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茶—悦色清心人不老

2017-11-11 任宏丽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编者按

中国茶,民族魂。中华民族认识和利用茶叶的历史源远流长,据《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客来敬茶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茶使我们冷静多思,淡泊宁静,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任宏丽老师品品茶,谈谈茶文化……

 

 “茶”的渊源

 

在我国,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茶圣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据说神农长了一个里外透明的水晶肚子,可以将腹中之物看得清清楚楚,他尝百草、辨药性,多亏了这个非同寻常的肚子。一次他尝了一片小嫩叶,发现这叶子落肚后居然到处游动,将腹中秽物清洗得干干净净,就像个脏器巡查员似的。神农氏惊奇之余,将这种小嫩叶名之曰“查”,后人转称其为“茶”。这当然是传说了,无非是想将茶的起源追溯得久远一些。客观地讲,茶之起源,始于战国或者秦汉之际,应是没有问题的。

 

虽然早至战国或秦汉之际,我们的祖先就有了饮茶的记录,但“茶”字的出现,却是相对较晚的事。在“茶”字出现之前,古人是用“荼”来代替“茶”的,如《神农本草经》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就是茶。但“荼”是多义字,一指苦菜,如《诗经·古风》“谁谓荼苦”的荼;二指茅草、芦苇之类的白花,如《周礼·掌荼》“掌以时聚荼,以共丧事”,成语“如火如荼”的荼都是这个含义;三就是“茶”这个意思了。后来,人们把“荼”字中的一横去掉,专指“茶”。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

 

不仅如此,“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是藩王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十三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曰“又音丈加反”,这就是现在“茶”(chá)字的读音了。由此可见,“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中国的茶叶,很早以前就传到世界各地。西汉时,汉武帝曾派使者出使印度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就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但茶在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普及,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以后。宋人有诗句说:“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饮茶之法

 

《茶经》记载的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将其碾成粉末,再用筛子筛出细末,放到开水中煎煮。煮时,水始开,水面出现细小的像鱼眼一样的水珠,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须加入一些盐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要舀出一瓢开水备用,并以竹夹在锅中心搅拌,然后将茶末从水中央倒进去。稍后锅中的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如果再继续烹煮,陆羽认为“水老不可食也”。最后,将煮好了的茶汤舀进碗里饮用。前三碗味道较好,后两碗较差。五碗之外,“非渴其莫之饮”。以上便是当时社会上较流行的饮茶方法。

 

唐代以后,关于茶的讲究越来越多,不仅对茶叶很讲究,即便泡茶的水也马虎不得。《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到,妙玉给刚吃完饭的贾母呈上茶,贾母说自己不吃六安茶,因为六安茶是绿茶,饭后喝容易拉肚子。妙玉马上说,那是老君梅,是她用隔年梅花上的积雪融水冲泡的。妙玉的话既抬高了贾母的地位,同时在茶道上也很有讲究,即饭后喝暖胃茶,是有助消化的。这段描写可以说作者既深谙医理,又精于茶道,寥寥数语,引人入胜。

 

茶的意蕴

 

在我国,茶承载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古代男女婚嫁有“三茶六礼”的习俗,如明人许次纾《茶疏》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因此古代女子受聘,也称为“吃茶”。

 

在社交礼仪中,茶也具有特殊的意蕴:客人来访,主人想早点打发他走,又不好明讲,只要端起茶杯向客人说“请吃茶”,同时将茶杯在唇边一碰,却并不喝下去,这时客人就该识趣地主动告辞了。这就是“端茶送客”的意思。

 

茶的药用价值

 

关于茶的特点和作用,陆羽《茶经》言之甚详:“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痛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茶)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可见茶的效用不少,但人们通常最重视的,还是茶作为饮料的醒脑提神的作用。

 

《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华佗在《食论》里也有“苦茶多食,使人益思意”,都是指茶能活跃思维,提高精神兴奋机能。而唐诗中关于这方面的诗句就更多,如曹邺有“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吕岩有“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香气入肌肤”;刘禹锡有“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等。

 

茶因产地不同,品种繁多,大体可分为绿茶、乌龙茶和红茶。绿茶又有龙井、毛峰、云雾等不同品种,但其总的性味偏凉。中医认为,绿茶可上清头目。北宋《和剂局方》所载的著名的川芎茶调散,方后有“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云云。该方专治风邪头痛,服时以清茶调下,取其苦凉之性,助诸药上行清利头目。

 

除了醒脑提神、降火解毒等功用外,茶还是减肥养颜的佳品。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说:“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本草·木部》也说:“茗——苦茶,⋯⋯主下气消食,”明确记载茶可减肥消食。近代许多医家创制减肥药茶,如三花减肥茶、荷叶茶、七珠轻身茶等;也有医家认为,久服普洱茶,可以轻身。

 

古人说“茶多饮,悦色人不老”,爱美的人们,不妨多饮清茶,它不仅可以“去脂”“悦色”,还可以延年益寿呢!比如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清高宗乾隆皇帝,他一生嗜茶如命。据说在他提出让位给皇子时,有老臣劝谏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乾隆随手端起御案上的一杯清茶回答说:“君不可一日无茶”,意思是自己想退休品茗享清福了。乾隆皇帝在位61年,享寿88岁,他的长寿,或者与嗜茶不无关系。

 


|作者介绍|

任宏丽,从事中医医史文献教学和研究工作十二年,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古汉语与医古文学科”学科秘书,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委员,医古文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段逸山名师研究室”学术传承人之一。

 

来源:中医药文化(2009-4),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经络学说【文章目录】


中医传统治法


欢迎关注微信: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