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司空图诗集

晚唐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时年三十三岁。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司空图回到故乡河中。后来听说僖宗在凤翔,便入拜见,被封为知制诰、中书舍人。广明二年,僖宗逃到成都,他追随未及,又回到河中。此后二十多年时间,司空图基本上是过着一种消极的隐居生活,他的大部分诗歌和诗论也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扶持朝政,迁都洛阳,召司空图为礼部尚书,他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司空图的诗,大多抒发山水隐逸的闲情逸致,内容非常淡泊。他还写诗表白:“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着不平。”在文学史上,他主要以诗论著称。他的《二十四诗品》是唐诗艺术高度发展在理论上的一种反映,是当时诗歌纯艺术论的一部集大成著作。《二十四诗品》把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冼练等二十四种风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韵语来比喻说明。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
司空图论诗发展殷璠、皎然之说,注重含蓄蕴藉的韵味与清远醇美的意境,提倡“咸酸之外”的“味外之旨”和“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韵外之致”(《与李生论诗书》);讲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与极浦书》)。他推崇王维、韦应物“趣味澄夐”的诗风,而批评元稹、白居易为“力勍而气孱”(《与王驾评诗书》)。他也赞美过李白、杜甫之作与韩愈歌诗的气势奔腾,“物状奇变”(《题柳柳州集后序》),但并不专主一格。《与李生论诗书》中曾自引其得意诗句,有得于早春、山中、江南、塞下、丧乱、道宫、夏景、佛寺、郊园、乐府、寂寞、惬适等,大都属于抒写闲情逸趣而偏于静美的。他的部分作品如《秋思》《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狂题》《偶书》《河湟有感》等,也流露了他别有伤心怀抱。
《二十四诗品》是他的论诗专著,简称《诗品》。其中把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品类,每品用十二句四言韵语来加以描述,也涉及作者的思想修养和写作手法。与钟嵘《诗品》以品评作家作品源流等第为内容是不同的。
《诗品》在开创文艺批评形式方面有广泛影响。模仿之作,清代有袁枚《续诗品》、顾翰《补诗品》,还有马荣祖的《文颂》、许奉恩的《文品》、魏谦升的《二十四赋品》、郭麐的《词品》等。


◎五律



塞上


万里隋城在,三边虏气衰。沙填孤障角,烧断故关碑。

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悲。将军正闲暇,留客换歌辞。



寄永嘉崔道融


旅寓虽难定,乘闲是胜游。碧云萧寺霁,红树谢村秋。

戍鼓和潮暗,船灯照岛幽。诗家多滞此,风景似相留。



下方


三十年来往,中间京洛尘。倦行今白首,归卧已清神。

坡暖冬抽笋,松凉夏健人。更惭征诏起,避世迹非真。



华下


日炙旱云裂,迸为千道血。天地沸一镬,竟自烹妖孽。

尧汤遇灾数,灾数还中辍。何事奸与邪,古来难扑灭。



僧舍贻友


笑破人间事,吾徒莫自欺。解吟僧亦俗,爱舞鹤终卑。

竹上题幽梦,溪边约敌棋。旧山归有阻,不是故迟迟。



下方


昏旦松轩下,怡然对一瓢。雨微吟思足,花落梦无聊。

细事当棋遣,衰容喜镜饶。溪僧有深趣,书至又相邀。



华下送文浦


郊居谢名利,何事最相亲。渐与论诗久,皆知得句新。

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应念从今去,还来岳下频。


【注】郊居谢名利:旧史云:河北乱,图寓华阴。



自诫


我祖铭座右,嘉谋贻厥孙。勤此苟不怠,令名日可存。

媒衒士所耻,慈俭道所尊。松柏岂不茂,桃李亦自繁。

众人皆察察,而我独昏昏。取训于老氏,大辩欲讷言。



效陈拾遗子昂感遇二首


其一


高燕飞何捷,啄害恣群雏。人岂玩其暴,华轩容尔居。

强欺自天禀,刚吐信吾徒。乃知不平者,矫世道终孤。


其二


阳和含煦润,卉木竞纷华。当为众所悦,私已汝何夸。

北里秘秾艳,东园锁名花。豪夺乃常理,笑君徒咄嗟。



效陈拾遗子昂


丑妇竞簪花,花多映愈丑。邻女恃其姿,掇之不盈手。

量已苟自私,招损乃谁咎。宠禄既非安,于吾竟何有。



感时


好鸟无恶声,仁兽肯狂噬。宁教鹦鹉哑,不遣麒麟细。

人人语与默,唯观利与势。爱毁亦自遭,掩谤终失计。



秋思


身病时亦危,逢秋多恸哭。风波一摇荡,天地几翻覆。

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早春


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草嫩侵沙短,冰轻著雨消。

风光知可爱,容发不相饶。早晚丹丘去,飞书肯见招。


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


其一


云根禅客居,皆说旧无庐。松日明金像,山风向木鱼。

依栖应不阻,名利本来疏。纵有人相问,林间懒拆书。


其二


高鸦隔谷见,路转寺西门。塔影荫泉脉,山苗侵烧痕。

钟疏含杳霭,閤迥亘黄昏。更待他僧到,长如前信存。



寄怀元秀上人


悠悠干禄利,草草废渔樵。身世堪惆怅,风骚顿寂寥。

高秋期步野,积雨放趋朝。得句如相忆,莎斋且见招。



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


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振锡传深谷,翻经想旧台。

危松临砌偃,惊鹿蓦溪来。内殿御诗切,身回心未回。



赠圆昉公


天阶让紫衣,冷格鹤犹卑。道胜嫌名出,身闲觉老迟。

晓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每说长松寺,他年与我期。


【原注】昉,蜀僧。僖宗幸蜀,昉坚免紫衣。



赠信美寺岑上人


巡礼诸方遍,湘南频有缘。焚香老山寺,乞食向江船。

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禅。我来能永日,莲漏滴寒泉。



江行二首


其一


地阔分吴塞,枫高映楚天。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

行纪添新梦,羁愁甚往年。何时京洛路,马上见人烟。


其二


初程风信好,回望失津楼。日带潮声晚,烟含楚色秋。

戍旗当远客,岛树转惊鸥。此去非名利,孤帆任白头。


【注】方响夜深船:旧唐书:方响以铁为之,长九寸,广二寸,员上方下。



长安赠王注


正下搜贤诏,多君独避名。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

乐地留高趣,权门让后生。东方御闲驷,园外好同行。



赠步寄李员外


危桥转溪路,经雨石丛荒。幽瀑下仙果,孤巢悬夕阳。

病辞青琐秘,心在紫芝房。更喜谐招隐,诗家有望郎。



寄郑仁规


清才郑小戎,标的贵游中。万里云无侣,三山鹤不笼。

香和丹地暖,晚着彩衣风。荣路期经济,唯应在至公。



寄考功王员外


喜闻三字耗,闲客是陪游。白鸟闲疏索,青山日滞留。

琴如高韵称,诗愧逸才酬。更勉匡君志,论思在献谋。



杂言


乌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

女娲只解补青天,不解煎胶粘日月。


【注】题一作短歌行。




◎七律



陈疾


自怜旅舍亦酣歌,世路无机奈尔何。霄汉逼来心不动,鬓毛白尽兴犹多。

残阳暂照乡关近,远鸟因投岳庙过。闲得此身归未得,磬声深夏隔烟萝。



淅上(二首)


