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伦敦文化经济:塑造世界文化之都

城Plus 城PLUS 2021-07-06

图源:image.baidu.com


伦敦拥有多元的城市形象和丰富的文化产业,是长期蝉联世界文化之城首位的国际之都。自2000年大伦敦政府成立,伦敦就将文化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要战略之一,这也是大伦敦规划的成功范例。


大伦敦政府的总体规划和文化策略都主要以政策交织为主导,尽可能地推动跨领域的综合发展、多部门的协同决策。从2004年的第一版《伦敦文化战略》到2018年的第三版发布,伦敦的文化政策在逐渐扩大范围,涉及的工作也越来越具体化。如今,伦敦的文化和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已经形成高度重叠态势。


一.关于伦敦文化的20条知识


   1    世界10大博物馆与美术馆中伦敦占据3间,全城共计有857间艺术展览馆。


泰特现代美术馆
摄影:DanielShearing


   2    伦敦有4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伦敦塔、格林威治海岸地区、威斯敏斯特宫、邱氏皇家植物园(邱园)。


格林威治海岸区
摄影:ValeryEgorov


   3    伦敦内共有300多种语言,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城市都要多。


摄政街
图源:news.cision.com


   4    伦敦的300余个场馆每年举行超过22000场音乐表演,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音乐场馆O2体育场


O2体育场
图源:ATP /Wonderhatch.co.uk / Peter Staples

   5    84%的伦敦人认为:城市文化景观是高质量生活的重要保障。

萨默塞特宫博物馆Film4夏日放映活动

图源:cntraveller.com


   6    伦敦拥有超过192个博物馆,其中有11个国家博物馆,包括收藏了有数千年历史的罗塞塔石碑(公元前196年)的大英博物馆。


罗塞塔石碑
图源:大英博物馆


   7    伦敦每年举办超过197个节日庆祝活动,其中有最大的免费节日“伦敦市长泰晤士河畔节”和吸引了近百万参与者的欧洲最大街头节日“诺丁山狂欢节”


诺丁山狂欢节
图源:thedrum.com


   8    据塞缪尔·佩皮斯(17世纪英国作家和政治家)在1662年5月9日的日记中记载,庞奇和朱迪(英国传统木偶剧)的首次演出在科文特花园举行,并一直延续至今。


2015年考文特花园五月木偶节 (Covent Garden May Fayre & Puppet Festival)
图源:AlternativeArts


   9    伦敦的现场喜剧数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多:从酒吧后台的新生力量到主要竞技场的大型表演。


喜剧俱乐部 Comedy Store

图源:Time Out London


 10   伦敦占据了英国视觉艺术领域的主导地位,引领着全球艺术市场的30%份额


弗里兹艺术博览会
图源:area-arch.it


  11   从《发条橙》(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到《哈利波特》系列,伦敦“出镜”无数,并以超过14000个“拍摄日”跻身世界第三繁忙的电影制作中心,其中《007:幽灵党》就曾在市政府内拍摄。


《007:幽灵党》拍摄过程
图源:film_london@instagram


  12   伦敦拥有英国五分之一以上的影院银幕(伦敦:911个),其数量位列全国之首。


Curzon影院
图源:designweek.co.uk


  13   伦敦时装周产生了超过1亿英镑的订单和32000个小时的数字信息,其观众来自100余个国家。


2020年春季伦敦时装周
图源:Forbes/ Mike Marsland / WireImage


 14   自1599年莎士比亚在环球剧院上映第一套演出开始,现在伦敦西区每天至少有200个娱乐节目供市民选择观赏。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The Globe)
摄影:HelenaMiscioscia


  15   建于1743年的威尔顿音乐厅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音乐厅,至今仍活跃在伦敦音乐史上的重要作品。


威尔顿音乐厅
图源:elsol.com


  16   在过去的十年里,伦敦本地艺术家阿黛尔、酷玩乐队、平克·弗洛伊德、艾米·怀恩豪斯(已故)蝉联世界最畅销榜单上的唱片艺术家。


阿黛尔(Adele)
图源:ElSol.com.ar


  17   伦敦拥有800余家书店325个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其中包括藏有《大宪章》(Magna Carta) 原本的大英图书馆。


大英图书馆
图源:Paul Hudson @ flikr


  18   伦敦设计节已经成为目前领域内的顶级活动,吸引了超过35万参展者贡献创新项目和尖端设计。


伦敦设计节作品Textile Field(展于V&A博物馆)
图源:Jane Withers Studio


  19   三分之一的英国档案馆都位于伦敦,其中包括可以追溯到11世纪、保存了诺曼王朝征服者威廉的《末日审判书》的国家档案馆。


英国国家档案馆
图源:medium.com


  20   伦敦拥有多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女帽工坊,其中包括詹姆士·洛克 (Lock& Co. 起始于约1676年),该工坊为纳尔逊勋爵制作了知名的麒鳞帽原版、以及作为2012年伦敦艺术节Hatwalk的活动特别委托版。


