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全册教案 (文末下载)
全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内容。
2.体会通俗、准确,包含感情的语言。
3.领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表达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情感。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内容。
体会通俗、准确,包含感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1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始者和领导人,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将世世代代尊敬和怀念毛泽东同志.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介绍
背景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在同月30日,他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内容 (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意义 (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从此可以得到切实保障并不断提高起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
3 通读全文,阅读讨论梳理作者讲了哪些内容?
会议的背景
会议的目的议程
会议的意义
当前的形势与策略
当前面临任务
4理解下列成语的含义
不可磨灭 表示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会消去。
不屈不挠 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永垂不朽 指(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
5抓住文章关键性的词句,结合相关史实,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
它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6本文语言通俗、准确,包含感情。请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说明。
(1)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2)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3)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4)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5)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7拓展: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结合现实谈谈你有怎样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长征的背景。
2.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写法。
3.鉴赏本文运用的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4.探讨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2、3、4
难点:目标2、3
【教学过程】
一、预习要求
1.查词典,积累文中重要词语。
2.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各段落的意思。
二、导入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今天,我们通过杨成武将军的回忆录,来感受长征胜利给作者带来的无缘激动和兴奋之情。
三、作者作品
杨成武(1914.10.27.—2004.2.14),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是中共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于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杨成武回忆录》,主要讲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事件。
四、研习文本
(一)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本文的结构思路。
1.速读全文,标划重点信息,找出本文的行文线索。
2.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本文写了哪些事件。
3.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画出结构图。
【明确】
1.本文的行文线索是时间顺序。按时间顺序由先到后,使文章脉络清晰。
2.本文先写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再写吴起镇战斗,然后写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毛泽东同志宣布长征胜利。
3.指战员兴高采烈
一、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回顾长征
到达吴起镇
长征胜利万岁二、吴起镇战斗(背景、缘由、部署,过程,意义、代价)
三、中央全军干部会议,宣布长征胜利
(二)本文是回忆录,属记叙类文体,精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指战员的兴奋和激动。
提示:结合文体特征思考。记叙类文体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对比、衬托等。
【明确】
1.场面描写:如第2段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描写了欢乐热烈的场面。
2.动作描写:如第2段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冲”“跑”的动作描写。第8段“我们互相祝贺,互诉衷肠”。
3.心理描写:如第2段“我们都很高兴”。
4.侧面描写:如第4段“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灿烂的阳光”侧面烘托出指战员喜悦的心情。
小结:请同学们在阅读第二、三部分的时候,体会并学习本文是如何运用表现手法更好地表现内心的感情的。
(三)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情感的写法。
提示:在文中辨别、标划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语句。
【明确】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在本文综合运用,交织细密。记叙、描写中融入抒情、议论,可以增加感染读者的力量。
本文是回忆录,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组织材料,记叙了红军到达吴起镇、吴起镇战斗、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总结长征的意义宣布长征的胜利等事件。
在记叙过程中,运用场面、运用、心理描写及侧面描写来表现红军指战员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
记叙中融入抒情、议论,更好地表达了长征胜利后作者的喜悦之情及对革命烈士的追思及对革命美好未来的向往。
总之,全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使全文中心突出,情感充沛。
(四)精读倒数第5段,通过毛主席对长征的总结和评价,体会长征胜利的意义,并分析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提示:划分段落层次,理解内容。结合全文分析。
【明确】
本段写毛主席高度评价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
毛主席对长征作了高度而准确的评价,从四个方面论述阐释长征的功绩和意义。
照应上文写红军指战员的兴奋激动的感性描写,并上升到理论意义方面,使文章内容深入推进,使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
毛主席对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的高度评价,是对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高度赞扬,也使红军指战员更加坚定革命信念,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
五、阅读延伸
六、板书设计
指战员兴高采烈
一、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回顾长征
到达吴起镇
长征胜利万岁二、吴起镇战斗(背景、缘由、部署,过程,意义、代价)
三、中央全军干部会议,宣布长征胜利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
七、布置作业
微写作:“长征精神”在今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
2、归纳课文内容并梳理层次结构;
3、学习本文选材的特点;
4、理解百团大战的插曲所体现出来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控诉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国人民在残酷的战争中坚守革命人道主义的精神。
2、学习本文选材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解题:“大战”指的是抗战时期的“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从一九四○年八月二十日开始,出动兵力从二十余团发展到一百零五个团,在群众的配合下,向华北敌后主要的交通线和沿线据点发动攻击,取得重大胜利。在八路军抗战史中,百团大战有极特殊的历史地位。
“插曲”指的是中国人民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体现出对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坚守。
2、聂荣臻(聂双全,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字福骈,出生于重庆江津吴滩镇,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深受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抗日战争爆发后,聂荣臻先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政治委员,在忻口会战中,与林彪共同指挥所部进行了平型关战斗,歼灭日军坂垣师团一部1000余人,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击毁汽车100多辆,马车200余辆,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赢得了国际舆论的称赞和好评。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3、背景:1940年10月20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向侵华日军发动了规模庞大的百团大战,晋察冀军区3团1营奉命进攻井陉煤矿。战斗结束后,井陉煤矿日籍站长加藤清利和妻子在战斗中死亡,留下2个女儿:6岁的加藤美惠子和还在吃奶的加藤琉美子。虽然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造成中国人的重大伤亡,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穷凶极恶的日军甚至连小孩子都不放过,但中国军民面对2个日本幼儿,绝不可能像日军一样残忍。最终加藤美惠子和妹妹被八路军战士救助。聂荣臻元帅听说后,随即命令将两个孩子送到晋察冀军区指挥部,细心照顾收养2个日本孤儿。由于加藤琉美子年纪尚小,聂荣臻元帅特地下令找到附近村庄还在哺乳期的妇女,帮忙喂养加藤琉美子。姐妹二人在聂荣臻元帅照顾下逐渐稳定,加藤美惠子也慢慢熟悉了聂荣臻元帅,把他当作父亲一般,天天跟在身后。
二、初读课文,归纳内容,梳理结构
问题1,概述这篇回忆录的主要内容?
