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博伽梵往世书》〡【博伽瓦谭】1.5.12-19

2017-02-21 Vraja Sevika dd 哥帕拉奎师那哥斯瓦米玛哈如阿佳


第五章 

圣纳茹阿达就《圣典博伽瓦谭》给维亚萨戴瓦的指示 


语音朗读:Vraja Sevika dd

12

naiṣkarmyam apy acyuta-bhāva-varjitaṁ
 na śobhate jñānam alaṁ nirañjanam
kutaḥ punaḥ śaśvad abhadram īśvare
 na cārpitaṁ karma yad apy akāraṇam

译文   有关觉悟自我的知识,如果不含永不坠落者(神)的概念,即使毫无物质性的内容也不好看。更不要说功利性活动了;这种本性短暂、一开始从事就会引起痛苦的活动,如果不用来为至尊主做奉爱服务,又有什么用?

要旨   如上所述,不仅那些不谈至尊主超然荣耀的普通文学作品受到谴责,就连不谈奉爱服务而只推测非人格布茹阿曼的韦达文献也受到谴责。根据这节诗提出的理由,就连对至尊主不具人格特性的梵光进行思辨都受到谴责,更何谈不是以奉爱服务为目标的普通的功利性活动呢?这种思辨行的知识和功利性活动,不能引人达到完美的目的地。绝大多数世人所从事的功利性活动,从开始从事的那一刻起直至结束,始终会引起痛苦;唯有用它来为至尊主做奉爱服务,才能有良好的收益。《博伽梵歌》中证实这一点说:功利性活动真正的享受者是人格首神,因此当生物为了感官享乐去从事它时,它就会成为造成严重烦恼的根源。



13

atho mahā-bhāga bhavān amogha-dṛk
 śuci-śravāḥ satya-rato dhṛta-vrataḥ
urukramasyākhila-bandha-muktaye
 samādhinānusmara tad-viceṣṭitam

译文   维亚萨戴瓦啊!你的洞察力绝对完美,你的美名毫无瑕疵。你坚守誓言,保持真诚。正因为如此,你能够全神贯注地冥想至尊主的娱乐活动,以解救普通大众摆脱一切物质束缚.

要旨   一般人天生都喜欢阅读文学作品。他们想要从权威那里聆听和阅读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但他们的这种爱好被那些充满了谈论物质感官享乐话题的不适宜文学作品所糟蹋。那种作品包括不同的世俗诗歌和哲学思辨论著,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受错觉能量(maya)影响,以感官享乐为最高目标。那些作品虽然没有真正的价值,但却经过各种修饰手法去修饰,吸引智力欠佳的人的注意力。这些受到吸引的生物被越来越深地捆绑在物质束缚中,世世代代没有解脱的希望。作为最优秀的外士纳瓦(至尊主的奉献者),纳茹阿达很同情这类垃圾文学的受害者,因此建议维亚萨戴瓦编纂超然的文献;这种文献不仅有吸引力,而且能真正使人摆脱所有的束缚。圣维亚萨戴瓦或他的代表因为受到正确的训练去看事物是真相,所以都胜任编纂超然文献这一职责。圣维亚萨戴瓦和他代表都因为受到灵性启发而思想纯洁,因为做奉爱服务而坚守诺言,都决心要拯救坠入物质活动泥潭的灵魂。堕落的灵魂都很急切地想要了解每天发生的新鲜事,而像维亚萨戴瓦或纳茹阿达那样的超然主义者可以为这类热心的人提供来自灵性世界的无数新闻。《博伽梵歌》中说,物质世界只不过是整个创造的一部分,而我们所生活其上的这个地球,只不过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个碎片而已。

