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隐士》1:在一座座山谷里,寻找隐者的踪迹 ▎终南山里的另一个世界 ▎不见王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晋·陶渊明)
《终南隐士》1:在一座座山谷里,寻找隐者的踪迹 ▎终南山里的另一个世界 ▎不见王维
前言 在一座座山谷里,寻找隐者的踪迹
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有田园生活的经历,尤其是在现代喧嚣都市里衣食无忧的人,早年多出自农门。随着城市生活的不断加快, 生活压力大,压抑、焦虑等城市综合症也困扰着大家,于是不少人会冒出寄情山水的想法,这显露出不少人都有的隐士情节。其实,有时候让自己的脚步放慢一点点,即使不去隐修,去山里走走, 去野外看看,也能让疲惫的身心休息一下。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之外,是什么力量促使一些人能置身世外,或在深山中隐居?他们隐居的方式是什么样子?他们的生活到底如何?诸如此类的一系列疑惑,促使我一次次地走进这个特殊的隐秘群体, 试图用我的影像和笨拙的文字向世人展现他们生活的一隅。
贾岛是唐代文人,有一年入山寻访高人,不遇而归,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我多次进入不同的地方,寻找着山中隐士高人,试图记录下他们的隐修生活,也经常有类似贾岛的境遇,只不过没有贾岛那样的才华,能留下传世佳作。
一生中,机缘之神奇令人慨叹,有时踏破铁鞋终无所获,有时却机缘巧合、心想事成。
用这句话描述这些年我寻找、拍摄终南山里的隐者,极为妥帖。
有句古话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这句话,也对也不对。其实隐修因人而异,隐修之地的选择也因人而异。
隐士这个选题早在2004年就开始拍摄,最初拍摄西安城里的修行者,八仙宫里的道士,西五台的比丘尼,大慈恩寺的比丘,一有空闲就在这些地方溜达,与这些出家人聊天拍照,不知不觉拍了三年。
2006年开始转向终南山,寻找那些在终南山里的隐修者,我在有七十二峪之称的终南山里,一个峪口一个峪口,一个山梁一个山梁,寻找隐身其中的比丘、比丘尼、 道士、还有居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隐士们大多生活在大山野岭之中,或独处一隅,或居于山巅。每一次进山都是几个小时的车程,之后还要再攀爬几个小时的山路,近一点的早出晚归,当天可以返回,远一点则需要两三天时间,有时背着帐篷就露宿在高山之巅,因此也看到夜色另外的一面。
有时与隐者偶然相遇,身居深山中的他们却对陌生人的来访十分热情,端茶、倒水、做饭,犹如见到了久别的亲人。
在终南山里,找到不少比丘、比丘尼和道士,也碰见不少寻常打扮的人,他们或居茅棚,或住庙宇,或生活在原始的天然山洞里,言语和善却又似藏玄机。山里修行者年龄小的有二十几岁的青年,也有九十多岁的老者,他们大多常年居住在山上,过最简单的生活,自己种萝卜、土豆、白菜,吃松针、松子,尝野果。
有时我与隐士一次、两次甚至多次接触,都没法取得其信任,也没法拍到一张照片。他们可以与你聊天谈心,但坚决不让拍照,他们希望过隐者的生活,不愿意被世人打扰和知晓;也有些隐士毫不在乎,“我居住在大山之中,别人的议论和评价与我无关。” 他们不在乎世人的评价和议论。
他们有的在一地常住,一待就是三四十年,自己耕种,自己做饭;有的在一个地方待上一两个月就云游而去。山里的村民告诉我:“隐士们经常是飘忽不定,来来去去,很寻常。他们在山里有的长居一地,也是“隐”;有的云游四方四海为家,也是“隐”。
我和朋友聊起寻访终南山隐士的片子,常说这组片子不是用手拍摄的,也不是用脑拍摄的,而是用脚拍的。真真实实的是在用脚丈量莽莽秦岭,一座座山头,一个个峪口,一步一步这样走过来的。
比尔·波特说得好:“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漫长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象罢了。”
“出世是为了入世,1998年,我觉得通过隐居已经改造了自己,可以入世做事情。因为隐士进山未必是要在山中生活一辈子,求得真知后,应该入世回报社会。”一位隐修多年的石匠拿出他收集的《华商报》剪报,指着2012年2月26日B2版一位隐士照片说,自己看到时感动得落泪了,因为那位隐士背包上印着“知恩报恩” 四个字。他说:“当代隐士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隐士,隐居生活是多元的,只要信念坚定,什么地方都可以修行,未必要在深山。”
安妮宝贝说:“城市中人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慈,并以此化成心里一朵清香简单的兰花,即使不置身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静的天地。”
“如果你对自己不做要求,你的修行就会一无所获。”大峪里一位80岁的修行老者如是说。“遵循严格的清规戒律,戒律就是对自己的要求,戒律使修行成为可能。”任法融道长也如是说。隐修只是一个阶段,只要心静了,在哪儿修行无所谓。
这几人的说法如出一辙,正所谓“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其实,人生就好比一场旅行,修行就像是从此岸抵达彼岸的一个途径。
