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医是一种生活方式,说说中草药的那些个趣事儿

2017-10-28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导读

中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习惯,就像人活着就得吃饭、睡觉一样。这点跟西医是截然不同的,西医是当人生病了,并且必须是严重到发生器质性的病变、能够用西医的仪器设备检查出来的时候,才能诊断出疾病,才开始治疗,而且治疗方式绝大多数就是做手术,做完手术还不能真正地去掉病根,甚至会留下后遗症或制造出新的疾病还不自知!

 

中医则不同,当一个人处于健康状态时,我们通过日常的食物就能摄取身体所需的营养,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药食同源”。当一个人出现西医所说的亚健康状态时,我们可以通过中药材进行食疗或药疗,通过调理以使身体恢复健康状态。当一个人得了西医所说的疾病时,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汤剂、针灸等多种方式进行治疗,改变患者身体的内部环境,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最终使身体康复,不会留下任何的后遗症。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中草药的那些个趣事儿~~

 

桂皮

 

桂皮作为常用的烹饪调料之一,相信很多人对它并不陌生,但不一定知道桂皮也是常用的中药。实际上,桂皮、肉桂和桂枝是一种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树(Cinnamomum cassia Presl)”身上不同的部位。树的干皮叫“桂皮”,干皮去表皮者称“肉桂心”,树的嫩枝则称为“桂枝”。虽然生长在同一棵树上,但三者的功效和用法却并不一样。在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论著《伤寒杂病论》中使用最多的一味中药就是桂枝了。

 


著名的台湾私塾先生JT叔叔(谭杰中先生)说:肉桂树这种植物,中国古代叫它做“梫”树,因为它具有一种“侵”的力量。在肉桂树的周围几公尺的范围,是长不出其它杂木的。木气(=风气)会被它净空、排除。这力量究竟有多强呢?有人做过实验:把肉桂木做成个小木桩,钉到其它树上,那棵被害的树第二天就死掉了。肉桂树能够把木气打到魂飞魄散,无法再留存于树中支撑那棵树的生命力。而木之气就是勾芒之气,也是风之气,因此,桂枝能够把风气解掉,即具有祛风的功效。 


JT叔叔接着说道:肉桂树(cinnamon)在西方还有一个别名,叫JudasTree(犹大树)。传说中背叛耶稣的犹大就是在肉桂树下上吊的。一个人,被鬼迷了心窍,做了坏事,好死不死走到这棵树下,他身上的邪灵被这棵树的磁场赶走了,于是就良心发现,上吊自杀了。肉桂树“侵”力的传说,在西方人的集体潜意识中,似乎也留下了痕迹。 


桂枝的价格非常便宜,但它治病的功效却神奇无比,有它没它的结果那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这么好的中药得看怎么与其他中药材的配伍了。遇到医术高超的大夫,桂枝不仅可以用来治愈普通的感冒发烧,还可以用来治愈危重病症和疑难杂症;可要遇上庸医,桂枝就会被冷落在旁,不能发挥它的神奇功效了。

 

爱喝咖啡的你,又是否知道呢?当人们喝卡布其诺咖啡的时候,会在上面撒上少许的肉桂粉,一是作为装饰,二是可以使咖啡的味道更加地香甜、醇厚!

 

 

艾灸是中医治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这个“灸”必须采用以艾叶为原料制作的艾绒才行。如果把艾叶换成其他植物或者物理的热能,则远远达不到艾灸的神奇疗效。为什么呢?因为“艾”具有其他植物所没有的特性。

 


著名的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倪海厦先生说:“这个艾草,在古代,部队里没有西医,只有中医,那个时候都是中医。那部队沿路开拔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补给,除了食物以外,最重要的是水,没有水的话部队就不能行动。中医如何去找这个水呢?艾草它的生命力很强,再艰难的环境下都可以找得到它。艾有一个特性,就是向下,艾会自己去找水,找到水以后烟就往上升。如果部队要找水,就叫阿兵哥将艾草摊在土里烧,这时叫人到各处去看看,看到地上有烟冒出来的地方,那个地方下面就有水。”

 

