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几则贵州名医的经验方

2017-12-09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解毒清咽汤

主治:猩红热(烂喉丹痧)。

本方据病证分期而有3首。

第一期——喉肿未溃时

连翘9克,甘草3克,炒枳壳4.5克,射干15克,郁金6克,薄荷9克,桔梗4.5克,胖大海3枚。

第二期——喉肿溃烂时

大生地12克,射干15克,牡丹皮6克,连翘9克,酒炒黄芩9克,熟大黄6克,金银花9克,桔梗6克,枳壳6克,马兜铃4.5克,山豆根9克。

第三期——痧郁不达或痧透后发肿块者

水牛角6克,生地黄15克,牡丹皮9克,黄芩9克,大黄9克,射干15克,白芍15克,甘草4.5克,芒硝4.5克,黄连3克。

若痧未透加牛蒡子、牡丹皮、大青叶;小便不利加木通、滑石。以上加味多用于第一期阶段。

解析:本方为贵州名医潘星北名方。猩红热初起邪毒郁于肌表,可见恶寒发热之表证,即当清热解毒为治。毒邪化火,壮热口渴,烦躁,咽喉肿痛、腐烂,则当清气泄热,凉膈解毒。疫毒稍重,可以化燥化火,化火动风,有神昏痉厥之变,治当清气凉营,解毒救阴。本方3首,分期准确,辨证清晰,用药十分贴切,加减亦为实用。如喉部溃烂,外用锡类散吹患处每日数次亦多有效验。

菖蒲消毒饮 

【组成及用法】石菖蒲9克,制香附4.5克,紫苏5克,炒枳壳5克,苍术 6克,甘草3克,泡参15克,干姜3克,大枣3枚,葱白2根。水煎日服3次,若作预防,则大锅煎汤分发,不拘时日服数次。

【主治】四时瘟疫,如流行性感冒,疫毒感冒,流行性脑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或作预防之用。

【解析】本方为贵州名医石玉书名方。凡四时感冒,头痛项强,鼻塞流涕,全身酸痛,发热憎寒或畏风无汗,或有呕逆,舌苔薄白或腻,均宜本方治之。脑炎等流行疫毒,本方之预防意义或较大。

本方类《医学心悟》加味香苏散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苏散。谓之消毒者,上述诸病证无不由外来传染之疫邪所致,轻则普通感冒,重则如脑炎。

本方理三焦而开腠理,除秽浊而解毒;石菖蒲开窍豁痰,散风去湿,治中恶客忤一切瘟疫兼夹秽浊之证,故以之为君药。若舌红少津,阴气伤者,本方不宜。

久咳验方

【组成及用法】生南星30克,生半夏30克,生甘草15克。先将生南星、生半夏研末用生姜汁拌匀作粬发酵,春秋7日,夏天5日,冬天10日取出,再同甘草研末,另取竹沥不拘量拌匀为度,作饼状焙干,研末炼蜜为丸重3克,每服1~2丸,日3服。

【主治】久咳难愈之慢性支气管炎。

【解析】本方为贵州名医张孝纯的验方。天南星燥湿去上焦风痰,半夏主湿痰,两药皆有毒,如此修治能否完全去毒,尚未可知,然既经姜汁腌制发酵,又得甘草、蜂蜜和药解毒,竹沥清凉大寒反佐,毒性当大减而药性仍存。若按寻常制法,反复漂洗,淡而无味,药效已然丧失,固然无害,亦无益矣。

本方不惟祛痰止咳良方,凡中风痰迷、惊风抽搐、癫痫、壮热神昏、精神狂乱之因于痰者,均可试用之。

和解清化汤

【组成及用法】柴胡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法半夏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大贝10克,白豆蔻5克,丝瓜络10克,滑石15克,通草5克,板蓝根10克,薏苡仁15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湿温证。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陈慈煦的经验方。陈慈煦(1913~1983),江苏南京市人,1928年受业于南京名医杨伯雅。杨氏擅长温病与内科杂病,陈氏得其心传,受益殊深。1933年即悬壶金陵,数年临证,崭露锋芒。

