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研究生“学风年历”请查收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 清华大学 2020-01-27


▲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李传信的题词


2019年是清华大学的“学风建设年”新形势下,学校提出学风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以传统育学风、以机制正学风、以教风促学风、以典型带学风,形成具有清华特色的学风教风新风尚。


清华大学研究生作为学术科研的重要群体、学风实践的生力军,以“学风建设年”为契机,立足学生视角,自发举行系列活动倡导学术学风建设,在新时代弘扬学风建设优良传统。


学风讨论:共话学风内涵


2019年4月是清华大学“学风大讨论活动月”。微沙龙平台开发“学风大讨论”专区,营造校园学风大讨论氛围,一个月内平台发起255场讨论活动,约1500人次参与,积累反馈1300多条讨论成果。


邱勇、陈旭、姜胜耀、薛其坤、尤政、杨斌、郑力等校领导,以及王有强、李衍达、张学工、李蕉等教师代表先后做客“学风大讨论”微沙龙。师生围绕“为谁学、怎么学、学什么”“清华人应有的治学境界和追求”等主题展开充分交流。


邱勇参与学风大讨论微沙龙


4 月26 日,校长邱勇做客“学风大讨论”微沙龙。邱勇表示,优良学风是清华大学底蕴的集中体现,“严”是清华学风的最显著特点,严谨治学的风气贯穿清华上百年的发展历史。邱勇指出,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严谨治学、诚信为人的示范引导作用。学校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帮助学生解决内在动力的问题。邱勇强调,学风与学生、教师都有关,在学风建设中要体现“更从容”,希望大家以变革和开放的精神,积极思考学风建设的内涵。


▲点击图片查看学风大讨论微沙龙详情


4 月11 日,校党委书记陈旭参加 “学风大讨论”微沙龙活动,分享自己对于学风建设的感悟。陈旭强调,学风是清华的立校之本、育人之本,学风也是生活态度、做人准则,关系到师生的未来发展。陈旭指出,要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广泛充分的讨论,并全方位完善学风建设相关体制机制,希望同学们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学风,在优良学风中努力成才,为祖国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击图片查看学风大讨论微沙龙详情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姜胜耀从清华学风建设的历史出发,结合在清华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分享对于学风建设和学生成长之间重要关系的理解。副校长薛其坤从自身经历出发,提出学风建设应和我们做什么样的清华人,要为国家、社会作出那些贡献,以及人生目标和定位结合起来;副校长、教务长杨斌与同学们围绕“学风与清华人的卓越追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对学风现象与本质的见解,对清华学风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副校长尤政就科学研究的三个境界、三个底线、开展学风建设的意义等话题与同学们展开讨论,指出加强学风建设是学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副校长郑力指出,上课是积累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积累学分的过程。


▲点击图片查看院系学风大讨论进展


学风大讨论在全校范围广泛开展,依托党支部、 团支部、班级、课题组、学生组织等载体,实现中外研究生、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党员/非党员等群体全覆盖。包含研工部党支部、研究生会党支部在内的200余个党团班集体开展讨论。


讨论中,广大师生对清华学风形成高度共识,各院系总结凝练了诸多响亮口号,如建筑学院“亦博亦精,且践且思。心系方寸,志在营国”、机械工程系“学以致用,学有所成,从小做起,诚信为本”、计算机系“为人治学非一朝一夕,脚踏实地需一生一世”等。生命学院 500余名师生举办联合签名倡议,提出了“扬科学精神,稳诚信根基”的口号。


底线教育:弘扬学风正气


围绕“如何检验学风教育成果”“如何实现学术规范教育全覆盖”“如何加强学术道德警示教育”三个问题,清华大学研究生学子推动 “一网一册一视频”学风底线教育系列工作。


 “一网”指建设学术道德规范自学自测网站,要求研究生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在线学习和自测,测试通过后需要签署《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承诺书》,开展大范围线下宣传、制作学风周边纪念品。


▲学术道德规范自学自测网站:http://ritest.yjsy.tsinghua.edu.cn


▲同学们排队体验学术道德自测并领取学风周边纪念品


 “一册”指编写《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指南》,1.6万余字的手册中包含各类学术不端行为介绍,做到规范入册、案例入册、样本入册,助力研究生扣好入学第一颗扣子。



“一视频”指学术道德警示片三部曲《学术黑镜》,采用悬疑、反转、超现实风格,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批判,在强化研究生学术底线意识的同时,向学术不端行为亮剑。