艾叶味苦而气温,其本性纯阳且向下。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许多病灶往往都是由寒、湿这样的阴邪凝滞所形成的痰、肿瘤之类的东西,当艾灸的时候,你看见烟是向上升的,但实际上艾叶补阳气驱病邪(寒、湿)的作用却是向下的。艾叶不是具有找水的特性吗,艾自己就会直达病灶并将其一一消除。

 


艾灸具有通经活络,祛除寒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的功效。因此,艾灸能治百病,就连被毒蛇、蝎子、蜘蛛、狂犬等毒物咬伤或者发生破伤风都可以用艾灸来治疗,能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的神奇效果。还有一种病症,叫带状疱疹,也叫腰蛇,这个病听起来就很吓人,倪海厦先生是这样讲解如何用艾灸来治疗疱疹的:“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它,它就不会再蔓延了,过两天,疱疹就变短了。我们还是一样在疱疹的头尾灸,把疱疹包围起来。”

 

艾灸非常好,不过也有禁忌:一般热证不用灸法,比如感冒发烧;流汗多、津液多的地方也不要灸。

 

在民间,艾草的嫩叶嫩芽还被制作成艾饼、艾蒿汤等菜肴来食用。另外,用艾草煮水洗浴也非常好,相传婴幼儿用艾叶水洗浴后就不容易得痱子等皮肤病了。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人们把插艾作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古书《荆楚岁时记》中的记载,端午节采艾要在鸡未鸣之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悬挂在门上以驱邪避毒。

 

大枣

 

大枣(也叫红枣)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果子,而早在两千多年前,被称为中医始祖的中国经典巨著《黄帝内经》就把枣与李、杏、栗、桃并称为“五果”,分别对应肝、心、肺、脾、肾这五脏;并提出了“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经典养生论述。 


著名的台湾私塾先生JT叔叔(谭杰中先生)说:枣树是长得蛮高的一种乔木,上面长有尖刺。枣树在结果子之前,喜欢人家拿着铁斧头去砍它,这样它就能长得很好,枣子才能特别的肥润多汁,树木的纹理才能非常的致密。也就是说枣树吸收了铁斧很粗糙的锋锐之气之后,能够(将之)转化成很阴柔细致的能量。因此,像这样的果子,如果吃进肚子里,就会把身体内比较粗糙的气,变得比较阴柔,就会往阴的方向走。

 


经常听人说“大枣补血”,这实在是个养生的误区,因为大枣本身是没有生血和补血功效的。中医四大经典论著之一的《神农本草经》写道:“大枣味甘平……安中养脾,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晚清著名医学家唐容川说:“大枣禀火之赤色,亦入心以养血,肉黄,得火生土之性,故纯于补脾胃。”所以大枣作为养生食物,补脾胃才是它的主要功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补脾胃指的是补脾“阴”,而不是补脾“阳”;而且,“大枣是榨不出汁的,是能保住水气的中药”,特别容易助湿热。因此,脾阳虚的人(比如吃东西容易腹泻的人),还有体内湿气大、痰多的人,大枣就得少吃,要么搭配着生姜这种驱赶水气的食物来吃,否则容易恋邪、生病。

 

我们也不要小看了大枣这普通的果子,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论著《金匮要略方论》中有一个方子叫“十枣汤方”,看起来很平和的方名,治的病症可不简单,那是一种中医叫“悬饮”的病症。这病人的整个胸腔里面都是痰和水,已经“但坐不得卧”,即只能坐着,躺都躺不下去了。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就得上“十枣汤方”!先用水煮十枚肥大的枣子,然后去滓,放入芫花、甘遂、大戟这三味强峻、剽悍、威猛的有毒中药捣成的粉末,让病人喝。医术高超的著名中医师倪海厦先生是这样描述的:喝下去约半个小时左右,病人就得往厕所冲,上吐下泻,完了以后病人会说:“啊!没事了。”从厕所出来后,过一下又要进去,大概一个早上跑个六次到七次,跑完后胸腔里的水就全部清干净了。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一种想见证祖国中医药的神奇的冲动呢?

 

来源:川乌2012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经络学说【文章目录】


中医传统治法


欢迎关注微信: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