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沙特再次接触的特殊意义
8月5日至6日在沙特阿拉伯第二大城市吉达召开的乌克兰和平会议没有取得实际成果,但中国代表团的出席和中美官员在此次多边会议间隙举行的会晤更值得关注。根据美国国务院7日的说法,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以及代理常务副国务卿纽兰和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进行了简短的“不公开”会晤。美国务院多次用“富有成效”形容中国出席此次乌克兰和平会议,但就中美闭门会晤的细节,美国务院并未透露。这至少说明布林肯访华以来中美官员持续接触的势头未变,双方就乌克兰问题也保持着沟通。
沙利文是拜登亲信,外交上比布林肯更务实和灵活,而纽兰则是10多年来在美国政坛专注于欧洲事务的鹰派人物。两人会晤李辉,说明拜登政府正在权衡是否和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开展合作。但是,如果美国现在还抱着中国改弦易辙、动用自身影响力,施压俄罗斯让步,那就是拜登政府最大的误判。那么,美国此次和中国接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今年6月在丹麦举行的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中国没有参加,美西方颇有怨言。此次“吉达峰会”,包含中国、印度在内的40多个国家代表出席,算是一次美西方、东方、全球南方国家就乌克兰问题与会最全的一次会议。乌克兰外长库列巴甚至说,中国的出席是一次重大突破和历史性胜利。美国和西方媒体也审慎乐观地看待中国的出席。但是,中国愿意倾听和参与讨论,并不代表中国立场会发生变化。吉达峰会结束的第2天,中俄外长就通了电话,重申了彼此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
从当前的乌克兰危机背景来看,中国出席此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有三个:第一,由于此次峰会与会国家众多,中国出席可以凸显中国的国际地位,体现中国的责任担当。比如,国际社会在确保粮食和能源安全,恢复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安全等议题方面,都离不开中国的合作。第二,重申中国劝和促谈的立场,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推动凝聚国际社会共识”,避免美西方单方面主导峰会议程,导致乌克兰和平对话倒向“继续孤立俄罗斯”的西方话术逻辑。这里的共识就包括中东、东南亚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共识。而且,主办方沙特是中国近年外交攻势取得进展的主要中东国家,即便背后有美国的施压或支持,它在俄乌问题上也在竭力展现平衡。这也是同样保持“中立”的中国与会的原因之一。第三,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外交斡旋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出席沙特峰会可以避免美西方总是将解决俄乌问题的球踢给中国。中国可以借此峰会继续就俄乌战争的是非曲直、历史原因进行阐述,逐渐消除外界对中国在俄乌战争的立场和中俄关系的误解。
美国早就知道中国不可能因为外界施压就改变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毕竟这场战争和中国没有直接关联。美国出于其大国地缘战略竞争的需求,硬要将中国同俄乌战争捆绑,必然会持续在俄乌问题上提要求。这是美国人的斗争策略。但是,如果美国一味地将责任推给中国,或将结束战争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美国也想调停俄乌战争,但不是此时,而且美国不希望中国调停成功,不希望让中国方案成功,否则会对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和霸权地位带来冲击。
所以,从布林肯一个月前对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扮演积极角色持欢迎态度开始,美国就在探寻和中国合作的可能性,只不过,美国仍然幻想着中国在俄乌问题上倒向美西方。通过和中方的持续接触,美国逐渐会放弃这种幻想,或者寻找一些回旋空间。
尤其是当前俄乌战场的新变化,也让美国倍感压力。在西方的持续军援下,乌克兰却反攻吃力,盟友耐心不断被消磨。西方高估了俄军进攻势头,但也低估了俄罗斯的抗击打能力。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8月8日引述了解最新情报的美国和西方高级官员报道,在备受期待的乌克兰反攻进行几周后,西方官员对乌克兰军队重新夺回重要领土的能力进行了越来越“警醒”的评估。一位西方高级外交官告诉CNN:“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乌军真正取得改变这场冲突平衡的进展,这是极不可能的。”而且,美国官员还承认,乌克兰反攻缓慢、未取得进展,想要通过突袭俄罗斯境内目标暴露俄军的弱点,这反而让拜登政府甚为恼火。也就是说,克里米亚大桥被袭击、乌克兰加大对莫斯科的无人机袭击,反而更加凸显了乌军反攻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坚持既有的劝和促谈立场,更能衬托出美国及其盟友拒绝或排斥俄乌和谈的挫折感。此次沙特峰会虽未达成共识,但传达的信息则是乌克兰反攻的艰难和不确定性。而且,美军时至今日也坚持认为乌克兰不可能在战场上取得完全胜利,泽连斯基的有些期望是不现实的。照此下去,美国面临的压力会更大,乌克兰反攻不力也会让西方内部彼此攻讦。中国和其他国家主张的和谈方案就会逐渐占据上风。
美国是一个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国家。当这场战争买卖的代价超过收益的时候,美国就会在价值观层面做出让步,避免招致更大的损失。但一个真正的方案离不开大国的引导。此次沙特峰会,中美官员是主办国沙特的座上宾,且平等坐于沙特官员的两侧,体现了大国牵头推动乌克兰和平计划的意向,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大国牵头引领乌克兰和平对话的势头已经出现。
鉴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目标是乌克兰反攻完胜俄罗斯并收复失地,国际社会短期内劝和促谈不太可能成为主流意见。而且,沙特此次将俄罗斯排除在外,也说明它举办此次峰会本身并不是为了解决俄乌冲突。沙特之后,未来还会有中立者站出来举办类似的峰会,以此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只要发展中国家坚持各自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不同思路,这类和平峰会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但是,从中美以平等地位出席沙特峰会来看,美国感受到了一定的政治压力,意识到在俄乌问题上无法持续把持话语权。如果大国牵头的下一次乌克兰和平峰会中能够加入俄罗斯,这样的对话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效果,各方才有可能实现真正共赢。
►►►
推荐阅读
美高规格接待蒙古国总理 布林肯邀王毅访美——美国外交一周观察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