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前驻华大使鲍卡斯:我们不能采取破坏旧金山共识的消极行动

马克斯·鲍卡斯 中美聚焦 2024-01-21
点击上方“中美聚焦”关注我
   作者:马克斯·鲍卡斯(Max Baucus)美国第11任驻华大使

“香港中美论坛2023”于去年11月在香港举行。这个一年一度的盛会由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共同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变局与进展”。中国驻美大使谢锋、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发表视频致辞,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丹麦等国的现任和前任国际领袖出席了会议,近400名与会政商界代表和知名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就中美在经贸、科技、金融和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了充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中美聚焦公号”将陆续刊登本届论坛的主题发言,供读者朋友们参阅(呈文所需,文字记录略作编辑)。


在需要采取哪些行动方面,我们达成了共识,没有太多的分歧。问题是,我们如何行动?如何取得成果?如何获得期望的卓越影响力?如何和中国以及所有其他国家合作?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不过,开始讨论之前,我想补充一点现实的内容。表达这些内容并不容易。我不想夸大中国在美国不受欢迎的程度,同样,美国在中国也是不受欢迎的。


现在,几乎没有美国国会议员会站在参议院或者众议院的席位上,对两国关系发表任何建设性的言论。没有。我和国会的朋友私下交流,问:为什么没有人这么做?我们知道如何展开对话吗?不知道,毫无头绪。很多美国人非常担心中国,主要源于一个老问题:新兴大国 vs现有大国。我们美国人认为美国受到上天的眷顾。我们是最大的国家,二战后建立了属于我们的那些机构。我们为自己的法治、独立司法、独立宣言以及宪法感到自豪,我们认为自己了不起。坦白说,我们认为世界应该追随我们。我们没有意识到其他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和我们一样,它们和我们是平等的。



和美国人一样,其他国家的人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愿望:体面的收入、食物、照顾孩子、为孩子提供体面的教育、清洁的空气和清洁的水、体面的医疗保健。同时,我们可能显得有些独立,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美国人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一点。在中国,我认为主要的担忧,正如刚才所说,主要源自于国家安全。对于查伦·巴尔舍夫斯基(美国前贸易代表)和其他人谈到的本土创新,国家安全只是烟幕弹。在我的印象里,中国人认为美国在阻止中国的崛起。我问过中国的朋友这个问题:你是否认为美国在阻止中国的崛起?答案是:绝对如此。另一方面,美国人认为,这个十年末或者更早,中国有希望成为东南亚的霸主。


美军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将军不久前在一档电视节目里直言不讳地说:“中国希望在这个十年中期成为亚洲霸主,还有可能更进一步,在本世纪中叶时成为世界霸主。”他在公开场合用强烈的措辞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为什么这样说呢?一定有原因,我不太清楚,但他至少为美国特别强大的鹰派提供了掩护。大多数国会议员都希望连任,如何再次当选?你需要争取国内选民的支持。现在,指责中国太容易了,中国指责美国也非常容易。最近我和我的妻子前往上海,遇到了几位中国朋友,他们说基本上已经对美国放弃了希望,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我们现在没有进展,陷入了困境,而且双边关系不断恶化。


幸运的是,今天很多人在谈论中美关系。我们似乎进入了一段停滞期,也许不会陷得更深。为什么?因为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互动,包括财长耶伦、国务卿布林肯等,这确实是建设性的。我想简单说一下舒默会议的情况。谢锋大使和我一起都在努力改善两国关系,他非常友善,他在此次论坛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确实上心,我想对此表示感谢。伯恩斯大使告诉我,为了确保舒默代表团访问中国时发挥作用,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和谢大使交谈时,也会说同样的话。我们做了很多工作,确保国会代表团几周前顺利访问北京。这是非常积极的行动。


2023年10月9日下午,习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率领的美国国会参议院两党代表团。


我担任大使时,美国的代表团会访华。但我没办法让中国的领导层会见我们的代表团;他们倒是有机会会见中国的商务部长等。也许他们还可以见到几位高层领导,但不是习主席。我现在见这些代表团,并与他们交谈,他们对访华内容印象非常深刻。有个代表团与习主席会面了80分钟。他们还和其他高级官员会面,时间也是80分钟。中国的每位领导都做了充分准备。他们了解自己的任务,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也提出了很好的观点。当年我邀请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情况是不一样的,往往都是官方谈话要点,而且各说各的。确实如此。况且,与我聊过的美国代表团成员都表示,交流非常亲切、非常友好。毫无疑问,中国明显在发起某种魅力攻势。


为了这些互动交流,双方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些交流包括国会代表团以及参加上海进博会的美国代表团,这些都是巨大的成功。习主席接见了300-400多名商界人士。他在旧金山和拜登总统会面后,双方做出了很多努力,试图为这种关系设定底线。你们在和我刚才提到的两国人士交流,非常了不起。