全世界有成千上万从事写作的人;千百万年来,他们为大众创作了成千上万的文学作品。不幸的是,没有一部作品给地球带来和平与宁静。这是因为那些作品中没有丝毫的灵性内容。为此,我们特别推荐受苦的人类要学习韦达文献,特别是《博伽梵歌》和《圣典博伽瓦谭》,以便能获得想要的解脱,摆脱吞噬人的生命能量的物质文明痛苦。《博伽梵歌》是至尊主本人讲述的信息,有维亚萨戴瓦记录下来。《圣典博伽瓦谭》是对同一位至尊主奎师那所从事的超然活动的描述,本身就能够满足生物想要永久和平及摆脱痛苦的渴望。编纂《圣典博伽瓦谭》的目的,是为了让整个宇宙的众生可以摆脱一切物质束缚,获得彻底的解脱。只有像维亚萨戴瓦和他那些完全沉浸在为至尊主做超然爱心服务中的真正代表,才能够对至尊主的娱乐活动作这样的超然的叙述。至尊主的娱乐活动及其超然本质,只有在这样的奉献者做奉爱服务时才自动地向他们展示出来;否则没人能了解或描述至尊主的活动,哪怕是人用许许多多年去思辨、去推测也无济于事。《博伽瓦谭》中记载的一切都是那么精确;这部五千年前编纂的非凡文献中的所有语言,现在都在丝毫不差地发生着。所以,《博伽瓦谭》的作者维亚萨戴瓦能清楚地看到并了解过去、现在及未来发生的一切。像他这样解脱了的人,不仅视力和知识是完美的,聆听、思考、感受及其他感官活动也都是完美的。解脱了的人拥有完美的感官,而且只有具有完美感官的人才能奉侍感官的主人慧希凯施(hrsikasa)——人格首神奎师那。因此,《圣典博伽瓦谭》是韦达经的编纂者——绝对完美的人物圣维亚萨戴瓦,对绝对完美的人格首神的完美描述。

14

  tato ’nyathā kiñcana yad vivakṣataḥ
 pṛthag dṛśas tat-kṛta-rūpa-nāmabhiḥ
na karhicit kvāpi ca duḥsthitā matir
 labheta vātāhata-naur ivāspadam

译文   你想要描述的事物如果看起来与至尊主没有关系,就只会产生各种使人心躁动不安的形象、名字;犹如风吹小船,使其漂泊不定。

要旨   维亚萨戴瓦是所有韦达文献的编纂者,他描述了以功利性活动、思辨知识、神秘瑜伽和奉爱服务等各种方式可以获得的超然觉悟。除此之外,在他编纂的各种往世书中,他还推荐了对那么多形象及名字各异的半神人的崇拜。结果是:大众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不该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为至尊主做服务上;他们总是感到心乱,不知道真正的觉悟自我的途径究竟是那一条。圣纳茹阿达指出维亚萨戴瓦编纂的韦达文献中存在这一缺陷,并强调要描述只与至尊主有关的一切。事实上,除了至尊主,世上没别的。至尊主展示出各种各样的扩展。他是整棵树的根,是整个躯体的胃。把水浇到树根上是给树浇水的正确方法;同样,把胃填饱后,能量就会扩散到全身的每一个部位。所以,除了《博伽梵往世书》(bhagavata purana,《圣典博伽瓦谭》),维亚萨戴瓦不该编纂其他往世书,因为一丝一毫的偏离都会对自我觉悟造成浩劫性的破坏。如果丝毫的偏离都能造成如此浩劫,更不要说刻意谈论并详细描述与绝对真理人格首神无关的概念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了。崇拜半神人存在的最大缺陷,是这种崇拜造成了泛神论的概念,灾难性地产生了许多宣传有损于《博伽瓦谭》原则之教义的宗派;但只有《博伽瓦谭》的这些原则,才能给觉悟自我的人以精确的指导,使人通过怀着超然的爱做奉爱服务,觉悟到自我与人格首神的永恒关系。就有关这方面所举的风吹动小船的例子非常恰当。泛神论者为选择崇拜对象而心思混乱,因此永远不可能达到觉悟自我的完美境界。

15

jugupsitaṁ dharma-kṛte ’nuśāsataḥ
 svabhāva-raktasya mahān vyatikramaḥ
yad-vākyato dharma itītaraḥ sthito
 na manyate tasya nivāraṇaṁ janaḥ