詹姆士·洛克帽店
图源:The Walpole


从以上大伦敦政府选取的信息点来看,值得伦敦人骄傲的城市文化生活不仅仅是司空见惯的文化设施和活动的数量统计。从宏观的经济效益到街角的草根艺术,文化已经全面渗透至伦敦人的生活中,其广度和深度都彰显着这个城市的雄厚底蕴。



二.伦敦文化产业相关数据

多维度支持城市发展    

             

图源:大伦敦政府2020,翻译:城PLUS


伦敦创意产业的影响力                            
图源:《伦敦文化战略2018》,翻译:城PLUS


- 伦敦的创意产业每小时的产值为1千万英镑(约合人民币8500万元),年产值为47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987亿元,占伦敦2018年GDP的9.4%);


伦敦是世界上谷歌搜索次数最多的城市;


创意产业占据了伦敦6分之1的就业岗位,其中3分之1来自海外;


文化旅游为伦敦带去73亿英镑的收益(约合人民币619.3亿元);


通过设立艺术处方项目普及交际舞,将罹患痴呆的风险降低了76%,为每位患者节省了216英镑


伦敦拥有世界第三的电影产业;其中伦敦Dagenham区域的一个新成立电影制片厂的年收益为35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97亿元);


历史遗产为伦敦经济做出的直接贡献(2017年数据)为32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75亿元);


伦敦为20万次夜间出行提供服务,预计未来十年通宵地铁将产生15.4亿英镑的收益(约合人民币130亿元)。


伦敦文化景观                                

图源:《伦敦文化战略2018》,翻译:城PLUS



三. 相关规划框架

为文化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与政策支持    


伦敦文化战略的成功离不开规划体系的保障,上至国家、下至地方,英国各个层级的政策都对城市的文化发展十分关注。


   1    英国规划系统与文化促进


英国(英格兰)规划框架与主要文化相关内容
制作:城PLUS

   2    《城乡规划法1990》第106条


该协议经常用于确保项目交付时急需建设的当地文化基础设施(例:新学校、可负担住房、就业培训计划、公共改善项目、历史遗产保育等),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此条款与开发商签订协议,以降低开发项目造成的负面影响,项目的交付则由地方委员会实行监督。除此之外,开发商亦可自行实施捐助。


   3    社区基础设施征收条例2010

(CommunityInfrastructure Levy)


结合《规划法2008》第216条和第59条例,该项税收可用于为各种基础设施提供资金,允许征税用于资助多种设施建设,如:游乐场、开发空间、公园和绿地、文体设施、医疗设施、学校、其他社区安全设施等。地方当局必须把税收投资于支持本地发展所需的建设项目上,或者用于提高现有设施、修复故障等。


   4    英国国家规划政策框架



   5    伦敦规划2016


图源:《伦敦规划2016》


根据《大伦敦政府法1999》的规定,《伦敦规划2016》是大伦敦政府参照NPPF的要求制定的法定地区空间发展策略文件,旨在为2036年的首都发展制定一个全面综合的经济、环境、交通和社会框架。其中政策4.6为伦敦各地的文化活动和场所的改善提供了支持,并为各行政区制定的相关规划政策提供了战略框架,要求各区:


- 加强和保护创意工作和表演空间及有明确需求的相关设施;

- 指定并开发文化区,以容纳新的艺术、文化和休闲活动;

- 促进、发展现有和新的文化和旅游景点;

- 在主要的混合开发项目中提供艺术和文化设施。


图源:《伦敦规划2016》

 

《伦敦规划2016》中的文化战略框架在遵从NPPF方针的同时,还参考了大量的伦敦各地文化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伦敦现任市长和大伦敦政府在2018年12月发布了《文化战略》文件,对文化部分的战略规划内容进行了更新和拓展。


   6    社区规划


2011年国家颁布的《地方主义法案》引入了社区规划的工作,首次为社区发展的共同愿景赋予了法定权利:


- 准备具有法律效应的规划方案;

- 授予开发项目的规划许可(“社区发展命令”);

- 通过社区基础设施税(CIL)获得额外资金。

 

在伦敦,每个社区都可以通过建立符合资质的社区论坛(Neighbourhood Forum),由郡政府引导进行规划起草、公众咨询和审查、全民投票等过程。社区论坛、文化组织、地方当局的密切合作对规划的制定至关重要。此外,英国政府还提供高达8000英镑的拨款助力,对于正在面对复杂问题的团体给予额外6000英镑的申请资格。



四.大伦敦政府专项规划

《文化战略》系列       


自大伦敦政府2000年成立以来,大伦敦地区随着市长的变更一共发布了3部文化战略,主要以文字形式出现,相应的空间战略则结合其他领域的政策在上面的历版《伦敦规划》中形成空间战略。所有版本的文件中都大量引用经济数据,充分展现了文化艺术产业对伦敦经济的重大贡献。虽然每一版的政策方向随着每届市长在不停变化,但其内容越来越细致、涉及范围逐步扩大、具体细节和行动也更加清晰,给各部门的工作开展给出了明确的指引。


