛场,

在体育世界里收获的勇气传递给他们,

让他们更加勇敢去面对人生的艰难。


我也知道,

公益是需要持久地努力而不是一时兴起,

它和打排球一样是需要克服困难、

需要坚持需要勇气的事儿。

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

没什么能够阻挠我们前进。


我始终相信,

体育可以改变人生,

它可以成为一把

解决人生很多的问题的钥匙,

它让我变得勇敢,

相信也会让你们学会坚强。


我愿意把这份心情与你们分享,

从赛场带到场外,

从运动生涯带到公益事业,

从体育世界带到更广阔的新生活中。

我相信,勇气这件小事儿,

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满。


都说退役是运动员另一次阵痛重生,

但是对于我来说,

体育人永不退役。


我是新青年,惠若琪。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新青年对话·惠若琪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6080ru7qk&width=500&height=375&auto=0


访谈实录

问:怎么看待运动生涯的巅峰荣誉?


答:我们回来受到接见的时候,当时习总书记说了一句话,“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


没有什么成功是一劳永逸的。前段时间我看了科比的退役仪式,他说如果以后提到科比,大家还只能想到篮球的话,那他就是失败的。我觉得对于我来说也是很值得学习的。在退役之后的生活,一个重新的开始,我希望能够再实现自己,另外的人生价值。


问:你心中的女排精神是什么?


答:在奥运会的时候,每天比完赛回来已经很晚了,我们要准备下一场比赛,就要看录像。郎导在带我们看录像之前,就会专门在晚上自己先看一遍,画出一个草图。可能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然后第二天带我们训练。第二天,完全在她脸上看不到任何疲态。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在这个队伍里面,并且能够在这个队伍里面学到很多。其实我们也是通过上一批人或者身边的这些教练对于我们的教育、做出的榜样学习下来。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榜样的力量,影响到我们。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以身作责,能够希望影响到更多的人,其实这也是一种传承。

 

问:退役之后有什么打算?


答:我自己去到青海之后,看那些孩子的眼神,真的是很清澈,他们的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只不过是没有足够的资源。


所以,对于我来说,我很希望能给他们带去不一样的教育,就是体育教育。我就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多地在体育当中,学会很多东西,包括自己的品格,包括自己的历练等等。所以,我希望能够给他们带去不一样的体育课。


问:对平昌冬奥会哪些比赛印象深刻?


答:给我感触挺大的就是,最后中国队在短道速滑的比赛中终于收获了一枚金牌。


赛后李琰教练的一个观点,我很认同。她当时说,我从来不看自己的牌面,我只想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我觉得跟我自己以前经历的事情很像,把你到手的一副牌打到最好,其实你能活出一个更好的人生,或者是更顺畅的人生。


问:在你心中,新青年是怎么样的


答:其实之前还有人问,怎么管理新时代的运动员。我觉得大家接受信息更快速了,更便捷了,更有个性了。那怎么样能够在综合自己的个性特长的时候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为自己的事业,为这个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我觉得是新青年更要去做的。


我们已经有了非常丰厚的资源,那我们怎么样能够用好这些资源,而不是被这些资源所左右,我觉得这是我们新青年所应该做的。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女排精神,

是坚韧,更是奉献。


像用力传出一颗排球,

她想把勇气传递给更多人:

比如光环之外的同行,

比如偏远地区的孩子。


努力到无能为力,

拼搏到感动自己。

新青年,永远在路上。



全球化知识分享品牌

分享新时代的青年故事


@新青年YouthTalks

青年就作#新青年#

青年就听#青年说#

嘉宾推荐:YouthTalks@qq.com


— 新华社新青年工作室出品 —


往期链接:

第1期:今天,我们以这种方式向他们致敬 | 彭凯

第2期:“陈海局长”:年轻人如何与欲望相处 | 黄俊鹏

第3期:我们什么都输了,总该赢场球吧 | 杨臻

第4期:“奇葩女王”的人生“排除法” | 马薇薇

第5期:年少成名后,长大是最可怕的事 | 张一山

第6期:他们都走了,但我从不害怕 | 徐卓

第7期:趁年轻,多谈轰轰烈烈的“恋爱” | 尼格买提

8期:成长是一个又遗憾又惊喜的过程 | 王源

第9期:出发!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陈冬

第10期:自行车和自己都不能“掉链子” | 胡玮炜

第11期:来自汶川震区的她当上了人大代表 | 徐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