译文   普通大众自然都很喜欢享受,而你鼓励他们以宗教的名义那么做。这无疑受到谴责,而且极不理智。他们以你的教导为指南,所以将把以宗教的名义从事这种活动视为理所当然,根本不在乎这么做是被禁止的 

要旨   圣维亚萨戴瓦以推荐从事功利性活动为基础原则编纂的《玛哈巴茹阿特》等不同的韦达文献,在这节诗里遭到纳茹阿达的谴责。一世复一世长时间地与物质接触,使生物都有通过努力工作去主宰物质能量的自然倾向。他们不知道人生的责任是什么。人的生命形式是挣脱错觉能量钳制的机会,因此人唯一的工作是重建失去了与神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从不应该被鼓励打着宗教的幌子去制定感官享乐计划。人的精力的这种转向,导致了被误导的文明的发展。圣维亚萨戴瓦是被授权在《玛哈巴茹阿特》等韦达文献中对知识给予解释的人,所以他以某种形式鼓励感官享乐是在人们灵性进步的路途上设置的巨大的障碍,因为大众不会自愿退出把他们束缚在物质世界里的物质活动。在人类文明的某个阶段,当这种打着宗教的幌子(例如以祭祀的名义牺牲动物)从事物质活动的形象太过猖獗时,至尊主本人就化身为佛陀(buddha)前来否定韦达经的权威性,以阻止打着宗教的幌子进行动物祭祀的活动。纳茹阿达预见到这种情况,所以谴责这种鼓励人以宗教的名义进行感官享乐的文献。吃肉的人之所以还继续以宗教的名义在某个半神人或女神面前举行动物祭祀。是因为在韦达文献的某些地方推荐了这种有条件限制的祭祀。推荐这种祭祀的目的本是为了劝阻吃肉的人吃肉,但后来,这种宗教活动的宗旨逐渐被遗忘了,屠宰场变得很普遍,这是因为愚蠢的物质主义者不想去聆听有资格的人对韦达文献的解释。

韦达经中明确地说,靠辛苦工作、积累钱财,甚至是繁殖人口,永远都不可能使人达到人生的完美境界;相反,人生的完美境界只有靠弃绝才能获得。物质主义者不理会这一训谕。按照他目的观点,只有那些因为有身体缺陷而没能力养家糊口的人,或者家庭生活不成功的人,才会过所谓的弃绝生活。

当然,在像《玛哈巴茹阿特》那样的史记中,既有物质的话题,也有超然的话题。《博伽梵歌》是《玛哈巴茹阿特》的一个篇章。整部《玛哈巴茹阿特》所表达的要旨,以《博伽梵歌》为最高教导为总结,那就是,人应该放弃其他所从事,只全心全意地皈依主奎师那的莲花足。但倾向于物质生活的人,更受《玛哈巴茹阿特》中记载的政治、经济和慈善活动的吸引,而不是被《博伽梵歌》主题的吸引。纳茹阿达直言责备维亚萨戴瓦的这种妥协精神,建议他直接表明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是认识自己与至尊主的永恒关系,并立刻皈依他。

承受某种疾病痛苦的病人,几乎总是想吃一些医生禁止他吃的东西。有经验的医生不会作出任何的妥协,去让病人吃哪怕一点点他根本不该吃的东西。《博伽梵歌》中说,不应该劝阻执著于功利性活动的人从事他的职业,因为他有可能逐渐升上觉悟自我的层面。这条训示有时适用于那些只进行枯燥的哲学思辨而没有灵性觉悟的人,但对于正在做奉爱服务的人就不需要这样建议了。

16

vicakṣaṇo ’syārhati vedituṁ vibhor
 ananta-pārasya nivṛttitaḥ sukham
pravartamānasya guṇair anātmanas
 tato bhavān darśaya ceṣṭitaṁ vibhoḥ

