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24.1 《牛津法理学与法哲学手册》(上下册)中文版出版
朱尔斯·科尔曼、斯科特·夏皮罗 主编
《牛津法理学与法哲学手册》
杜宴林、朱振、韦洪发等译
上海三联书店,2017
本译著系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土社会变迁与基层司法创新机制研究”(批准号:12BFX015)阶段性成果,并受其资助出版。
Jules Leslie Coleman 教授,在本书出版时供职于耶鲁大学法学院,任耶鲁大学Wesley Newcomb Hohfeld法律理论与哲学讲席教授
1: John Finnis: Natural Law: The Classical Theory
2: Brian Bix: Natural Law: The Modern Tradition
3: Andrei Marmor: Exclusive Legal Positivism
4: Kenneth Eimar Himma: Inclusive Legal Positivism
5: Martin Stone: Formalism
6: William Lucy: Adjudication
7: Ken Greenawalt: Constitutional and Statutory Interpretation
8: Jules Coleman: Methodology
9: Jeremy Waldron: Leg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10: Scott Shapiro: Authority
11: John Gardner and Timothy Macklem: Reasons, Reasoning, Reasonableness
12: Frances M. Kamm: Rights
13: Leslie Green: Obligations
14: Christopher Kutz: Responsibility
15: Gerald J. Postema: Philosophy of the Common Law
16: Benjamin Zipursky: Philosophy of Private Law
17: Arthur Ripstein: Philosophy of Tort Law
18: Jody S. Kraus: Philosophy of Contract Law
19: Peter Benson: Philosophy of Property Law
20: Larry Alexander: Philosophy of Criminal Law
21: Allen Buchanan and David Golove: Philosophy of International Law
22: Timothy A.O. Endicott: Law and Language
23: Brian Leiter: Law and Objectivity
24: Edward Stein: Law, 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Coleman, Jules L.; Shapiro, Scott J.
The Oxford Handbook of Jurisprudence and Philosophy of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第1章 自然法:古典传统 朱振译
第2章 自然法:现代传统 朱振译
第3章 排他性法律实证主义 焦宝乾译
第4章 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 焦宝乾译
第5章 形式主义 杜宴林译
第6章 审判 于立深译
第7章 宪法解释 于立深译
第8章 方法论 刘红臻译
第9章 法哲学与政治哲学 韦洪发译
第10章 权威 韦洪发译
第11章 理由 韦洪发译
第12章 权利 杜宴林译
第13章 法律与义务 李立丰译
第14章 责任 杜宴林译
第15章 普通法的哲学 韦洪发译
第16章 私法哲学 蔡立东译
第17章 侵权法哲学 蔡立东译
第18章 合同法哲学 孙良国译
第19章 财产法哲学 蔡立东译
第20章 刑法的哲学 杜宴林译
第21章 国际法律哲学 王彦志译
第22章 法律与语言 李立丰译
第23章 法律与客观性 刘红臻译
第24章 法律、性倾向与性别 王彦志译
拉里·亚历山大(LarryAlexander),圣地亚哥大学法学院Warren杰出教授。
彼得·本森(PeterBenson),多伦多大学法学教授。
布莱恩·H.比克斯(BrianH. Bix),明尼苏达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
艾伦·布坎南(AllenBuchanan),亚利桑那大学哲学教授。
朱尔斯·L.科尔曼(JulesL. Coleman),耶鲁大学法学院WesleyNewcomb Hohfeld法理学教授,耶鲁大学哲学教授。
蒂莫西·A. O.恩迪科特(Timothy A. O. Endicott),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法学研究员。
约翰·菲尼斯(JohnFinnis),牛津大学法律和法哲学教授,圣母大学法学院Robertand Frances Biolchini教授。
约翰·加德纳(JohnGardner),牛津大学法理学教授。
大卫·古拉夫(DavidGolove),纽约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
莱斯利·格林(LeslieGreen),多伦多约克大学奥斯古德法学院(Osgoode Hall Law School)和哲学系法学和哲学教授。
肯特·格林纳瓦尔特(KentGreenawalt),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大学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
肯尼斯·埃纳·海默(KennethEinar Himma),华盛顿大学哲学讲师。
F.M.卡姆(F.M. Kamm),纽约大学哲学教授,医学(生物伦理学)教授,法学院附属教员(AffiliatedFaculty)。
乔迪·S.克洛斯(JodyS. Kraus),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
克里斯托弗·库茨(ChristopherKutz),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尔特法学院(Boalt Hall Schoolof Law)法理学和社会政策项目法学助理教授。