其一


华下支离已隔河,又来此地避干戈。山田渐广猿时到,村舍新添燕亦多。

丹桂石楠宜并长,秦云楚雨暗相和。儿童栗熟迷归路,归得仍随牧竖歌。


其二


西北乡关近帝京,烟尘一片正伤情。愁看地色连空色,静听歌声似哭声。

红蓼满村人不在,青山绕槛路难平。从他烟棹更南去,休向津头问去程。


【注】题一作江淅上。



山中


全家与我恋孤岑,蹋得苍苔一径深。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麋大出寒林。

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



寄赠诗僧秀公


灵一心传清塞心,可公吟后础公吟。近来雅道相亲少,惟仰吾师所得深。

好句未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冷曹孤宦甘寥落,多谢携筇数访寻。



重阳日访元秀上人


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

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



丁未岁归王官谷


家山牢落战尘西,匹马偷归路已迷。冢上卷旗人簇立,花边移寨鸟惊啼。

本来薄俗轻文字,却致中原动鼓鼙。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



书怀


病来犹强引雏行,力上东原欲试耕。几处马嘶春麦长,一川人喜雪峰晴。

闲知有味心难肯,道贵谋安迹易平。陶令若能兼不饮,无弦琴亦是沽名。



退栖


宦游萧索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失良朋。

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



五十


闲身事少只题诗,五十今来觉陡衰。清秩偶叨非养望,丹方频试更堪疑。

髭须强染三分折,弦管遥听一半悲。漉酒有巾无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



新岁对写真


得见明时下寿身,须甘岁酒更移巡。生情暗结千重恨,寒势常欺一半春。

文武轻销丹灶火,市朝偏贵黑头人。自伤衰飒慵开镜,拟与儿童别写真。



华下


箨冠新带步池塘,逸韵偏宜夏景长。扶起绿荷承早露,惊回白鸟入残阳。

久无书去干时贵,时有僧来自故乡。不用名山访真诀,退休便是养生方。



重阳山居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

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翁。



争名


争名岂在更搜奇,不朽才消一句诗。穷辱未甘英气阻,乖疏还有正人知。

荷香浥露侵衣润,松影和风傍枕移。只此共栖尘外境,无妨亦恋好文时。



光启四年春戊申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注】题一作归王官次年作。



丁巳重阳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注】病后休论济活心:己且病焉,安能活人。



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樽前且拨伤心事,谿上还随觅句行。

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酬张芬赦后见寄


紫凤朝衔五色书,阳春忽布网罗除。已将心变寒灰后,岂料光生腐草馀。

建水风烟收客泪,杜陵花烛梦郊居。劳君故有诗相赠,欲报琼瑶愧不如。


【注】题一作司空曙诗。




◎五绝



上元放二雉


婴网虽皆困,搴笼喜共归。无心期尔报,相见莫惊飞。



中秋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偶题


水榭花繁处,春晴日午前。鸟窥临槛镜,马过隔墙鞭。



闲步


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



春中


伏溜侵阶润,繁花隔竹香。娇莺方晓听,无事过南塘。



独望


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



杂题


孤枕闻莺起,幽怀独悄然。地融春力润,花泛晓光鲜。



漫题三首


其一


乱后他乡节,烧残故国春。自怜垂白首,犹伴踏青人。


其二


齿落伤情久,心惊健忘频。蜗庐经岁客,蚕市异乡人。


其三


率怕人言谨,闲宜酒韵高。山林若无虑,名利不难逃。



河上二首


其一


惨惨日将暮,驱羸独到庄。沙痕傍墟落,风色入牛羊。


其二


新霁田园处,夕阳禾黍明。沙村平见水,深巷有鸥声。



早朝


白日新年好,青春上国多。街平双阙近,尘起五云和。



即事二首


其一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


其二


御礼征奇策,人心注盛时。从来留振滞,只待济临危。



永夜


永夜疑无日,危时只赖山。旷怀休戚外,孤迹是非间。



秦关


形胜今虽在,荒凉恨不穷。虎狼秦国破,狐兔汉陵空。



渡江


秋江共僧渡,乡泪滴船回。一夜吴船梦,家书立马开。



退居漫题七首


其一


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


其二


堤柳自绵绵,幽人无恨牵。只忧诗病发,莫寄校书笺。


其三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其四


身外都无事,山中久避喧。破巢看乳燕,留果待啼猿。


其五


诗家通籍美,工部与司勋。高贾虽难敌,微官偶胜君。


其六


努力省前非,人生上寿稀。青云无直道,暗室有危机。


其七


燕拙营巢苦,鱼贪触网惊。岂缘身外事,亦似我劳形。



即事九首


其一


宿雨川原霁,凭高景物新。陂痕侵牧马,云影带耕人。


其二


十年深隐地,一雨太平心。匣涩休看剑,窗明复上琴。


其三


明时那弃置,多病自迟留。疏磬和吟断,残灯照卧幽。


其四


衰鬓闲生少,丹梯望觉危。松须依石长,鹤不傍人卑。


其五


落叶频惊鹿,连峰欲映雕。此生诗病苦,此病更萧条。


其六


旅思又惊夏,庭前长小松。远峰生贵气,残月敛衰容。


其七


林鸟频窥静,家人亦笑慵。旧居留稳枕,归卧听秋钟。


其八


华宇知难保,烧来又却修。只应巢燕惜,未必主人留。


其九


幽鸟穿篱去,邻翁采药回。云从潭底出,花向佛前开。



松滋渡二首


其一


步上短亭久,看回官渡船。江乡宜晚霁,楚老语丰年。


其二


楚岫接乡思,茫茫归路迷。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啼。



华清宫


帝业山河固,离宫宴幸频。岂知驱战马,只是太平人。



牛头寺


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群木澄幽寂,疏烟泛泬寥。



感时上卢相


兵待皇威振,人随国步安。万方休望幸,封岳始鸣銮。



乱后三首


其一


丧乱家难保,艰虞病懒医。空将忧国泪,犹拟洒丹墀。


其二


流芳能几日,惆怅又闻蝉。行在多新贵,幽栖独长年。


其三


世事尝艰险,僧居惯寂寥。美香闻夜合,清景见寅朝。



秋景


景物皆难驻,伤春复怨秋。旋书红叶落,拟画碧云收。



避乱


离乱身偶在,窜迹任浮沉。虎暴荒居迥,萤孤黑夜深。



长亭


梅雨和乡泪,终年共酒衣。殷勤华表鹤,羡尔亦曾归。



村西杏花二首


其一


薄腻力偏羸,看看怆别时。东风狂不惜,西子病难医。


其二


肌细分红脉,香浓破紫苞。无因留得玩,争忍折来抛。



独坐


幽径入桑麻,坞西逢一家。编篱薪带茧,补屋草和花。



借居


借住郊园久,仍逢夏景新。绿苔行屐稳,黄鸟傍窗频。



重阳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偶书五首


其一


衰谢当何忏,惟应悔壮图。磬声花外远,人影塔前孤。


