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迪力亚 | 足球场也不是法外之地:从《博斯曼法案》看欧超联赛是“两日维新”

迪力亚 司法兰亭会 2022-10-02

(感谢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师、盈科太原所刑事重案部首席专家郭恒博士为司法兰亭会六周年题篆。)

迪力亚 | 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

转载自尚权所刘祚良律师公众号“珞珈法律人”。


互联网时代热点很多,“瓜”很多,难免让人“瓜田李下”(请按字面意思理解本成语)。吃瓜群众们往往都是这片瓜田的瓜还没吃完,那片瓜田的李子已经熟透。正如好莱坞音乐剧《芝加哥》所反映的那样,成为明星带流量是分分钟的事情,被观众遗忘也是。不如用当代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的理论做个总结:每个人都能成为15分钟的明星。反向理解,过了“15分钟”,你又是谁?
 
瓜多了,吃瓜群众逐渐也分区了。互联网上有个专业名词叫边际效益(marginal utility),实际上是对于旧边际效益的重定义。其意义是指每个吃瓜群众接受的互联网信息经过自我的审查和筛选,反向反馈给客户端,客户端逐渐只推送该群众感兴趣的内容,于是获取数据的边际产生,也即他/她不再能够获取边际以外其他区域的数据/瓜。

由此,热点虽多,热搜虽贵(笑),群众记住的、深度思考的信息却也凤毛麟角。当然,这符合了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的观点,即现代社会将时间拦腰截断、将知识碎片化,使人感觉虽然每天知道了很多天下大事,却不完全清楚地了解其中的任何一件。于是,另一个互联网词出现:破圈。破圈什么意思?简单理解就是东边瓜田里的瓜跑到了西边瓜田,于是东、西两边的群众都吃上了可口的瓜。
 
其实,当“五条人”乐队破圈时笔者就想写一篇文章,讨论一下这个文化现象,后来等到你们罗翔老师破圈我还是没能写就,罢了。笔者的意思是:唯有破圈,会多多少少打破固有的边际效益。举个例子:“五条人”正是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破了摇滚音乐的圈、甚至破了音乐的圈,才使听歌亦或不听歌,听摇滚亦或不听摇滚的年轻人统统都唱起了他们的歌;罗翔老师破的圈则更为显著,甚至是成为一种潮流文化现象。

如果说“五条人”是被动破圈,那么罗翔老师就是主动飞翔。罗翔老师在动漫二次元聚集地B站上作起了法律up主,开始了他法外狂徒张三的故事,引发了互联网的骚动。一时间罗翔老师视频的点播量超过了B站主流的动漫二次元内容,仅仅3个月的累计点播量也超过了该网站所有视频点击量的总和。他这种在不该讲课的地方讲课的古怪行为却也让不想、不能、不愿听课的人听了课,并以此为荣。这是破了教师的圈。
 
言归正传,这次不是要吃娱乐圈哪个明星的瓜,谁离婚了、谁不要孩子了都不能令笔者感到偷税。

这篇文章就让我们吃一吃欧洲足球的瓜,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欧超联赛着实也破了圈,以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约翰逊为代表的各国政要纷纷发声,力讨欧超;以资本为代表的JP摩根、华尔街,以法律界为代表的欧洲法庭也都悉数亮相、牵扯其中。那么让我们用足球的、法律的、经济的多维角度吃一吃这块大瓜。


一、   欧超联赛“两日维新”始末



说到维新,首先想到的是康有为、梁启超的“百日维新”,可能都是以失败为终曲,且将欧超联赛革命称为“两日维新”,为何“两日”,且听分解。先介绍一下什么是欧超联赛,欧超联赛是欧洲超级联赛的简称(European Super League),是一项由12家豪门俱乐部(阿森纳、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尤文图斯、曼联、曼城、马德里竞技、AC米兰、国际米兰、利物浦、切尔西、热刺)于2021年4月19日共同宣布成立的足球赛事,共有包括15家初始豪门俱乐部和另外5家俱乐部在内的20支球队参加比赛。换句话说,欧洲12家豪门俱乐部吃上了“铁饭碗”,仅有剩余几个俱乐部可以有social ladder上升阶梯。

可以说这个“自立门户”式的封闭联赛无视了欧足联的法律法规,挑战了欧足联现有的欧洲冠军联赛和欧洲联盟杯联赛,破坏了现代足球的良性竞争模式。要知道欧足联组织的两个联赛都是开放性的,即凡是五大联赛的前几名都有资格参加,晋级就有奖金,不论是否出身豪门。











二、为何抵制?



