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昌耀《斯人》

​昌耀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这首诗仅三行,留下了许多空白,让读者想象、补充。诗题为《斯人》,暗用了杜甫《梦李白》中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这就暗示我们:抒情主人公——诗人——斯人,如同李白一样,是一位被流放在荒凉边地的孤独、憔悴的人。诗题本身就是诗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句说,在静极的环境中,诗人在叹嘘。他叹嘘什么?次句说,他听到了或者感觉到了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正在攀援而走。奇哉!其实也不奇。诗人当时正生活在荒凉萧索的青海高原(是50年代那一场政治风暴把他刮去的),这是黄河长江发源之地,与西方的密西西比河,一在东经90°一120°,一在西经90°一120°,在地球东西两边同一条线上。“心有灵犀一点通”,诗人的感觉竞能穿透地球,到达彼地.可见他并非心如死水,他的心灵的触角仍在收摄四海烟云、五洲风雨。第三句,补叙一笔,说这位“斯人”,正在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不必添加一字。读者从这三行诗中,已经感受到“斯人”的孤独、寂寞、悲愤,感受到他的不平静的精神世界,他那自由不羁的灵魂,他那包容宇宙的胸襟。全诗主旨,似可用鲁迅先生的名联。“心事洁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概括。读古诗,讲求知人论世;读新诗,同样必要。



昌耀《斯人》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The Self One

Chang Yao


Utmost silent—— whose plaints?


Wild storm is the Mississippi, go climbing and suspending there.

On this chiff of opposite globe, sits one man alone and mute.




昌耀,一个闪亮的名字,随着他的死亡,而逐渐升起。这首短诗,恰恰总结了一个思想者面对真理孤独的一生。在一个要靠成功的外交手段才可能引起注意的时代,昌耀几十年来安居偏隅,保持着高贵的沉默,成全了他诗歌的特质和尊严。他是中国最后的古典浪漫主义诗人,他所有对现代生活的描写,都带着化石般的冷隽,仿佛他生错了时代。然而他的心是热的,一个独自担当虚空的人。


我不禁惊叹,诗人在写作技巧上的娴熟,及诗人神思及远的思维状态。诗歌技巧无外乎承、转、启、合四个字。虽只四个字,但真正能够熟练运用的诗人确是少之又少。而昌耀却能够在短短的三行诗里,将写作技巧运用的娴熟无比。
题目为《斯人》诗歌已经展开。“静极——谁的叹嘘?”承接题目,将诗铺展,更引出了悬念。接下来应该是回答这个问题了吧?然而不是,“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猛一下,却转到密西西比河去了。就如平时我们行走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中,本没有悬念,但是突然间拐了个弯,这下我们的兴致又上来了。这两行的效果就是这样。就在我们又在疑惑怎么会到了密西西比河去的当头,“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猛地又折了回来。既启承了与上句的关系,又与第一行的设问融合。通过几次的突然转折,而于短短三行间,将诗那旷古的幽思,演绎得淋漓尽致。
诗人在深夜,一人独坐,神思及远,广阔无边,短短的三行文字,就已经绕了地球一周。此等境界,此等笔法,如非大胸襟者大诗人,是无论如何而达不到的。
昌耀的诗在诗歌史上不属于任何范畴,诗风带有名显的理想主义特征。早在50年代昌就开始诗歌的创作。当时年轻的昌耀便显现出他诗歌的深厚根底。他的诗并不附属于当时的时代,而是在于最接近西部自然的地方铺获灵感。因而遭到了长时期的放逐,在结束了漫长的苦难命运而重获创作的20年间,却造就了他艺术生命的辉恍,这也许是失道者所始料不及的罢!



相关阅读:

昌耀诗选

昌耀《回忆》

王小妮《风在响》

昌耀《回忆》

苏金伞《夜巷》

俞平伯《孤山听雨》

冯至《蚕马》

纪弦《一片槐树叶》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洛夫《子夜读信 》

洛夫《边界望乡》

徐志摩《再别康桥》

徐志摩《偶然》

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徐志摩《沙扬娜拉》

北岛《回答》

北岛《一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