其二


色变莺雏长,竿齐笋箨垂。白头身偶在,清夏景还移。


其三


蜀妓轻成妙,吴娃狎共纤。晚妆留拜月,卷上水精帘。


其四


独步荒郊暮,沉思远墅幽。平生多少事,弹指一时休。


其五


掩谤知迎吠,欺心见强颜。有名人易困,无契债难还。



杂题九首


其一


病来胜未病,名缚便忘名。今日甘为客,当时注愍征。


【注】当时注愍征:图集有《注愍征赋述》。赋。卢献卿撰。


其二


暑湿深山雨,荒居破屋灯。此生无忏处,此去作高僧。


其三


不须频怅望,且喜脱喧嚣。亦有终焉意,陂南看稻苗。


其四


楼带猿吟迥,庭容鹤舞宽。z4书因阅画,封药偶和丹。


其五


宴罢论诗久,亭高拜表频。岸香蕃舶月,洲色海烟春。


其六


驿步堤萦阁,军城鼓振桥。鸥和湖雁下,雪隔岭梅飘。


其七


带雪南山道,和钟北阙明。太平当共贺,开化喝来声。


其八


舴艋猿偷上,蜻蜓燕竞飞。樵香烧桂子,苔湿挂莎衣。


其九


溪涨渔家近,烟收鸟道高。松花飘可惜,睡里洒离骚。



古乐府


一叶随西风,君行亦向东。知妾飞书意,无劳待早鸿。



有感


灯影看须黑,墙阴惜草青。岁阑悲物我,同是冒霜萤。



休休亭


且喜安能保,那堪病更忧。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



漫书二首


其一


剩欲逢花折,判须冒雨频。晴明开渐少,莫怕湿新巾。


其二


小蝶尔何竞,追飞不惮劳。远教群雀见,宁悟祸梯高。



岁尽二首


其一


明日添一岁,端忧奈尔何。冲寒出洞口,犹校夕阳多。


其二


莫话伤心事,投春满鬓霜。殷勤共尊酒,今岁只残阳。



牡丹


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



乱后


羽书传栈道,风火隔乡关。病眼那堪泣,伤心不到间。



春山


可是武陵溪,春芳著路迷。花明催曙早,云腻惹空低。



乐府


宝马跋尘光,双驰照路旁。喧传报戚里,明日幸长杨。



乱前上卢相


虏黠虽多变,兵骄即易乘。犹须劳斥候,勿遣大河冰。



◎七绝



有感


国事皆须救未然,汉家高阁漫凌烟。功臣尽遣词人赞,不省沧洲画鲁连。




处处亭台只坏墙,军营人学内人妆。太平故事因君唱,马上曾听隔教坊。




人若憎时我亦憎,逃名最要是无能。后生乞汝残风月,自作深林不语僧。




不是流莺独占春,林间彩翠四时新。应知拟上屏风画,偏坐横枝亦向人。



白菊杂书四首


其一


黄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悦道心。却笑谁家扃绣户,正薰龙麝暖鸳衾。


其二


四面云屏一带天,是非断得自翛然。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


其三


狂才不足自英雄,仆妾驱令学贩舂。侯印几人封万户,侬家只办买孤峰。


其四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漫道南朝足流品,由来叔宝不宜多。



漫题


经乱年年厌别离,歌声喜似太平时。词臣更有中兴颂,磨取莲峰便作碑。



率题


宦路前衔闲不记,醉乡佳境兴方浓。一林高竹长遮日,四壁寒山更闰冬。



涧户


涧户芳烟接水村,乱来归得道仍存。数竿新竹当轩上,不羡侯家立戟门。



故乡杏花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华上二首


其一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其二


关外风昏欲雨天,荠花耕倒枕河壖。村南寂寞时回望,一只鸳鸯下渡船。



梦中


几多亲爱在人间,上彻霞梯会却还。须是蓬瀛长买得,一家同占作家山。



榜下


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将文字竞通津。春风漫折一枝桂,烟阁英雄笑杀人。



涔阳渡


楚田人立带残晖,驿迥村幽客路微。两岸芦花正萧飒,渚烟深处白牛归。



偶作


索得身归未保闲,乱来道在辱来顽。留侯万户虽无分,病骨应消一片山。



寓居有感三首


其一


亦知世路薄忠贞,不忍残年负圣明。只待东封沾庆赐,碑阴别刻老臣名。


其二


不放残年却到家,衔杯懒更问生涯。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


其三


黑须寄在白须生,一度秋风减几茎。客处不堪频送别,无多情绪更伤情。



淮西


鳌冠三山安海浪,龙盘九鼎镇皇都。莫夸十万兵威盛,消个忠良效顺无。



河湟有感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自郓乡北归


巴烟幂幂久萦恨,楚柳绵绵今送归。回避江边同去雁,莫教惊起错南飞。



青龙师安上人


灾曜偏临许国人,雨中衰菊病中身。清香一炷知师意,应为昭陵惜老臣。



山中


凡鸟爱喧人静处,闲云似妒月明时。世间万事非吾事,只愧秋来未有诗。



有感二首


其一


自古经纶足是非,阴谋最忌夺天机。留侯却粒商翁去,甲第何人意气归。


其二


古来贤俊共悲辛,长是豪家拒要津。从此当歌唯痛饮,不须经世为闲人。



闲夜二首


其一


道侣难留为虐棋,邻家闻说厌吟诗。前峰月照分明见,夜合香中露卧时。


其二


此身闲得易为家,业是吟诗与看花。若使他生抛笔砚,更应无事老烟霞。



雨中


维摩居士陶居士,尽说高情未足夸。檐外莲峰阶下菊,碧莲黄菊是吾家。



送道者二首


其一


洞天真侣昔曾逢,西岳今居第几峰。峰顶他时教我认,相招须把碧芙蓉。


其二


殷勤不为学烧金,道侣惟应识此心。雪里千山访君易,微微鹿迹入深林。



重阳阻雨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省试


粉闱深锁唱同人,正是终南雪霁春。闲系长安千匹马,今朝似减六街尘。



有赠


有诗有酒有高歌,春色年年奈我何。试问羲和能驻否,不劳频借鲁阳戈。



证因亭


峰北幽亭愿证因,他生此地却容身。上方僧在时应到,笑认前衔记写真。



顷年陪恩地赴甘棠之召感动留题


去时憔悴青衿在,归路凄凉绛帐空。无限酬恩心未展,又将孤剑别从公。



九月八日


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



敷溪桥院有感


昔岁攀游景物同,药炉今在鹤归空。青山满眼泪堪碧,绛帐无人花自红。



寺阁


昔岁登临未衰飒,不知何事爱伤情。今来揽镜翻堪喜,乱后霜须长几茎。



武陵路


橘岸舟间罾网挂,茶坡日暖鹧鸪啼。女郎指点行人笑,知向花间路已迷。



南北史感遇十首


其一


雨淋麟阁名臣画,雪卧龙庭猛将碑。不用黄金铸侯印,尽输公子买蛾眉。


其二


汉世频封万户侯,云台空峻谢风流。江南不有名儒相,齿冷中原笑未休。


其三


天风斡海怒长鲸,永固南来百万兵。若向沧洲犹笑傲,江山虚有石头城。


其四


花迷公子玉楼恩,镜弄佳人红粉春。不信关山劳远戍,绮罗香外任行尘。


其五


兵围梁殿金瓯破,火发陈宫玉树摧。奸佞岂能惭误国,空令怀古更徘徊。


其六


行乐最宜连夜景,太平方觉有春风。千金尽把酬歌舞,犹胜三边赏战功。


其七


桃芳李艳年年发,羌管蛮弦处处多。海上应无三岛路,人间惟有一声歌。


其八


佳人自折一枝红,把唱新词曲未终。惟向眼前怜易落,不如抛掷任春风。


其九


景阳楼下花钿镜,玄武湖边锦绣旗。昔日繁华今日恨,雉媒声晚草芳时。


其十


乱后人间尽不平,秦川花木最伤情。无穷红艳红尘里,骤马分香散入营。



狂题二首


其一


草堂旧隐犹招我,烟阁英才不见君。惆怅故山归未得,酒狂叫断暮天云。


其二


须知世乱身难保,莫喜天晴菊并开。长短此身长是客,黄花更助白头催。



红茶花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



秋燕


从扑香尘拂面飞,怜渠只为解相依。经冬好近深炉暖,何必千岩万水归。



见后雁有感


笑尔穷通亦似人,高飞偶滞莫悲辛。却缘风雪频相阻,只向关中待得春。



移桃栽


独临官路易伤摧,从遣春风恣意开。禅客笑移山上看,流莺直到槛前来。



忆中条


