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商基因】正威:机遇与危机同在

2017-02-14 经营与管理

■佟景国  华景咨询深商研究组


      深圳有两种公司,一种是少量的平台公司,另一种是绝大多数的专业公司。专业公司生存于平台之上,在细分领域做到专业中的极致,成为标杆,成为专业领域标准的制定者。若干年后利用资本杠杆也成为平台公司。深商具有“从夹缝中创造”的基因,还体现在成为平台级企业后也去满足那些没人理会的缝隙市场。


2003年,正威集团的下属工厂已经囊括了电源线上下游产业链的绝大部分,包括插头、塑料、端子,但重要的原材料——铜忽上忽下的价格远非正威集团所能控制。2003年,“非典”爆发,王文银想,如果世界毁灭,要钱有什么用?倒不如赌一把,买矿!

一方面,他敢于孤注一掷;而另一方面,充沛的公司现金流、成本控制则是他下一次进“赌场”的筹码。在决定买矿后,王文银看中了一座铜矿,探明储量数百亿吨,但需要过亿的资金。这笔钱相当于正威集团2002年销售收入的67%。经过双方谈判,最后决定采取分期付款方式,以降低正威集团的现金流压力。

1997年,恰逢亚洲经济危机。这时并非创业的最好时机,可王文银却认为,这时可以降低创业的成本。一,空置厂房越来越多,房租只有危机爆发前的一半;二,生产设备滞销,正常情况下一次性购买24套设备需要360万元,他说服设备制造商接受以按揭的形式付款。先支付总价的10%为定金,如果工厂做成了,余款分五年还清,如果失败,机器和定金都归制造商所有。结果,王文银赶上电源线旺销期,在很短的时间里,他赚了个盆满钵满。

两次低谷布局,正威集团打通了电源线生产的全产业链,成为行业内较早开始发展“矿山-冶炼-加工”全产业链构架模式的企业。借助上游资源优势,旗下在安徽铜陵投资28亿的全威铜线杆项目已成为亚洲产能最大、单体产能全球最大的铜加工企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临时,他再次出手,将美国、欧洲的一些铜加工企业收入囊中,设立了日内瓦、美国、新加坡三个海外总部。2010年,正威集团的销售总额近700亿元。王文银说:“我是最擅长把握机遇的,机遇出现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让它溜走。”(待续)


来源:佟景国著《深商你学不会》

 


【深商基因】更多精彩内容



18  将科技感悟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17  马明哲:企业发展目标是创造出来的

16  从产品创造者转型为组织创造者

15  既然下面没有你的位置了,那么就请你上来吧

14  颠覆常态化的“六脉神剑”

13  中集:以客户要求与自身基础的差距作为战略发展路线

12  客户为师 • 腾讯为客户改变软件产业规则

11  颠覆常态化•学生领导老师

10  颠覆常态化•被使命

9    颠覆常态化•逆成长

8    赋予目标一个伟大意义

7    优化生态更是竞争力

6    用准确的现实主义的语言定义“共享目标”

5    精准卡位

4    使命必达

3    愿景先行

2    透视深商•苦行僧式的管理者

1    透视深商•最好的工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