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5:中观学派的细微分别 结语

德昆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佛祖与四天王 唐卡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5:中观学派的细微分别 结语

 

编者按:从古至今,关于藏传佛教的争议一直存在,在此不赘述。其实,藏传佛教理论比较权威的诠释在格鲁系;当然,汉地流行的却是宁玛系(大圆满)。刨去神话色彩,必须承认藏传佛教还是比较多的保留了实修的传承(含理论、实践),而且,因为历史的原因,藏传佛教一直有关于“如何做上师”的比较专业的、私密的“职业”技术培训,所以,即使同样的修证水平,藏传的上师显得比汉传的“有型”、“高大上”得多。

 

公众号选择介绍一些比较基础的藏传佛教理论,供大家比较、参考。或有“自赞毁他”的部分,预先请诸看官周知。转载此文绝不代表公众号意见。

 

另,本文作者 德昆,网络没有发现其详细资料,疑似 黑德昆 先生的笔名。

 

7世纪的月称(Candrakīrti)是中观学派发展中不可不提的大论师。由于月称菩萨的名望,曾经有一个普遍的说法:“如同天上有日月二星一样,地上也有二明。”这个“二明”指月称菩萨所著的《明句论》和《五支明灯论》,以及声名卓著的《入中论》,这些都是对龙树菩萨《根本中论》的注解。

 

在学术观点上,月称拥戴佛护而讨伐清辨。自此中观派的内部思想体系的开始分立,这两个体系被称为应成派与自续派。

 

中观自续和中观应成有何区别呢?首先,自续派始祖清辨大师在世俗谛和胜义谛之间做了壁垒分明的分界。在检验世俗谛时,他所采用的是小乘经部的分析模式,所采纳的有效相对实相是:物质的存在是由不可再切分的极微尘所组成。清辨大师承许这些在相对实相是有所存在的,并以此作为阐述相对实相的基础。由于这样的原因,他的中观自续派便被称为“随经部行中观自续派”,意思就是:顺应经部见地的中观自续派。

 

在解释胜义谛时,清以究竟实相来说,没有什么不可再分切的细微粒子等的存在,一切皆无自性、无自体、无自相。

 

清辨大师的传统由弟子千瑞汐督修接续下去,他的名字意思是: 观音菩萨的瑜伽律义,自他之后,“随经部行中观自续派”的传统就形成了。

 

许久之后,印度又出现了一位中观自续派的大师,藏地佛教徒对这位大师都很熟悉,他就是寂护大师。寂护大师对中观的阐释稍微有些不同。在世俗谛上,他并不承许小乘经部的见地,而是遵循大乘的唯识宗:在胜义谛上,则是追随龙树菩萨的见地。由于寂护大师在相对实相的见解所遵循的是唯识宗,因此他的学派就称为“随瑜伽行中观自续派”。

 

总结“随经部行中观”与“随瑜伽行中观”自续二派的共同主张是都将世俗谛分为两种:

 

一、正世俗:能产生作用的相对世俗实相的显相,好比我面前的这杯水,喝了它就可以解渴,因此它是具有某种作用的。

 

二、倒世俗:不具有实际性的相对世俗实相的显相,好比海市蜃楼的显相,我喝不到其中的水,无法解除我的口渴。

 

此二派非常着重世俗谛上的这个分别。

 

中观应成派则认为世俗谛应该是顺应世间习俗就好了,不需要在正世俗和倒世俗之间做出分别。在相对层次上,任何相对显相,无论是被命名为正世俗或倒世俗,都是没有作用的。

 

应成派想表达的重点是,主张有任何相对真谛比另一个相对真谛更“正确”,是不可能合理的——因为没有任何相对真谛具有绝对层次的真正作用。

 

那么,应成派又如何区分世俗谛和胜义谛呢?应成派认为此二者的差别建基于“体验者”的不同上:由清净无惑之智慧所体验到的是胜义谛,由概念的迷惑心所体验到的就是世俗谛。

 

中观应成派主要是用就敌论随言而出的“应成”方法,故而又称应成派。

 

简而言之,中观派思想格局的形成,是以反对或拥护佛护为分水岭,是发端于佛护,成型于清辨,巩固于月称。

 

应成一系在印度起初并无太大影响,西藏前弘期传入的也主要是自续一支。在印度佛教接近尾声的10世纪以后,应成派地位逐渐提升。印度论师阿底峡(约982—1054)师从应成派的觉贤,于1042年被请至中国西藏译经弘法,形成噶当派。西藏僧人宗喀巴继承和发展其学说,形成格鲁派,又称新噶当派,尊月称与应成派为中观正统。

 

宗喀巴大师在悟道后写的第一篇悟道诗《缘起赞》中赞颂龙树菩萨的中观思想:“龙树精深幽微的中观奥义,就像那晚上才破蕾开放的睡莲花,只有当月称这皎皎明月升上天空的时候,大家才能一睹她的容颜。”