燕辞旅舍人空在,萤出疏篱菊正芳。堪恨昔年联句地,念经僧扫过重阳。



乐府


五更窗下簇妆台,已怕堂前阿母催。满鸭香薰鹦鹉睡,隔帘灯照牡丹开。



放龟二首


其一


却为多知自不灵,今朝教汝卜长生。若求深处无深处,只有依人会有情。


其二


世外犹迷不死庭,人间莫恃自无营。本期沧海堪投迹,却向朱门待放生。



灯花三首


其一


蜀柳丝丝幂画楼,窗尘满镜不梳头。几时金雁传归信,剪断香魂一缕愁。


其二


姊姊教人且抱儿,逐他女伴卸头迟。明朝斗草多应喜,翦得灯花自扫眉。


其三


闰前小雪过经旬,犹自依依向主人。开尽菊花怜强舞,与教弟子待新春。



偶题三首


其一


浮世悠悠旋一空,多情偏解挫英雄。风光只在歌声里,不必楼前万树红。


其二


小池随事有风荷,烧酹倾壶一曲歌。欲待秋塘擎露看,自怜生意已无多。


其三


辽阳音信近来稀,纵有虚传逼节归。永日无人新睡觉,小窗晴暖螖虫飞。



华下对菊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与都统参谋书有感


惊鸾迸鹭尽归林,弱羽低垂分独沈。带病深山犹草檄,昭陵应识老臣心。



漫题


无宦无名拘逸兴,有歌有酒任他乡。看看万里休征戍,莫向新词寄断肠。



商山二首


其一


清溪一路照羸身,不似云台画像人。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其二


马上搜奇已数篇,籍中犹愧是顽仙。关头传说开元事,指点多疑孟浩然。



与伏牛长老偈二首


其一


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无端指个清凉地,冻杀胡僧雪岭西。


其二


长绳不见系空虚,半偈传心亦未疏。推倒我山无一事,莫将文字缚真如。



客中重九


楚老相逢泪满衣,片名薄宦已知非。他乡不似人间路,应共东流更不归。



柳二首


其一


谁家按舞傍池塘,已见繁枝嫩眼黄。漫说早梅先得意,不知春力暗分张。


其二


似拟凌寒妒早梅,无端弄色傍高台。折来未有新枝长,莫遣佳人更折来。



光启丁未别山


草堂琴画已判烧,犹托邻僧护燕巢。此去不缘名利去,若逢逋客莫相嘲。



石楠


客处偷闲未是闲,石楠虽好懒频攀。如何风叶西归路,吹断寒云见故山。



力疾马上走笔


酿黍长添不尽杯,只忧花尽客空回。垂杨且为晴遮日,留遇重阳即放开。



华阴县楼


丹霄能有几层梯,懒更扬鞭耸翠蜺.偶凭危栏且南望,不劳高掌欲相携。



南至四首


其一


今冬腊后无残日,故国烧来有几家。却恨早梅添旅思,强偷春力报年华。


其二


花时不是偏愁我,好事应难总取他。已被诗魔长役思,眼中莫厌早梅多。


其三


年华乱后偏堪惜,世路抛来已自生。犹有玉真长命缕,樽前时唱缓羁情。


其四


一任喧阗绕四邻,闲忙皆是自由身。人来客去还须议,莫遣他人作主人。



莲峰前轩


人间上寿若能添,只向人间也不嫌。看著四邻花竞发,高楼从此莫垂帘。



步虚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剑器


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潼关一败吴儿喜,簇马骊山看御汤。



乙丑人日


自怪扶持七十身,归来又见故乡春。今朝人日逢人喜,不料偷生作老人。



携仙箓九首


其一


岳北秋空渭北川,晴云渐薄薄如烟。坐来还见微风起,吹散残阳一片蝉。


其二


一半晴空一半云,远笼仙掌日初曛。洞天有路不知处,绝顶异香难更闻。


其三


决事还须更事酬,清谭妙理一时休。渔翁亦被机心误,眼暗汀边结钓钩。


其四


迹不趋时分不侯,功名身外最悠悠。听君总画麒麟阁,还我闲眠舴艋舟。


其五


仙凡路阻两难留,烟树人间一片秋。若道阴功能济活,且将方寸自焚修。


其六


若有阴功救未然,玉皇品籍亦搜贤。应知谭笑还高谢,别就沧洲赞上仙。


其七


英名何用苦搜奇,不朽才销一句诗。却赖风波阻三岛,老臣犹得恋明时。


其八


剪取红云剩写诗,年年高会趁花时。水精楼阁分明见,只欠霞浆别著旗。


其九


此生得作太平人,只向尘中便出尘。移取碧桃花万树,年年自乐故乡春。



浪淘沙


不必长漂玉洞花,曲中偏爱浪淘沙。黄河却胜天河水,万里萦纡入汉家。



赠日东鉴禅师


故国无心度海潮,老禅方丈倚中条。夜深雨绝松堂静,一点飞萤照寂寥。



暮春对柳二首


其一


萦愁惹恨奈杨花,闭户垂帘亦满家。恼得闲人作酒病,刚须又扑越溪茶。


其二


洞中犹说看桃花,轻絮狂飞自俗家。正是阶前开远信,小娥旋拂碾新茶。



戊午三月晦二首


其一


随风逐浪剧蓬萍,圆首何曾解最灵。笔砚近来多自弃,不关妖气暗文星。


其二


牛夸棋品无勍敌,谢占诗家作上流。岂似小敷春水涨,年年鸾鹤待仙舟。



偶书五首


其一


情知了得未如僧,客处高楼莫强登。莺也解啼花也发,不关心事最堪憎。


其二


自有池荷作扇摇,不关风动爱芭蕉。只怜直上抽红蕊,似我丹心向本朝。


其三


曾看轻舟渡远津,无风著岸不经旬。只缘命蹇须知命,却是人争阻得人。


其四


上谷何曾解有情,有情人自惜君行。证因池上今生愿,的的他生作化生。


其五


新店南原后夜程,黄河风浪信难平。渡头杨柳知人意,为惹官船莫放行。



喜山鹊初归三首


其一


翠衿红觜便知机,久避重罗稳处飞。只为从来偏护惜,窗前今贺主人归。


其二


山中只是惜珍禽,语不分明识尔心。若使解言天下事,燕台今筑几千金。


其三


阻他罗网到柴扉,不奈偷仓雀转肥。赖尔林塘添景趣,剩留山果引教归。



虞乡北原


泽北村贫烟火狞,稚田冬旱倩牛耕。老人惆怅逢人诉,开尽黄花麦未金。



洛中三首


其一


秋风团扇未惊心,笑看妆台落叶侵。绣凤不教金缕暗,青楼何处有寒砧。


其二


不用频嗟世路难,浮生各自系悲欢。风霜一夜添羁思,罗绮谁家待早寒。


其三


燕巢空后谁相伴,鸳被缝来不忍薰。薄命敢辞长滴泪,倡家未必肯留君。



寓笔


年年镊鬓到花飘,依旧花繁鬓易凋。撩乱一场人更恨,春风谁道胜轻飙。



戏题试衫


朝班尽说人宜紫,洞府应无鹤着绯。从此玉皇须破例,染霞裁赐地仙衣。



汴柳半枯因悲柳中隐


行人莫叹前朝树,已占河堤几百春。惆怅题诗柳中隐,柳衰犹在自无身。



上方


花落更同悲木落,莺声相续即蝉声。荣枯了得无多事,只是闲人漫系情。



寄王赞学


黄卷不关兼济业,青山自保老闲身。一行万里纤尘静,可要张仪更入秦。



新节


转悲新岁重于山,不似轻鸥肯复还。朱绂纵教金印换,青云未胜白头闲。



自河西归山二首


其一


一水悠悠一叶危,往来长恨阻归期。乡关不是无华表,自为多惊独上迟。


其二


水阔风惊去路危,孤舟欲上更迟迟。鹤群长扰三珠树,不借人间一只骑。


【原注】山海经曰:在厌火国北,生赤水上,树上有柏叶,皆为珠。



王官二首


其一


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总是此中皆有恨,更堪微雨半遮山。


其二


荷塘烟罩小斋虚,景物皆宜入画图。尽日无人只高卧,一双白鸟隔纱厨。



贺翰林侍郎二首


其一


太白东归鹤背吟,镜湖空在酒船沈。今朝忽见银台事,早晚重征入翰林。


其二


玉版征书洞里看,沈羲新拜侍郎官。文星喜气连台曜,圣主方知四海安。



寄王十四舍人


几年汶上约同游,拟为莲峰别置楼。今日凤凰池畔客,五千仞雪不回头。



纶阁有感


风涛曾阻化鳞来,谁料蓬瀛路却开。欲去迟迟还自笑,狂才应不是仙才。



寄薛起居


小城新役贺圣朝,亦知蹇分巧难抛。粗才自合无歧路,不破工夫漫解嘲。



狂题十八首


其一


莫恨艰危日日多,时情其奈幸门何。貔貅睡稳蛟龙渴,犹把烧残朽铁磨。


其二


别鹤凄凉指法存,戴逵能耻近王门。世间第一风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


其三


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铄金。不是史迁书与说,谁知孤负李陵心。


其四


南华落笔似荒唐,若肯经纶亦不狂。偶作客星侵帝座,却应虚薄是严光。


其五


不劳世路更相猜,忍到须休惜得材。几度懒乘风水便,拗船折舵恐难回。


其六


