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8日,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举办沙滩青年论坛,聚焦生态环境的法治保障。论坛邀请法学所刑法研究室副研究员张志钢、生态法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林潇潇分别就“环境污染的刑事治理问题”、“法院应如何救济环境公共利益”做了主题发言。法学所国际法所联合党委书记陈国平出席论坛并讲话。论坛由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增毅研究员主持,两所30余名青年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开讲前,陈国平书记指出,两所党委高度重视青年科研工作,沙滩青年论坛对于推进青年科研工作、加强青年学术交流、发现青年科研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论坛创新内容和形式,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在演讲环节,林潇潇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梳理,指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目前存在社会组织积极性不足、诉讼发起量少、适用法律混乱等现实问题。他介绍了美国环境治理诉讼的公益衡量逻辑,指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宜将关注重点转移到生态环境损害危险上,建议立法机关对“公共利益”这一概念加以明确,适时制定专门的环境损害补救立法。
张志钢介绍了我国环境污染犯罪的立法演进过程及司法实践情况。他认为,我国环境污染犯罪的责任归属模式已经由事故类责任归属模式转变为行为犯或(抽象)危险犯责任归属模式,并指出目前我国“环境刑法”在正当性、行政从属性、结构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国际视角对“气候刑法”这一构想提出了见解。
演讲后,参加论坛的青年科研人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讨论。刑法研究室副研究员焦旭鹏就生态环境损害认定的困境,生态法研究室研究员刘洪岩就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关系,生态法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张忠利就“气候刑法”的可行性,法治战略研究部助理研究员贾茵就环境保护的风险治理,诉讼法研究室研究员董坤就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作用等进行了发言和讨论,林潇潇与张志钢对以上问题做了回应。
论坛最后,谢增毅副所长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论坛选题新颖,研讨深入,体现了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取得了预期效果。
— 相关链接 —
沙滩青年论坛 | 焦旭鹏、董坤:“法典化研究系列”第三场
沙滩青年论坛 | 卢超、岳小花:“法典化研究系列”第二场
沙滩青年论坛 | 夏小雄、王天玉:“法典化研究系列”第一场
沙滩青年论坛 | 贾元:预防性刑法观对立法的启示”举行
沙滩青年论坛 | 贾茵、张鹏、刘雁鹏:青年科研启动项目成果汇报
沙滩青年论坛 | 余佳楠:网络治理的私法路径:妨害人责任及其合比例性
沙滩青年论坛 | 王祎茗:司法治理与信用治理的互动:社会治理的两条路径
沙滩青年论坛 | 孙南翔、马金星: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
欢迎关注中国社科院 中国社科网 中国学派
法学研究 中国法学网 环球法律评论
国际法研究 法治蓝皮书 社科大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