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尝尝古代薯片吗?芋头味嘎嘣脆

信浮沉 博物 2020-10-18

本周《祖宗的食谱》为大家介绍“酥黄独”


这道菜做起来很简单,甚至算不上菜,是个零食点心,总体上就是薯片和桃酥的结合体。

黄独有毒,尽量别吃

“酥黄独”,听着不明觉厉,似乎蕴藏深意。


有美食家解释曰“口感酥脆,颜色金黄,独树一帜”。这纯粹是醉雷公——胡批(劈)。

我们领导做的酥黄独,我没吃到

图片来自:《祖宗的食谱》2019年周历

这道菜是用芋头蒸熟后切成薄片(或用芋泥做片),裹上面糊果料炸制而成的。口感酥脆是当然,颜色金黄也是废话,至于独树一帜......那就完全谈不上了。


其实“黄独”是一种植物,属于薯蓣科薯蓣属——这句话可以当绕口令练练。薯蓣就是山药,我们原来的文章中有重点介绍过(点这里复习)


黄独可以看作是一种野生山药,颜色发黄,也有地下的块茎,卵圆形或者梨形,有点像芋头或者土豆。所以黄独也叫“土芋”。

黄独植株

于是有学者作家批驳,“酥黄独”里用芋头,其实是误解了古人,真正的原料应该是黄独。这种看法倒是有理有据,和“独树一帜”不是一个档次了。但是这种看法究竟对不对呢?


笔者认为,不对。

黄独的确可以吃,也是古人在饥荒时候常吃的“救荒粮”。但黄独的块茎有毒,入药叫做“黄药”,用于治疗各种肿痛疮疖、毒蛇叮咬等等,也是虎狼之药


快饿死的时候吃吃也就罢了,太平年月,谁还会以黄独为主食呢?即使到了当代,处理不当引进的黄独中毒事件还时有发生,更别说古代了。

黄药

再者,黄独是纯粹的野生植物,没人大面积的种植,采食都需要进山。杜甫老师在穷苦无计的时候就曾经上山采黄独为食——“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混的也是够惨。


又难找,又有毒,又不好吃的黄独,非要用来做“休闲食品”,请问这是何必呢?

“芋”,不一定指芋头

所以究竟食谱的作者用的是不是黄独呢?我们还是查查原文的好。


这一查,倒查出很多乱子。

《养小录》原文:熟芋切片,榛、松、杏、榧等仁为末,和面拌酱,油炸,香美~~      图片来自:《祖宗的食谱》2019年周历

我们这道菜选自清代的《养小录》,菜谱写得相当简洁。在清朝之前,酥黄独就已经是名菜了,历代菜谱都有涉及。最早最有名的就是宋代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林先生是怎么记录的呢?


“雪夜芋正熟,有仇子曰从简载酒来,扣门,就供之。乃曰:煮芋有数法,独酥黄独世罕得之。熟芋截片,研榧子、杏仁和酱拖面,煎之且白侈为甚妙。诗云:雪翻夜钵裁成玉,春化寒酥剪作金。”


这是百度的版本,简单一搜,还有好多别的版本,区别都在于第二句——有“仇子曰”,有“仇子田”,有“仇芋曰”、“仇芋者曰”、“仇芋头田”、“仇子日”……怎么连现代正式出版的书上都不一样?差这俩字意思可就差远了。


没办法,还得找影印古书来验证。

《山家清供》影印版

原来“有仇芋曰”才是正解,其他版本都是扫描录入时的错误,可见书作编辑之重要(快来夸高兴编辑)


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作者的笔法也相当生动,说这个人实在太爱吃芋头,简直是芋头的仇人,所以管他叫“仇芋(者)”。

图片来自:123rf.com.cn

从上面图中那一段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信息——第一是“雪夜芋正熟”,第二是这道菜是待客的。这就更不会是黄独了。大雪夜的,又是给客人吃,咋能费劲跑到山里挖有毒的黄独呢?


我们的粉丝早就知道了,古人对于植物名称用得相当随意,一物多名,一名多物都很常见。笔者认为,黄独和芋头,甚至还有山药(也称山芋),在一些古人眼里是互通的,或者可以互相指代。包括慈姑、泽泻、荸荠这些有水下、地下结构的植物,也都被乱叫做芋。

荸荠

图片来自:全景网

明代的《通雅》记载“黄山谷曰:老杜诗‘黄独无苗山雪盛’,黄独者,芋魁小者耳,江南名曰土卵,两川多食之,而俗人易曰黄精”。你看看,不但混淆了薯蓣科的黄独和天南星科的芋,连百合科的黄精都拉进来了......