由来相爱只诗僧,怪石长松自得朋。却怕他生还识字,依前日下作孤灯。


其七


老禅乘仗莫过身,远岫孤云见亦频。应是佛边犹怕闹,信缘须作且闲人。


其八


止竟闲人不爱闲,只偷无事闭柴关。轰霆搅破蛟龙窟,也被狂风卷出山。


其九


地下修文著作郎,生前饥处倒空墙。何如神爽骑星去,犹自研几助玉皇。


其十


雨洗芭蕉叶上诗,独来凭槛晚晴时。故园虽恨风荷腻,新句闲题亦满池。


十一


初时拄杖向邻村,渐到清明亦杜门。三十年来辞病表,今朝卧病感皇恩。


十二


来时虽恨失青毡,自见芭蕉几十篇。应是阿刘还宿债,剩拚才思折供钱。


十三


芭蕉丛畔碧婵娟,免更悠悠扰蜀川。应到去时题不尽,不劳分寄校书笺。


十四


自伤衰病渐难平,永夜禅床雨滴声。闻道虎疮仍带镞,吼来和痛亦横行。


十五


昨日流莺今日蝉,起来又是夕阳天。六龙飞辔长相窘,更忍乘危自著鞭。


十六


有是有非还有虑,无心无迹亦无猜。不平便激风波险,莫向安时稔祸胎。


十七


十年三署让官频,认得无才又索身。莫道太行同一路,大都安稳属闲人。


十八


曾闻劫火到蓬壶,缩尽鳌头海亦枯。今日家山同此恨,人归未得鹤归无。



游仙二首


其一


蛾眉新画觉婵娟,斗走将花阿母边。仙曲教成慵不理,玉阶相簇打金钱。


其二


刘郎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月姊殷勤留不住,碧空遗下水精钗。



漫书五首


其一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其二


溪边随事有桑麻,尽日山程十数家。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


其三


海上昔闻麋爱鹤,山中今日鹿憎龟。爱憎止竟须关分,莫把微才望所知。


其四


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神藏鬼伏能千变,亦胜忘机避要津。


其五


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一种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迹愧商颜。



偶诗五首


其一


闲韵虽高不衒才,偶抛猿鸟乍归来。夕阳照个新红叶,似要题诗落砚台。


其二


芙蓉骚客空留怨,芍药诗家只寄情。谁似天才李山甫,牡丹属思亦纵横。


其三


贤豪出处尽沉吟,白日高悬只照心。一掬信陵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


其四


声貌由来固绝伦,今朝共许占残春。当歌莫怪频垂泪,得地翻惭早失身。


其五


中宵茶鼎沸时惊,正是寒窗竹雪明。甘得寂寥能到老,一生心地亦应平。



杂题二首


其一


先知左袒始同行,须待龙楼羽翼成。若使只凭三杰力,犹应汉鼎一毫轻。


其二


鱼在枯池鸟在林,四时无奈雪霜侵。若教激劝由真宰,亦奖青松径寸心。



光化踏青有感


引得车回莫认恩,却成寂寞与谁论。到头不是君王意,羞插垂杨更傍门。



丑年冬


醉日昔闻都下酒,何如今喜折新茶。不堪病渴仍多虑,好向灉湖便出家。



白菊三首


其一


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其二


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傍池台。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


其三


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




珍重逢秋莫弃捐,依依只仰故人怜。有时池上遮残日,承得霜林几个蝉。



修史亭三首


其一


山前邻叟去纷纷,独强衰羸爱杜门。渐觉一家看冷落,地炉生火自温存。


其二


甘心七十且酣歌,自算平生幸已多。不似香山白居士,晚将心地著禅魔。


其三


乌纱巾上是青天,检束酬知四十年。谁料平生臂鹰手,挑灯自送佛前钱。


【注】图为王文公凝所知,后分司,又为卢携所知。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


其一


春来渐觉一川明,马上繁花作阵迎。掉臂只将诗酒敌,不劳金鼓助横行。


其二


阊阖曾排捧御炉,犹看晓月认金铺。羸形不画凌烟阁,只为微才激壮图。


其三


镜留雪鬓暖消无,春到梨花日又晡。移取扶桑阶下种,年年看长碍金乌。


其四


折来未尽不须休,年少争来莫与留。更愿狂风知我意,一时吹向海西头。


其五


才情百巧斗风光,却笑雕花刻叶忙。熨帖新巾来与裹,犹看腾踏少年场。


其六


浮世荣枯总不知,且忧花阵被风欺。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


其七


白衫裁袖本教宽,朱紫由来亦一般。王老小儿吹笛看,我侬试舞尔侬看。


其八


单床薄被又羁栖,待到花开亦甚迷。若道折多还有罪,只应莺啭是金鸡。


其九


近来桃李半烧枯,归卧乡园只老夫。莫算明年人在否,不知花得更开无。


其十


汉王何事损精神,花满深宫不见春。秾艳三千临粉镜,独悲掩面李夫人。


十一


能艳能芳自一家,胜鸾胜凤胜烟霞。客来须共醒醒看,碾尽明昌几角茶。


十二


造化无端欲自神,裁红剪翠为新春。不如分减闲心力,更助英豪济活人。


十三


徘徊自劝莫沾缨,分付年年谷口莺。却赖无情容易别,有情早个不胜情。


十四


闲步偏宜舞袖迎,春光何事独无情。垂杨合是诗家物,只爱敷溪道北生。


十五


亦知王大是昌龄,杜二其如律韵清。还有酸寒堪笑处,拟夸朱绂更峥嵘。


十六


潘郎爱说是诗家,枉占河阳一县花。千载几人搜警句,补方金字爱晴霞。


十七


行乐溪边步转迟,出山渐减探花期。去年四度今三度,恐到凭人折去时。


十八


此身衰病转堪嗟,长忍春寒独惜花。更恨新诗无纸写,蜀笺堆积是谁家。


十九


昨日黄昏始看回,梦中相约又衔杯。起来闻道风飘却,犹拟教人扫取来。



少仪


昨日登班缀柏台,更惭起草属微才。锦窠不是寻常锦,兼向丘迟夺得来。



重阳四首


其一


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节更悲凉。


其二


雨寒莫待菊花催,须怕晴空暖并开。开却一枝开却尽,且随幽蝶更徘徊。


其三


青娥懒唱无衣换,黄菊新开乞酒难。长有长亭惆怅事,隔河更得对凭栏。


其四


白发怕寒梳更懒,黄花晴日照初开。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



长命缕


他乡处处堪悲事,残照依依惜别天。此去知名长命缕,殷勤为我唱花前。



柏东


冥得机心岂在僧,柏东闲步爱腾腾。免教世路人相忌,逢著村醪亦不憎。



歌者十二首


其一


追逐翻嫌傍管弦,金钗击节自当筵。风霜一夜燕鸿断,唱作江南袚禊天。


其二


玉树花飘凤失栖,一声初压管弦低。清回烦暑成潇洒,艳逐寒云变惨凄。


其三


十斛明珠亦易拚,欲兼人艺古来难。五云合是新声染,熔作琼浆洒露盘。


其四


不似新声唱亦新,旋调玉管旋生春。愁肠隔断珠帘外,只为今宵共听人。


其五


十年逃难别云林,暂辍狂歌且听琴。转觉淡交言有味,此声知是古人心。


其六


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胸中免被风波挠,肯为螳螂动杀机。


其七


风霜寒水旅人心,几处笙歌绣户深。分泊一场云散后,未胜初夜便听琴。


其八


自怜眼暗难求药,莫恨花繁便有风。桃李更开须强看,明年兼恐听歌聋。


其九


白云深处寄生涯,岁暮生情赖此花。蜂蝶绕来忙绕袖,似知教折送邻家。


其十


重九仍重岁渐阑,强开病眼更登攀。年年认得酣歌处,犹恐招魂葬故山。


十一


绕壁依稀认写真,更须粉绘饰羸身。凄凉不道身无寿,九日还无旧会人。


十二


鹤氅花香搭槿篱,枕前蛩迸酒醒时。夕阳似照陶家菊,黄蝶无穷压故枝。



题裴晋公华岳庙题名


岳前大队赴淮西,从此中原息鼓鼙。石阙莫教苔藓上,分明认取晋公题。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其一


