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河活力发展带城市设计国际咨询
有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龙岗河活力发展带城市设计”的复杂性:大尺度,高建成,设计任务超级多,以及:面向未来的同时也面临实施。
强调实施的国际竞赛是深圳近年来的新类型,除了竞赛组织方式的进化之外,包含了一项重要的要求:详细设计范围内直接面临建设,需要深化(而总体设计范围内则强调创意和亮点,等待被整合)。实施意味沟通、意味谈判与博弈。这个要求的加入,看起来无可避免使方案的理想程度打折,但因为约束,却更加真切地激发设计的创意与想象力。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设计范围沿龙岗河横跨东龙岗区,面积为46平方公里,除了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山体、零星的城市公园与河道蓝线作为城市开放空间,其余城市建设用地建成度高达95%。
竞赛以“龙岗河”作为主题,但无论是阅读地图还是基地散步,都难免产生原生态的疑惑:河在哪里?龙岗河片区的症结在城市建设用地上,还是河流本身?看不见河流的原因是什么?同样是从城市中心区穿过的河流,未来的龙岗河对于龙岗区的意义真的比肩塞纳河之于巴黎吗?
于是对城-河关系的思考成为本轮竞赛的突破口。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龙岗大道和三号线的敷设以及龙岗河,这两个强烈的线型元素使东龙岗区在中心城镇化的阶段之中,有带状、段落、中心城市的特征,而因为新城机遇阶段,土地开发的扩张,又促使它正在往网格、组团、均质城市特征的方向发展。而“全面更新”以居住区开发为主导,见缝插针式的,形成研究范围内第三种、也是风貌最统一的城市特征。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龙岗河流域面积大至364平方公里,干流长度长达20公里,拥有7条支流,是深圳为数不多的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河流之一。
如果追溯久远的历史,可以想得到,龙岗区作为客家文化大区,龙岗河从哺育客家聚落的母亲河被转变为“三来一补”时期的排渠,其价值曾被透支到谷底。从经济角度来看,修复龙岗河的“性价比”远低于修建一座新城或者一个地铁站片区。在长期以经济利益发展的强势导向下,河流与城市的发展严重脱节:上游、中游段落被工程渠化,上游被掩映在无人使用的滨河、山体绿地之中;中游段极其狭窄,低陷在建设肌理之中;下游段奔流在空旷的城市边界,2/3的段落被工程渠化,成为一条隐匿又暴戾的雨源性河流。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整体城市设计以“用山水框架的修复实现产城共荣”作为主要概念,整合城-河关系。从整体结构层面出发,将龙岗河重新纳入城市发展的进程图景之中:
1)以龙岗大道、龙岗河作为东龙岗片区的双骨架,界定不同的空间氛围,共同发力。
2)根据干流现状特征,划定不同的产城功能片区,提升产业效能与产城的服务体系。
3)选择沿河最具潜力的设计场地,作为先行示范区,以详细设计的方式表达整体意图。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河流、山体及公园与城市干道、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不同,后者似乎天生代表效率与资本要素的交换,而前者等则涵盖更多人的交往交流以及城市慢生活的舒适感。我们希望龙岗河的修复能够为龙岗区带来三种价值:
1)吸引未来龙岗人
2)体现龙岗城的滨水特性
3) 成为“全面更新”时期的空间线索
对于高建成地区的关系连接与秩序重构,城市设计通过加强基地的本色、解读空间形态、演绎基地特征,由表及里地设计城市的秩序。
东龙岗区片区的天然特性在于产-城的交错发展,形成了马赛克式的土地利用方式。设计方案刻画出四个差异化的马赛克片区,从公共空间、主导功能、地标节点等城市设计要素诠释四个片区城-河的未来图景。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1)格网山水城:以格网、山体、绿指作为设计主题,重建山体、河流与城市边界的关系,用细密的街道、大尺度绿廊以及层次丰富的公共空间,强化原本的格网特征。
2)轴线魅力城:以轴线、公园、综合体作为设计主题,强化龙岗中心城行政、文化中心的氛围,突出龙岗河作为水轴的意义。
3)根须历史城:龙岗老城作为龙岗的发源地,充满了众多历史坐标与细密的街道,最具特色,也最具更新潜力。对于这样的片区,存在价值观的选择问题,我们选择,通过保留、强化、延续街道网络的特征,向龙岗老城的历史致敬。
4)绿波科学城:而坪地低碳城是龙岗区甚至深圳市的未来,恢复、保留、扩展其现有的绿色框架,是该片区拥有未来的前提。设计采用滤网、绿波及绿色单元的语汇界定片区的设计结构,以多条形态舒缓的绿带作为轴线,投放各类大型研发设施,以能够承接举办科学会议、企业培训等活动的“科学营地”作为片区的目标和起点。
城 - 河的设计意象