 

尊者这首证道诗的意境被六世DL喇嘛仓央嘉措学去,成就了他著名的诗作《玛吉阿米》:“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玛吉阿米的脸庞,浮现在我的心上。”进而成为藏地无人不知的著名民歌。追本溯源,还是赞颂龙树菩萨的中观精要。

 

中观自续和中观应成,统称为中观自空。中观自续派与中观应成派从胜义谛的角度讲,观点是一致的,而在世俗谛的层面发生了分歧。

 

中观宗中,还有一种甚深见解,就是源自无著菩萨的中观“他空”派。这种教法传说源自弥勒菩萨。

 

从他空见的观点来说,一切世俗相对实相的本质是自空的,也就是空无自身的体性,但是究竟实相(胜义谛)的本质却是他空的。在

 

自空派看来,这个超越造作的智慧是无空自身的自性或体性,而在他空派中,这个超越造作的智慧是空无他物,而非空无自身的体性。这就是其中的关键点和唯一的差异(这差异极为细微)。

 

他空派的见地也讲“三性”和“三无性”,和唯识宗乍看起来极为相似。它和唯识派的不同之处何在?两者的差别在于,唯识派主张“阿赖耶识”这一切种识,是绝对真实存在的。唯识派认为这平凡心识的觉知本质(自觉)就是胜义谛,就是究竟实相。他空派认为心识

(一切种识)并非是究竟实相,远离造作的智慧才是究竟实相。两者的差异在此,这个区别异常重要。

 

中观自空和他空的见地犹如“二大车乘”,引领着大乘向前迈进。龙树菩萨的传统被称为广行派,二者都是中观派。宣称只有龙树菩萨的传统才是中观,而无著菩萨的传统是唯识派,是不够深入理解的说法,我们要了解,这二者最后传达的终究是同一个意趣。

 

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唯识要深入领会“三性”,而中观在此基础上更强调“二谛”,究其实质,两者都是对空性的深入阐释,只是方法和角度略有不同,见地表达也有些许差异。

 

大乘佛教兴起之后,各个小乘部派依然强盛,据7世纪玄奘和义净记述,如果将各个小乘部派合计起来,则比大乘更为流行。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我们常说,佛陀只说了一法,但人们透过不同的方式,听闻到不同的法。所谓小乘和大乘, 只是对修行方法和方式的理解不同而已,累世以来,这两个派别的追随者,仍常在共同的寺庙一起生活学习,遵守同样的戒律,一起学习和修持。

 

大小乘佛教并行的时代,正值印度宗教、文学、艺术的繁盛时期,南北印度历经安达罗(公元前232年至公元225年)、贵霜(公元1 世纪末至3世纪中)和笈多(公元320年至470年)等宗教政策宽松的王朝,大小乘佛教都有长足发展。

 

1600多年前,公元5世纪初,正值古印度的黄金时代——笈多王朝。财富滚滚流向王朝,社会稳定,宗教政策宽容,印度教和佛教昌盛,人们安居乐业。

 

盛世总有宏伟篇章,笈多王朝也不例外,帝日王首先在北印度建起了寺庙的雏形。那烂陀(梵文Nālandā),在梵文里是“莲花给予者”之意,而莲花在印度又是知识的象征。随着笈多王朝历代统治者

 

的不断支持,那烂陀寺的规模日益壮大。到了一百多年后玄奘取经的时代,已然成为当时世界上大乘佛学的中心。

 

那烂陀寺的盛况,即使与今天最宏伟的学府、图书馆相比,也毫不逊色。

 

据考证,鼎盛时期的那烂陀寺,拥有九百多万卷藏书!要知道, 一千年后,清朝道光年间,清宫皇家藏书不过十七万卷。拥有如此雄厚的软实力,又是佛教的发源地,自然会吸引各地的佛教精英前来朝圣、学习。

 

最巅峰的时候,单是那烂陀寺里,就拥有高达上万人的常住僧侣。

 

7世纪初,戒日王统一了北印度大部,玄奘法师即于此时来到印度,当时能来到那烂陀寺学习的僧人,都是货真价实的“学霸”,而玄奘正是学霸中的“超级学霸”,他到达那烂陀寺时,正是寺中藏书最鼎盛的时候,有宝彩、宝海、宝洋三大藏书殿。玄奘师从戒贤法师,在那烂陀寺学习了五年,掌握了《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

《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等,被寺院选为通晓三藏的十位高僧之一。

 

这已经是非常高的成就,但“超级学霸”的玄奘,怎么会满足于此呢?