明确:聂荣臻元帅回忆在抗日战胜时期的百团大战中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姑娘并把她们送回日本以及美穗子在战后回访聂帅的故事。彰显了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包含了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控诉,这个“大战中的插曲”也成为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问题2,梳理本文的结构?
一、(1)点明事件,写百团大战中救起了二个日本小姑娘。
二、(2--10)回忆救起日本小姑娘的过程;
三、(11--13)聂帅惦念并寻找救起的日本小姑娘,以及战后美穗子回访聂帅。
四、(14--15)点明事件的意义:这段大战中的插曲成为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结构上是首尾呼应;
在记叙的顺序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有顺叙、倒叙、插叙。从整个文章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回忆录,用的是倒叙的手法,中间叙述救起日本小姑娘的事情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是顺叙;在第9自然段,插叙了在晋察冀军区俘虏的叫中西的日本兵的故事,他不但自己留在晋察冀根据地,而且影响到其他被俘虏的日本兵留下来,组织成“反战同盟”。
三、选点读析:
问题1,“大战中的插曲”背景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在叙述事件前交代背景?
明确:背景:(在原文的前两个自然段)
背景:1)日本侵华战,1940年10月20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向侵华日军发动了规模庞大的百团大战,晋察冀军区3团1营奉命进攻井陉煤矿。激烈的战事不知何时结束,边区的环境不仅艰苦,而且敌人?°扫荡?±频繁,部队经常转移,照顾两个小孩子,将有不少困难。
2)小姑娘的状况:两个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岁,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她们的父亲一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她们的母亲也在炮火中死亡。部队从战火里救起她们的时候,那个不满周岁的女孩伤势很重,经过我们的医务人员及时抢救和治疗,她脱离了危险。
作用:日本小姑娘的遭遇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结果,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也使得日本人民深受其害。正是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而这种灾难都是日本侵略中国造成的,这是对日本人侵华罪行的控诉,而中国人民理智地救起日本战争遗孤表现出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问题2,聂帅为什么救助这两个日本小姑娘?是如何救助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原因:聂帅认为“孩子是无辜的,应当很好地安置他们”,“这两个小孩子,根本不同于解除武装的俘虏,小孩子是战争的受害者,八路军决不搞日本侵略军的那一套,日本法西斯推行‘杀光、烧光、强光’的政策,不知杀害来多少无辜的群众,孩子、婴儿也不能幸免,惨无人道到了极点”。
救助的过程:
1)给受伤的小姑娘包扎好伤口,并嘱咐医生和警卫员好好护理;
2)找附近哺乳期的妇女给在襁褓中的孩子喂奶;
3)给大一点的小姑娘拿梨子吃;
4)用小勺喂稍大一点的孩子;
5)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挑子送小姑娘。
作用:通过完整事件的叙述,八路军对日本小女孩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体现出中国人民伟大而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对日本小女孩的关怀更体现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日本侵华的“三光”政策正好形成对比,体现出残酷的战争不仅是中国群众遭受苦难,而且日本人民也没有幸免于难。这是对日本侵华战争罪行的控诉!
问题3,聂帅在回忆录里记叙了送日本小女孩回国的同时写信给日本官兵的内容是什么?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效果如何?
