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镇词29首

元代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吴镇(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浙江嘉兴魏塘人。以善画山水、墨竹而闻名,其山水效法董巨,墨法淋漓。与黄公望、王蒙、倪瓒一起,被推为“元季四大家”。他在“元四家”中用墨最为湿润,也正是这种湿润赋予了其画以深邃的道家哲学意境。有史书记载:“吴镇,字仲圭,性高介,少好剑术,读易有悟,乃一意韬晦,效君平卖卜。继而厌之,潜迹委巷,绕屋植梅,因字号梅花道人。工诗翰,善画山水竹石,每题诗其上,当时称为‘三绝’,有势力者求之不得,惟贫士则慨赠之,使取值焉。”从这段话中,可得出关于吴镇生平及品性的两点:一、崇尚道家思想,二、性高洁却不孤傲。吴镇早年卖卜并非家贫,因祖、父辈做海运生意,家至巨富,有“大船吴”之称。吴镇不仅卖卜以示道家子弟,还与道士交往甚密,故号“梅花道人”。道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吴镇的为人处世,他与道家之士过从甚密,却很少与达官权贵相往来。在同时代的文人孙大雅为吴镇而作的《墨竹记》中载道:“从其取画,虽势力不能夺,唯以佳纸笔投之案格,需其自至,欣然就几,为所欲为,乃可得也。”又说:“先生独匿影菰芦,日与二三羽流衲子为群,所画残縑断楮唯自署梅花庵主,不容他人着一字。盖其自性孤骞,终不肯傍人篱落若此。”吴镇不附权势欣然而画,不喜文人之间的互相唱和,就连画中他人题字也不允,足以见其真性情。
元代政治环境复杂,各种矛盾尖锐,使得一些汉族士大夫难以施展抱负,无论是坚不改志的宋代遗民如钱选、龚开、郑所南,事元且官场得意的如赵孟、任仁发、朱德润、唐棣,入仕而后解官归隐如曹知白、黄公望、王冕,还是无心仕途的归隐名士如倪瓒、吴镇、顾瑛,皆有着超脱世俗的心理需求。将绘画作为寄情遣兴的方式,于山水画中寻求超脱高逸的净土,于梅竹松石中彰显高洁的品格,不求画工只为墨戏,正是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与追求。“心中有个不平事,尽寄纵横竹几支。愁来白发三千丈,我写清风几百竿。”吴镇的诗句道出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寄情笔墨以排遣心绪的心声。倪瓒曾在其山水画上题诗:“道人家住梅花村,窗下松醪满石尊。醉后挥毫写山色,岚霏云气淡无痕。”画家闲逸的隐居生活及随性的创作态度可见一斑。
吴镇性高介、孤骞,无心功名利禄,终其一生隐居不仕。在《题骷髅图——寄调沁园春》中表明了他看待世事的态度:“漏泄元阳,爹娘搬贩,至今无休。百种乡音,千般丑扮,一生人我,几许机谋。有限光阴,无穷活计,汲汲忙忙做马牛。何时了,觉来枕上,试听更筹。古今多少风流,想蝇利蜗名,谁到头!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两度封侯。采菊篱边,种瓜圃内,都只到茫茫一土丘。惺惺汉,皮囊扯破,便是骷髅。” 作为元代画家中隐的更彻底的一类,吴镇心性更为超脱,其高洁的品性体现为一种恬淡之心,因此以“渔父”为题而画正合其“高介、孤骞”的性格,且符合吴镇作为元代文人隐逸之士的精神诉求。



  ○沁园春


  题画骷髅


  漏洩元阳,爹娘搬贩,至今未休。百种乡音,千般狃扮,一生人我,几许机谋。有限光阴,无穷活计,急急忙忙作马牛。何时了,觉来枕上,试听更筹。古今多少风流。想蝇利蜗名几到头。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两度封侯。采菊篱边,种瓜圃内,都只到邙山土一丘。惺惺汉,皮囊扯破,便是骷髅。