龙岗大道,因尺度非人、全段敷设高架轨道线遭受规划师和建筑师多年诟病。它确实永久性割裂了龙岗城区,也不美观,但无可否认它已经成了龙岗区的标志性设施之一。大约所有初次进入龙岗的人,都会对龙岗大道印象颇深。
沿龙岗河低陷段行走的过程体验颇为独特:低陷的河流、地面的道路以及高架的轨道线,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层次,从龙岗河岸望向龙岗大道,会令人产生“这就是真实的龙岗!”之感。
城市设计用“高线漫谷”来勾勒未来东龙岗区的两大空间脊骨,强化东龙岗区两条连续线性空间的不同体验,沿线构筑不同的高品质场所。提出“design family”的概念,描绘龙岗河独特的、能被人感知的空间意象。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漫谷”的意向针对雨源性河流的水文特征,强调全段运用自然工法,从剖面入手,软化城-河边界。并通过建立“水文工具箱”、新型滨河交通线、慢行廊桥体系、不同标高的逃生通道等,建立起21公里长的全段水文设计及管理指南。
这份指南,并非通过设定设计主题、或是指定具体的场景意向,而是通过原则性剖面及分类别的工具箱构成,旨在突破特定的场所、摆脱时间的推移、不追随具体诉求等变化因素之上的刚性设计工具和原则。每一个涉及到龙岗河的项目,无论是水文管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或者是市民,都能从这份指南里得到关于龙岗河的启发。
河流景观生态标准剖面
漫谷培育计划(工具箱)-落实多阶段设计、管理与监控
因果关系、价值聚合、秩序重构、全段设计意向的构思,都必须通过具体的场景来展现。设计中选择河湾、河口等最具挑战性与矛盾较为集中的四个节点,分别是嶂背(污水山体公园)、龙城广场(3D流动城市)、龙岗老城(根须博物馆)、坪地(湿地总部营),来体现所有的构想。
磁极生成逻辑
以生态优先、功能混合、特征强化三大设计原则,进行详细的场景设计。希望通过更加感性且愉悦的场景描绘来传递对城-河秩序的理解、并示范如何使用“漫谷设计指南”。
嶂背-污水山体公园
龙城广场-3D流动城市
龙岗老城-根须博物馆
坪地-湿地总部营
- 龙城广场节点设计详解 -
设计概念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总平面
1)龙岗河的规划回顾龙岗河沿线的城市区域在相同的尺度范围内,做过3次城市设计,其中包括概念规划、实施规划、土地整理等各种类型,也包括若干节点的详细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但实施难度却远高于龙岗河本身的整治与修复。实施的困难在于:
a. 缺乏有统摄力的,关于龙岗河的价值共识;
b. 事权割据形成城-河空间设计的屏障;
c. 城市设计的传导机制不全,各层次城市设计的管控难以通过单个更新项目进行。
2)本次竞赛的回顾与展望本轮城市设计竞赛的咨询目的是“以创新性设计理念,提出适合龙岗河沿线城市发展的思路和土地开发模式,为龙岗河城市景观空间提供最优设计方案”,同时指向城市存量空间二次开发的整体战略构想与详细的空间设计。如果将战略构想看作是抽象的、可以不断被推高的天花板,那么详细的小尺度空间设计,是具体的、贴地的,甚至是遭遇各种利益冲突的咸鱼。怎样让咸鱼穿过天花板?
或许在天花板为咸鱼精准地钻洞是一个解决办法,以城市设计的形态研究作为大尺度城市设计的基础,界定城市设计特征性元素,以特定的物质要素贯穿城市设计的尺度,在小尺度的设计中,构建特征性场所;
或许准备好一系列的梯子也是一种选择,通过建立空间框架与管理手段,提供一系列的设计工具包,作为小尺度空间设计的选择。
两种方法,都企图在不断变化的尺度中,坚持设计的眼光与逻辑,这也是本次竞赛中,关于城市设计方法最具价值的体会。在整个竞赛中,项目组始终坚持几个工作思路:
a. 越复杂的设计题目,越需要清晰且犀利地传达我们的观点。
b. 越是复杂的地段,强调“用设计的方式做研究(research by design)”,聚焦场地真实的、典型的问题。
c. 创意的产生基于扎实的研究以及跨专业知识的联动,是最后露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
. . .
本次竞赛全程获得张若冰女士、朱荣远先生、KCAP合作伙伴Mr.Ruurd Gietema、陈亚馨女士悉心指导与支持!
项目名称:深圳市龙岗活力发展带城市设计国际咨询
项目委托方: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管理局
全过程技术服务单位: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KCAP InternationalB.V.联合体
项目主管:张若冰 王泽坚
项目负责人:周天璐 Sheng Danli
项目组成员:高健阳 吴天帅 郑健钊 黄诗贤 肖彤 刘丽绮 冯嘉俊 袁艺 洪学森等
KCAP项目组成员:Jeroen Dirckx 林佳彪 AlleyChu等
近期阅读:
作者 | 周天璐
中规院深圳分院规划设计三所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