与在终南山里隐修的法清师父聊完后,返回的途中,看到他在自己的门头上题写的“歇即菩提”,看来我们这些劳碌的都市人适当地放下,歇一歇是有必要的了。
❁
终南山里的另一个世界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这是《诗经·国风》里的描述:“终南山上有什么,既有山楸又有楠。君王受封来此山,锦衣狐裘身上穿。脸色红润像涂丹,君王气度真不凡。终南山上有什么,既有枸杞又有棠。君王受封来山上,锦衣狐裘身上穿。身上佩玉声锵锵,祝君大寿万年长。”这里所说的南山,又称终南山,位于西安南部的秦岭中坚地带。有人形容其“西接昆仑,东连渤海”,虽有些夸大,实则比喻秦岭之博大。秦岭——淮河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秦岭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相传春秋战国时,此山为秦国的领地,也是秦国最高的山脉,遂命名为秦岭。
狭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山”。北侧断层陷落,山体雄伟,势如屏壁。《史记》中说:“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因此,它有“九州之险”的称号。
2009年秦岭终南山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成为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使这座有着上亿年历史的大山再一次引来世人关注的目光。
秦岭的北坡则短而陡,水流急湍,多山涧深谷,有“秦岭七十二峪”之称。
这些独特的地域环境以及适宜的气候为隐者提供了隐居的独特氛围和山居的生活条件。五千年来,虽然终南山下的长安都城里,周、秦、汉、唐等十几个朝代轮番更替,但终南山里的隐者却一直未绝。山里人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正如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里记述的:“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有“隐士文化”的传统。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都曾做过“终南隐士”:相传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伯夷叔齐、“商山四皓”、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等名士大德多聚于此。尤其是唐代,曾在楼观台修行讲经的老子李耳,被唐代皇室尊为祖先,此地一跃成为皇家供奉的繁华之地,也是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座虽不高的山脉,北面是八百里关中平原,莽莽大山里隐藏不少修行者,就是我们俗称的“隐士”,让这座山披上几许神秘的面纱,一些外国人也对这座山充满了好奇与神往,“终南捷径”更成为不少人心中的向往。
佛教旅行作家高鹤年在自己《名山游访记》一书中记述了1903年他在终南山嘉午台隐居时的感受:“山势壁峭,上摩穹霄,下临绝涧。耳不闻鸡犬之声,目不睹尘俗之境,独居茅棚,清静异常。”
近代四大高僧中的二位,印光、虚云都曾在终南山隐居。
如今,大师仙去,但他们曾隐居的石屋尚在,吸引着不少后辈子弟不断去膜拜修行。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说,二十多年前,他慕名来终南山看望朋友,朋友居住在一个简陋的茅棚内,没有沙发空调,更没有美酒佳肴,他们吃野菜、饮泉水、观日落、听鸟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有的人什么都不想要,而只想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在云中,在松下,在尘世外, 靠着月光、芋头过活。除了山之外,他们所需不多: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 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冥之时的片刻小憩。他们都很清贫,但他们的微笑,让我觉得自己遇见了中国最幸福、最有智慧的人。”这是比尔·波特最大的感受。
比尔·波特曾说,他很喜欢终南山的隐士们,他们是善良、快乐的好人,无忧无虑, 如果世界上多一些这样的人,世界会更加美丽。
几千年来,中国的隐士传统仍在延续,莽莽终南山为隐士们提供了一个天然屏障,也默默地保守着这些秘密。
雪后的终南山云雾缭绕,曾经眼跟前的景物如魔术般地不见了,全被隐藏了起来;一阵轻风吹过,群山犹如海市蜃楼一般,忽隐忽现,变幻多端。
如果在高空中俯瞰,终南山则群山起伏,云雾缭绕,绵延千里。
近年来,居住在闹市的人渴望走进大自然,旅游热、登山热, 让不少的登山爱好者、驴友等在山中的活动越来越多。偶尔,他们也看到了山中的出家人和修行者,与比尔·波特介绍的终南山隐士如出一辙,渐渐地,这些隐藏在深山里修行者的秘密被都市人知晓。
哦,终南山里还隐藏着另外一个神秘的世界!