明确:内容上,日本侵华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介绍所送回的日本小姑娘的悲惨状况,表明中国人民对于日本士兵及人民的态度是既要坚决打击侵略者,也要实行人道主义精神。
目的:(第7自然段)
我是这样考虑的:我们进行抗日战争,这中间不只是打仗的问题,还要注意不失时机地对敌军进行政治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涉及军心的问题。就是将来不论同任何侵略军作战,都不能忽视这项工作。在战争中间,如果你拿着枪同我们打,那我们绝不客气:但是,一且解除了你的武装,我们就坚决执行?°宽待俘虏?±的政策。用实际行动表明我们的态度:绝不姑息侵略者,也对同时受害者的日本人民给予人道主义的救助和关怀。
效果:1)书信没加封,在日本的下层人员中传递,他们可以看到,他们对此有了很大的反响,被俘虏后要求留下来,帮助我们使用武器,愿意留下来的士兵越来越多,他们组织了“反战同盟”在我方表现很好,没有逃跑的,战后回到日本还加入了日本共产党。他们还回来信,表示感谢。
2)他们深受感动,认识到侵华战争的罪恶,表示要道歉,要感谢,赞扬了八路军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3)他们发电报和书信,还带来了礼物;
4)美穗子及其全家访华,带来了日本人民的祝福.
问题4,聂帅在回忆录里插叙了一个叫中西的日本兵的事情,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是一个插叙,以一个名叫中西的日本兵被俘虏之后留在根据地并为根据地教中国士兵使用掷弹筒的事迹,来证明日本的侵华战争是极其野蛮和残酷的,是不得人心的,是侵略战争,而我们这是正义的战争,从敌军的角度来放映出日本是不义的战争,正是对主题的最好诠释.
四,这篇回忆录的特点:
1,语言朴实.这篇回忆录没有华丽的语言,把事件的经过如实地进行描述,展现在读者面前,就像在与人交谈,娓娓道来.如救助小姑娘的过程:
半天工夫,部队就派人把两个孩子送到了我的指挥所。我先抱起那个受伤的婴儿,看到伤口包扎得很好,孩子安详地睡着、我嘱咐医生和警卫员,好好护理这个孩子,看看附近村里有没有正在哺乳期的妇女、赶快给孩子喂喂奶。那个稍大些的孩子,很讨人欢,我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吃。小孩子还挺有意思,开始肯吃,我用水把梨冲洗了以后,她才接了过去。把两个孩子安顿下来,我让炊事员做了盆稀饭, 把那个稍些的孩子拉在怀里?用小勺喂她,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拘束了。
2、态度鲜明:在这篇回忆录里聂帅表明了救助小姑娘是出于人道主义救援,这两个日本小姑娘同样是战争的牺牲品,而我们的救助正是证明侵华战争的罪恶。
例如:聂帅在给日本官军的书信第1段中如是表述:
“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
3、条理清晰:文章按照“总分总”的顺叙,先是开篇点名事件——在大战中救助了两个日本小女孩的插曲,就下来就回忆起救助小女孩的过程,以及后续美穗子及其全家的访华,聂帅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他们,最后表明这个事件的意义,称为中日人民友好发热一段佳话。
4、材料运用恰如其分:行文运用了多种记叙方式,既有顺叙、倒叙还有插叙,如在回忆录里收录了致日本官军的书信内容,使得回忆录具有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意义和政治高度,能够深化主题,引起读者思考。
五、挖掘主题:
问题:“百团大战中的这个小小的插曲”为什么成为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明确:1)从中国人民的角度来说,对待战争遗孤的救助,体现出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证明了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的实质就是不正义的战争,也促进了中日人民之间的交往和友好往来。
2)从日本人民的角度来说,中国人民的义举证明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抗日战争实质上是维护和平和主权的战争,我们的战争只是针对那些入侵者而言的,而不是对日本人民的,是我们最终取得胜利的保证,而以美穗子为代表的日本民众的态度,更加体现了我们中日友好的主题。
3)个人而言,美穗子回访更加证明了中日人民的友情,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同是战争受害者的中日人民保持了高度的一致,美穗子就是一个事实的例子,美穗子的回访以及日本人民的表现更是体现了中日友情。
六、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3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1、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写作特色及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爱国热情,激发民族自信
教学重点
1、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二、讲授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将这则消息分成四个层次。
师生交流明确:第一层是2到4自然段,讲述的是港督告别仪式的具体情况,是第一次降旗;第二层是5到7自然段,讲述的是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的具体情况,这是第二次降旗;第三层是8到9自然段,讲的是中英香港交接仪式,这里包含有降旗与升旗仪式;最后一层是10到11段,讲述的是“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2、介绍文体特征。
本文是一篇特写性消息,又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用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方法来反映新闻事实。
3、研读,找出本篇新闻与一般的新闻不一样、别致之处。分组讨论交流。
(1)作者是把镜头聚焦在什么地方呢?文章再现了末任港督离府、添马舰军营告别仪式、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和最后“不列颠尼亚”这四个场景,所以,本篇新闻别致之一:聚焦点放在特定的四个场景。
(2)本篇新闻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包括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英国告别仪式;降旗仪式等。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如7时45分的降旗仪式时,文中回忆了156年前英国国旗首次在香港升起时的情景。
作用: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这篇文章虽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让我们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本篇新闻的别致之二: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融合
4、赏析新闻遣词造句的精妙。
明确:文中将英国的告别仪式是称为“日落仪式”,就包含了很深的寓意。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三、延伸拓展
中国为什么能成功地收复香港呢?讨论交流。
因为祖国在变得强大,所以能够收复香港;领导人强有力的外交手段与政策等。
四、课堂小结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成百上千的相关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国撤离的新闻稿件。随着“不列颠尼亚”的离去,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于得以洗刷。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铭记祖国屈辱的历史,奋发图强,绝不让历史重演!