▲《来电》

▲《凝望》

▲《污点》(点击动图查看《学术黑镜》原片)


从不同角度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弘扬学风正气,校研会孵化原创科幻音乐微电影《大检验时代》,讲述人类进入“大检验时代”后开启的一场“文明自检”。


▲科幻音乐微电影《大检验时代》


为增强学术规范教育的趣味性,校研会开发学术道德自测小游戏《清华求生指南》,通过多种场景和人物的设计,在游戏进程中融入81道题目,共3.6万余人次参与其中,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清华研究生学子的学术态度。


学术道德自测小游戏《清华求生指南》示意图


高线引领:统筹学术资源


随大师引领,树立学术理想。清华大学研究生群体自发组织巅峰对话、学术人生、真人图书馆等交流活动,邀请大师与研究生分享学术志趣。


先后邀请董家鸿、黄永刚、吴子牛、谢维和等教授,以及国际学术期刊资深编辑 KATIE PEACE 等嘉宾做客交流活动,从不同角度与同学们进行深入交流。4月25日,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做客“学术人生”讲坛,以“人生悟理,物理人生”为题与现场240余名师生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学风大讨论”,引导同学们思考优良学风是什么、如何做。朱邦芬表示,加强对学术规范的学习,规范科研习惯是每个人的责任。


▲点击图片查看朱邦芬老师“学术人生”讲座详情


与朋辈同行,激发学术志趣。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学术新秀、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等在“学术之路”中与朋辈交流心得,互相促进。2018年研究生特奖获得者白蕊曾和同学们分享她“有勇气去挑战世界难题,也要有勇气去面对科研当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执着坚守。


清华研究生推出 《人生答辩》微电影,提出“毕业答辩可能已经结束,但人生答辩才刚刚开始”,献礼毕业季。


▲点击图片查看短视频《人生答辩》


百年清华,太多大师从这里载入历史。清华大学研创梦工厂孵化清华学子原创作品《吾爱吾师》,以25米的国画长卷,向大师风范致敬。


▲点击图片查看《吾爱吾师》原图


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历史积淀形成的清华学风,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借《吾爱吾师》长卷发布契机,向全体在校研究生发出了“三为四学五做”的学风倡议


沐清华之风

做笃学之人


要明晰使命,思考为谁学

追求卓越,为个人修为而学;

扎根本土,为国家发展而学;

崇尚真理,为人类进步而学。


要找准方向,明确学什么

学诚信治学的规范,严谨求实;

学脚踏实地的态度,踏实从容;

学深耕专业的本领,勤笃精进;

学敢为人先的精神,攻坚克难。


要领悟方法,探索怎么学

严谨治学,要多闻阙疑,不率尔成章;

勤奋钻研,要专精覃思,不一曝十寒;

求真务实,要笃实好学,不好高骛远;

开拓创新,要革故鼎新,不固步自封;

兼容并包,要博采众长,不以蠡测海。


我们立志要做新时代的清华研究生,勤于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勇于探,格物穷理,九死不悔;坚守一,脚踏实地,志在青云!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

2019年10月



借助“清华研读间”“清华大学小研在线”等新媒体平台,推出《献礼教师节 | 清华园里的代代血脉:一场跨越七十年的师生情》《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清华学风的四世传承》等优秀作品,传递为学精神、文化传承和师生情谊。


▲点击图片查看教师节献礼视频


▲点击图片体会清华学风的四世传承


平台建设:激励学术创新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交流是知识保持鲜活的法宝,是学术不断创新的阶梯。清华研究生群体始终致力于加强学术交流,形成了以“微沙龙”O2O平台为载体的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和博士生学术论坛等品牌化学术交流活动。


自2014年上线以来,“微沙龙”已发起活动3.4万余场,跨学科比例达64%;参与人次超过15.8万,注册师生总数达到3.1万人,其中教师用户超过2000人;孵化140余个学术交流社群。通过持续挖掘“微沙龙”大数据,刻画研究生同学学术肖像,精准定位学术需求,探索数据驱动决策的工作思路。


未来,“微沙龙”还将与教师“开放交流时间”深度结合,线上引入优质教师资源,孵化主题学术社群,形成以学术兴趣为引导的聚类;线下打造学生自主设计的“Eureka微沙龙空间”实体店,双线联动,让学术无处不在,让交流触手可及。


▲点击图片进入微沙龙小程序


开展校级、院系博士生论坛是清华研究生群体中的优良传统。2019年,博士生学术论坛针对新时代下研究生的学术需求,结合院系调研结果,继续推进博论星级评定方案改革,围绕“学术性、交叉化、国际化、师生交流、常态化”五个主要发展方向修订院系博论基金管理办法,并将学风建设专题活动作为院系博论评定先修环节,强化院系博论的学风导引作用。