这还是饱学的黄庭坚呢,更别说一般人了。

黄精根茎长这样

如此种种可见,酥黄独的原料,还是以芋头为最合理。

好前程,从芋头中吃出来

关于芋头的历史、植物学知识,我们在前年的“一周一果蔬”系列文章中都讲的差不多了(点这里回顾)。这篇我们着重聊点八卦吧。


也许有读者和我一样好奇,芋头就算好吃,也不过是个没味儿的面疙瘩,口感也一般,怎么会有人爱吃到“仇芋”的程度呢?

芋头

图片来自:全景网

翻开唐宋诗词的书籍,更会看到“煨芋”、“煨黄独”之类的字样比比皆是。难道唐宋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差成这样吗?


你想错了,“煨芋”可不光是为了一口吃的。

话说在唐朝,有个叫懒残的和尚。虽然名字起得比较差劲,可是人家见地极高。


邺侯李泌(又是前几周提到的易烊千玺演的那个人)混的不好的时候,专门去拜访懒残,懒残就正在用牛粪煨芋。看到李泌来了,也没说什么,掰了半块芋头给他,李泌也不嫌脏,三口两口都吃了。懒残这才张嘴:“甚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果然,日后李泌位极人臣,青史留名。

食芋图

这对于当时的文人来说是个多么励志的故事!只要跟家烀两块芋头,功名富贵就会跟着来啊!芋头就是个吉祥物啊。从此,芋头就流行开来。


至于吃法,只有煨!必须煨!煨的才是吉祥物,蒸的就不灵了。于是,一人煨芋,待客煨芋,聚会煨芋……终唐宋两代,文人一直在煨芋。

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画的芋头

画面上方题:“雪夜浓,煨芋之味何处寻?”

不知道懒残的故事是谁编的,水平挺高。一块煨芋治疗了文人们的“未遇”,仿佛这个同音词象征了他们只是时运未到,日后必定飞黄腾达的命运。


真是想瞎了心了,我天天去我家“卫浴”,我也没觉得我能成功。

这是笑谈,除了煨,芋头在唐宋两代之外还有不少出名的做法,有些是匠心独具,有些是黑暗料理。


比如东汉的“菹芋”,就是用盐腌生芋头。这多半是出自保存的需要,不过想着是真不好吃。《齐民要术》也记载了一道“芋子酸臒”,就是把猪肉、羊肉、芋头分别煮熟,放入米、姜、酒等等成羹。调味料中没有酸味的,想必是要发酵一下再吃,味道……你自己脑补吧。


后来煨芋也有了很多升级,比如填上肉,糊上泥的煨芋,取叫化鸡之法。

想象一下,里面包的是芋头

图片来自:全景网

还有唐朝的李华用龙脑香煨芋,极尽奢华,看来不仅要升官,还惦记升仙呢。


苏东坡用萝卜煮烂掺上米粉做羹,不加任何调料,名曰“玉糁羹”。他的弟弟苏辙改良配方,用芋头(或者是山药)取代了萝卜,被苏东坡夸为极品,有诗云: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奶更全新。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


看来也是个碳水控。

网友复原的“玉糁羹”

好了,来学做酥黄独吧。

原料:

芋头500克、榛子30克、松子30克、杏干30克、香榧30克、淀粉5克,稀黄酱20克

 

步骤:

1.芋头削皮后上锅蒸熟,切片晾凉

2.坚果们去壳,同杏干一起剁碎备用

3.淀粉调糊,加入坚果、杏干碎,再拌入稀黄酱调匀

4.调好后涂满每片芋头的一面

5.锅中放少许油,烧至6成热(120℃)后,将芋头片放入锅中,先放无坚果杏干的一面,2分钟后翻面

6.待两面金黄后,即可出锅

相关古菜菜谱


带冻姜醋鱼  萝卜汤圆  芙蓉肉 剥壳蒸蟹   

鳗面  炙排骨  生炮鸡  羊肉膏  虾腐  

山海兜  空心肉圆  法制牛肉  八宝豆腐  

松黄饼  山家三脆  蘑菇煨鸡


号内搜索


《博物》微信公众号开通“号内搜索”服务啦!


只要进入“博物”公众号首页,点击左下方菜单栏中的“精彩内容”,再选择第一项“号内搜索”,即可进入搜索页面。输入你想要查看的关键词,所有相关往期内容都能看到哦。




撰文 | 信浮沉

微信编辑 | 高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