五、作业布置
课后选取近代史上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在150——200字左右。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2、学习本篇人物通讯“以言见人”的特点;
3、学习焦裕禄精神品质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学习本篇人物通讯“以言见人”的特点;
2、学习焦裕禄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焦裕禄精神品质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
1、关于作者
穆青(1921年3月15日-2003年10月11日),男,1921年出生于河南周口,曾任新华通讯社社长、近代新闻记者。
冯健,解放前夕主要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1949年后调新华社工作。建国后,历任新华通讯社开封分社、江西分社记者,新华社中南总分社、湖北分社记者、编委。撰有通讯《英勇搏斗一百天》、《管得宽》等。
周原(本名乔元庆),新华社高级记者,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周原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调入新华社任记者、高级记者、国内部机 主办: 新动采访室主任,写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特色的报 (中华告文学,其作品曾多次获奖。
2、走进人物:
焦裕禄,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 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1962年等,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金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裁种泡桐的办法。
二、初读文本,掌握段落。
1、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尝试归纳文中所写焦裕禄的具体事迹。
明确:这篇人物通讯记录了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事迹,通过记叙焦裕禄到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呕心沥血带领兰考县人民摆脱“盐、碱、旱”等难题,直至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事迹,激励着全国人民学习焦裕禄精神,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2、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尝试归纳文中所写焦裕禄的具体事迹
明确:导语: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的作为。
第-节:焦裕禄身先士卒,带领县委班子深入-线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
第二节: 兰考县遭遇洪灾,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 人民全力救灾;
第三节:焦裕禄身患肝癌,但心中只有人民,不顾自身;
第四节:焦裕禄因肝癌住院,即使在病中依旧没有忘记关心兰考县的人民;
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3、文本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明确:利用小标题组合的方式,选取焦裕禄书记到达兰考的典型事迹,各节之间不是随意的组合而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它们共同组合在一起,塑造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县委书记的形象。
第一节: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体现了亲临一 线,身先士卒的精神。
第二节:“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心系群众,忘我工作。
第三节:“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 ,唯独没有他自己”--------------热爱群众,无私奉献。
第四节:“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五节:“他没有死,他还活着”--------肉体虽死,精神永存。
这几个小标题是按照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和品质,按照时间为线索进行安排,每一节中都有一个核心的主题,例如第一节“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通过焦裕禄身先士卒下乡调研,表现他忘我工作的品质。每个标题都是焦裕禄品质的一个侧面,而加起来则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焦裕禄。
三、深入研读,选点读析,体会文本“以言见人”的特点:
问题:找出各部分焦裕禄典型的语言,体现其怎样的精神品质?
1、导语部分:导语: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的作为
背景: 1962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
初到兰考的作为:他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他路走 ,一路和同行的干 部谈论。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片白变成一片青!” 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总结:当时是兰考县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他的语言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县委书记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为兰考百姓打下一针强心剂!
2、第一节:焦裕禄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 线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
如何理解“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比喻凡事跟在别人后边学样,不如自己去开拓创新。
周原《中原大地》:“查风沙要查到沙落尘埃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我们要亲自掂掂三喜的分量。
焦裕禄一到兰考县就决定要把兰考县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在实地调研时,焦裕禄不顾环境的险恶,亲自去查风口、探流 沙,掌握了大量一手的资料。
体现出焦裕禄身先土卒、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
3、第二节:兰考县遭遇洪灾,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
语言:“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这一天。焦裕禄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风雪中,他在9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生活困难的老贫农。在许楼,他走进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的是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老大爷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个瞎子。焦裕禄一进屋,就坐在老人的床头问寒问饥。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老大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用颤抖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老大爷眼里噙着泪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来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焦裕禄安慰老人说:“如今印把子抓在咱手里,兰考受灾受穷的面貌一定能够改过来。”为什么要插入这样一个故事 ?