译文   至尊主是无限的。只有经验丰富、退出追求快乐活动的人,才有资格了解灵性知识。所以,对那些因依恋物质而无法理解灵性知识的人,您阁下应该通过描述至尊主的超然活动,指给他们通向超然觉悟的路。 

要旨   神学研究的主题是十分困难的主题,尤其是它牵涉到神的超然本性时更是如此。它不是依恋物质活动的人所能理解的主题。只有通过培养灵性知识而几乎完全退出物质主义活动的经验丰富的人,才能研究这门伟大的科学。《博伽梵歌》中明确地说,在千百万人中,只有一个人有资格进入超然觉悟的范畴;而在上万个这种有超然觉悟的人中,只有很少几个人能理解专门把神作为一个人来研究的神学。正因为如此,纳茹阿达建议维亚萨戴瓦通过直接描述至尊主的超然活动来阐述神的科学。维亚萨戴瓦本人就是精通这门科学的人,而且他不依恋物质享乐。因此,他是阐述这门神学的合适人选,他的儿子舒卡戴瓦·哥斯瓦米是接受这门科学的适合人选。

《圣典博伽瓦谭》最最高级的神学,因此能对一般大众产生类似药物的作用。这部文献因为记载了至尊主的超然活动,所以与至尊主本人没有区别。事实上,它是至尊主的文学化身。所以,普通大众可以通过聆听对至尊主活动的描述与至尊主接触,逐渐治愈物质疾病。经验丰富的奉献者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时间和环境,找到改变非奉献者的各种方法。奉爱服务是强有力的活动,经验丰富的奉献者可以寻找合适的方法将其注入物质主义者们迟钝的大脑中。奉献者为侍奉至尊主所从事的这种超然活动,可以给物质主义者愚蠢社会带去新的生命。就如何用超然的知识改变物质主义者这方面,柴坦亚·玛哈帕布和他的追随者们展示了专家的灵活与熟练。靠运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给这个纷争年代里的物质主义者带去和平的生活及超然的觉悟。

17

tyaktvā sva-dharmaṁ caraṇāmbujaṁ harer
 bhajann apakvo ’tha patet tato yadi
yatra kva vābhadram abhūd amuṣya kiṁ
 ko vārtha āpto ’bhajatāṁ sva-dharmataḥ

译文   放弃世俗的职责转而为至尊主做奉爱服务的人,在不成熟的阶段也许间或会堕落,但那并不影响他最终获得成功。然而一个非奉献者,即使他全心全意履行他的职责,也不会有任何收获。 

要旨   就人类的责任而言,一个人一出生就要履行无数的责任;他不仅有对父母、家庭成员、社会、国家、人类、其他生物体、半神人等的责任,还有对伟大的哲学家、诗人、科学家等的责任。但经典中说,人可以放弃履行上述这些责任,全心全意地只为至尊主服务。因此,人如果这样做,而且圆满地为至尊主做奉爱服务,他的人生就成功了。但有时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有人因一时感情用事而为至尊主服务,但长期下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因不良的交往而从为至尊主做服务的路途上退了下来。历史上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事件。帝王巴茹阿特(bharata)因生前过于依恋一头小鹿而被迫在来世投生为一头鹿。他在死时都想者那头鹿,于是就变成了一头鹿,尽管在鹿的身体里他没有忘记前生发生的事情。同样,祺陀凯图(citraketu)也因为冒犯希瓦的莲花足而从他原有的的地位上坠落。但尽管如此,这节诗中还是强调,托庇于至尊主的莲花足,即使不慎坠落,中断了履行做奉爱服务的责任,他也永远不会忘记至尊主的莲花足。人只要为至尊主做过一次奉爱服务,就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接续上这种服务。《博伽梵歌》中说,哪怕是做一点点奉爱服务,都可以使人免于最可怕的危险处境。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阿佳米勒(ajamila)的例子就是其中之一。阿佳米勒人生的早期曾是奉献者,但年轻时堕落了。然而,至尊主还是在他死的时候拯救了他。

18

tasya putro mahā-yogī
 sama-dṛṅ nirvikalpakaḥ
ekānta-matir unnidro
 gūḍho mūḍha iveyate