乐府翻来占太平,风光无处不含情。千门万户喧歌吹,富贵人间只此声。


其二


撼晚梳空不自持,与君同折上楼时。春风还有常情处,系得人心免别离。


其三


灞亭东去彻隋堤,赠别何须醉似泥。万里往来无一事,便帆轻拂乱莺啼。


其四


台城细仗晓初移,诏赐千官禊饮时。绿帐远笼清珮响,更曛晴日上龙旗。


其五


桃源仙子不须夸,闻道惟栽一片花。何似浣纱溪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


其六


偶然楼上卷珠帘,往往长条拂枕函。恰值小娥初学舞,拟偷金缕押春衫。


其七


池边影动散鸳鸯,更引微风乱绣床。直待玉窗尘不起,始应金雁得成行。


其八


稻畦分影向江村,憔悴经霜只半存。昨日流莺今不见,乱萤飞出照黄昏。


其九


客泪休沾汉水滨,舞腰羞杀汉宫人。狂风更与回烟帚,扫尽繁花独占春。


其十


游人莫叹易凋衰,长乐荣枯自有期。看取明年春意动,更于何处最先知。


十一


昔年行乐及芳时,一上丹梯桂一枝。笑问江头醉公子,饶君满把麹尘丝。


十二


渡头残照一行新,独自依依向北人。莫恨乡程千里远,眼中从此故乡春。


十三


絮惹轻枝雪未飘,小溪烟束带危桥。邻家女伴频攀折,不觉回身罥翠翘。


十四


处处萦空百万枝,一枝枝好更题诗。隔城远岫招行客,便与朱楼当酒旗。


十五


锦城分得映金沟,两岸年年引胜游。若似松篁须带雪,人间何处认风流。


十六


日暖津头絮已飞,看看还是送君归。莫言万绪牵愁思,缉取长绳系落晖。


十七


大堤时节近清明,霞衬烟笼绕郡城。好是梨花相映处,更胜松雪日初晴。


十八


圣主千年乐未央,御沟金翠满垂杨。年年织作升平字,高映南山献寿觞。



山鹊


多惊本为好毛衣,只赖人怜始却归。众鸟自知颜色减,妒他偏向眼前飞。



李居士


高风只在五峰前,应是精灵降作贤。万里无云惟一鹤,乡中同看却升天。




◎补遗



杏花


诗家偏为此伤情,品韵由来莫与争。解笑亦应兼解语,只应慵语倩莺声。



白菊三首


其一


不疑陶令是狂生,作赋其如有定情。犹胜江南隐居士,诗魔终袅负孤名。


其二


自古诗人少显荣,逃名何用更题名。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著不平。


其三


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



听雨


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杨柳枝二首


其一


陶家五柳簇衡门,还有高情爱此君。何处更添诗境好,新蝉欹枕每先闻。


其二


数枝珍重蘸沧浪,无限尘心暂免忙。烦暑若和烟露裛,便同佛手洒清凉。



修史亭二首


其一


少年已惯掷年光,时节催驱独不忙。今日无疑亦无病,前程无事扰医王。


其二


篱落轻寒整顿新,雪晴步屣会诸邻。自从南至歌风顶,始见人烟外有人。



漫书


乐退安贫知是分,成家报国亦何惭。到还僧院心期在,瑟瑟澄鲜百丈潭。



杂题二首


其一


棋局长携上钓船,杀中棋杀胜丝牵。洪炉任铸千钧鼎,只在磻溪一缕悬。


其二


晓镜高窗气象深,自怜清格笑尘心。世间不为蛾眉误,海上方应鹤背吟。



题休休亭


咄诺!休休休!莫莫莫!伎两虽多性灵恶,赖是长教闲处著。

休休休!莫莫莫!一局棋,一炉药,天意时情可料度。白日

偏催快活人,黄金难买堪骑鹤。若曰尔何能,答言耐辱莫。


【注】题一作耐辱居士歌。



冯燕歌


魏中义士有冯燕,游侠幽并最少年。避仇偶作滑台客,嘶风跃马来翩翩。

此时恰遇莺花月,堤上轩车昼不绝。两面高楼语笑声,指点行人情暗结。

掷果潘郎谁不慕,朱门别见红妆露。故故推门掩不开,似教欧轧传言语。

冯生敲镫袖笼鞭,半拂垂杨半惹烟。树间春鸟知人意,的的心期暗与传。

传道张婴偏嗜酒,从此香闺为我有。梁间客燕正相欺,屋上鸣鸠空自斗。

婴归醉卧非仇汝,岂知负过人怀惧。燕依户扇欲潜逃,巾在枕傍指令取。

谁言狼戾心能忍,待我情深情不隐。回身本谓取巾难,倒柄方知授霜刃。

凭君抚剑即迟疑,自顾平生心不欺。尔能负彼必相负,假手他人复在谁?

窗间红艳犹可掬,熟视花钿情不足。唯将大义断胸襟,粉颈初回如切玉。

凤凰钗碎各分飞,怨魄娇魂何处追?凌波如唤游金谷,羞彼揶揄泪满衣。

新人藏匿旧人起,白昼喧呼骇邻里。诬执张婴不自明,贵免生前遭考捶。

官将赴市拥红尘,掉臂人来擗看人。传声莫遣有冤滥,盗杀婴家即我身。

初闻僚吏翻疑叹,呵叱风狂词不变。缧囚解缚犹自疑,疑是梦中方脱免。

未死劝君莫浪言,临危不顾始知难。已为不平能割爱,更将身命救深冤。

白马贤侯贾相公,长悬金帛募才雄。拜章请赎冯燕罪,千古三河激义风。

黄河东注无时歇,注尽波澜名不灭。为感词人沈下贤,长歌更与分明说。

此君精爽知犹在,长与人间留炯诫。铸作金燕香作堆,焚香酬酒听歌来。


【注】据《唐音统籤》云:《丽情集》以此歌为沈下贤作。注《文苑英华》者误采之。下贤有其传,未尝作歌也,集可考。



寄薛起居


小域新衔贺圣朝,亦知蹇分巧难抛。粗才自合无岐路,不破工夫漫解嘲。



月下留丹灶(有序)


诗题五字,乃真仙之词也。邵阳某县人,或闻其山实异,斋祷积稔,果有蹈空而至者,涉笔附楹,久之乃罢去。既而熟视木文,则字皆隐起成列矣。某年中,廉帅上闻,且命镵其逸迹,藏于郡廨,其后为刺史李岫所得,今传于君孙,岂精契之所感致耶!光启三年秋八月既望,愚获睹于王官别业。噫!迹虽显奇,道必体正,故为物怪之所中者,见之莫不洗然。欲盖其事,目击可数也。吾知挟邪佞以冒进者,亦当胆慄自废,岂俟图鼎毀犀而后辨奸妖之诡态哉?缀之全篇,以志诚敬,且期自警。泗水司空氏记。


月下留丹灶,坛边树羽衣。异香人不觉,残夜鹤分飞。

朝会初元盛,蓬瀛旧侣稀。瑶函真迹在,妖魅敢扬威。



元日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洛阳咏古


石勒童年有战机,洛阳长啸倚门时。晋朝不是王夷甫,大智何由得预知。


【注】一作胡曾诗。



诗品二十四则


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苒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纤秾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沈著


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

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

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纵。

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

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洗炼


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浅者屡深。

露馀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金尊酒满,共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水采蘋.薄言情晤,悠悠天钧。



含蓄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沈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豪放


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以狂。

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精神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

青春鹦鹉,杨柳池台。碧山人来,清酒满杯。

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缜密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

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

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疏野


惟性所宅,真取弗羁。拾物自富,与率为期。

筑屋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

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清奇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

可人如玉,步屟寻幽。载行载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委曲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

力之于时,声之于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

水理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晴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悲慨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意苦若死,招憩不来。

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往,若为雄才。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形容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超诣


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

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

乱山高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飘逸


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华顶之云。

高人画中,令色絪缊。御风蓬叶,泛彼无垠。

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者已领,期之愈分。



旷达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

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覆茆檐,疏雨相过。

倒酒既尽,杖藜行过。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流动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遗愚。

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同其符。

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诗品二十四则终〕



逸句


●忍事敌灾星。(以下《困学纪闻》)

●物望倾心久,凶渠破胆频。(《咏房太尉》。自注:初琯建亲王分镇天下议,玄宗从之,肃宗以是疑琯,受谗废。先是禄山见分镇诏书,附膺叹曰:“吾不得天下矣!”)