凡抵制必有理由。这个看似对豪门球队有利的改革遭到欧足联的抵制可以被理解,毕竟改革针对的对象就是欧足联的现有规定。但为什么又遭到民间球迷及高层领导的抵制呢?具体来看:
 
相关新闻报道显示,在反对抗议的浪潮中最为激烈的还是几家豪门俱乐部的球迷;根据英国媒体统计,其中阿森纳球迷里反对欧超的比例最高,甚至高到接近90%。不了解足球文化的群众可能就纳闷了:为什么欧超联赛给你“铁饭碗”、给你丰厚的奖金你还不愿意呢?很简单:足球的归足球、商业的归商业。也就是说那些饭碗吃不到球迷嘴里,那些奖金也装不进球迷口袋里。

这样说有些功利,换一种方式表达:球迷支持球队不是买股票要分红,而是一种源自本土的社区文化,源自对本土精神的热爱。每一片社区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与历史,这些文化、历史孕育了球队的精神,两者相得益彰,形成区域性的球迷文化。换个角度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如果不获利,为什么还要投资足球呢?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也只是纯数字上的道理。要知道如果只为投资收益而运营足球,那么足球将彻底失去它本该具有的魅力。
 
足球是平等,是1米6的梅西可以当球王,是贫民窟的内马尔能改变命运;足球是团结,是人口33万的冰岛国家队可以杀进豪强如林的欧洲杯,是连年战乱的伊拉克也能夺得亚洲杯。足球,能够成为世界第一运动从来不是因为有哪个老板的投资。

官方层面,为什么首相、总统也抵制欧超联赛?有人说政治家关心选民,而选民关心足球。有道理但很肤浅,我厌恶这样奥斯卡·王尔德式的聪明话。

笔者认为,究其深层次原因势必要牵涉欧洲的法治精神。欧洲法律崇尚自由、平等,这与足球精神不谋而合。自现代足球从英国诞生以来,就讲求工会的组织安排和法规制度,这些法规逐渐演变成了足球相关的法律、法令。

足球,不是法外之地,现代足球正是在这样一级一级严密的法律框架中,才得以健康发展。没有法律,足球场上将是黑哨和假球,场下便是黑色交易和暗箱操作。
 
足坛著名的法律事件当属1995年的《博斯曼法案》,它代表了平等、奠定了现代足球的运行规则:人权平等、球员交易平等,竞赛公平。试想,欧超联赛这一改革如果成功,不谛是对现有足球系统的巨大破坏,也是对足球法律、法规体系的严重摧毁。且不说首脑们是站在捍卫足球的立场发声,单是站在捍卫法律的立场,各国政要也得发声。何况,鲍里斯·约翰逊还是公开的纽卡斯尔联队球迷!

三、不过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俗话说得好,新闻还是旧的好(是不是没有这样的俗话)。欧超联赛的这一改革并非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早在1998年意大利总理、AC米兰俱乐部主席贝卢斯科尼就曾经联合默多克和基尔希等传媒大亨搞了一个由14支球队联合组成的G14联盟,扬言要用超级联赛代替欧足联的欧洲冠军联赛。这次联盟在2008年解散,可谓无疾而终。

但是这些豪门球队却获得了两项重要的权益:1、欧冠小组赛改制,由单场改为主、客场两场,俱乐部获得更多电视转播收入;2、分配制度改革,晋级奖金大幅上涨,俱乐部得到了更多的奖金。有人揣测这次欧超联赛变法也是如法炮制,逼宫欧足联获取更多的谈判筹码。

易边来讲,欧足联被多次逼宫也不是没有理由,笔者总结三点:
第一、欧足联不仅组织了上面提到的欧冠和欧联杯,其为了增加收益还组织国家队层面的欧洲国家联赛,这对俱乐部有百害而无一利:一方面不能让俱乐部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球员参加欧洲国家联赛受伤之后还需要俱乐部买单;

第二、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FFP)被击碎,法案公信度遭质疑。最经典的例子是英国曼城俱乐部的天价律师团在法庭上击败欧足联,使得财政公平法案名存实亡;

第三、欧足联账目问题。前有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下台后有欧足联副主席普拉蒂尼被控贪污。弗洛伦蒂诺这次也直言不讳“我知道勒布朗詹姆斯的薪资,却不知道欧足联的薪资。”矛头直指欧足联长期的垄断和贪腐行为。
 
无论欧足联一方、还是作为豪门老板一方,彼此不过都是一场博弈,更是一场权力的游戏。游戏有游戏的规则,足球有足球的踢法,但不论如何都得在法律的框架运行。欧洲足球这次是破了圈,但这个圈破得并不体面。

以下点击可读:
“中新天津生态城大调解”项目第二次研讨会及主要内容

兰亭会六周年·调研行 | “中新生态城大调解模式研究”第一次调研
张芹妮、朱桐辉:科技检察与电子数据篇| 海淀检察院学习行
张芹妮、朱桐辉:海淀检察院学习行·公益诉讼篇 | 收获满满
韩旭、陶涛:羁押必要性审查面临的问题与破解之道
裴炜著、卞建林序 | 《数字正当程序:网络时代的刑事诉讼》
郑曦:刑事诉讼个人信息保护论纲

编辑 | 南开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王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