反映焦裕禄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的宝贵品质。同时也表明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拥护和爱戴。通过这个故事,深化了文章的情感,突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密切的联系。用典型的事迹更加体现出焦裕禄的心系百姓一心为公的大公无私的精神。
4、第三节:焦裕禄身患肝癌,但心中只有人民,不顾自身
语言描写:如他说:“开会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不开!”没有住。
他笑着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住你了。
体现了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
原文:开会、作报告,他经常把右腿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他对自己的病,是从来不在意的。同志们问起来,他才说他对肝痛采取了种压迫止痛法。县委的同志们劝他疗养,他笑着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负住你了。”焦裕禄暗中忍受了多大痛苦,连他的亲人也不清楚。他!全心全意投到改变兰考面貌的斗争中去了。
5、第四节:焦裕禄因肝癌住院即使在病中依旧没有忘记关心兰考县的人民:
语言描写:1)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2)他对这两位上级党组织的代表断断续续地说出了后一 句话:“.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任务。”
原文:“我的病咋样? 为什么医生不肯告诉我呢?。张钦礼迟迟没有回答。
焦裕禄连追问了几次, 张钦礼最后不得不告诉他说:“这是组织上的决定。”
听了这句话,焦裕禄点了点头,镇定地说道:“啊,我明白.了.....
隔了一会儿,焦裕禄从怀里掏出-张自己的照片, 颤颤地交给张钦礼,然后说道:“钦礼同志,现在有句话我不能不向你说了,回去对同志们说,我不行了,你们要领导兰考人民坚决地斗争下去。党相信我们,派我们去领导,我们是有信心的。我们是灾区,我死了,不要多花钱。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原文:谁也没有料到,这就是焦裕禄同兰考县人民,同兰考县党组只的最后别。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同志不幸逝世了。那年,他才42岁。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中共河南省委和开封地委有两位负责同守在他的床前。他对这两位上级党组织的代表断断续续地说出了后一 句话:“.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任务。”他死后,人们在他病榻的枕下,发现了一本《毛泽东选集》,大《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他死后,人们在他病榻的枕下,发现了一本《毛泽东选集》,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表面上是写焦裕禄的\\\\'遗产” ,实际上是通过两本书反映焦裕禄可贵的品质。正是王《毛泽东选集》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两本书的指引下,焦裕禄不顾自身,无私奉献。这正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化表现,也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修养。焦裕录同志的所作所为,很好的诠释了毛泽东思想,很好的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修养。
6、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始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1)评价性语言:“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他还活着”有几层含义?
明确: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带始兰考人民的毛泽东思想的江灯。愈来有发出耀规的光芒。集裕禅同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人们以集裕得同志为樟样。不断开创新的奇迹。
2)人们一个个含着泪站在他的坟前,-位老贫农泣不成声地说出了36万兰考人的心声: “我们的好书记,你是活活地为俺兰考人民,硬给累死的呀。困难的时候你为俺贫农操心,跟着俺们受罪,现在,俺们好过了,全兰考翻身了,你却一个人在这....这是兰考人民对自己亲人、自己战友的痛掉,也是兰考人民对个为他们的利益献出生命的共产党员的最高嘉奖。焦裕禄去世后的这一年,兰考县的全体党员,全体人民,用眼泪和汗水灌溉了兰考大地。三年前焦裕禄倡导制订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经过三年艰苦努力,已经变成了现实。
在描写焦裕禄同志和肝癌斗争时,文章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动作描写。如“他经常把右腿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他对自己的病,是从来不在意的。”
四、探究文体特色——人物通讯的特点:
1、何为人物通讯?
明确: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常见的写法有:
(一)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
(二)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
(三)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2、这篇人物通讯的特色是什么?
1)、本文有典型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思考:在文中找出相应描写的例子。
第一, 使用典型的语言描写:这一点在上一个问题中体现出来,焦裕禄的语言表现出其精神品质,其精神实质从其语言里跃然纸上。如:“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县委书记的榜样-一焦裕禄。
语言描写 : 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 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第二, 典型的动作描写:
例如:在描写焦裕禄同志和肝癌斗争时,文章都运用了典型的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如“他经常把右腿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他对自己的病,是从来不在意的。”
“踩、顶、揣、按、顶、顶”这几个动作的描写表现出他为了兰考人民而忘记了自己的病痛,坚持带病工作的无私精神。
2)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记叙了焦裕禄在兰考的贡献,同时也有对他这个先进人物的描写,特别是第五节,给予他高度的评价和赞誉,也是我们今天学习他的原因。
找出文章中抒情、议论的语句。
例如:第五节:
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带给兰考人民的毛泽东思想的红灯,愈来愈发出耀眼的光芒。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已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这一切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已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着兰考人民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道上继续奋勇前进。兰考灾区面貌的改变,还只是兰考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开始,在这场伟大的向大自然进军的斗争中,他们不仅要彻底摘掉灾区的帽子,而且决心不断革命,把大部分农田逐步改造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建设社会主义新兰考。
明确:这一段文字使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它讴歌了焦裕禄的精神不仅改变了兰考人民的生活现状,重要的是他的精神越来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让兰考人民继续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焦裕禄同志,你没有辜负党的希望,你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你的任务,兰考人民将永远忘不了你。你不愧为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起来的好党员,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你是千千万万在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巍然屹立的共产党员和贫下中农革命英雄的代表。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明确:这段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使用第二人称,直接与人物对话,赞誉了焦裕禄的精神给后继者以极大的精神鼓舞,正如臧克家所说: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焦裕禄属于后者,他的精神永放光芒,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值得所有共产党人学习!