●鼎饫和方济,台阶润欲平。(《纬略》)。

●夜短猿悲减,风和鹊喜虚。

●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

●鲸鲵人海涸,魑魅棘林幽。

●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

●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

●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隔谷见鸡犬,山苗接楚田。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见图与人论诗书得意者二十二联,除有全什外,重记于此。苏东坡云:吾尝入白鹤观,松荫满地,不见一人,惟闻棋声,然后知司空表圣“棋声花院闭”之句为工。但恨其寒俭有僧态耳。)

●官路好禽声,轩车驻晚程。南楼山最秀,北路邑偏清。(《虞乡县楼图》。图又云:题自别此,非平生得意然,即虞乡入境,可见作者复生,亦当以著题见许。)

●多病形容五十三,谁怜借笏趁朝参。(华下乞归,见《摭言》)

●十年太华无知己,只得虚中两首诗。(王禹偁云:人多以四皓、二疏目图,惟僧虚中赠图诗云:道装汀鹤识,春醉野人扶。言其操履检身,非傲世也。又云:有时看御札,特地挂朝衣。言其尊戴存诚,非邀君也。故图诗云云,言得其意趣)

●看师逸迹两师宜,高适歌行李白诗。(赠䛒光,见《宣和书谱》)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文学有何影响?

1990年,余华在写给王宁的信中说:事实上,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已经不是中国是否存在后现代主义,或者是否存在使其赖以生长的土壤,而是它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就中国文学界目前的现状来说,可以这样问,它是作为思潮存在,还是作为现象存在?也就是说,它更多的是作为理论影响着我们,还是更多地作为某种创作实践鼓舞着我们?20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深受后现代观念的影响,其创作理念和艺术手法都有着鲜明的后现代印痕。金惠敏认为,“后现代主义命名了1985年先锋写作出现之后的中国文学。……先锋小说的出现令传统的现实主义话语一夜失语,功能尽废。”以马原为前导的先锋派将习惯于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式的中国文学首先带入了后现代主义的写作范式,王宁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后现代性归纳了六个特征:“自我的失落和反主流文化”、“反对现存的语言习俗”、“二元对立及其意义的分解”、“返回原始和怀旧取向”、“精英主义与通俗文学之间界限的模糊”、“嘲弄模仿和对暴力的反讽式描写”。
通常认为,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从马原对博尔赫斯的模仿开始的(赵稀方)。按照陈晓明的说法,“博尔赫斯的影响使马尔克斯式的中国产品更有力度,并且向着形式主义的高度进军——这一高度距离‘后现代主义’只有一步之遥。”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一样,先锋派文学不再着眼于文本“深度”和“本质”的开掘,不再把塑造“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作为叙事的主要任务,它们取消了价值判断,“不歌颂真善美也不鞭挞假丑恶乃至不大承认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区别”,彻底颠覆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写作。比如徐星、刘索拉、张欣等的作品所表现的当代中国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失衡状况,余华的暴力叙事,格非对历史深处的偶然性的发掘等,都是后现代怀疑一切、反对崇高、悬置判断的中国版本。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文化界对博尔赫斯的接受是经过了美国对其的后现代主义命名的,90年代中国对博尔赫斯的接受主要是建立在美国文化“翻译”的基础之上,国内出版的博尔赫斯传记、访谈、评论及作品多从美国版本转译而来。与此相关,中国最初的后现代主义批评也“基本上是在照搬翻译过来的詹姆逊、哈桑等人的论述”。与批判家忙着为中国作家张贴“后现代主义”的标签正好相反,先锋小说家则对这些命名和联系不感兴趣,甚至恼火。马原曾抱怨说:“我甚至不敢给任何人推荐博尔赫斯……原因自不待说,对方马上就会认定:你马原终于承认你在模仿博尔赫斯啦!”格非、余华也都拒绝自己与后现代主义的联系。如果说哈桑是对后现代主义文学颂扬最多,并使之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普及的话,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则主要是批判态度,而中国文学批评界,包括外国文学批评界往往把哈桑和詹姆逊的话语不加区分地应用于自己的批评话语。
事实上,以先锋小说为首的中国文化运动中的后现代思潮与西方解构主义理论及实践在解构对象、策略和文化性质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就中国的现实而言,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所致力解构的是政治权力文化对其他文化场域的霸权地位,以及新时期以来建立在理想主义基础上的启蒙与人学主题。与西方解构主义的以语言为媒介的消解策略相比,中国后现代文化消解的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从结果上来看,中国的先锋文学更类似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化运动,虽然消解了统一的权力和理性,却也在雅俗文化之间筑起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先锋小说不相信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有意切断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他们更专注于“怎么写”,推崇语言和叙述的实验,对于“写什么”已经没有了热情。“先锋文学努力超越先在的意义模式对写作的束缚,开辟了以写作的方式对人的生存状况进行提问的视角。”



后现代主义诗歌的主要艺术特征是什么?

与后现代主义小说一样,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最能够代表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成就和影响,因此我们主要以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为例来讨论后现代主义诗歌的主要流派和艺术特征。
按照唐纳德·艾伦(Donald Allen)和乔治·F·巴特里克(George F. Butterick)主编的《后现代:美国新诗》(The Postmoderns: The New American Poetry Revised , 1982)中所说,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于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涌现了众多诗派:“地下”诗歌、纽约派、旧金山复兴社、垮掉的一代、黑山诗人等等。这些诗歌的一个共同点是对自发性、即时性、形式和句法的灵活性的关注,这些诗人崇尚形而上的自由和开放,反对学院式的、形式主义的和严格遵守格律的诗歌创作方法。他们是时代的先锋,当熵、地球村及不可逆转性等词汇还远未被人所知时,他们就已经在诗歌中对它们进行反思。C·奥尔森(Charles Olson)是最早使用“后现代”一词的,后现代在他意味着对现实的即时参与,正如他在《投射诗》(“Projective Verse”, 1950)一文中所写,如果有什么绝对的话/那就是/你/在此刻/就行动;奥哈拉认为后现代就是随心所欲,是个性主义的宣言;对金斯伯格来说,它是希伯来—梅尔维尔吟游诗人的吟唱。可以说,每一位诗人对后现代主义诗歌的理解都不一样。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些他们的共同特征。从整体创作理念来看,后现代主义诗歌与整个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理念并不冲突,比如他们都致力于中心的消解和意义的悬置。美国诗人安德雷·考德拉斯库(Andrei Codrescu)的《反对意义》(“Against Meaning”, 2012)就是后现代主义诗人对意义的公开放逐:“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反对意义。/部分是蓄意,更多的是下意识。”消解意义就是消解确定性、真理及历史,正如英国后现代主义诗人拉金在诗中所写:“奇怪,一无所知,总是拿不准/何为真,何为对,何为实,/却又不得不加上一句:‘我认为差不多’。”我们知道,意义是以深度机制而存在的,伴随着意义深度的消解,后现代主义诗歌打破了整体性,都采用平面化、零散化的叙述风格,大量使用拼贴和反讽,注重语言的实验等等。后现代主义诗歌形式更为开放和自由,他们推崇即兴式写作和表演式创作,把传统诗歌中的拘谨语法和严格的韵律要求彻底抛弃,主张“回到字上,那些我们亟需回归的字,那些洗干净的字”。后现代主义诗歌继承了庞德(Ezra Pound)对东方文化的青睐,斯奈德(Gary Snyder)等诗人特别注意从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吸取灵感。
郑敏曾将后现代主义诗歌与现代主义诗歌进行对比,提出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八个特点:一、反对超验本体认识论;二、真理多元,或无结论;三、认为变是一切,不可能预先设计,事物生生灭灭,永不停止,应当抓住此时此刻的现实生活,给予表达;四、创作不必寻求杂乱现象的统一,更不必将其构成有机的整体以传达什么固定的意义;五、强调创作要追随多变的想象力的流动,没有预定设想,可以自发地随机创作;六、对文字、文学是否能如实地表达作者的意图持怀疑或否定的观点;七、重视事物(包括诗歌)的特殊性、地域性;八、强调开放式诗歌形式。



后现代主义诗歌有哪些主要流派和代表诗人?