抗战初期,携眷入黔,定居贵阳,解放后执教于贵州省中医进修学校,历任贵阳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全国中医内科学顾问,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省人大代表。

陈氏学识根深,识见广博,对中医经典及各家学说研究至深,著有《金匮要略选释》。陈氏长期从事中医教学工作,讲授《中医内科》《金匮要略》等课程。

陈氏用本方治疗不明原因之持续高热,其证或有寒战,入夜盗汗,微咳,膝关节时而酸痛,口渴思热饮,小便黄赤,大便略干,苔黄腻,舌尖红。

本方类蒿芩清胆汤、黄芩滑石汤。

罗氏痄腮方

【组成及用法】防风、薄荷、夏枯草、玄参、金银花、 厚朴、焦楂、建曲、川贝母、地骨皮、淡竹叶各6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忌油和糖食。

【主治】腮腺炎,腮部一侧或两侧肿大疼痛,拒按,质硬不移,或红或不红,或兼恶寒发热,头痛,口渴,烦躁,食欲不振,舌红苔黄,脉滑数。

【解析】本方为贵州名医罗俊儒之验方。痄腮之发,热毒而外,必有风痰食滞之郁遏,本方直视此病机特点,可师可法。 

清暑化湿饮

【组成及用法】生黄芪9克,香薷9克,莲子12克(去心),金银花9克,滑石9克,竹叶9克,甘草1.5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素体虚弱,感受暑湿,头痛无汗身热,口渴困倦,心烦,小便涩。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石玉书的经验方。本方仿《脾胃论》清暑益气汤意并《伤寒标本》六一散法。方中香薷逐暑邪达表而解;莲子实脾而水湿输布;金银花、竹叶清暑解毒;六一散清利湿热,皆因黄芪微温补益之性,俾脾肺元气充沛,诸药之力方得充分发挥。 

烫火伤奇方

【组成及用法】炉甘石30克,元明粉30克。2味共研为极细末,麻油调擦患处。

【主治】烫火伤。

【解析】炉甘石甘温性柔平和无毒,无刺激性,外用一切目疾之要药,能止血,消肿痛,生肌,收湿气敛疮;元明粉咸寒无毒,外用治目赤肿痛、咽肿、口疮、痈疽,与清凉之麻油调和,当于火气热壅之烫火伤有益。

宣化湿热方 

【组成及用法】栀子10克,黄连5克,法半夏10克,橘红9克,杏仁10克,白蔻壳6克,枳实9克,薏苡仁12克,竹茹9克,芦根15克,滑石15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主治】湿热中阻,发热恶寒,胸脘痞闷,腹胀身痛,恶心呕吐,小便短赤。

【解析】本方为贵州名医王锡章经验方。橘红、法半夏、枳实、竹茹同用,系温胆汤法;法半夏与黄连同用,系泻心汤法;杏仁、白蔻壳、法半夏、薏苡仁、滑石同用,系三仁汤法;滑石、甘草同用,系六一散法。均为清热利尿止呕、宣畅湿热用药。

湿热之证,邪踞中焦,阻遏气机,上逆于肺,下阻小肠,病证多端。本方宣化气机,清理三焦湿热,据证加减,变化灵活。

滋阴安神方 

【组成及用法】百合15克,知母9克,炙甘草6克,小麦30克,红枣10枚,菊花9克,牡丹皮12克,青蒿梗5克,生地黄15克,地骨皮12克,钩藤12克,太子参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服。

【主治】癔病,神经官能症。

【解析】本方系贵州名医陈慈煦的经验方。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加钩藤、太子参、青蒿、菊花、地骨皮等而成,滋阴清热,定心安神。所谓癔病或神经官能症者,表现复杂,层出不穷,然辨证为阴虚内热者,多适用本方。若兼有痰,加胆南星、茯苓、半夏;若兼有瘀,加桃仁、赤芍、红花;若虚热甚,加白薇;心火旺,加黄连、苦参;睡眠不安,加炒枣仁、延胡索、藁本;肾阳不足,可加淫羊藿。必当精细分析病机,灵活运用,并坚持用方月余,当有稳定疗效。



本文内容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