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观经》之“观”(二)
略论《观经》之“观”(二)
三、废观立念
正宗分中“观”、“念”同说,甚至“观”说更多,何者为重、为归、为本?
摄“观”入“念”之意,已可见其端倪,而《观经》“流通分”更显此要。
释迦本师于“流通分”之初,赞念佛之人为人中芬陀利华,观音势至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显“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念佛有此无上功德,故特别付嘱念佛一行:
佛告阿难:
汝好持是语,
持是语者,
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此文虽短,力显经宗,结示《观经》归宗在念佛一行,而不在观佛之法。此念佛一行,亦非通途所言之种种念佛,乃顺佛本愿之称名念佛。《观经》称名念佛宗旨,由此大显。与《大经》之一向专念、《小经》之执持名号毫无二致。
善导大师释此文曰:
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
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经释通观,即知“流通文”为废“观”立“念”之结归。意显:观佛为废而说,念佛为立而说;
观佛为权开方便,念佛为真实归宗。
正宗分中普应群机,开权显实,权实并显;流通文则结穴归宗,废权立实,独标念佛。故善导大师总
释一经要旨言:
此经定散文中,
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小经》承《观经》余蕴而直说念佛,大开称名一行,顿归本愿之海,显彰《观经》之玄义也。如是通观,可知《观经》广说之十六观,为应不同之机也;正开之念佛,统摄群机也。因众生根机不同,遇缘有异,乃渐进式地导归念佛,此与《大经》三辈文意相同,如善导大师之释曰: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
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四、观之深意
借由经文内容反观经题之“观”,即知“观”虽含摄“观”、“念”二意,宗归在念佛,并以“无量寿”之佛名总摄十六观,可谓唯以佛名为所观之境,佛名才举,万德齐彰,不举观而观在其中矣。所谓“观虽十六,言佛便周”。善导大师以“四十八愿,一一愿言”之释,明弥陀四十八愿,愿愿皆归念佛,以第十八愿而统摄四十八愿。
以此旨而照《观经》,可谓十六观,观观皆归念佛,经题以“无量寿”之名而统摄十六观,经文则于“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文题相符,广略相通。
再合观大小二经,即知“观无量寿”者,在观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功德。经文以十六观境详明佛德,经题以一佛名统摄无遗。宗三经要义而作之天亲菩萨《往生论》曰:
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
此一总持之释,即大显“观”之要义在观佛本愿,佛本愿者,在“遇无空过,速满功德”。
此一本愿功德,总摄《观经》乃至三经大义。欲彰佛本愿,《观经》逐次开而为十六观,借下下品五逆之机称名得生之旨,将本愿威神开显至极。能观于此,即是观佛本愿也。此就略论,若广而论之,则“观”含摄弥陀本愿所成之一切功德。善导大师于“玄义分”释“观”曰:
言观者,照也。
常以净信心手,
以持智慧之辉,
照彼弥陀正依等事。
此即意显“观”者,在“观照”弥陀依正庄严功德。
--------->>
如何以净信心手,照彼弥陀正依等事?
<<---------
善导大师于“三心”释中,融会三经,以“七深信、六决定”之意而显此;其中以“机法深信”为要,以“就行立信”为归。显“观”者,在观称名必得生。如是而观,即知佛功德者,在佛名也。能观至称名必生,即是对佛德观照之极!
《观经》借由十六观,广说依正,显意似在劝人一一修观,回向求往(要门之行)。深意实在借依正庄严显佛功德,劝归净土也。
善导大师于“七深信”之第三决定深信中言:
又决定深信:
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
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此释意显,《观经》所说依正二报,目的在使人观照明了,决定深信,欣慕求往,所谓开启“三心”也。
《往生论》于“观察门”中,以“三观察”显此“观照”之意:
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为详明三观察意,《往生论》以二十九种庄严功德成就一一明之。
如是详细观察,意在“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即弥陀愿力所成之自利利他功德成就也。故《论》最后结示云:
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
三观察合于依正二报,通为弥陀愿心庄严而成。如是广略相入,归本于弥陀愿心,明“观”之归宗所在,所谓观佛本愿也。
综上可知:“观”者,观照察知也,以信心之手,持智慧之辉,观照弥陀依正庄严、观照本愿发起因缘、观照众生往生因果等。
能如是观照,即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四十八愿,唯明念佛”,观照明了,自然信心欢喜,专称佛名矣。
此即以“观察”之助业,开启法深信,导归“念佛”正定业。借助显正,正助合一,此《观经》借“权”入“实”之大略也,所谓“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
释迦本师,极尽善巧,借由十六观,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此《观经》“广开净土之要门,显彰别意之弘愿”深意。大圣佛陀,曲应群机,善说法要,尽显于斯!于此可知:难信之法诚为难说之法。
善导大师赞曰:
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
种种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
三经之中,大小二经宗旨相对易明,《观经》借由观佛而说念佛,隐显莫测,宗旨最幽,若浮于表文,迷失真宗,自难免执于小善,失却大道。
《小经》呵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当“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即是揭其幽义,明示宗要也,亦显“观”之要义在“闻说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择《观经》而注疏,以《大经》返照《观经》,以弘愿统摄要门,以三心通摄定散,以念佛总摄三心,幽意至显,宗旨大明。《观经》之意显,则三经通彻无碍,净宗一以贯之之道——依佛本愿,专称佛名,即如皓月当空,朗然大明矣。
诵读:佛诚居士
往 期 回 访
”灵瑞寺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
客堂电话:0731-88267265
微 信 号:15111166481
Q Q: 206456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