后现代主义诗歌主要有垮掉派、投射派、自白派、纽约派、具体诗、语言诗和运动派等。
垮掉派诗歌发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旧金山诗人发起的“旧金山诗歌复兴运动”。他们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以虚无看待世界,用感官把握世界,只是更绝望、更软弱。垮掉派诗人热衷于酗酒、吸毒、同性恋等,追求极端感性的生活方式;他们推崇非理性和潜意识,倾心于“自发写作”,常常在诗歌中毫无顾忌地宣泄最隐私、最感性的各种经验。他们主要的思想特征可以用“垮掉”来概括,精神和肉体一并垮掉。用凯鲁亚克的话来说,他们处于“一种被社会经验所击败的精神沮丧状态”。他们充满了造反精神,但这造反精神没有给他们带来希望,他们对笔下的现实充满了绝望和无奈。垮掉派最著名的诗人首推金斯伯格,他的《嚎叫》(“Howl”, 1955)正是垮掉派诗人的宣言和“圣经”。其他重要的垮掉派诗人包括肯尼斯·雷克斯洛斯(Kenneth Rexroth)、劳伦斯·福林盖蒂(Lawrence Ferlinghetti)、菲利普·慧伦(Philip Whalen)、加里·斯奈德、格雷戈里·克尔索(Gregory Corso)等。
投射派诗歌又称黑山派诗歌,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黑山学院。1960年,唐纳德·艾伦将这一流派据其发源地命名为“黑山派”,1967年,罗森塔尔(Macha Louis Rosenthal)教授在《新诗人》(The New Poets: American and British Poetry Since World War II )中根据其诗学特征将其称作“投射派”。投射派诗歌与新批评派所提倡的封闭型智性诗完全不同,认为诗歌应该通过形式将内容展开。奥尔森在他那篇著名论文《投射诗》中指出,时代需要的是“开放诗”,“一首诗是诗人所得到的能量,通过诗本身,传给读者,因此诗的每一部分都是高度的能量结构,也应是能量发射器。”投射派诗人特别强调即兴的创作,主张自我与非个性的统一,非常看重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最为重要的投射派诗人有黑山学院的院长查尔斯·奥尔森,他的《翠鸟》(“The Kingfishers”, 1949)被誉为投射派诗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他重要诗人包括罗伯特·邓肯(Robert Duncan),罗伯特·克里利(Robert Creeley)等。
自白派诗歌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美国诗坛非常有影响的诗歌流派。“自白”(confess)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om”(彻底说出)和“fateri”(向别人倾诉),自白派诗歌的最大特征因而就是自己的坦白和倾诉。自白派诗人在他们的诗歌中大量使用第一人称表现形式,注重书写诗人痛苦的个人经历、情感生活,甚至自己十分阴暗的隐私、扭曲的心理等等。自白派诗歌多采用非常坦率、不加修饰的语言风格。虽然诗歌史上从不缺乏强调主观的诗歌,却都不及自白诗派的自白彻底和自觉。自白派的诗歌同时还充满了理性思辨的色彩,自白派诗人往往把个人的经历与公众事件联系起来,因而自白本身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是要利用自白来唤醒社会、反抗社会。自白派最为重要的诗人包括罗伯特·罗维尔(Robert Lowell)、约翰·贝里曼(John Berryman)、安妮·塞克斯顿(Anne Sexton)、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等,一大批优秀的诗歌就诞生在这些诗人笔下,如罗维尔的《人生研究》(Life Studies , 1959)、贝里曼的《梦歌》(The Dream Songs , 1969)、塞克斯顿的《去精神病院,病情部分好转》(To Bedlam and Part Way Back , 1960)及普拉斯的《爱丽尔》(Ariel , 1965)等。
纽约派诗歌是与以上三个流派同时期发展起来的诗歌流派,因其发源地是纽约而称为纽约派。纽约派诗歌是典型的城市诗歌,多采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常常给人一种脱离现实生活的感觉。霍夫曼(Daniel Hoffman)曾把纽约派诗歌的特色概括为“一种不同的超现实主义——更具讽刺性、荒诞性、滑稽模仿、自我沉思和远离外界现实,它通过一群受过法国诗歌和绘画影响的诗人的作品进入了美国当代诗歌的主流”。纽约派诗人最为著名的代表是弗兰克·奥哈拉(Frank O'Hara),其他的诗人包括约翰·阿什贝里(John Ashbery),肯尼思·科克(Kenneth Koch),芭芭拉·戈斯特(Barbara Guest)等。
具体诗因其鲜明的语言实验特征,也被称为“语言实验诗”,是20世纪中期在德语国家兴起的一种先锋派诗歌。具体诗深受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语言观的影响,特别是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具体诗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语文学中抒情诗政治化倾向的一种反动,也是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一种反拨。具体派诗歌将诗歌看做游戏,喜欢创作图形诗,无视语法和诗韵规则,并借助电子媒介传播自己的诗歌。具体诗派的重要诗人有F·阿赫莱特纳(Friedrich Achleitner)、E·杨格尔(E. Younger)等。
语言诗派主张抛弃传统的语言观,充分自由地在诗歌中进行语言的游戏。语言派诗歌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语言派诗人多是大学教师,属学者型诗人。语言派诗歌深受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影响,认为语言制造了经验,语言是诗歌的主要原料,也是诗歌的手段和目的。语言派诗歌的重要诗人包括隆·西利曼(Ron Silliman)、查尔斯·伯恩斯坦(Charles Bernstein)等。
英国运动派诗人也是后现代主义诗歌中的重要一支,于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兴起,其最为重要的代表诗人是菲利普·拉金,他被誉为继艾略特之后英国诗坛的代表人物。“运动派”起初是一个反对现代主义的文学团体,其他诗人包括伊丽莎白·珍宁斯(Elizabeth Jennings)、托马斯·甘恩(Thomas Gann)等,他们怀疑一切,反对文化及其形式的发展,敌视外来影响;此外,他们悲观失望,认为只有死亡才能实现世界大同。




推荐阅读:

屈原离骚》

屈原《天问》

屈原《九歌》

屈原《九章》

屈原《渔父》

屈原《远游》

屈原《招魂》

屈原《卜居

屈原《大招》

宋玉《九辩》

贾谊《惜誓》

淮南小山《招隐士》

东方朔《七谏》

庄忌《哀时命》

王褒《九怀》

刘向《九叹》

王逸《九思》

诗经·国风·周南

诗经·国风·召南

诗经·国风·邶风

诗经·国风·鄘风

诗经·国风·卫风

诗经·国风·王风

诗经·国风·郑风

诗经·国风·齐风

诗经·国风·魏风

诗经·国风·唐风

诗经·国风·秦风

诗经·国风·陈风

诗经·国风·桧风

诗经·国风·曹风

诗经·国风·豳风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

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

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

诗经·小雅·甫田之什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诗经·大雅·生民之什

诗经·大雅·荡之什

诗经·周颂·清庙之什

诗经·周颂·臣工之什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元曲36首鉴赏

宋词61首鉴赏

钱钟书《宋诗选注》①

钱钟书《宋诗选注》②

李白诗全集①

李白诗全集②

李白诗全集③

李白诗110首

李白诗120首

杜甫诗全集①

杜甫诗全集②

杜甫诗全集③


各待陆浑求一尉 共资三径便同休
那知今日蜀门路 带月夜行缘问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