❁
第一篇 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
1 不见王维
不见王维
2009年9月8日 蓝田辎川 中雨
冒着绵绵秋雨,我从西安出发,往东南行40公里,来到终南山蓝田境内,就是那个猿人曾经生活的地方,有一个山谷,以前曾是军事禁区,后来逐渐对外开放,山谷不深,却因为千年前隐居了一位大诗人王维而名扬。这个山谷粗看与别处无异,青山绿草,谷中一条小溪,终年川流不息。
带着拜访故人的心态,我来到山里这处独特的别院,山还在,人不见。
也许等我百年之后,在另一个世界,可以与大诗人王维一起漫步在山谷里,前面野花遍地,旁边百鸟争鸣。
《终南山》(终南山时期)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别业》(辋川时期)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绝大多数时间住在当时京城长安的这个郊区,终南山山脚下的一座房子里,周围鸟语水鸣花香草青,这也许就是今人羡慕的别墅生活。别墅的前后都是竹林,推开门,透过竹林间的缝隙,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山峦。别墅旁边有一条小河流,在晴朗的日子里,王维常常沿着河岸,逆流而上,也许这些诗歌就是那一日春光明媚下的杰作。
终南山夜色
诗人以自在安闲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厌世好道、优游山水、随遇而安的心态。王维的许多诗都深含佛理禅趣,从表面上看,他所写的多是“苍山”、“日色”、“青松”、“翠竹”、“鸟啼”、“花笑”、“流水”、“钟声”……实际上所表现的多是一个圆满自在、和谐空灵的“真如”境界。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2013年4月4日 蓝田辋川 阴转小雨
再访王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假,我产生了再次前来拜访王维的念头,这一想法得到家人的支持,我们一家人开着车前往位于蓝田县網川镇的王维故居。我多年前去过,印象也已模糊,她们都是第一次去,兴致颇浓。
在车上,我问女儿陈诗哲:“能背几首王维的诗歌吗?”
孩子迅速地掏出手机,百度。
王维的诗歌,在手机屏幕上显示出来有三十首之多,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相思》,其中的名句也很多,诸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汽车从蓝田县东下了高速,拐进乡村小道。这几年乡村的变化真大,以前的瓦房大面积地被二三层的楼房所替代,道路也由砂石路变成了通村水泥路……
曾经模糊的印象再次被刷新着。
公路两边还有村民在翻修房子,只是盖房子的方式偶尔透出原始的味道,比如和泥时,还有人光着双脚在泥堆里来回地踩着;打水还是用辘铲一圈一圈地往上提。
开车到了白家坪,这个曾是7414工厂的山沟里,王维故居就位于此。
曾经的7414 工厂,是三线建设时期的一个军工企业,前几年已迁往西安。在原工厂的大门前,一道铁门紧锁,只留有一个小门供人出入,旁边有一个小饭馆叫做“王维山庄”,一条沙皮狗懒洋洋地卧在屋檐下。这个山庄提供餐饮、住宿、垂钓和棋牌, 老板颇有广告意识,在门头上印上自己的电话号码。
老板告知:“车不能进去了,人可以走进去,不远,有两百米吧。”
停好车,我们一行人往前走,路上看到有人扛着松树准备去移栽,询问得知这就是白皮松,城市绿化的稀缺树种,一棵五六年的白皮松可以卖好几千块,当地人看到商机,纷纷培植白皮松树苗。
一路往前走,看到厂房成排地荒废了。这里曾是一个数万人的大企业,从厂房的规模可以想象出这个山沟五六十年代的繁华。
远远地看见一棵高大的树矗立于马路中央,枝繁叶茂,与周围荒废的厂房形成了鲜明对比,树下一位工人正在玩弄着手中的手机。
聊天中得知他是7414工厂的工人,是还没有迁走的人员。2003年,7414工厂在搬迁之时,为了保护这棵千年古树,在树的周围设置了围栏,并立了一块石碑,石碑上书“王维手植银杏树”几个行书大字,背面有对王维的介绍和银杏树的介绍。
这棵银杏树树冠高达二十多米,直径将近两米,由于年代久远和树枝庞大,两处被水泥柱子支撑着。
被称为“王维手植银杏树”,其实它究竟是不是唐代诗人王维在此隐居时所植,历经千年已无法考证,我相信这是今人美好的愿望而已,就像山东曲阜的孔子手植柏一样。我站在古树下概叹:人生一世,早已化作尘埃,而千年的树木依然屹立着,见证着岁月沧海。
遥想当年,王维居住于辋川,半隐半官,人也不会有多少,道路也不是现代化的柏油马路,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山谷中,王维或邀三五好友,在河边闲庭信步,或登高望远,或采桑种豆,写出不少诗歌流传后世,其中不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千年经典名句。
辋川王维故居的千年银杏树
不一会,又见来此游玩的几名年轻人爬上千年银杏树,在上面采摘银杏树叶,询问得知,他们打算用银杏叶泡茶喝。我不知道银杏叶泡茶的味道何如?有甚功效?但觉着年轻人的做法实在不雅。
此时一位老者看到年轻人在树上采摘银杏叶,大声呵斥:“这是千年神树,咋能采摘!”几名年轻人被赶了下来。
银杏树旁,一位中年妇女正在锄草,旁边一条黄色的小狗正半蹲着张望着过往的路人。
往里面继续转悠,几间空旷的厂房里传来机器的轰鸣,接着有工人出来告知:“这里不能参观,不能拍照。”
如今,时过境迁,像我等这样慕名前来的瞻仰者,来到辋川——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经居住的地方,转了一圈,除了看到这棵高大银杏树之外,再难觅到历史的痕迹。人去物非,唯有诗歌千年不朽。
