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梵志《吾富有钱时》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吾富有钱时

王梵志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吾富有钱时》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此诗分两段,首段六句,作者以概述的笔调,指出妻室儿女态度好坏的关键在于一个“钱”字。拥有钱财时,一切都好,妻室儿女也显得十分殷勤。最后六句,概括全篇主旨,也是作者对世情险薄的愤激之语。他直率地警告那些庸俗的贪财者,如果只为贪图钱财,而毫不顾及人的情义,那就要看看来时的报应了。全诗以锐敏的观察力捕捉生活中某些不大为人重视的动作和事理,运用通俗凝炼的语言,设想奇巧的对比描写,形象地刻画出贪钱者的丑态。



译文

当我境况富裕,有很多钱的时候,妻子儿女都待我非常好。如果我脱下衣裳,他们就会争着帮我把它们叠好。我如果出门去经营求财,他们就会殷勤地送我,直到大路上。我带着钱进入家门,他们见到我马上满脸堆笑,像白鸽一样盘旋在我的周围,像鹦鹉一样一呼百诺。有时我偶然暂时贫穷,他们看到我就不给我好脸色看。人有多次贫困的时候,也还有多次富裕的时候以相报偿。如果只图钱财而不顾念亲人,那就等着看来时的报应吧。



注释

妇儿:妻子、儿女。
经求:经营求财。
将:携。
邂逅(xièhòu):不期而至,此处为一旦、偶然的意思。
貌哨:脸色难看。
七:虚指多次。


赏析

这首诗本来是没有标题的,现在的标题“吾富有钱时”是后人取它的首句当作标题。
这首诗是作者用第一人称写的。第一、二句是概括句,指出妻儿对我好是因为我有钱。后面的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句是写细节,用为我叠衣服、送行、笑颜迎进门、献殷勤的生活场景来描写贪财者的各种媚态丑态。第十一、十二句是对比,当我没钱的时候,他们就一个个没有好脸色了。这里揭露讽刺意味强烈。
由此引出最后四句的劝诫和警告:人生有起有落,有贫穷时就会有致富时,人不应该嫌贫爱富,否则会受到报应。
华姐姐觉得要深刻地理解一首诗,必须要了解作者这个人。因为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是与他的人生经历及所处环境密切相关。
比如西晋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饿死了很多老百姓。大臣把这件事报告给当时的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左思右想,最后说了句很有名的话: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意思就是老百姓没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晋惠帝的这句话被后世人所耻笑。司马衷从小到大都是锦衣玉食衣食无忧,不知道饥饿是何滋味,而且智商还很低。不知人间疾苦恰恰是他的正常反应。
王梵志能用白话诗深刻的刻画出人间百态,讽刺社会丑态和黑暗现实,又兼具警醒世人的作用,也与他的人生际遇有很大的关系。
王梵志生活在隋末唐初时期,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据胡适等学者考证,王梵志出生在富裕之家,生活充裕闲适。后来因为战乱,家道中落,他只能亲自种田,农闲时还要外出经商。唐初时因严苛的税收和天灾,王梵志破产了,家里穷困潦倒。他做过帮工,也当过小官,虽然廉洁奉公守法,但没做到任期就被下岗了。王梵志生了五男二女,但是都不孝顺,导致他老无所依,乞讨为生。后来50多岁半路出家做了和尚,皈依佛门。王梵志做和尚后四处募化求斋,过着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活,和我们所熟悉的”济公“和尚倒是有几分相似。
正是有从高处跌落低谷,充分品味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而后又皈依佛门有所顿悟的人生经历,王梵志才能写出如此浅显却打动人心的诗作。
敦煌写本《王梵志诗序》说他的诗“不守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愚夫改容,远近传闻,劝惩令善”。大概意思就是王梵志的诗与传统的诗歌不同,他用俗气的大白话,教导世人戒恶扬善。
王梵志的诗在唐代流传比较广,后期的著名诗人白居易、王维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他的影响。但是后来的文人学士认为他的诗粗鄙,是”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完全没有收录王梵志的诗。
20世纪初,在敦煌佛窟出土的众多文献中发现了王梵志诗作的手抄本,这才让我们可以读到他的诗。


