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先锋城市40年,深圳先行示范再出发!

方煜 城PLUS 2020-08-30


8月18日,中央提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若干具体意见。


这一天,距离深圳40岁生日不到十天——1979年8月26日,经全国第五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在深圳市境内划出327.5平方公里地域设置经济特区,拉开了深圳特区作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先锋的序幕。之后,几乎每一个10年,深圳都以先锋之姿,不仅“杀出了一条血路”,并且从产业、经济、社会乃至观念的各个方面,为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做出了表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桂冠绝非偶得。改革开放的40年在珠三角创造了以经济特区为引领的发展奇迹。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从1980年一个城区面积3平方公里、县域人口30余万的边陲“渔村”,发展成为建成区约900平方公里、1800万人口的现代化都市。深圳的基因或者初心就是“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


深圳的发展激发了“特区速度,升级速度,转型速度,创新速度”的一系列引领全国的城市-产业-经济迭代升级。早在2000年,《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就鲜明地表达了城市的自我意识:深圳是中国的先锋城市;并决心要做世界的先锋城市。深圳带着这样的觉悟和精神气质,成长为今天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创新型城市。


摄影:龚志渊


“人生的路虽然很长,可最关键的只有几步”。

在过去40年里,到底是哪些关键性的举措,

使得深圳成为了今天的深圳?


四十年也是四个时代。

在每一个时代,深圳又如何成为先锋与示范?


出发之前,回顾来路,

会让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更加清醒。



01特区速度

 80年代起步期:搭框架,组团城市 


开放窗口
特区立法
市场经济
集团开发


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深圳特区时,亲自概括特区要发挥四个“窗口”作用——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对外政策窗口。


  1   经济发展

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助推快速工业化进程


特区建立之初,深圳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提出了“四个为主”的理论,即特区的建设资金以引进外资为主,企业结构以发展外资企业为主,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由于享有特区立法权和单行经济法规制定权的优势,深圳以接受香港制造业转移为契机,通过推行优于港澳和内陆地区的财税政策、开创性的土地有偿使用方法、特殊的信贷政策、率先发行股票等制度,吸引了以港资为主的外资企业大量涌入,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的产业转变。


图源:摄图网


  2   社会管理

优越的劳动力吸引制度和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助推“百万劳工下深圳”的大规模移民潮


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体制下,深圳通过推行针对境外人士的灵活入境政策、便利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合同工制制度、双轨制的住房供应模式等,成为国内最早聚集打工者的城市之一,形成“百万劳工下深圳”的现象。华为、平安、金蝶等企业均创立于这一时期。


1986年开放的“大家乐”舞台为深圳青年建设者们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短短一年后便成了风靡深圳经济特区的娱乐场所,体现了特区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3   规划引导

以“综合性经济特区”的发展定位和富有弹性的带状组团空间结构引导城市建设,并预留福田中心区


特区成立后,深圳市政府从全国各地邀请108位规划设计大师、专家、学者、工程师,于1984年完成了特区建设史上第一个总体规划,正式确定了深圳特区长远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并首次从规划上提出了建设一个特大城市的构想。


通过富有弹性的带状组团空间结构,以及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适应了深圳高速发展的需求;在战略空间上把福田区作为未来深圳的中心区,定位为未来新的行政、商业、金融、贸易、技术密集工业中心。将前海作为“第六组团”,构想为2000年后开发的城市新区。

 

至20世纪80年代末,深圳吸取香港经验,建立起三层次五阶段的规划体系,并制定了《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于1990年试行,首创国内地方标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   空间拓展

初步形成原特区内分散组团式空间结构


在《深圳特区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特区开展了以市政建设为中心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南山组团、中部组团、东部组团的发展雏形。成片出让、集团式开发甚至由开发企业负责社会管理的模式,是深圳探索各种规划理念、交通布局、管理模式的试验,并最终构成了深圳城市的多样性。


图源:image.baidu.com


1979年由招商局主力规划和开发的尺度宜人的港口及工业城镇蛇口工业区(约11平方公里);
1980年由北京电子部为首的各工业部委所属企业集中开发的上步工业区;
由本地工程企业开发的八卦岭工业区;
1984年与南海石油公司合资建设的南油开发区(约23平方公里);
1985年开始起步的深圳高新区(约10平方公里);
1985年在国营沙河农场(约10平方公里)中诞生的以大型主题公园、纯居住区加少量厂房开发为主的华侨城(约4平方公里);
1989年与香港企业合资开发的天安工业区;1991年成立的福田保税区(约1.4平方公里);


