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王永珍一直专事教学科研……

十年砍柴 文史砍柴 2021-06-12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水稻栽培发源地之一

上海邯郸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书记王永珍被本院教师姜某杀害后,我很快知道他是兰州大学1994届化学系的本科毕业生,是年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读研。他算是低我一届的校友。

有几位校友在公号后台对我说,学长你能说点什么吗?我知道在这场悲剧发生后,舆论场对垒鲜明,交锋激烈,发表意见如果不选边,很可能是两边不讨好,故迟疑至今。

就案件本身而言,由于公安机关未能公布较为详细的案情,我无法置喙。但无论如何,一个人以残忍的手段杀害另一个人,且从有限的信息可以判断凶手经过一番犯罪准备,并非激情杀人。凶手的学历、专业成就、出身和个人境遇,不但不能成为法律上从轻的理由,而且已不能减轻对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道德上的谴责。当然,他的家属聘请律师从其他方面进行辩护,比如进行司法鉴定,如果能证明行凶者患有精神上的病症,那是另一番事。

此凶案发生后,舆论场出现两种观点对立的意见。一种与中国高校青年教学科研人员的生存状况联系起来,特别是“非升即走”的制度。另一种则是谴责凶手,哀悼遇害者。许多人同情受到巨大压力的“青椒”,质疑管理者的严酷和欠公平,一些物伤其类的“青椒”纷纷说出自己的遭遇。我想持此类论调的大多是以个案之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许多公共事件发生后,多有此类论者,将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代入其中。这是正常的现象,每个人的际遇不相同,当然不可能看同一件事有趋同的立场和观点。

任何一个机构、一个行业需要考核和奖惩制度,否则就会变得低效率、不公平,没有“非升即走”的制度设计,一定还有其他的KPI。每种绩效考核制度不可能十全十美,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因人而异,会呈现不一样的功效,好的制度确实可能走样、变形。对“非升即走”以及高校管理的其他制度不是不能反思,但我以为不宜将这类理性反思和姜某杀人紧密联系。一个人犯罪可能有多种因素促成,非要突出、强调其中某个因素——很可能是弱关联的因素,就很难做到持论公允。姜某的一些熟人如他在美国罗格斯大学念博士的同门师兄撰文,回忆与之交往的印象,说姜某单纯,诚实,严谨,不占人便宜,无不良嗜好,沉浸于学术研究之中。我相信这些话是真的,不算溢美之词。而另一些人如听过姜某上课的学生,回忆是另一番形象,说姜老师冷漠,易怒,对学生不耐烦。我相信这也不是假话。人是有多重面相的,这两种评价并不矛盾。不同的人处在自己的角度,感知是不一样的。一个贪官可能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孝顺的儿子;一位清廉敬业的官员可能不是位好丈夫和好父亲。单纯、诚实的人未必就不会成为手段残忍的罪犯。

王永珍书记倒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是不折不扣的殉职。这一认定不应有什么争议。至于对他在世时行事、为人的评价,亦有不同的声音。凶案发生后一开始,有一些对其形象不利的传闻。后来又有他的同事、学生以及中学时代的老师站出来说话,说这是一位从小刻苦读书、工作后平易随和、对人热情、工作负责的人。我相信这样的评价也是真实的。事实上处在管理岗位的人,不管怎样做,不可能没人挑毛病,也不可能不得罪人。即使他不是党务行政管理干部,是位带博士生、硕士生的教授,也不能让所有的学生满意。

王永珍比我低一级,我们有过三年的光阴同时在兰州盘旋路那个不大的校园里度过,没准在校园里曾碰过面。我们是同龄人,也有着相似的少年经历。王永珍1990年从江西省万年县考入兰州大学化学系后,被选入基础理论班(大概相当后来的化学专业基地班)。

万年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县境内的仙人洞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人类活动文化遗迹,其出土的栽培稻和陶器,距今一万年以前,是现今已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地之一。这一遗址的发现将浙江河姆渡发现的中国稻作历史一下子提前了5000年。王永珍的高中老师孙长斌的印象中,他是一个白净瘦小的男孩,学习很好、人有点害羞。孙老师看着王永珍参加奥赛为学校争光,看着他考上大学、读研究生……孙长斌说,王永珍是寒门出贵子的典范。

在1990年能够考上兰州大学化学系,绝对是学霸,不比现在考上美国藤校的难度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兰大化学学科的学术地位很高,从恢复高考至今,兰大化学系毕业的本科生有8人成为院士(7人中科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我记得秦大河院士的儿子秦东言和王永珍一个班,我上大学时,秦大河正好徒步横穿南极考察归来,回校给我们作报告,轰动一时。

我随便搜了一下王永珍本科几位同班同学今天的境况,感叹这个班成材率高。宋义虎,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兰炯,兰州大学有机化学博士、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后研究,劲方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创始人、CEO;邓伟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浩力,兰州大学化学系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1999年8月至2002年6月,英国利兹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兰州大学教授、博导,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王永珍能够从兰大化学系考入复旦化学系读研究生,可见他本科阶段的学习很扎实。在复旦读研究生(是否接着读博士,未找到资料证实),再留校,应该表现优秀。如果他继续走教学和科研的路,成就也会不错。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半途改道做专职的行政和党务干部,他做过校人事处副处长,后调任数院党委书记。

记得我读大学的九十年代初,青年教师特别是有学术潜质的不愿意改行做行政、党务,行政、党务干部多是从留校做团总支书记的学生干部中培养、选拔。或许是后来高校的评价体系和利益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使然?

人生不能假设,每一次选择意味着放弃其他的可能。王永珍如果继续做教学和科研工作,成为博士生导师,也未必就一定能躲得过飞来横祸。我只能叹息命运无常,对王永珍校友的不幸遇难谨致哀悼。


精彩回顾


读《申报》新闻报道旁边的广告

一把手不再成为“一霸手”,难乎?易乎?

土猪拱白菜,也曾有过的人生梦想

阿Q的暂时躺平与李逵的躺不平

何兆武眼中的旧时湖南:落后而尚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