译文   真正有智慧并有哲学倾向的人,应该只为最有意义的目标而努力。人即使从最高的星球(布茹阿玛珞卡)游荡到最低的星球(帕塔拉珞卡),也无法达到那目标。至于产自感官享乐的快乐,它会在一定的时候自动到来,就像我们虽然都不希望受苦,但却不可避免地会受苦一样。 

要旨   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在试图通过各种努力获得最大限度的感官享乐;有人忙于做贸易、办工厂、赚钱、争夺政治权利;有的人则从事经典推荐的功利性活动,希望来世到更高的星球上享乐。据经典记载:月亮上的居民靠喝一种名叫索玛·茹阿萨(soma-rasa)的甘露使自己能更大限度地进行感官享乐;按经典的推荐,慷慨布施可以上升到伟大祖先居住的星球琵垂珞卡(pitrloka)去。所以感官享乐多种多样,不是这一生享受就是等到来世再享受。有的人非常渴望在不从事虔诚活动的情况下到月球或其他星球上去,于是试图凭借人造的机械设备去那些星球。但事实并不是他们想的那样。至尊主制定的法律是:按照生物从事的活动判定他属于哪一个等级,可以住进哪一个星球。按照经典的规定:做善事可以使人享受出生良好、富有、受教育和身体健美等福报。我们看到,即使是这一生,人也可以靠勤奋地工作获得良好的教育,或者变得富有。同样,靠虔诚地活动,我们在来世也可以有这种令人向往的处境。如果事实不是这样,我们也就不会看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生的两个人,境遇却完全不同的情况了。这都是前世活动的结果造成的。然而,所有这些物质情况都不是持久的。按照我们自己做的事情,我们既可以被提升到这个宇宙中最高的布茹阿玛星球去,也可以被贬到最低等的帕塔拉(patala)星球去。有哲学倾向的人不应该对这种易变的状态感兴趣,而应该为进入永恒的世界而努力,在那里过永恒。极乐、充满知识的生活。他一旦到了那里,就再也不会被迫回到这个物质世界里的任何星球上去。物质生活的特点是有苦有乐,无论是在最高等的布茹阿玛星球上,还是在其他星球上,情况都是如此。无论是当半神人还是当猪狗,都得过这种苦乐混杂的生活 ,只不过苦乐的程度和质量不同而已。但是,没人能摆脱生老病死的痛苦。同样,每个人都有他注定该享受的快乐。没人可以靠个人努力增加或减少自己该得到的一切。而且,即使得到了,也可以再失去。所以,人不应该为这种微不足道的事物浪费时间,而应该只为回归首神努力。这才是每一个人的人生使命.
















谨以此文献给师徒传承的灵性宗师们



文章配图选自脸书 ID:Dashavatar Das

书籍中文电子文本由Prema帕布提供 

梵文诗节来自:http://www.vedabase.com






《博伽梵往世书》


【《博伽梵往事书》Srimad Bhagavatam(1-9篇 12卷)】。印度韦达梵文灵性经典,又称《宇宙古史-博伽梵之部》、《圣典博伽瓦谭》,描述至尊神首“博伽梵Bhagavan”的不同化身在每个年代显现降临的古老史实和这个宇宙间发生的故事。
本书又称为圣典博伽瓦谭,是外士纳瓦的圣经,极为详尽地描述了至尊主奎师那和祂的奉献者间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这些活动甚至吸引那些已经觉悟了自我的灵魂。




往期语音与文章超链接,点击打开即可收听。


永恒的Sanatana Darma~编者简介

《博伽梵歌 》 每日阅读之第1章1-3节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 第2章1-3节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3章诗节1-2        

《薄伽梵歌》每日阅读4.1-2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5章诗节1-2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6章诗节1-2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7章诗节1-3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8章诗节1-3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9章诗节1-2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十章诗节1-2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11章诗节1-3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12章诗节1-5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13章诗节1-5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14章诗节1-5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15章诗节1-2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