  ○酒泉子


  胜景者,独潇湘八景得其名,广其传,惟洞庭秋月、潇湘夜雨,馀六景皆出於潇湘之接壤,信乎其为真八景者矣。嘉禾吾乡也,岂独无可搅可采之景欤。间阅图经,得胜景八,亦足以梯潇湘之趣,笔而成之图,拾俚语,倚钱唐潘阆仙酒泉子曲子寓题云。至正四年岁甲申冬十一月阳生日,画於橡林旧隐空翠风烟(在县西二十七里,擕李亭后,三过堂之北。空翠亭,四园竹可十余亩,本觉僧刹也)


  万寿山前,屹立一亭名*李,堂阴数亩竹娟娟。空翠风烟。骚人隐士留题咏。红尘不到苍苔径。子瞻三过见文师。壁上有题诗。


  ○酒泉子


  龙潭暮云(在县西通越门外三里三塔寺前龙王祠下。水急而深,遇岁旱则祈於此,时有风涛可畏)。


  三塔龙潭,古龙祠下千年迹,几番残毁喜犹存。静胜独归僧。阴森一径松阴直。楼阁层层耀金碧。祈丰祷旱最通灵。祠下暮云生。


  ○酒泉子


  鸳湖春晓(在县西南三里真如寺北,城南澄海门外。)


  湖合鸳鸯,一道长虹横跨水,涵波塔影见中流。终日射渔舟。彩云依傍真如墓。长水塔前有奇树。雪峰古甃冷于秋。策杖几经过。


  长水法师塔前有银杏,叶上生果实


  ○酒泉子


  春波烟雨(在嘉禾东春波门外,旧日高氏圃中烟雨楼也)


  一掌春波,矗矗鹾帆闹如市,昔年烟雨最高楼。几度暮云收。三贤古迹通歧路。窣堵玲珑插濠罟。荷花袅袅间菰蒲。依约小西湖。


  三贤者,朱买臣、陆宣公、陈贤良。


  ○酒泉子


  月波秋霁(在县西城堞上下嵌金鱼池,昔李氏废圃也)


  粉堞危楼,阑下波光摇月色,金鱼池畔草蒙茸。荒圃瞰楼东。亭亭遥峙梁朝桧。屈曲槎枒接苍翠。独怜天际欠青山。却喜水回环。

  ○酒泉子


  三闸奔湍(在嘉禾北,望吴门外端平桥之北杉青闸)


  三闸奔湍,一塘远接吴淞水,两行垂柳绿如云。今古送行人。买妻耻醮藏羞墓。秋茂邮亭递书处。路逢樵子莫呼名。惊起墓中灵。


  ○酒泉子


  胥山松涛(在县东南十八里德化乡。山约百亩,余荷锸翁墓,其下子胥古迹也)


  百亩胥峰,道是子胥磨剑处,嶙峋白石几番童。时有兔狐踪。山前万个长松树。下有高人琴剑墓。周回苍桧四时青。红日战涛声。


  ○酒泉子


  武水幽澜(在县东三十六里武水景德教寺西廊,幽澜井泉品第七也)