2019年共有35个院系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其中25场院系博论在春季学期举办,10场在秋季学期举办,春季学期博论参与人数达3270人,相较去年提升38.7%。博士生论坛信息化平台即将上线,服务博论全流程,助力博论更规范、更科学、更高效。



着眼国际化交流,接轨国际水平,举办2019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邀请全球联盟12所创始成员高校参会,共同探讨气候变化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依托学术交流、圆桌会议、环保展、校园文化周等活动,搭建世界青年学子沟通交流的平台,引导青年关注气候变化与人类命运,展现青年学子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事业中的责任与担当。


▲点击图片查看论坛详情


学风论坛:凝聚青年共识


2019年10月27日,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论坛由学校研工部、研究生院、团委指导,校研究生会主办,在清华大学“学风建设年”的工作背景下,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为即将到来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预热,旨在搭建高校交流平台,汇集力量,凝聚共识。


▲点击图片查看论坛详情


来自全国50所高校的近200名研究生以“倡导优良学风,共建新时代学术共同体”主题,围绕学术规范教育的开展、学术理想品味的培养、良好导学关系的促进、学术软环境的建设等议题进行研讨学习,交流学风建设经验,凝聚优良学风共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徐忠波,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等出席论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向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赵千川分别以“行胜于言,学成于风”“浅谈学术理想与实践”为主题在主论坛上作了特邀报告。



分论坛上,来自多所高校的研究生代表就“学术规范教育的开展”“学术理想品位的培养”“良好导学关系的促进”和“学术软环境的建设”等主题展开讨论,交流学风建设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享了工作经验、举措和成效。



论坛闭幕式上,参加此次论坛的50所高校研究生会经过广泛意见征集和讨论,共同发布了《践行优良学风,做砥砺奋斗的新时代研究生——面向高校研究生的学风倡议书》,向高校研究生同学发出“五要五做”学风倡议,呼吁新时代研究生要坚定学术理想、远离学术禁区、把握学术规律、加强学术协作、勇攀学术高峰,勇于砥砺奋斗,为祖国繁荣、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进步贡献青年力量。


《高校研究生学风自律倡议书》

全文如下

践行优良学风,做砥砺奋斗的新时代研究生

——面向高校研究生的学风倡议书


高校的研究生同学:


优良学风是新时代研究生为人为学的基础。弘扬优良学风关涉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回望历史,一代又一代学者大师方言矩行,不畏挑战,无私奉献,不懈追求,铸就高尚人格,勇攀学术高峰,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面对建设高校优良学风的迫切需要和新时代研究生承担的历史使命,经过广泛讨论达成共识,我们谨向高校研究生同学发出“五要五做”学风倡议

一、我们要坚定学术理想,做有追求的新时代研究生。追求卓越,为个人修为而学;扎根本土,为国家发展而学;胸怀天下,为世界进步而学;崇尚真理,为科学精神而学。

二、我们要杜绝学术不端,做有底线的新时代研究生。恪守学术诚信,不伪造欺骗、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严把学术质量,不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端正学术态度,不投机取巧、违规背理、浮躁求成。

三、我们要把握学术规律,做有本领的新时代研究生。夯实基础,潜心研究;解放思想,独立思辨;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勤奋为学,精益求精。

四、我们要加强学术协作,做有格局的新时代研究生。注重集智攻关、团结协作,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加强跨界交流、融会贯通,强化学科交叉意识;坚持全球视野、互利共赢,强化国际合作意识。

五、我们要勇攀学术高峰,做有贡献的新时代研究生。不畏挫折,敢啃“硬骨头”;勇于试错,敢闯“无人区”;扎根中国大地,研究重大问题;关怀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要弘扬优良学风,做到知行合一、防微杜渐,积微成著、久久为功;我们要维护学术共同体尊严,为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尽责;我们要勇于砥砺奋斗,为祖国繁荣、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进步贡献青年力量!


素材 |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

文案 | 张宇婷 陈焱松

封面图设计 | 杨思维

编辑 | 暴躁大螃蟹

审核 | 王展硕 李林泽

他的事业,炫酷,亦是温暖的。

今天!让我们纪念闻一多先生诞辰 120 周年

清华发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成果公布

清华大学6位教师8位校友

新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最爱清华图书馆,不接受反驳

点击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