 

他辞别恩师,周游天竺诸国,访师参学,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摄正法论》《成实论》等。

 

六年后,玄奘回到那烂陀寺,被戒贤法师聘请为客座讲师。642 年,戒日王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五印十八个国王、三千个大

 

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两千人参加。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没有人能驳倒他。

 

自此,玄奘名震天竺,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玄奘深得戒日王的赏识,但他决意返回大唐长安,将他学到的知识和取得的真经带回故国。

 

玄奘深受瑜伽行派的影响,创立的法相(唯识)宗对佛法在中土的传续有正本清源、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唐代的大乘佛教思想远则影响了日本佛教,近则完善了唐代思想史,下启了宋代理学。

 

而玄奘法师的母校——那烂陀寺的没落,几乎与笈多王朝的没落同步,也与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没落同步。8世纪时,笈多王朝走向衰落,印度教开始勃兴,佛教在印度随之没落,不复往日的辉煌。

 

真正让那烂陀遭受灭顶之灾的 ,是12世纪末期的突厥铁骑。他们占领了那烂陀寺,并放火烧了三大寺院和九百万册藏书。

 

戒日王之后北印度复归割据,此时印度佛教的情势已大不如前。一方面伊斯兰文化阻断了西北部的传播路线,另一方面,婆罗门教进入印度教时期而日益强大,对佛教产生了巨大冲击。

 

佛教在衰落与边缘化的同时迅速密教化。8世纪初波罗王朝建立, 以巴特那为中心,雄踞比哈尔、孟加拉一带。其统治者崇信佛教,在那烂陀寺附近修建欧丹多富梨寺,在恒河岸边又建超岩寺,这三大寺成为晚期佛教尤其是密教的中心。

 

密教即秘而不宣之教,又称怛特罗佛教。怛特罗(tantra)又译为“续”,密教文献即称为“续部”。怛特罗是雅利安文化之外的一种印度本土文化,重神秘体验,在吠陀时期体现为湿婆信仰,2世纪之

 

后在婆罗门教中形成了湿婆派,至7世纪其影响开始彰显,佛教大规模采入其内容,进入密教阶段。

 

7世纪时,印度大乘佛教的晚期,也是全盛时期,大乘佛教的中观、瑜伽思想体系已臻完成,密教亦随之结合大乘佛教的精粹,以真言、陀罗尼为中心,成为系统化、独立化的一个宗派。《大日经》和

《金刚顶经》出现于这个时期,成为密宗最重要的两部经典。

 

密教的哲学体系主要取自大乘,行法仪轨则与传统大小乘佛教

(统称为显教)迥然有异,有其不共之处。

 

一般认为,显教的教主是释迦牟尼(应身佛),而密教的教主是大日如来(法身佛);显教是释迦牟尼针对不同根器的众生而说的,因而它是公开的、浅显的、随他意的。密教是大日如来自说内心证悟的真理,因而是秘密的、深奥的、随自意的。

 

密教自印度本土传入中国西藏之后,习惯上被称为金刚乘。关于金刚乘教义的演进,佛陀教示密乘的时间、地点的问题,存在一些经义上的争论。不必认定密乘的全部教示都是佛陀有生之年开示的。

 

有关密乘教示的历史时机,尤其是《时轮密续》,在西藏传统中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个学派主张,佛陀是在成道后第二年的一个满月的一天首次开示密法。另一个学派主张佛陀在入涅槃前一个月开示密法。西藏的学者认为第二种说法更具有一致性,因为《吉祥时轮本续》中提道:如同佛陀在灵鹫山开示般若经,他也在师利卡达加传授密咒。

 

根据宁玛派即大圆满派的解释与说法,佛法被细为九乘,前三乘为声闻、独觉和菩萨乘,也就是显教三乘,也称为苦因三乘。其次是事部、行部、瑜伽部的外密三乘,因为它们强调外层的行事,诸如仪

 

轨、净行等,又称为苦觉密续,因为这些密乘教法是主张身体上的苦行,诸如持续的断食等,然后是内密三乘:父密续、母密续和不二密续,在大圆满派的说法中或称为玛哈瑜伽、阿努瑜伽和玛哈底瑜伽。

 

如果就经律论三藏而言,密乘教法应该属于论藏。佛陀自己说过,他会依显教的方式开示密教。显教中有密教成分,密教中也包含显教的内容,浅显的佛理和深奥的佛理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互交汇成一体。

 

要而言之,显教的教法,可以通过自学经典而获得,最好但不一定要师资传授,也不必有特定的仪式。而密教的教法,则必须有上师传授,通过特定严格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宗教仪轨(灌顶)才能领受, 故而特重师徒心口相传,两心互证,故而,密教在显教传统的佛、法、僧“三皈依”之外特加“上师”,称为“四皈依”。

 

金刚乘的修行必须建立在对显教有关成道的基本教义有了完整的基础以后才可以进行。这意味着你必须有一个完全舍离苦因的出离心,对于二转法轮中所教示的空性有正确的了解,同时也发了以慈悲度众生的菩提心,有了这些体悟,再配合六度的修行,使你在显密圆融上奠定基础,只有这样修行密乘才可能有成。