由公共财政投资开发的大型居住区:园岭(1983)、白沙岭(1987)、滨河(1989)、莲花一二村(1992)、莲花北(1993)、益田村(1996)、梅林村(1998);以及1987年土地拍卖“第一槌”敲响以来由地产公司开发各个大型商业楼盘,都形成了独有的城市氛围和片区个性。


图源:image.baidu.com


同时,组团发展模式保留了一些绿带作为间隔,为快速扩张的城市提供了呼吸透气的自然缓冲空间,避免了城市扩张时的连片蔓延。


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深圳推动了第一轮包括深圳博物馆在内的“八大文化设施”的建设,同期还建成深圳体育中心、筹建深圳大学等,初步构筑起市级公共设施框架。


深圳博物馆旧馆
图源:blog.sina.com.cn


特区速度展示了深圳从计划经济体制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全面的建立起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艰辛历程。


02升级速度

 90年代拓展期:全域协调,特区内外 


     特区内外全域开拓    
 布局高新技术、高交会 
        启动福田CBD       
         民营蓬勃主体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深圳再次回到国家的前台。但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要求取消经济特区税收优惠的呼声甚嚣尘上。1994年6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深圳,重申中央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不变,勉励深圳“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1   经济发展

政府掀起“二次创业”,主推高新技术产业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世界范围的IT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呈现迅猛发展趋势,同时大规模的制造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深圳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知识密集的产业结构。


在市政府的推动下,深圳成立高新区,批复《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举办首届“中国国际高新科技成果交易会(高交会)”——其后发展成为“中国科技第一展”,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创业投资条例》,并提出构建市域高新技术产业带。另一方面,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在深圳建设深港产学研基地;成立深圳虚拟大学园,实行“一园多校、市校共建”的独特建设模式,吸引全国22所高校进入,成为国家科教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先行示范;原则通过深圳大学城总体方案,选址南山区。


民营企业在此阶段迅速发展,占据深圳企业半壁江山。为蓬勃的创新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企业生态环境。


图源:汇图网


  2   社会管理

持续吸引劳动力迁入并适时调整劳动力结构


1992年,深圳出台最低工资标准,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最低工资制度。同年,《深圳市社会保险暂行规定》出台,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社会共济与自我保障有机结合”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这二者的结合,使得深圳大量吸纳了中国内地劳动力转移,形成一个年轻富有活力的特大移民城市。


同时,随着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萎缩,各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迅速提高,对学历、职称、资历的要求不断拔高,知识型、技术型人才进入特区的比重急速上升,而简单体力型劳动者的比重大大下降。


图源:sohu.com


  3   规划引导

定位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首次提出全域生态和全域规划


1996年版的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深圳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的地位。首次将城市规划区拓展到全市域,奠定了深圳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同时对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对特区外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建设起到了超强引导的作用。


 

1998年,《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出台,确立了以法定图则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体系,保障了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制度化与法治化。

 

  4   空间拓展

建设福田CBD,大运量轨道交通起步


1992年,深圳发布《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农村城市化的暂行规定》,开始实施第一次农村城市化统征工作。在政府完成统征土地之后,《福田中心区详细规划》提出深圳CBD功能定位和空间概念方案。1993-1996年是福田中心区市政建设最快速最集中的阶段,市场投资也启动了中心区第一代商务楼宇建设。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导致多家港商退出拟投资项目,但市政府却加快了财政投资步伐,启动中心区六大重点工程(市民中心、少年宫、图书馆、音乐厅、电视中心和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试验段)。这一时期开始发展大运量轨道交通,现代化立体综合运输体系逐渐形成。1992年深圳盐田港口岸开通。次年,经国务院批准,深圳机场成为中国第一个海空联运的对外航空口岸,并开通深圳首条国际航线——深圳至新加坡航线。


摄影:龚志渊


升级速度展示了深圳抓住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性机遇,跨越产业阶梯,直接迈入信息互联网时代。


03转型速度

 00年代转型期:生态文明,划定发展底线 


深港合作,WTO走出去

  认识“四个难以为继”

  深圳2030与前海中心 

   存量发展,产业转型  

       基本生态控制线     


2003年被认为是“深港合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香港与北京签署“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深港两地政府签署“1+8”协议(《深港两地政府合作备忘录》及相关协议),以及深圳皇岗口岸实行24小时通关,标志着深港合作进入新阶段。


