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可以一劳永逸的房地产“长效机制”
晚上在海南,参加观点地产举办的“2017博鳌房地产论坛”一场电视论坛,和韩世同老师、黎振伟老师等几位嘉宾一起聊了时下房地产的长效机制。
时间有限,没有谈完,把其中关于长效机制的部分观点整理了一下,发在这里,和各位探讨(其它一些问题之前的文章已经谈过了)。
我们所说的长效机制,最早从2010年就开始了,谈到现在,同时启动的三限令一直硬挺到现在又变成了五限令,而所谓的长效机制一个也没出来。直到最近,才看起来有点眉目。
这也逼着我去更进一步去思考,为什么市场期待的改革从来也无声无息?
也许,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可以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恐怕根本不会以一揽子“开天辟地”的形式出现。
梳理了一下长效机制的核心内容,大致在6个方面: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化?集体用地能否自由入市与国有用地同地同权同权同价?)、土地财政(降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金融体制(货币超发能不能走向中性?针对房地产的信贷政策能否长期稳定?)税收体制(尽快推出房地产税,减弱房地产持有成本低的弊端)、供应制度(大中城市土地供给不足,三四线城市土地生产过剩,改变这样的局面),以及福利制度(附加在房子上的教育户籍医疗特权能不能减弱甚至取消掉?)
别说指望这6个方面都去一揽子改革,随便哪一个拎出来就是整个中国非常大力度的“变法”,要触动很多人的奶酪。自然是该触动,但要考虑到,政府也是由人组成的,成本太高的话,他们没有动力推动,事情就很容易僵在那儿。
过去的7年里,长效机制推不动,其中一个原因也许在这里,因为解决问题的思路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不到逼到没有退路,没有哪个政府机构愿意这么干。
务实一点来谈长效机制,首先要弄明白长效机制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所谓的长效机制就是制度安排的变化,而只有顺应市场逻辑的长效机制才叫好的长效机制。长效机制第一步的目的,我认为就是要简单:降低大中城市公民的买房负担。而不是附加上一堆的内容,降房价的问题、土地制度的问题、分税制的问题、金融的问题,统统先放下。否则,最后一个也做不到。
让居民买房痛苦指数低一点,并不是只有打掉房价一条路。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把分子做小,就是抑制房价涨幅,使之不至于偏离居民收入太大。另一个方法是把分母做大,就是提高居民实际性收入,使之不至于被房价甩得太远。
沿着这个思路,怎么把分子做小。首先要看现在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我认为有两个比较紧迫,一是,有人的城市没房子,而有房子的城市没人。
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土地和房屋供应能力不足的问题,但人口持续数十年在流入,这是房价上涨的客观基础。这个原因虽然很综合,但是主要的原因还是可以找得到:大中城市的住宅用地比例太低,形成的房屋太少。像深圳住宅用地比例10%多,比香港好一点(香港只有7%)。而深圳的房屋供应里,大部分还是不能自由交易的小产权房。而同时,三四线城市从2015年11月就开始去库存,去到现在去了7个季度还没去完,还在加杠杆继续托市。这是非常恐怖的,在没有太多消费支撑的地方持续加杠杆,那就是次贷。假如说中国未来的房地产出问题,我认为大坑就在那里。
为什么不可以三四线城市的土地指标调给大中城市,进而提高大中城市的房屋供应能力?这个真正推行起来并不困难,不涉及到巨大的制度的调整,成本也不太高,干起来很划算。
第二个矛盾是,少部分人房屋连绵,新生代无立锥之地,住房领域的两极分化太大,并且继续在强化。
现在的大城市,基于住房而形成的财富鸿沟已经筑就,城市的大门虽然继续打开并且越来越宽松,但买房的大门却日渐关闭。越来越多的城市也看到了这一点,陆续都放开了人才落户政策,但是辩证看,人才进来多一个,房价就多涨一分。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客观现实。而有房者为什么要拼命的买房,其中一个因素是持有房产的成本太低,没有持有税,卖房所得课税也未按市场价征收,租房也少有缴税,这在全世界恐怕都绝无仅有。
当然,我们首先要承认市场不均衡是常态,有分化有差别,这是市场给予奋斗者的公平。但两极分化过大在哪里都会引发社会问题,这个要缓解,也是我们要推动房地产税的客观基础。这个税虽有争议,但看眼下,已是板上钉钉,早晚都会推出来。所以,不必再去计较它的合理性了。
不过反过来要讲清楚,不要指望房地产税打跌房价,这个税不应该也不会带来房价下跌。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都没有看到有因为推出房地产税而房价崩盘的。房地产税的目的是缓和两极分化的问题,让有房者把房子转出来,增加有效供应。
这样一来,一方面通过提高大中城市的住宅用地比例,增加新增房屋供应。另一方面,再通过推进房地产税,增加二手房的流转供应,来使之和旺盛的购房需求相匹配。
另一个方法是把分母做大:提高大中城市公民的实际收入。
实际上各地政府近几年已经被市场倒逼着在做这件事了。提高收入有很多方法,但加工资现在看是最难的一种,因为给员工加工资会抬高企业成本,而企业成本一旦太高,那就是在逼着企业家都去做曹德旺,进而造成城市竞争力下滑。所以加工资不靠谱。
但可以给补贴,给住房补贴,也是变相加工资,还不打税。目前,包括深圳在内很多优质城市都展开了对年轻人才的争夺战,一个大招就是给很多住房补贴。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落户放宽,这意味着福利增加更容易。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免租半年,可以省下一笔开支。
给住房补贴还有一种,就是北京刚刚推出的共有产权,实物补贴。政府和居民共担买房开支,大家分股份。我上一篇文章已经谈到了这个。
但在这里,我依然反对给高收入人才发放住房补贴,那偏离了住房保障的思路。
至于说什么时候能够建立起长效机制,那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制度变革和市场发展互相作用的过程,只能是一步一步来,而绝不是一步而蹴。观察全世界的主要经济体,除了德国稍好之外,没有看到过有哪个经济体很完美的管理好了他们的房地产市场。比如香港,有商品房+居屋+公屋,但是显然香港的住房制度是比较失败的,香港开埠170年,人均居住面积16平米,20万人住劏房,纵然香港有非常多的优点,但单就房地产制度来说,不应该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远方。再如新加坡,我只能说全世界只有一个新加坡实现了80-90%的房屋由政府提供,但这种独特性放到一个内部自由流动的大国有没有可能性,我们并不是没有尝试过。我们在1998年房改之初,规定的商品房比重并不高(3成),但当时规定占主流的经济适用房为何一步一步走不下去了?有时候,政策是一回事,但市场买不买账,那是另一回事。
就现实来说,我们只能承认,基于很多成本的、意愿的、既得利益者的阻力等等因素考虑,一揽子全变完全不现实,只能是找突破口一个一个来,最终实现大成。
而2017年已经开始有一些变化,这些可以视为突破口:一个是共有产权住房的探索,一个是租购同权的探索。一方面在抑制房价,一方面在寻找突破口,而不是所谓的一揽子变革,这也许是政府在想做的事儿。
但这些能走多远,市场最后买涨不买账,还都需要观察。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