代表团的一位成员原来不敢访华。他说,我是共和党人,如果我访华,会受到共和党的嘲笑。大家知道,共和党的领袖是迈克·柯瑞柏(Mike Crapo)。另一位参议员说,好吧迈克,如果你访华,我想我也可以去。他们很害怕,另外两名共和党参议员也非常害怕访华,但至少他们做到了。这就是一点进步。访问结束后,我和其中一位参议员交流过。他说,马克斯,我在那次旅行里收获颇丰,我了解到中国不会到处插手。为什么我们必须对付中国?要知道,眼见为实。我们开始交谈,就中国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他想在我回到华盛顿特区后继续保持联系。所以事情正在取得一些进展。


2023年10月7日,美国国会两党议员代表团抵达中国,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前往接机。


我担心的是旧金山会晤之后的事情。请记住,外界对巴厘岛会议的感觉很好,但巴厘岛会晤的后续结果不太好。根据我的判断,有以下三个原因。一,领导者会面,希望展开合作等。听起来不错,但他们回国后,在国内有很多事情要做,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当然,最大的问题是巴厘岛会面之后出现了气球事件。所以,旧金山会晤之后,我们不能再出现类似事件了。


我们不能再犯错误,我们不能对对方持批判态度,我们不能采取那些破坏旧金山共识的消极行动。我们不能让这种情况再发生。我和谢大使交谈时,其他人也最大程度地强调了这一点。三四天前,我会见了何立峰副总理,向他传递了这一观点。同时,我也告诉美国政府,旧金山之后不要做任何愚蠢的事情。让我们推动事情顺利发展。这引出了我的下一点。


这有点陈词滥调。但在我看来,它又非常重要,那就是坦率、持续的沟通。何副总理告诉我,我们之间建立了工作组,比如雷蒙多部长和王文涛部长以及其他人建立的工作组。我参加过非常多的工作组,多到数不清楚。它们很无聊,很乏味,没有什么结果。我对副总理说,要确保这些工作组真实有效,不能只是走形式,必须要真实、坦率。我还说,副总理先生,你可以拿起电话,说:“嘿,珍妮特(美国财长),这个怎么样?” 或者打电话给雷蒙多部长:“嗨,吉娜,那个怎么样?” 我的意思是,必须要坦率、直接、放松,然后开始谈论。我们以后应该经常这样做。


担任大使时,我邀请美国的代表团访华。我们确实邀请到了一些,但过程真的非常困难。显然,特朗普当选以来,这种交流的大门就关闭了,没有太多的沟通。对我们来说,恢复沟通很重要。我要感谢我们的青年计划和所有参与其中的孩子,因为我们沟通得越多越好。非常感谢你们的工作。



担任大使时,我也努力让双方的谈话更加坦诚、坦率。有一次,我坐在一位高级部长的对面。他的工作人员准备他的讲话内容,我的讲话内容是由我的工作人员准备的,会谈很无聊,什么结果也没有。所以我有些粗鲁,打断他的话,问:“部长先生,这很有趣。你能举个例子吗?能更全面地解释一下吗?”我的目的是希望他不要重复那些谈话要点。你猜怎么着?他们喜欢这样做。他们喜欢坦诚,不喜欢一直盯着谈话要点。虽然他们说了一些里面的要点,但这仍然是进步。内阁部长访华时,我也会向他们提出同样的建议,要诚实、直接,不要过于友好,要提出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不要针对个人提出问题。内阁部长说,没关系的。通过这种方式,我鼓励大家采取更多的行动。


最后,我希望说几点。对于坦率、真实的沟通,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查伦·巴尔舍夫斯基(美国前贸易代表)的意见不错。但我也有一个想法。如果可以的话,我认为两国领导人应该每季度会面一次,并且固定下来,每个季度进行会面。会面不是来去匆匆,而应该持续两三天,会谈室里的人越少越好。大家需要互相交谈,互相了解。经过两次、三次或者四次的交流后,事情可能开始变得更好、更积极一些。


我们必须理顺中美关系。我们必须这样做,别无选择。我们必须尽力而为。我有一个可能比较土的想法。我认为是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了这种关系,中国和美国——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两国的这个情况会一直存在,中国会一直都在,美国也会一直都在,这两个国家都无法脱离地球。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实现和睦相处。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中美关系就像一场包办婚姻,全球地缘政治力量恰好安排了这种关系,它一直存在。这不是基于爱情的婚姻,我们显然不爱对方,但它是有理由的,是包办婚姻。我们被困住了。这两个国家都无法摆脱地球。我们会一直存在,不会离婚。真正的问题是,在这场包办婚姻里,我们是否迁就彼此。因为我们会一直存在,所以越适应对方,事情就越有可能进展顺利。





►►►

推荐阅读

中美关系企稳能否持续


旧金山峰会后中美关系的五大挑战


2024年中美关系面临大选党争冲击


2023年的中美关系:重新探寻合作之道


拆穿欧洲对华四大诉求的虚伪


摆脱乌克兰战争的僵局


欧盟“丝绸之路”仍落后于中国“一带一路”


“北阁对话”:中美战略竞争与避免致命对抗的途径


汇聚欧洲27国见解,编织有凝聚力的中国地缘政治愿景


白宫避提对华建交45周年贺信 美国继续“重返中东”


中美变局与进展——《中美聚焦文摘》最新期解读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觉得好看,就点个“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美国前驻华大使鲍卡斯:我们不能采取破坏旧金山共识的消极行动

马克斯·鲍卡斯 中美聚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