五、总结: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一个优秀的共产党人,焦裕禄以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的带头作用,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公而忘私,鞠躬尽瘁……,我们要学习这种小标题式的组材方式,特别是“以言见人”的写法,更是让人物栩栩如生,事迹感人至深,深化了作品的内涵。
六、作业:搜集这样的事例,例如,王进喜等。
4 《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能流利朗读及背诵课文。
2.理解每则语录的内容,体味《论语》的语言风格。
3.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学习重点、难点】
1.积累归纳,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意思及有关句子的含义。
2.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也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一.读儒家经典
1.介绍孔子及《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者,被后世尊称为“圣人”。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通六艺者72人。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二十篇,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2.轻松听一听:学生听教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圈点勾画生字词。
3.大胆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4.合作译一译: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注意以下重点词语和句子。
①三省 愠 说 罔 殆 信 传 矩 十有五 堪饭疏食饮水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论儒家经典
1.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讲讲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参考:第一则主要谈学习方法以及怎样做人。“学”是认知过程,“习”则是巩固提高的过程,二者有机统一,才能学有所成。“人不知而不愠”,这是谈个人修养的崇高境界。
第二则讲治学的人的品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后面用了一个冒号,表示它是总领后面的内容。“三省吾身”在今天也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
第三则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在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第四则主要谈对知识的巩固与创新。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为人师表,简练的话语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第五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六则是讲孔子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第七则讲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
第八则是要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第九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已成为至理名言。
第十则讲要珍惜时间,孔子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第十一则讲人要立志。“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人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第十二则讲教育方法问题。即: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2.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哪几则讲的是品德修养?
谈学习方法的有:第一则、第四则、第五则。
谈学习态度的有:第七则、第九则。
谈品德修养的有:第一则、第二则、第六则、第八则、第九则、第十一则、第十二则。
3.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面问题。
宋开国丞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的《论语》十二则,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结束语: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习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大学之道 礼记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句,把握文意
2、 明确大学的宗旨以及“三纲”“八目”,让学生明白这些内容的逻辑关系
教学重难点:
在积累文言词句基础上让学生明白“修齐治平”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王八蛋 和“内圣外王”
王八蛋的由来
民间的一句骂人的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的根本,可是后来被讹传成“王八蛋”。导出“内圣外王”,所谓“内圣”,就是克己修身而实现人格的完善,在精神层面上能够寻求到超越于物欲之上与生活境遇之外的“孔颜之乐”。“外王”就是积极入世,关怀社会,心忧天下,建功立业的人生态度。
课题释疑难———大学
“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用现代语言解释古代词的意思,学会读懂标点断句
洒扫应对进退 洒扫:洒水扫地,泛指家务事;进退:迎送客人之类的礼节。旧指青年人居家在尊长、客人面前应做的起码的事。
“礼乐射御书数”就是古代所谓“六艺”,即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技术;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数:算法。
大学是指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预习感知
1、全文结构 总分式
2、字词读音 亲民为“新民” 恶(wù)恶(è)臭(xiù) 好(hào)好(hǎo)色
谦(qiè):通“慊”,满足 忿懥(zhì) 偾(fèn):败坏 絜(xié)矩之道
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义薄云天。日薄西山 薄:迫近
朗读第一段并解决疑难
1、大学的宗旨是什么?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道:宗旨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使彰明”,发扬、弘扬
“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亲民:,“亲”应为“新”,即革新、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2、如何达到至善的境界?
明确:知止(于至善)——定(目标)——静(平静)——安(坦然自安)——虑(思虑周详)——得(收获)
引申举例:目标=理想 静、安=心态 思虑周详=智慧 得(收获)=成功
古人真是聪明啊,其实大学中也告诉了我们学习的方法
理想+心态+智慧(汗水)=成功
所以,无论是学习或考试,都要重目标和心理素质,沉着淡定。
3、古人想“明明德”于天下该如何做?有明确的次序吗?