简评

王梵志是唐初的一位白话诗人。
这是一首慨叹人情冷暖的诗作。乍读起来,全篇既没有精彩的警句,也很少环境氛围的艺术描绘,似乎是平平淡淡、语不惊人;实际上它以“直说”见长,指事状物,浅切形象;信口信手,率然成章;言近旨远,发人深省,别具一种淡而有味的诗趣。
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步步围绕主题,写得颇有情致。首段六句,作者以概述的笔调,指出妻室儿女态度好坏的关键在于一个“钱”字。拥有钱财时,一切都好,妻室儿女也显得十分殷勤。假如要脱衣服,很快就会有人把脱下的袍袄折叠得整整齐齐;假如离家出外经商,还要一直送到大路旁边。诗人在这里选取习见的生活现象,以凝炼的笔触,不加修饰地叙写出各种场景,给人以平凡而生动的感觉。
接着,作者利用贴切的比喻,进一步刻画出金钱引起的种种媚态:“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当携带金钱回到家中时,一个个笑脸相迎,象白鸽那样盘旋在你的周围,又好似学舌的鹦鹉在你耳边喋喋不休。人们向来把鸽子当成嫌贫爱富的鸟类,而鹦鹉则被视作多嘴饶舌、献媚逢迎的形象。因此诗人用“白鸽”、“鹦鹉”来形容见钱眼开的贪财者。
最后六句,概括全篇主旨,也是王梵志对世情险薄的愤激之语。句中的“邂逅”,不期而至的意思;“貌哨”,指脸色难看;皆为唐人口语。这几句诗说的是:当我偶然陷入贫穷之时,你们的脸色为何变得这样的难看,要知道人在最穷的时候,也可能会有极富的机会。他直率地警告那些庸俗的贪财者,如果只为贪图钱财,而毫不顾及人的情义,那就看看来时的报应吧!这里,诗人率直地写下了他的愤激之情。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明显的特点是:以锐敏的观察力捕捉生活中某些不大为人重视的动作和事理,运用通俗凝炼的语言,设想奇巧的对比描写,着墨不多,无意于渲染,但是那种贪钱者的丑态便跃然纸上。与此同时,诗人的不平之气也豁然而出。作者利用比较娴熟的驾驭民间语言的能力,出语自然,质直素朴,言近旨远,从而开创唐代以俗语俚词入诗的通俗诗派,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推荐阅读:

汤汉:妙绝古今⑴

汤汉:妙绝古今⑵

庞垲《诗义固说》

元好问:唐诗鼓吹⑴

元好问:唐诗鼓吹⑵

元好问:唐诗鼓吹⑶

段安节《乐府杂录》

方千里《和清真词》

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⑴

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⑵

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⑶

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⑷

杨慎:升庵诗话⑴

杨慎:升庵诗话⑵

杨慎:升庵诗话⑶

黄升:花庵词选⑴

黄升:花庵词选⑵

黄升:花庵词选⑶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

令狐楚《御览诗》

欧阳修《六一词》

南宋襍事诗⑴

南宋襍事诗⑵

南宋襍事诗⑶

周密:绝妙好词⑴

周密:绝妙好词⑵

平步青《小栖霞说稗》

徐釚:词苑丛谈⑴

徐釚:词苑丛谈⑵

徐釚:词苑丛谈⑶

辽金元宫词⑴

辽金元宫词⑵

胡薇元《天倪阁词》

沈雄:古今词话⑴

沈雄:古今词话⑵

沈雄:古今词话⑶

邵浩:坡门酬唱集⑴

邵浩:坡门酬唱集⑵

徐庸《南州集存》

沈曾植《菌阁琐谈》

况周颐:蕙风词话⑴

况周颐:蕙风词话⑵

东坡诗词全集⑴

东坡诗词全集⑵

东坡诗词全集⑶

东坡诗词全集⑷

东坡诗词全集⑸

齐己《风骚旨格》

鲖阳居士《复雅歌词》

释虚中《流类手鉴》


桑麻日已长 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 零落同草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