与此同时,2004年,市委对深圳的发展作出了四个“难以为继”的判断,而在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这四个方面的“难以为继”中,土地资源的难以为继最为突出。深圳开始探索存量发展、转型发展的路径。



  1   经济发展

率先提出“文化立市”,助推四大支柱产业


2000年召开的深圳市第三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业和现代物流业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2003年,深圳又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立市”战略。至此,深圳逐渐趋向于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深圳产业发展进入到优化产业结构、参与全球竞争的新的发展阶段。


深圳的对外政策也从“引进来”过渡到“走出去”。2006年,《深圳市实施“走出去”战略规划纲要》出台,深圳首次把“走出去”列入城市重点发展战略。以华为、中兴、万科、腾讯、比亚迪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拓展跨国投资和全球运营业务,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与企业自主扩张并行,龙头企业领跑与广大中小企业跟随”的海外发展格局。


  2   社会管理

关注高素质人才引进,拓展民间力量


关注高素质人才引进,探索科学人口服务制度。2000年起,二线关放宽,为大量高素质人才进入特区工作创造了条件。深圳还出台了《深圳市政府关于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的若干规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海外人才来深创业。


2007年,深圳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实现了“全民医保”的城市。2008年,深圳实施《深圳市居住证暂行办法》,率先探索科学的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至2010年,深圳市域常住人口首次破千万(1037.2万人),非户籍人口比重为75.8%。


图源:image.baidu.com


  3   规划引导

严控新增,盘活存量,并重点打造前海中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探索深圳城市社会经济转型路径,2002年开展《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研究。策略指出深圳的城市发展要从速度规模型向效益质量型的战略转型;从单纯的注重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向全面统筹和协调城市管理转变;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的战略目标,并把香港作为深圳的战略性伙伴关系;提出“差异化”的分区发展策略,强调了珠江东岸轴线的战略意义,并提前设想前海中心;创造性提出制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生态安全体系。



在《深圳2030》的指导下,2010年版的城市总体规划开创了我国转型时期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先例。经国务院批复,明确了深圳市作为“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的地位。规划提出“严控新增,盘活存量”的空间策略,并首次强调了深圳双中心的城市结构,提出将前海地区规划为深圳一个新的城市中心,将其定位为深圳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深港新的对接点。


图源:image.baidu.com


为落实从重视用地增量递增的用地规模扩张向重视存量优化的资源集约利用转变,市政府提出《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深府【2006】106号)及《深圳市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等有关土地管理的七项政策,简称“1+7”文件。


2005年正式实施《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在国内首次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进一步加强了对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及郊野公园以及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等的保护,确定了深圳城市增长边界。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

  4   空间拓展

特区外内外一体化,原特区内探索存量更新


随着“全境开拓”思想的逐步实现,区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深圳开始全面实现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2004年,深圳特区外的宝安、龙岗两区农村城市化进程全面铺开,深圳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没有农村行政建制的城市。


交通设施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开始通到关外,高速公路集中在关外建设,四大新城(大运新城、坪山新城、光明新城、龙华新城)建设提速,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始均等化配置。


龙岗大运新城

图源:image.baidu.com


特区内城市更新进程加快。自2004年开始,深圳向旧居住区、旧工业区、旧商业区和旧工商混合区要资源,开始了“四旧改造”,包括华强北地区、八卦岭工业区、梅林工业区、南山工业区、蛇口工业区、岗厦村、渔民村等。2007年,深圳开始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并于2009年实施《深圳城市更新办法》,在释放土地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至2012 年,深圳土地利用出现拐点,存量用地供应占供地总量的56%,首次超过新增供地,标志着深圳全面进入存量发展时期。


城市更新项目:罗湖金融中心

图源:image.baidu.com

 

转型速度在“四个难以为继”的紧约束条件下,率先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的转型之路。


04创新速度

 10年代:创新引领,从城市到湾区 


   自主创新示范区   
   前海-蛇口自贸区  
        孔雀计划         
 
  全球创新创意之都  


这一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批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多个国家政策的叠加,为深圳“争创特区新优势”指明了方向。


2010年,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深圳正式迈进大特区时代。2014年,国务院批准建设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获批。


这一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批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多个国家政策的叠加,为深圳“争创特区新优势”指明了方向。


  1   经济发展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特征明显


2010年,中共深圳第五次党代会提出“成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同年下发的《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提出以“五个率先”[1]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的跨越。


2015年,为增强源头创新能力,《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提出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


