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验 | 周艳亦杰:把握规律,高效通关
个人简介
周艳亦杰,北京大学元培学院(PPE方向)2018级本科生,高中毕业于北京市第八中学
学习篇:厚积而薄发
在我看来,学习其实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独特的学习方法,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一高二这两年,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节奏。如果说,有什么学习诀窍能适用于所有人,那无非也是诸如勤奋、认真、专注等等相当宽泛的词汇。我从高中阶段曾经采取过的方法中提取了一些值得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学弟学妹们备战高考。
整理笔记
高中三年,我在整理笔记上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尤其是化学、生物这两科。我认为相较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知识点更加琐碎一些。我并不是一个仅靠脑力就能根据大量信息建立系统结构的人,所以很多功夫都落在了笔头上。
整理笔记的时候有几点想要提醒大家。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整理笔记并不是简单的誊抄,而是认真思考、设计、布局后的整理。我建议大家在高一高二的时候,笔记就应该随学随整。课上的笔记往往没有经过系统的布局,仅仅是把老师提到的点都记下来,比较混乱,尤其不利于短时间内的复习。养成随学随整的习惯一方面有利于课后及时复习,另一方面也能大大降低备考时的工作量。
而放假期间(尤其是高三前的暑假)整理笔记时,就尤其需要注意对高中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了。在此我非常感谢母校各科年级组的全体老师。每一届即将升入高三的同学都会收到各科老师亲自编写的教案。教案中摆在首位的便是教材知识点大纲,里面详细地列出了每本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思考题。而高二暑假我们最重头的一项作业便是根据教材大纲重新梳理教材内容。在老师们准备的教材大纲的帮助下,过去被自己遗漏的知识点重新浮出水面,高中阶段知识的系统结构也非常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整理笔记最重要的或许就是对全部知识的整体把握,这也是很多同学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如果你想“整理”笔记,请务必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具体要做到什么程度,借用我们班一位同学十分形象的形容:笔耕不辍,尽可能记下老师提及的每一个点,这样你才有日后进行加工的原料。不要对自己的记忆力太过自信。
关于笔记的具体设计和布局,我主要想分享两个例子。
一个是在高二暑假初步整理完化学笔记后,我根据教材大纲及笔记的实际内容制作了一个简易的目录放在整本笔记的开头部分。在目录的帮助下,我能够很轻松的在近百页的笔记中进行检索,并且自己学过什么也能一目了然,有效地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其二是在笔记页面一侧留出便于补充知识点的空间,尤其是生物笔记。高二下生物进入到复习阶段后,题目类型更接近高考,其中许多题目考查的细节是自己在第一遍学习时没有注意到的。生物老师在课上讲评试卷的时候会经常补充曾经考过的或是可能考的易错点。为了尽可能将知识点记在笔记中相应的篇章里,我在原始笔记最右侧分出了大约3厘米的空白栏。这样做避免将老师提醒的易错点散乱地记载卷子上或活页纸上最后被自己忽略掉地情况。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上是比较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仅供借鉴。但学习虽然个体化,仍然有许多普适性的规律。譬如说,你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专注。
