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龙的戴高乐主义-拒绝以零和视角看待中国

吾楼 中美聚焦 2023-08-15
点击上方“中美聚焦”关注我
   

作者:吾楼


导 语


在刚刚结束的广岛七国集团(G7)峰会上,在聚焦俄乌战争议题的同时,如何和中国打交道也首次成为该集团的重要议题。从峰会的成果来看,G7国家初步达成在对华交往中“去风险”的共识,与中国打造建设性和稳定的关系。不过,包括英法在内的欧洲国家在对华政策方面仍存在分歧。


5月18日,以色列前外交部长、托莱多国际和平研究中心(the Toledo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Peace)副主席什洛莫·本·阿米(SHLOMO BEN-AMI)在Project Syndicate网站撰文,分析了当前法国政府外交政策的“戴高乐主义”色彩以及其在对华关系问题上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的视角和利益考量。


文章认为,虽然法国总统马克龙与美国一样希望遏制中国,但他拒绝从零和的视角看待中国与西方的系统性竞争。对马克龙而言,与美国的合作固然至关重要,但在印太地区,包括对中国,采取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外交政策也不可或缺。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俄罗斯去年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不仅激发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反对,也激发了对其他竞争对手的反对,尤其是日益自信的中国。但上个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并随即表示,在台湾等敏感问题上,欧洲不应简单地跟随美国的步伐。美国对他的这番言论感到不满,但也不应该感到惊讶。


像大多数法国政界人物一样——从极右翼的勒庞(Marine Le Pen)到极左翼的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马克龙也是戴高乐主义者。他们秉承的这种“主义”是一种共同的情感认知,而不是一种被明确定义的意识形态。它也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只是法国版本的反美主义。相反,它被恰当地描述为一种反映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将军“精神”遗产的民族情绪,这与阿根廷的庇隆主义(Peronism)没有什么不同。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对这位将军的描述抓住了这种遗产的特征:1940年6月,在法国落入纳粹德国之手几天后,戴高乐逃到了伦敦,丘吉尔宣布他是带着“法国的荣誉”而来。它还体现在戴高乐坚持英美须将法国作为一个平等的盟友对待——这让他的英美恩人感到很沮丧。


▲1944年11月11日,戴高乐将军与来访的丘吉尔在巴黎凯旋门前庆祝一战胜利日。


戴高乐在二战结束后建立的第五共和国被认为理应重振法国的使命感。他期望革新后的法国——一个自力更生的主权民族国家——必将能够成为西方联盟中颇具影响力的成员,而不是美国的附庸。为了领导这个新生的法国,他创建了强势的总统制。该总统制如此强势,以至于它看上去非常接近君主制。


正是在这一传统下,马克龙在国内外采取了果敢的、单边的、有时是颇具争议的措施,比如,绕过国民议会强推不受欢迎的养老金改革。正如戴高乐可能会做的那样,马克龙长期以来一直敦促欧洲同僚停止将其安全事务“外包”给美国人,而是转向追求“战略自主”。


这种追求在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得到了加强。当时,马克龙宣布北约正在经历“脑死亡”,并警告说,欧洲只有开始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地缘政治大国,才能“将自己的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但是,即便特朗普的反复无常暴露了依赖美国所带来的风险,尽管也有很多欧洲人口头上表达了对马克龙这一理念的支持,但很少有人真正准备好大踏步迈向战略自主。


直到乌克兰战争爆发才促使欧洲最终开始投资于自身军事能力。人们可能认为,长期抱怨欧洲国家拒绝为自己的国防投入更多费用的美国欢迎这一转变,但欧洲防务能力的扩张和欧洲对战略自主的追求实际上令美国感到忧虑。


马克龙还在其他领域向美国提出了挑战。尽管他欢迎拜登胜选,后者曾承诺修复特朗普使其对跨大西洋关系造成的损害,但马克龙却毫不犹豫地批评了拜登的《通胀削减法案》,因为该法案内容包括对美国公司提供大规模补贴,进而牺牲欧洲同行的利益。对于马克龙这位非传统戴高乐主义者而言,自由贸易对于支撑反威权主义的民主阵线尤为重要。



马克龙还强烈反对拜登和英国决定与澳大利亚结成奥库斯(AUKUS)安全与技术联盟。这一决定背后的谈判不仅将欧洲排除在外,而且这一交易还导致澳大利亚取消了与法国签订的利润丰厚的潜艇合同。


但马克龙发表的涉台评论并不仅仅是对美国无视法国利益而作出的报复。印太地区包含法国93%的专属经济区,并且生活着150万法国公民。这就要求法国对该地区采取独立的政策。


当然,像其他欧洲大国一样,法国仍然认为,跨大西洋联盟对本国利益至关重要。但本着戴高乐主义的传统,它将自身视为平等伙伴及领导者,而不是一个附庸。2021年,法国牵头与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等四方安全对话国(Quad)举行了海上军事演习。今年3月,法国还参加了数十年来与盟军规模最大的军演行动。数周后,欧盟和美国在印太地区举行了一次联合军事演习。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龙与美国一样,都希望遏制中国。这就是为什么法国在升级其在印太地区的作战能力,并强化与日、印等合作伙伴之间的协调。但马克龙拒绝以零和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系统性竞争。与美国的合作固然至关重要,但在印太地区,包括对中国,采取更为开放和包容的外交政策同样不可或缺。


人们可以想象一下哪些策略对该地区而言最糟糕。考虑到美国发动战争以及在合作和孤立主义之间反复摇摆的不良记录,马克龙版的戴高乐主义或许是法国目前最为明智的选择。





►►►

推荐阅读


中乌领导人通话的三重效应


完成换届后的中美两国如何互动?


一边是龙一边是鹰:亚太国家的中美选择


小马科斯的南海迷航:失速,偏航,还是相撞


华邮专栏:维也纳会晤让中美关系出现新希望


美债违约风险:党争闹剧让华盛顿功能失调


中俄军事关系不会越过“既定红线”


尹锡悦访美促成《华盛顿宣言》的意义


今天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缓和关系,明天俄罗斯和乌克兰休战?


美债上限与遏中挂钩  G7峰会绑定中俄——美国外交一周观察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觉得好看,就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