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马回顾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杨德昌给予后人的电影之光

2016-11-24 陆上 导演帮

中国导演第一社群


今年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上映二十五周年,亦是它的杨德昌去世第九年。


第53届金马奖以此片为灵感,以电影男主小四手持电筒照亮星空的身影为主角,制作了主视觉海报,意谓“回望初衷,也要走得坚定,电影之光,得以不熄。”


杨德昌倾尽所能为我们展现的牯岭街小少年,到如今依旧影响着台湾,甚至影响着华语电影。



金马奖主题海报,致敬《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25周年


他是一个工科男,其实30多岁才正式进入电影行业。


1965年,杨德昌考上了位于台湾新竹的国立交通大学控制工程系,还没毕业就深受西方思潮影响,迫切想要走出台湾去闯荡。1970年杨德昌赴美攻读电机工程硕士,随后在1974年前往南加州大学学习电影课程。毕业后,杨德昌以电脑工程师身份,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工作7年。


这样的履历似乎平淡无奇,在60年代的台湾这样的少年太多了,但谁最后也没有像杨德昌一样,用犀利和悲天悯人的目光窥见了“牯岭街少年”。


这场杀人事件是发生在杨德昌身边的,当时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那是1961年的台北牯岭街,杨德昌还是建国中学夜间部的初中生,他的同届校友茅武在6月15日深夜约女友出来“谈判”,谈判破裂后,茅武连捅他的女友七刀。此事在当年的台湾成了一桩爆炸性新闻,也给杨德昌留下了极大的心里阴影,以至于30年之后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聊起此事,还会有很大的触动。


像是引爆了一只炮仗,随着杨德昌一行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以及对人物深度的剖析,一场庞大的,有关台湾六十年代压抑灰暗的历史悲怆的展现在了他们面前,杨德昌花了两晚的时间给编剧阎鸿亚讲述这个故事,他们发现像是蝴蝶效应一样,人物的联系,环境的逼迫,甚至一句话都是促使牯岭街少年杀人的原因。




杨德昌1岁时随父母迁至台湾,当时台湾正处于长期战乱下的暂时安定,讲着各地方言的大陆移民和台湾土著,在中西方交织的文化氛围中迅速崛起,并产生了两个明显的社会阶层。著名的“二二八”事件之后,台湾本地人与外来人的矛盾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政治事件,而是人类社会难以避免的悲剧。


杨德昌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当时的他是以一个学生的视角看待这些的。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以本地人为首的“小公园派”对应着“本省人”的阶层身份,而217(两幺拐)帮派则象征着外省人群体。电影中,叛逆的少年形象背后,其实有着台湾民众阶层与身份领域的判别标识。



少年们以组织帮派来壮大自己幼小薄弱的生命意志,家长们将自己破灭的希望全部压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物资极其匮乏,平静的日子之下暗流着中日美文化的冲击,“迷茫”,这一代的人漫不经心的生活不如说是一种阵痛过后的麻木。


杨德昌在这里度过了他略显孤寂的少年时代,受哥哥的影响,他酷爱漫画,从台湾漫画到手冢冶虫的日本漫画系列他都有所涉猎,并尝试自己创作,中学时他创作的漫画故事已经在班上传阅。他的作品深受手冢冶虫漫画悲剧结局中对人性肯定的影响。


“小四”诞生在这个时代,杨德昌也成长在这个时代。如果说“小四”是时代洪流中冲垮堤岸的最后一簇浪花,那杨德昌就是九死一生之后,唯一一个回望这场遭难的人。




1990年8月8日,《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正式开拍。


全片有九十二个需要修改、重建的场景,一大批十三四岁的年轻演员,还有上百个角色绵密交织的复杂网络,资金从预算的一千三百万扩充到两千七百万,时间也一拖再拖,筹备期持续了整整八个月。


发觉素人演员的潜能,或许是导演天生的技能,那时张震刚升中学,学习压力让他对电影拍摄完全排斥,父亲张国柱劝说不过一两个月就拍完了,张震才勉强答应,而杨静怡本在美国念高中,恰巧回台湾过暑假,在咖啡馆偶遇杨德昌被相中,遂说服她休学一年来拍电影。




杨德昌如今给后来的电影人留下了“难相处”的印象,也是从这部电影开始。一言不合就重拍,为了效果让演员关小黑屋,不满意就发火,一系列的“刻薄”表现让他因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成为了一个偏执狂。


这样的一个偏执狂,在1991年,终于将张震从一个“成绩不错努力上进”的好学生“逼成”了杀人犯,那个30年前的牯岭街少年。


像一滴滴进表面平静的湖水中的墨汁一样,人们得以从电影中窥见杨德昌亲身经历的那个时代,得以如梦初醒的体会到杀人事件背后的心酸。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获第二十八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电影奖、最佳编剧奖,并获最佳导演提名。同时获第三十六届亚太电影节最佳作品奖、第十三届南特三大洲最佳导演奖、第四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92年杨德昌又凭借该片获得了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第四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为了纪念那年因病过世的导演杨德昌,也表彰杨德昌导演对电影的贡献,将金马奖终身成就奖颁给了他。


这部电影无论是从叙事手法,拍摄难度或者杨德昌导演自身的独特视角,都成为后来电影人的标杆,有人甚至说,“如果我这辈子拍摄这样一部电影,让我马上死去也好。”


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成为了台湾电影的一个标志,而在这部电影二十五周年之际,这样的致敬不仅是对杨德昌,还是对后来电影人对于时代窥探的警钟。




号外:导演帮开始做线下了!!

想加入的朋友就戳下面的二维码吧!

拓展阅读


王家卫岩井俊二张艺谋张一白

莫   言 冯小刚 姜  文 |  许鞍华

李安 | 罗伯特·麦基陆川  | 王一淳

周申、刘露 | 刘杰 | 朱员成 | 王学博

张 大 磊 | 张   涛 | 刘 雨 霖 | 关   晶

曾国祥 大卫·林奇新海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