  一甃幽澜,景德廊西苔藓合,茶经第七品其泉。清冽有灵源。亭间梁栋书题满。翠竹萧森映池馆。门前一水接华亭。魏武两其名。


  幽澜泉乃嘉禾八景之一,而亭将摧。在山师欲改作,而力不能给,惟展图者思有以助之,亦清事也。梅花道人饶劝缘。


  ○渔父


  红叶村西夕照馀。黄芦滩畔月痕初。轻拨棹,且归欤。挂起渔竿不钓鱼。


  ○渔父


  点点青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冲小浦,转横塘。芦花两岸一朝霜。


  ○渔父


  醉倚渔舟独钓鳌。等闲入海即乘潮。从浪摆,任风飘。缩手怀中放却桡。


  以上葛氏啸园从书本梅道人遗墨。朱本有吴伯宛轩梅边一首,乃曲调金字经,因删去。


  ○渔父


  临荆浩渔父图十六首


  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渔父


  重整丝纶欲掉船。江头新月正明圆。酒瓶倒,岸花悬。抛却渔竿和月眠。


  ○渔父


  残阳浦里漾渔船。青草湖中欲暮天。看白鸟,下平川。点破潇湘万里烟。


  ○渔父


  如何小小作丝纶。只向湖中养一身。任公子,尔何人。枉钓如山截海鳞。


  ○渔父


  极浦遥看两岸斜。碧波微影弄晴霞。孤舟小,去无涯。那个汀洲不是家。


  ○渔父


  雪色髭须一老翁。欲将短棹拨长空。微有雨,正无风。宜在五湖烟水中。


  ○渔父


  绿杨湾里夕阳微。万里霞光浸落晖。击楫去,未能归。惊起沙鸥扑鹿飞。


  ○渔父


  月移山影照渔船。船载山行月在前。山突兀,月婵娟。一曲渔歌山月边。


  ○渔父


  风搅长江浪搅风。鱼龙混亲一川中。藏深浦,系长松。直待云收月在空。


  ○渔父


  舴艋为舟力几多。江头云雨半相和。殷勤好,下长波。半夜潮生不那何。


  ○渔父


  残霞返照四山明。云起云收阴复晴。风脚动,浪头生。听取虚篷夜雨声。


  ○渔父


  无端垂钓空潭心。鱼大船轻力不任。忧倾倒,系浮沉。事事从轻不要深。


  ○渔父


  钓得鲜鳞拽水开。绿萍漾漾逐钩来。摇赪尾,噞红腮。不羡严陵坐钓台。


  ○渔父


  五岭风光绝四邻。满川凫雁是交亲。云触岸,浪摇身。青草烟深不见人。


  ○渔父


  舴艋舟人无姓名。葫芦提酒乐平生。香稻饭,滑莼羹。掉月穿云任性情。


  ○渔父


  桃花波起五湖春。一叶随风万里身。钓丝细,香饵匀。元来不是取鱼人。


  以上十六首见珊瑚网名画题跋卷九


  ○渔父


  目断烟波青有无。霜凋枫叶锦模糊。千尺浪,四腮鲈。诗筒相对酒胡芦。


  至元二年秋八月梅花道人戏作渔父四幅并题,见辛丑销夏记卷四




推荐阅读:

陈与义《无住词》

李佳《左庵词话》

刘悟元《无根树词注解》

台湾杂咏合刻

孙麟趾《词径》

韦居安《梅磵诗话》

丰坊《申培诗说》

杨慎《古今风谣》

孙鼎臣《苍筤词钞》

陈起:江湖后集⑴

陈起:江湖后集⑵

陈起:江湖后集⑶

李清照《漱玉词》

丁仪:诗学渊源⑴

丁仪:诗学渊源⑵

丁仪:诗学渊源⑶

林表民:赤城集⑴

林表民:赤城集⑵

柳永词全集

台湾诗钞⑴

台湾诗钞⑵

台湾诗钞⑶

台湾诗钞⑷

台湾诗钞⑸

胡怀琛《海天诗话》

冯金伯:词苑萃编⑴

冯金伯:词苑萃编⑵

冯金伯:词苑萃编⑶

冯金伯:词苑萃编⑷

冯金伯:词苑萃编⑸

李白诗120首

吴梅颠《徽城竹枝词》

曾慥:乐府雅词⑴

曾慥:乐府雅词⑵

谢元淮《填词浅说》

孙绍远:声画集⑴

孙绍远:声画集⑵

毛幵《樵隐词》

刘熙载《词概》

魏庆之《魏庆之词话》

朱熹《南岳倡酬集》

洪亮吉《拟两晋南北史乐府》

刘元髙《三刘家集》

谢翱《楚辞芳草谱》

李清照《词论》


记只圆妙偈 来来去去 空空意 如斯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