明明德:治国——>齐家(治理好家庭和家族)——>修身(修养自身品行)——>正心(使心意诚实)——>诚意(使心意诚实)——>致知(使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物原理)
例子1:齐家——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卧冰求鲤”道出了王祥孝悌德行义薄云。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刻苦、勤奋,是儒家教化下的典范,《家范》4卷,列举了很多的例子诠释了怎么治理好家庭和家族。贤内助,当官人的妻子一定要让丈夫清正廉洁,乐羊子的妻子
例2:修身——朱熹创办了“白鹿洞书院”,他在白鹿洞书院的“学规”中“修身之要”即为“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言语忠诚老实,行为敦厚严肃,压抑自己的欲望和怒气,改正自己的错误)(“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都是为了明辨真理而不是为了一己的功名。)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意思是: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
例3:正心——胡光墉的“耕心草堂”
例4:诚意——刘备的“三顾茅庐”还有尊师重教的杨时、游酢两人“程门立雪”
作业:
背诵第一段,预习后部分内容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例子,主题涉及八目中任一条目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教材定位】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三篇文章。本篇课文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以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依据,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学习这篇文章时,要结合《孟子》中的相关论述,并结合自身经验和现实生活,探究孟子论断是否有充分的合理性。同时,还要注意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的巧妙之处,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以及语言上的独特精妙之处。
【素养目标】
1.了解孟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孟子》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课文,并积累名言名句。
3.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4.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畅想也曾引导着我们对理想对未来的建设。今天,让我再度走近孟子,学习这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二、文化常识
1.了解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2.孟子轶事
啮指痛心
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3.了解孟子思想
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性善论
“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4.了解《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5.解题
明确 题目是编者加的。不忍人,即怜爱别人。
三、诵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明确字音。
孺子(rú) 怵惕(chù tì) 恻隐(cè)
内交(nà) 要誉(yāo) 羞恶(wù)
(二)诵读指导。
(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
例如: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2)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体会其中的含义,并划分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提出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第二部分(先王有不忍……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
第三部分(由是观之……智之端也):提出“四端”。
第四部分(人之有是四端也……不足以事父母):点明“四端”的意义。
四、文本研究
【思考1】研读第一部分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不忍人:即怜爱别人。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释义: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情。
活动二:问题探究
1.分析本部分的特点及作用。
明确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心明确,言简意赅,并提纲挈领地引起下文的论证。
2.我们该如何看待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明确 孟子是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3.这个观点体现了孟子的哪一个主张?
明确 性善论。
【思考2】研读第二部分
原文: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运:运转,转动 ②所以:表原因 ③乍:突然、忽然。
④孺子:多指幼儿、儿童。 ⑤怵惕:惊骇,恐惧。 ⑥恻隐:哀痛,怜悯。
⑦内交:结交,“内”同 “纳”。
⑧要誉:博取名誉,要同“邀”。 ⑨乡党:同乡。
⑩非恶其声而然: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特殊句式: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判断句和状语后置句
释义: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现在的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活动二:问题探究
1.这一部分是怎样体现中心论点的?有何作用?
明确 通过举例论证的方法,拿古代君王治理国家和普通百姓的恻隐之心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中心论点。为下文引出“四端”及仁政,做铺垫。
【思考3】研读第三部分
原文: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是:代词,这、此 ②之:补充音节,无实义
③羞恶: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
④辞让:谦逊推让 ⑤端:萌芽,发端。
特殊句式:非人也、仁之端也 判断句
释义: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羞耻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谦让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是非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活动二: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明确 孟子认为人所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人具有为善,为仁政的“仁心”,扩充这些善端,就足以安定天下。
【思考4】研读第四部分
原文: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之:取独 ②四体:四肢 ③是:代词,这 ④贼:伤害
⑤凡:凡是 ⑥若:就像 ⑦始:刚刚 ⑧然:同“燃”
⑨达:流通,指泉水涌出。 ⑩苟:如果 ⑪保:使……安定。
特殊句式: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宾语前置句
释义: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最后一部分的作用。
明确 总结“四端”的作用和意义,将“不忍人之心”和“四端”与“安定国家”“孝顺父母“联系到一起,升华了思想,点明了政治主张。
知识拓展:
“之”的用法:
①助词“的”。
例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句:人之有是四端也
③泛指代词:即可指称人,又可指称物,在句子中大多做宾语或定语。
例句: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思考5】这篇论说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 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 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思考6】文章中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①例证法,举先王和百姓的例子,更有说服力。
②喻证法,比如:“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还有“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更加生动形象。
③对比论证,通过有无“四端”和是否“充之”的对比,突出不忍人之心的重要性。
④假设论证,如“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思考7】孟子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明确 例如,观点一:孟子性善论、仁义论在现实生活中把人性向善的方面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促进人们道德责任感的形成。
观点二:孟子他强调治国要爱民、与民同忧同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深刻地阐述了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吸取孟子以民为本思想的精华,不断培养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观点三: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协调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思考8】拓展阅读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节选)
译文: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利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所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利,但是不能取胜的原因,是有利作战的天气时利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不是不充足,守城一方弃城而逃的原因,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支持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会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够胜利。”
【问题】:这一部分的主要的思想主张是?
