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了解捏脊法~
导读
捏脊疗法最早见于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一篇中:“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其中的捏脊骨皮就是我们所说的捏脊法。原文是用于治疗成人腹痛的,后于明清时期将其用于小儿推拿治疗疳积、小儿腹泻、夜啼等疾病,并日趋成熟,所以至今为止捏脊法在小儿科中应用最多。
其实捏脊法在成人调理亚健康、调治慢性病方面也大有可为。邓铁涛教授将捏脊法配合中药运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说说捏脊法
我最早应用捏脊法是因为母亲睡眠不佳,眠浅易醒,且夜间小便偏多。临睡前捏脊6次,并将骶椎处用手掌以摩法擦热,当晚就一夜安睡。后每天坚持捏脊,一个月后就感觉精神佳,气力足,睡眠好。后来在临床上介绍给患者用,体会到捏脊对于虚性体质常见的疲乏、消瘦、失眠、食欲不佳、消化不良、怕冷、易感冒、肩背腰疼痛都有很好的效果,各种文献报道中的适用范围则更为广泛,将它誉为调理虚性体质的“金钥匙”也不为过。
捏脊法主要作用于各脏腑背俞穴(即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在背部的俞穴)、督脉循行在背部的各穴和华佗夹脊穴(部分背俞穴见附图)。
督脉为“阳经之海”,故其统摄一身之阳,全身阳气的运行无不与之有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各脏腑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经上。捏脊疗法通过对督脉及五脏背俞穴的刺激,可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以现代医学的理论解释,脊柱两侧是脊髓通向躯体各脏器、组织发出神经根的地方和通道,人体的植物神经节、干,主要分布于脊柱两侧。捏脊疗法通过对这些神经节、干的刺激,借助神经、体液因素来调整内脏功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治病保健的目的。
捏脊法的操作方法
一、每晚睡前施治,受术者最好空腹。
二、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尾椎两旁的皮下组织,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下压并往前推,一松一紧,由腰部开始往肩颈部有规律地捏。最好不要中途间断,以利经气流通。
三、到颈部时算作一次完成,再重复第一步,由尾椎往上捏脊,每晚由下而上捏六遍,背部有轻松感,第二天晨起通体舒畅。一开始经络阻止严重者在捏完后的几天内,背部还会有疼痛感,但会越来越轻松,不必担心。
四、遇到肌肉僵硬、阻塞严重的情况,被捏者可能会疼痛难忍,此时可力度稍减或稍停片刻(但手指不可放开)。
五、大人小孩均可捏,小婴儿则建议用食指及中指沿脊椎两旁按摩即可。
提示:有些人第一次捏脊会很痛,有的人会疼的掉眼泪,如果坚持了下来,疼了三天之后开始有通畅的感觉。如果三次之后仍然很痛,建议先用火功推背法做7次,就不会再疼了,不会火功推拿的人,可以用艾灸代替。只要坚持捏脊半年,你的体质会好于以前3倍的你!
【附】拍百会、跺脚法、揉脐法,零成本治病痛!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小病小痛,比如头晕头痛,颈椎不利索,落枕,眼花鼻塞,手麻,肩痛,胃胀,乳房胀痛,腰痛,腿脚抽筋等。其实它们很多都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中医外治小方法解决。
毕竟连《伤寒论》的仲圣,也是不鼓励大家一有不适就马上服药去。他说,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按摩,不要让自己肌肤九窍闭塞,这样病邪就不会深入进去。你如果又能保持让自己五脏元真通畅,那就能常保健康。
今天在这里任之堂主人将教给大家一些常用的小招小法,目的无非就是顺其性,养其真,让五脏元真通畅,病邪自然消于无形。
第一法,拍百会
中医认为血随气升,气为血之帅,阴随阳升,阳为阴之先导。拍百会,是因为百会是人体诸阳气之会,一拍打,就把周身的阳气调上来,阴血也随着聚上来,这样脑供血不足的状态一下子就改善了。所以拍完后,病人头晕好转,鼻塞也通开来,甚至有些眼睛一亮,整个大脑都灵活了。
一些脑供血不足的病人,吃了不少补血的药,发现改善不大,但是通过这般拍打过后,效果却很明显。补进来的血,就需要这股阳气去气化,它才能够上阳脑窍,如果缺乏这股阳气,它就是一团死阴,蒸腾不起来。我们帮他拍打百会,就是增强阳化气的功能,很多鼻流清水的,你一拍打完,他鼻窍一开,清水就消失了,这就是阳化气的表现。
所谓拍打百会就是直接用掌在病人头顶上,用适当的力度拍打。一般二十秒到一分钟就有明显效果。
拍打百会的适应症,主要是脑袋阳气不够引起的头晕鼻塞,鼻流清涕,整个人晕晕沉沉,缺一股阳气,头脑不清爽,看东西也昏花的状况。
第二法,跺脚法
跺脚一般是拍打完后,叫病人要自己去做的,它能够导浊气下行。跺脚对于脉势上越的病人,失眠、胆汁反流性胃炎、咽痛、痤疮等病症都有一定的效果。
使劲大声地跺脚,这样,你大脑才不会想问题,气血完全往脚底下走。人一清静下来,你跺得再苦再累,身体反而会越来越好,跺到额头发汗最佳。
脚底下很多穴位,包括太冲所谓的消气穴都在那里,你拼命地跺它,那些郁闷的气都通通消掉了。跺脚可以把气往下拽,跺完脚后,脚上都出了很多汗,湿漉漉的,肚子也排了很多屁,心脉也没有那么亢了,所以觉也好睡,胃也不胀。中医叫做阳随阴降。
这跺脚法是以降浊阴为主,跟拍打百会升清阳,是相对的,一个可以治脉势上越,一个就治脉势下陷,寸脉不足。一个像打水一样,从上面把阴血往上打,使阴随阳升。一个像拽风筝一样在下面,把上面的阳气往下拽,使阳随阴降。这样人体上下两端的疾病治疗就有思路了。
第三法,揉脐法
揉脐法是各类法门里头很温和的一种,如果说拍打跺脚就像武将打仗调兵遣将,那么揉腹法就像文臣治国不温不火。
所以揉脐法更适合一些慢性虚损性疾病,甚至肿瘤癌症,都可以用这揉腹法保健疗养,不求它速见功效,久修久练,无功可见,无德可言,却能人登寿域。
如果说上面有病,要从下面治,下面有病要上面调,如果左右四周都有病呢?当然要从中间来梳理。
中间就像十字路口,人体中间的躯干胸腹,特别是肚腹周围,归属脾所管,脾在五行中属土,土能旺四季,脾能旺五脏。古代金元四大家,有个叫李东垣的,他开创了补土派,后代徒子徒孙很多,而这揉腹法,不正是外治法里头的补土派吗?所以只要摸到中焦关部有郁滞的,都适合去修炼揉脐法,把里面郁滞揉开来后,身体上下左右都有劲了。好比十字路口的车辆通畅后,南来北往都很顺畅。
揉脐法具体操作是,掌心对着掌心,双手贴在肚脐眼上,男的左手在下,女的右手在下,男的顺时针揉,女的逆时针揉。每天早上揉,人精神,晚上睡前揉,睡觉舒服。
道家说,若要不死,肠中无滓,若要长生,肠中常清。
这揉脐法不单是防病保健的小招法,它更是延年益寿的大道法。
来源:中医·健民(公众号:jm51322223),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欢迎关注微信: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