至“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主导力量,增加值年均增速17.4%,占GDP比重由28.2%提高到40%。23个基地和集聚区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有效发明专利累计近8.4万件,约占全国十分之一。


2017全球著名科技聚落的专利数比较[2]


  2   社会管理

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非户籍人口服务


2011年4月,深圳出台《关于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的意见》以及高层次人才确认办法、认定标准、享受待遇、专项资助、团队评定办法等5个配套文件,标志着深圳在“海外引智”上又迈出新的一步。同年,深圳出台《深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人才国际化战略。2014年颁布《提升“深圳质量”人才工作行动计划》,实施八大人才集聚行动计划,“孔雀计划”项目、杰出青年人才支持项目、海外引才网络等多个涉及引进海外人才的项目均列入其中。


另一方面,2010年,深圳启动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在中国内地率先将住房保障覆盖面由低收入群体扩展到各类人才以及非户籍常住人口。并出台《深圳市低收入居民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范并统一了低收入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并首次将非户籍居民纳入社会救助政策的考虑范围。


至2016年,深圳市域常住人口达到1190.84万人,非户籍人口比重为67.7%。而实际服务管理人口已达到1800万人左右。深圳已累计引进“孔雀计划”团队64个,累计认定海外高层次人才1583人。


图源:news.takungpao.com


  3   规划引导

明确深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战略定位


2018年1月,在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上,深圳明确了“面向两个一百年”的城市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深圳第一次以“创新”为关键词,掷地有声地提出了未来发展目标。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规划纲要确定深圳的定位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4   空间拓展

加快建设前海中心,功能外溢带动区域发展


根据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和前海深港合作区开发建设总体要求,前海城市新中心以前海国际金融城为引领,以桂湾金融先导区为抓手,全力推进前海蛇口自贸城、前海国际金融城、香港现代产业城和蛇口国际枢纽港“三城一港”建设,着力打造中国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完成“引入港企背景累计达2100家、引进世界500强投资企业累计达100家”的工作目标。


全球金融危机后,随着区域交通系统和分工体系进一步完善,深圳的扩散作用进一步凸显。以华为、中兴通讯、腾讯、华润为代表的深圳龙头企业积极向深汕特别合作区、东莞松山湖、深河产业城等地布局生产基地、互联网数据中心等,逐步形成“总部、研发在深圳,其他制造、生产环节在外地”的态势。形成深莞惠都市圈协同发展、深汕紧密合作的区域格局。



创新速度展示了深圳面向未来,从追赶到引领,逐渐进入科创“无人区”,勇于探索一条创新驱动、“从单一城市到区域协同”的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是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典型。成立深圳特区的初心是"敢为天下先",深圳特区作为先行先试的实验平台,这40年的迭代展示了“深圳速度”,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城市奇迹。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在大湾区这个新的试验平台,深圳将肩负起更加重要的使命与责任:



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历史再一次选择了深圳,肩负更艰巨的使命,面对更复杂的挑战,胸怀更宽广的湾区,此刻深圳更应回望历程、重温初心、冷静应对,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进,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再次创造一个世界城市史上的新奇迹。


. . .

近期阅读:

方煜:从“深圳特区”到“大湾区”的跨越


产业用地:深圳经济的空间投影

深圳光明科学城:大湾区科技硬核!


地方感:台湾中和社区营造

深圳转制型社区的规划与治理创新

 



作者 | 方煜

中规院深圳分院院长


注释:

[1]“五个率先”即率先实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率先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内生增长;率先创新制度安排,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率先营造人才宜聚环境,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率先推动低碳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洲商学院、康奈尔大学,《2017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


参考文献:
1. 罗彦《政府推动主导下的城市化》
2. 罗彦《深圳市城市化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 陈一新《深圳福田中心区规划实施30年回顾》,城市规划,2017(7)
4. 陈一新《深圳35年规划建设展(莲花山规划展厅讲解)》
5. 《深圳城市规划管理六阶段划分(讨论草稿)》
6.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专题——新型城镇化历程检讨与对策研究》,2015年7月
7. 香港智经研究中心《深圳市2050城市远景发展策略专题——国家战略下的2050深港关系研究》
8.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过程稿
9. 林岭东《“深圳再定论”:马兴瑞能保住一线城市地位吗?》,前海观察,2015-08-01
10. 林岭东《林岭东论“深圳人”》之“大移民”,前海观察,2015-09-02
11.《深圳步伐:敢闯敢试领跑30年小渔村变新型大城市》,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5/12549320.html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