明确 以人为本。
五、艺术感悟—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技法指导】先秦诸子的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有其独特和巧妙之处,如善用譬喻、对比,思路简洁明晰等。分析其论证特点,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先秦儒家思想的智慧,对我们的写作以及民族精神的塑造有指导作用。
【分析】
1.语言节奏明快、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
全文鲜明地论说了人性与仁政之间的关系,语言简练,节奏明快,既有鲜明的观点,又进行了有力的论述,特别是排比句式的运用更加使得语言气势磅礴,加大了说理的力度。
2.综合运用譬喻、排比、对比、假设等艺术手法。
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得这篇论说文说理更加有力。
六、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孟子》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由不忍人之心推导出“行不忍人之政”,以情感为基础,推出理性结论,影响深远。
B.虽然孟子周游列国受到礼遇,但他的政治主张却被讥为“迂阔”,其政治理想并没有能够实现,所以其晚年和孔子一样退而著述。
C.《孟子》原本并不在儒家经典之列,直到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五经”之一,其地位才最终确立。
D.《孟子》和《论语》都属于以记言为主的语体文,但后者简约、含蓄,前者则长于论辩,气势磅礴。
【答案】C
【解析】C项,“《孟子》列为‘五经’之一”错,“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春秋》。《孟子》应当是“四书”之一。“四书”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故选C。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D.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答案】D
【解析】A项,“内”同“纳”,结交。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意思是: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
B项,“要”同“邀”,求取。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意思是: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求取声誉。
C项,“然”同“燃”,燃烧。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意思是: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
D项,不含通假字。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意思是: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故选D。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其斯之谓与
C.不学《礼》,无以立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答案】A
【解析】A项,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意思是: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B项,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是:其谓斯与。“其斯之谓与”意思是:难道不就说的这件事吗?
C项,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的办法。“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会礼仪礼貌,就没有立身处世的办法。
D项,省略句,“之”后省略介词“于”。“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意思是: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心里运转小物件一样容易。故选A。
二、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有一种本能,即“____________”。
(2)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其于人的重要性。
(3)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论及“仁义礼智”扩充推广的积极作用时所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3)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七、孟子名言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5、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6、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八、阅读与思考
历史上有一种通行观点:孔子后“儒分为八”,到战国中后期演变为两支。一支始于子夏,讲文献之学,数传至荀子;一支始于曾参,究义理之学,二传至孟子。以后,荀子便是汉代经学家所尊信的大部分儒家经传的先师,孟子则成为两宋起道学家所崇敬的不祧之祖。儒家内部这两派的分野,也就是所谓“学统”与“道统”之别,“汉学”与“宋学”之分。对这个说法,学界历来意见不同,这里不必细究。此说至少有一点不错,即孟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的确是从两宋开始凸显的。这以后,“孔孟之道”几乎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
孟子去世后,由他为代表的儒家中的一派似无太大发展。到战国晚期,由荀子代表的一派渐露头角。荀子稍晚于孟子,他长期居齐,因学问博洽,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他精通多种儒经,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十分重要的人物。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对子思、孟子一派有严厉的批评,当然,荀子的批评只能说是当时儒家内部的派别斗争。
秦汉以降至两宋以前,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孟子其人,只被视为一般的儒家学者;孟子其书,只能归入“子部”一类。在官私文献中,多是“周孔”或“孔颜”并提,鲜见有“孔孟”合称的。值得注意的是,东汉赵岐在注解《孟子》时,曾把孟子尊为“亚圣”,还提到西汉文帝时设置过《孟子》的“传记博士”。可“亚圣”之名,未被宋朝以前的官方认可过;而“传记博士”即使存在过也为时很短,且不说此事因不见于《史》、《汉》记载而颇启后人疑窦。当时,也有人批评孟子,最典型的是东汉的王充,他在《论衡》中专立了《刺孟》一篇,列举了孟子八个方面加以批评。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争论国子学当祭“周孔”还是“孔颜”时;唐太宗时,增加从左丘明到范宁二十二位儒者从祀孔庙时;唐玄宗封颜渊为“亚圣”和“兖国公”,封“孔门十哲”和“七十子”为侯、伯时:孟子都只字未被提及。当时科举考试的“明经”科目中只有《周礼》《左传》等“九经”,《论语》和《孝经》被列入“兼通”,而《孟子》一书没有资格入选。
但从中唐起,情况发生了变化。渐渐地,孟子之名被厕于孔子之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贤人”;孟子其人被政府封了爵号,从祀孔庙;孟子其书被增入儒经之列,悬为科举功令,不久又超越“五经”而跻身于“四书”,变成中国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历史上的“孟子升格运动”。
(选自徐洪兴《孟子直解》)
九、作业
谈谈你对孟子“生不逢时”的理解,不少于300字。
第三单元
7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狄更斯
8 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
9 *老人与海(节选)/海明威
10 *百年孤独(节选)/加西亚,马尔克斯
逻辑的力量
学习活动
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二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古诗词诵读
无衣/《诗经,秦风》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将进酒/李白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
下载完整WORD电子版请扫码关注班班通教学平台公众号发送消息
【99】这2个数字获取
点击关注
▼
▼
打不开百度网盘链接的地区
可长按扫码直接下载
▼ 电脑端下载网址
http://jazpan.com/box/636.html
打不开百度网盘链接的地区
可长按扫码直接下载
▼http://jazpan.com/box/636.html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