我从高一开始住宿,住宿生的晚自习从5:50上到9:10分,不计回家后的自习时间,理论上比高三晚自习还要多出20分钟。也是借晚自习这样相对完整的学习时间,我较早地养成了稳定、专注的学习习惯,高一高二两年间的基础也打得比较牢固。三个多小时的完整自习时间使得我能够完全排除手机和其他影响物的干扰,在刚升入高一时,我甚至在课间完全不休息。这种学习体验和置身于各种干扰中的学习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大多数同学只在大自习期间经历,而我能从高中生活的一开始便体验到,其实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平心而论,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很有规律可循的。正如一部游戏,当你对它的规则、关卡设置有了充分了解时,你便掌握了它的攻略,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通关。
活动篇:生活需要加点糖
我并不是一个会仅仅满足于学习成绩优秀的人。挤满了各种活动的高中三年,或许称得上颇为“劳累”。仅高一高二两年,我便参加了16次模联,除此之外,我也积极参加其他类型的实践活动,在高一寒假,我参加了光大银行组织的实习活动;在高二下学期,我被年级选中赴新加坡参加新加坡教育基金会组织的交流活动。这些丰富的课外活动既给我带来考验,也令我受益匪浅。
不得不说,想平衡学习和活动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参加的活动比较多,另一方面也因为对于这些活动看得很重,比仅仅想要体验一下的同学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譬如说为了准备一个模联会议,我可能会在晚上九点复习完之后,一直查阅论文、划重点、写文件到凌晨两点,第二天六点多照常起床上学。会议期间,更是几天几夜全身心投入、不计艰辛地去付出。现在想来,自己如此异于常人地去拼命搞活动,可能还是性格使然,希望自己全身心投入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我付出的程度,可能是大多数人所不能理解的。但是从中获得的东西,却让我感觉非常值得。除去知识性的收获以外,我认为自己通过参加模联等活动,特别锻炼了自己在两个方面的能力,尤其是人际交往方面和抗压方面。
参与了许许多多的活动,也接触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地的同龄人,我最大的收获或许便是懂得如何去欣赏一个个“不如自己”的人。应试教育的体系,实际上并不能非常全面地考察一个人的能力。在参加种种活动后,我发现身边许多就读于非常普通的高中、成绩并不拔尖的同学,展现出来了十分可靠、令人信赖的一面,他们在各种活动的组织、运作中展现出来的负责任的态度常常令我侧目。小升初、中考种种激烈的竞争,常常让我忘记,考试成绩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全部。而我想,对他人评价的立体化、全面化,或许也正代表着我自己的不断成熟。
另一方面,模联经常需要与许多人进行沟通交流。这些人有可能立场与你相同,也可能与你截然相反。如何统一己方观点,如何让对方同意妥协,往往是最需要代表们去探索、思考的。也正是在这些许多时候不太愉快的磋商中,我不断锻炼了与他人沟通、传达自己的观点并说服他人的能力。
此外,我曾是一个抗压能力不算太强的人,面对压力时虽然不致于失常发挥,但常常会游走于情绪失控的边缘。高中阶段比较充实的生活,使我不得不去面对更多的高压情景,随之也提高了我的抗压能力。譬如说下周就要月考,而这周又有若干个模联文件的要交。同时面对多个紧迫事宜时,就要求一个人必须能够清楚地判断事件的优先顺序,并且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解决。维持课内学习成绩稳定、参加活动并取得成就,这种种压力都逼迫着我不断加强自己处理高压场面的能力。而事实也正印证了那句话:“一切没有压垮你的,都会使你变强。”
住宿生晚自习,我的座位正前方挂着一幅字,上面写的是苏轼的格言:“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我格外喜爱这句话,因为它并没有割裂才与志的关系,而是充分肯定了二者对于成大事的必要性。或许我一路走下来,不断地尝试,不断地体验,正是为了发现自己的才华究竟坐落何方;而一次次为自己揽过重担,逼迫自己直面压力,也正是为了证明自己拥有坚忍不拔之志,并不断地磨砺它,使之持久地焕发活力。
这样的生活,或许让我失去了一点轻松,一点悠闲,却一定不会令我后悔,一定不会令我感到虚无。这样的生活,或许才是我由衷渴望的生活。
我一直觉得无论身处何方,处于何种境遇,总是要认真地思考人生,思考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才是对于自己最有意义的。而我思考的结论就是——充实,让人能感受到精神上的富足与有趣。这种对于充实的追求或许正是驱动我全情投入地去学、去“玩”的动力。
园园皆有景, 处处总关情 | 你好,这里是北大,你看这校园,多美!
相关阅读
文字:周艳亦杰
美编:杨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