临返回时,看到路边有垮塌的石块,往上看去,我诧异于树木顽强的生命力——一棵小树,树根深深地镶嵌在石缝之中,它吸收着缝隙里的营养,随着日积月累,树根硬是把石缝撑开,使石块垮塌。石块垮塌之后,原本掩藏于石缝之中的树根显露了出来,让我看到了树木顽强的生命力。
要与辋川告别,临上车,脑海突然蹦出王维的《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再次拜访王维故居,与数年前走相同的路,看相同的景,心境却大不一样。
佛禅大智慧:终南别业 ▎辛夷坞 ▎酬张少府 ▎过香积寺 (诘摩 诗佛 终南山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关于闭关4、5:苏南喇嘛:找到心灵的安宁 堪布旺嘉:菩提心是根本
关于闭关6、7:实修和理论哪个更重要?堪布依喜嘉强调基础功夫
“在一个寂静的地方,放下一切来禅修,长期苦修,才会证悟” ——明色堪布殊胜教诫开示录
* ❈ *
nirat(尼勒) ▎Surat(苏勒,也译苏拉特)---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庆祝哈祖尔.巴巴.萨万.辛格诞辰164周年!附:哈祖尔故事四则
热烈庆祝巴巴.古林德.辛格.马哈拉吉(Baba Gurinder Singh,1954-至今)诞辰68周年!
《The Crown of Life 生命的桂冠》全集(2022年6月整理)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合一 溶入 融入 证悟 证知 了知 了悟教导汇集(2022年6月2日整理)
Sant Mat 关于 证知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持名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其·坎(Sach Khand)教导汇集(萨特·洛克 第五灵境 超梵天 灵魂 圣人)(2022年6月1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道成肉身 教导汇集(明师 圣人 神人 上帝 夏白德 纳姆 音流(2022年6月1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心智 教导汇集 续1(卡尔 夏白德 萨特古鲁 灵魂 圣人 注意力)(2022年6月1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灵魂 教导汇集(心智 注意力 眼中心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朝圣 礼拜 教导汇集(明师 圣人 萨特古鲁 上帝)(2022年6月1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星光境 千瓣莲花 第一灵境 教导汇集(灵境 境域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9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主 天父 至上意识 上帝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定 定力 专注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3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入内 回撤 死亡 活时死亡 活时修习死亡法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5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夏白德 音流 纳姆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相信 信靠 信仰 信心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祈祷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29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眼中心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3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注意力 教导汇集(2022年7月1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桑(萨特桑 Satsang)萨桑义 教导汇集(2022年7月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爱 资料汇总(2022年7月17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接纳性 接受性 谦卑 教导汇集(2022年7月2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感官 教导汇集(2022年8月1日整理)
┅┅
┅┅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阿米三部曲:《阿米1:星星的小孩》《阿米2:宇宙之心》《阿米3:爱的文明》全集
《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全集(蒂帕嬷 Dipa Ma 女罗汉)
┅┅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