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九):望梅止渴·叶公好龙

1、原文

魏武①行役②失汲道③,三军④皆⑤渴,乃⑥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⑦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⑧闻之,口皆出水⑨,乘此得及前源。

2、注释

①魏武:曹操,他的儿子曹丕代汉建立魏国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②行役:带有任务而跋涉路途,这里指代部队行军。

③失汲道:找不到取水的途径。

④三军:全军。

⑤皆:全,都。

⑥乃:于是,就。

⑦饶:多,丰富。

⑧士卒:士兵,古代的卒代表现代的兵。

⑨出水:流出涎水,流出唾液。

3、译文

曹操行军打战的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们都很渴。于是他传令说说:“ 前边有一大片梅子林,有着丰富的果实,又甜又酸,可以靠这些梅子接触我们的口渴。”士兵们听了曹操的话,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曹操利用这个机会才能够带领士兵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1、原文

叶公①子高②好龙,钩③以写④龙,凿⑤以写龙,屋室雕文⑥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⑦,⑧窥头于牖⑨,施⑩尾于堂⑪。 叶公见之,弃而还⑫走⑬,失其魂魄,五色无主⑭。是⑮叶公非好龙也,好夫⑯似龙而非龙者也。

2、注释

①叶(shè)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叶:旧读【shè】,所以shè是原来的读音,现在读【yè】,文中的老师读的是古音。

②子高:叶公的字。

③钩:衣服上的带钩。

④写:画。

⑤凿(jué):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

⑥屋室雕文:房屋上雕刻的图案、花纹。

⑦下之:到叶公住所处。

⑧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⑨牖(yǒu):窗户。

⑩施(yì):延伸,同“拖”。

⑪堂:厅堂。

⑫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假字),通“旋”。

⑬走:逃跑。

⑭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

⑮是:由此看来。

⑯夫:这,那。

4、译文

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衣服的带钩上画着龙、饮酒的器具上画着龙,房屋上也用龙雕刻花纹。在这时候天上的真龙听说了,就从天上下来到叶公家里,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托在厅堂里。叶公一见真龙,立即离开,转身就跑,吓得丢了魂魄,脸色都变了。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飞龙的东西。

5、道理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我是梅子老师,我专注于小学教育!


近期热点分享:

每日一字No.1~No.10 | 辟

【每日一字】No.11 ~No.20 | 颦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材完整版 | 提前备课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材完整版 | 提前备课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高清教材定稿版课本新鲜出炉啦!

【暑期预习】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

【暑期预习】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

【暑期预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大青树下的小学》导学案

【文言文解读】之一:《论语》十一则(附译文)

【文言文解读】之二:学弈·两小儿辩日

【文言文解读】之三:矛与盾·郑人买履

【文言文解读】之四:掩耳盗铃·杨氏之子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五):关尹子教射•画蛇添足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六):精卫填海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七):伯牙绝弦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八):揠苗助长·滥竽充数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九):鹬蚌相争·截竿入城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孟母三迁·曾子杀彘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一):常羊学射·次非杀蛟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二):高阳应造屋·竭泽而渔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三):功名·目贵明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四):自知之明·对牛弹琴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五):鳝救婢·铁杵磨针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六):画蛇添足·凿壁偷光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七):守株待兔·疑人偷斧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八):伯乐相马·对牛弹琴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梅子老师的教育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