  第一版   伦敦文化首都:实现一个世界级城市的潜能

(London Cultural Capital: Realising the Potential of a World-ClassCity)


  

  第二版    文化大都会

(CulturalMetropolis)



 

  第三版(现版)  伦敦全民文化

(Culture for all Londoners)


👉获取《伦敦全民文化》中英文版进入公众号,在对话框输入伦敦文化,获取下载链接



五.文化战略实施案例


  案例1  英式设计与科技力量的整合与国际营销:

千禧委员会(Millennium Commission)


坐落于格林威治的千禧穹顶
图源:Mark Eaton / Dreastime.com


成立于1993年的千禧委员会是英国国家彩票(National Lottery)旗下的一个公共非政府机构,以彩票收益为启动资金,通过提供财政援助为适当的项目提供鼓励,受资助的项目类型广泛:从艺术到科学,从乡村礼堂到国家级运动场,从临时展览到永久桥梁建筑。作为备受国际关注的伦敦获得了多个千禧项目的批复,其中包括伦敦眼(又称千禧之轮)、千禧桥、千禧穹顶(又名O2竞技场)。伦敦的所有千禧年项目都通过竞赛的方式集结了英国本土的著名国际设计、工程和科技企业,该系列成为了英国庆祝活动的核心献礼,成功吸引了大量国际公众关注,从多方面推动了伦敦的发展[1]。千禧年系列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国家级别的大型营销活动为英国现代创意产业的蜕变打开了序幕,也为伦敦接下来吸引国际投资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伦敦规划的准备工作涉及大量的长期战略部署和多领域的合作分析,经济、金融、社会等学科缺一不可。


  案例2   泰晤士河东岸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的更新


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新设施规划图


2012年奥运会后,市长对奥林匹克公园开展了新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使文化和教育成为公园未来的组成部分,为当地社区和伦敦人带来了有意义的遗产,也成为了当地和整个东伦敦的再生催化剂。到2030年,该自治区将新增125,000个工作岗位。东岸借此项目一举成为伦敦最雄心勃勃的新文化和教育目的地,也是自1851年伦敦展览路博物馆群成立以来的首次大型文化开发。东岸横跨三个地点,每年将吸引另外150万游客到公园及周边地区。将为当地经济带来超过1.5英镑的收益,并将创造2500个就业机会。东岸建立在该地区现有的传统和创意基础之上,它还带来了世界一流的文化机构和知名大学:英国广播公司音乐、萨德勒威尔斯剧院、与史密森学会合作的V&A、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时装学院和伦敦艺术大学共同创建了一个以文化和教育为核心的全新地区。

 

  案例3   伦敦金融城与金丝雀码头


夜间的伦敦金融城街景

夜间的金丝雀码头街景


金丝雀码头是近代伦敦在金融方面的最大、最具雄心的发展项目,其定位是要解决伦敦金融城的拥挤、并为伦敦金融城的外溢提供充足的空间。伦敦金融城的前规划局长在一次发言中指出,金丝雀码头起初虽定位极高,但实际就业吸引力却不如伦敦金融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除了金融城位居市中心的交通便利以外,丰富的夜生活供给是一大重点。伦敦人酷爱下班后与同事或友人在城内小酌,而伦敦金融城内的历史酒馆密度高(Pub:英国的重要文化战略资源,具有悠久历史和社区凝结力的场所),让全是办公室空间的区域在夜晚也能充斥着人流和活力。白天人满为患,下班时间变身空城——这也曾是伦敦金融城的一大痛处。在经过了一番酒吧文化复兴等文娱行动后,金融城的活力倍增,全方位的优质文化生活甚至一度严重影响了金丝雀码头区域的人才进入,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们更希望留在金融城工作。夜间经济的魅力在《伦敦规划》第一版修订版中就已经有所体现,在空间之上,时间也变成了规划战略的重点。

 

结语


跨领域的政策交织和多元并行发展是伦敦规划的核心,这一特点在文化领域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三届市长的努力下,伦敦的文化产业已经触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了社会、经济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要素。大伦敦地区长期面临高位发展的巨大压力,在不断的规划探索中,伦敦逐渐摒弃单一领域的绝对话语权,多方协同全力以“一切为了高质量发展”而努力,继续助力伦敦维持世界城市的高水准运营。


……

推荐阅读:

朱荣远:大沙河与粤海街道办的南征北战


什么是优秀的场所设计?


“烟火”要热烈,规划需冷静


美国博物馆文化与博物馆经济


垃圾:另类文明简史


参考文献:
[1]Petroski, H 2001,“Millennium Legacies”, Engineering:Millennium Legacies, vol.89, no.5, pp.396.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