 

对于修习密教的人来说,领受身语意三密是修行的入门。身密, 指的是手结本尊的印契;口密,指的是口诵本尊的真言;意密,指的是内心观想本尊,心住三摩地(即进入禅定的境界)。一旦三密相应, 便能即身成佛。

 

真言、咒语亦称“陀罗尼”,本义为“持有”,据记述,佛陀本人反对咒术、神通等神秘元素进入佛教,却也允许作禳灾、祛病、防护之用。早期佛典中就已出现咒语,大众部和法藏部还曾结集有《持明咒藏》。早期的大乘经中虽多见真言和陀罗尼,但仅是辅助元素,

 

被称作“杂密”“旧密”。《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出现之后的密教被称作“纯密”“新密”。

 

依照发展顺序,密教经典大致可分为事续、行续、瑜伽续和无上瑜伽续四大部。纯密分为胎藏部和金刚顶部两大系统。胎藏部以《大日经》为根本经典,因修习胎藏界法而得名。金刚顶部以《金刚顶经》为根本经典,因修习金刚界法而得名。

 

密教经咒在东晋时传入中国,善无畏、金刚智二位大师于唐开元年间(8世纪初)先后来到中国长安,译出《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建立灌顶道场,密宗才逐渐有系统地传播开来,进而成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

 

密宗在中国汉地自唐武宗废佛后随之衰微,只有唐代高僧善无畏所传的“胎藏部密法”,由不空大师传惠果,再传日本空海,和金刚智传于不空“金刚部密法”相并传习,发展为“东密”“台密”,流传弘扬至今。

 

当年空海法师中土求法之后,回国将密宗教法传于另一位日本高僧最澄,因空海在京都的东寺,故通称东密。与东密相对的便是最澄开创的天台宗,通称台密。自此之后,日本国内的密教源流分为东密和台密。

 

7世纪时莲花生应藏王赤松德赞的邀请入藏传教,成为西藏密教的实际开创者。藏密因此成为密教传承中法脉至今未断的一系,关于藏传佛教的历史和传承,我们下一章专述。

 

8世纪之后,印度佛教日趋式微,随着伊斯兰教的日益兴盛,于13 世纪初在印度消亡。19世纪时佛教又从斯里兰卡等国回传。

 

佛陀在世给予教导时,大众以不同的方式听闻他的言教,我们现在在做的就是听闻和复诵已经流传了千百年的内容。佛陀开示的言教,后来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认知,从这些不同的认知中,又发展出各式各样的法门以契入佛陀言教,在现今留存的所有佛教传统和宗派中都可以看到。

 

“法本一味,无二无别”。无论你持以何种见地,都需要时刻忆起佛法的本质是自由、宽广、开放的态度,是对心性和空性的探究和研习。只有秉承不执着的动机和态度,我们才是真正遵循和懂得佛陀的教法。

 

虽然其他的知识也能给我带来各式各样的启发和指导,终不及佛法的指导来得明确彻底。当我潜心去研习佛陀的言教时,我发现它就像一本心灵学科的百科全书,生而为人的所有烦恼和困惑都能从中找到对治的方法。

 

之所以还不能彻底解决痛苦,是因为我们习气太重,知道得不够全面,执行得又不彻底。

 

需要经历过才知道,佛陀宣讲的道理是千真万确、正确无误的。

 

本文摘录自《藏传佛教极简史》第二章 “今日娑婆树 几年为一春”第七节——第八节。作者:德昆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4:大乘思想之唯识与中观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3:大乘思想的起源、大小乘见地的区别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1:三转法轮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2:三次结集及小乘佛教的观点


藏传佛教:4 我执与烦恼 5 阿赖耶识与阿赖耶智 《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1 菩提心与佛性  2 空性  3 自心本性《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前言  中译者序《甚深内义》


“在一个寂静的地方,放下一切来禅修,长期苦修,才会证悟”  ——明色堪布殊胜教诫开示录


敦珠仁波切对大圆满禅修的私人指导


修持大圆满心髓彻却、脱噶之体验(附:根造上师简传)


谈谈藏密的守护神


第十讲 如何修梦《藏密心要十讲》


第九讲 如何进入法界大定《藏密心要十讲》


第八讲 如何生起和收摄空色《藏密心要十讲》


第七讲 如何得见明体《藏密心要十讲》


第六讲 如何修持空性《藏密心要十讲》


第五讲 如何引气进入中脉《藏密心要十讲》


第四讲 闭关要领 《藏密心要十讲》


第三讲 灌顶的意义《藏密心要十讲》


第二讲 求师须知《藏密心要十讲》


第一讲  菩提心释《藏密心要十讲》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