布莱恩·莱特(BrianLeiter),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CharlesI. Francis法学教授,哲学教授,法律和哲学项目主任。
威廉·露茜(WilliamLucy),英国基尔大学(KeeleUniversity)法学教授。
蒂莫西·麦克莱姆(TimothyMacklem),伦敦国王学院法学讲师。
安德瑞·马默:(AndreiMarmor),以色列荷兹利亚跨学科中心副教授,芝加哥大学法学院长期访问教授。
杰拉德·J.波斯特玛(GeraldJ. Postema),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CarryC. Boshamer哲学教授和法学教授。
亚瑟·利普斯坦(ArthurRipstein),多伦多大学法学和哲学教授。
斯科特·J.夏皮罗(ScottJ. Shapiro),叶史瓦大学本杰明·N.卡多佐法学院法学教授。
爱德华·斯坦(EdwardStein),叶史瓦大学本杰明•N.卡多佐法学院法学副教授
马丁·斯通(MartinStone),杜克大学法学教授,哲学副教授。
杰里米·沃尔德伦(JeremyWaldron),哥伦比亚大学Mauriceand Hilda Friedman法学教授,法学和哲学中心主任。
本杰明•C.泽普尔斯基(BenjaminC. Zipursky),福特汉姆大学法学院学术事务副院长、教授。
朱 振,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吉林大学法学院、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法哲学研究。
焦宝乾,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法律方法论研究。
杜宴林,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吉林大学法学院、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法理学、法哲学研究。
于立深,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宪法、行政法哲学和法律规制研究。
刘红臻,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人权法哲学研究。
韦洪发,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法理学研究。
李立丰,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刑法哲学研究。
蔡立东,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民法哲学研究。
孙良国,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民法哲学研究。
王彦志,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与国际私法的实证法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哲学研究。
当下哲学出版物充斥着词典、百科全书和指南,法律哲学当然也不例外。我们的意图并不是再去增加这一不断增长的标题清单。相反,我们想把关于法律哲学中之主要论题的工作汇集一卷,这一工作不仅是报告目前的学术发展水平,而且也为其作出了贡献。
我们给作者们的只是非常简单的指示:就被选定的论题,向我们给出你的“看法”。我们的理想是想使各章详细讨论这一领域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些突出进路。但是,我们也想使这些探究成为作者自己观点的出发点。我们意识到要完成这些任务,显然作者们将需要比百科全书词条和期刊文章所通常允许的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因此,我们允许作者们在一万五千个单词以内可写作任意篇幅的词条。尽管多数作者都控制在这一限度之内,但也有几个作者明显超过了这个限度,而我们也保留了这些骤增的丰富内容。
因此,这些章节并不旨在追求全面并有意地与众不同,而这正是《手册》本身的特征。正如这些作者们并未致力于涵盖每一个重要的问题和立场一样,我们也不试图将法哲学中每一个有价值的论题或主要的思想流派囊括进词条之中。这基于以下几个理由:第一,尽管我们已经创作出了厚厚的一本大书,但仍然有篇幅的限制。每一章的规模都明显限制了我们能收录的词条的数目。第二,某些重要的法理学论题在近年来的文献中已经被广泛地探讨,而且我们也不认为再讨论一次将会是有益的(例如,法理学无需有关法律和经济学之规范性基础的另一种尝试)。第三,已经承诺写作词条的少数几个人在这一计划的最后阶段不得不撤出了,而且时间的限制也使得我们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者。
总之,纵然如此,这一计划已经按照我们的设想充分地实现了:即关于法律哲学之主要论题的一本原创性论文集,而这些论文是由当今仍笔耕不辍的最令人感兴趣和最有思想的研究者所撰写的。本书不仅抓住了过往法理学的多数内容;它也展现了法哲学的现状并且为我们指出了法哲学未来发展的好几个可能方向。
最后,要是不感谢Kenneth Himma对这一计划的成功所做的贡献,我们将会是不负责任的。一开始Kenneth是这一计划的“匿名”审稿人,并很快成为了副主编。事实上,我们收到的作者提交的每一篇论文都最终送交Kenneth来审阅。Kenneth都以惊人的速度做出回应,他不但对文章的风格和表述提供有益的建议,而且还为作者们就文章的基本内容提出丰富的和有洞见的评论。几乎每一位作者(包括最初对他的批评感到伤自尊的那些人)都告诉我们说,审稿人的评论实质性地改进了他们的作品,这对Kenneth来说是一个荣耀。对此,我们完全赞同。
朱尔斯·L.科尔曼(Jules L. Coleman)
斯科特·夏皮罗(ScottShapiro)
于
纽黑文(New Haven)
纽约(New York)
毋庸置疑,大部头的《牛津法理学与法哲学手册》是现代英美法哲学(含部门法哲学)综述性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全书共分为24个主题,涵盖了主要的法哲学流派、法理论的重要论题和各部门法的哲学,卷内各章均由各领域头面人物或权威专家撰写。该书讨论主题的基础性和前沿性以及论述的深度和宽度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此类研究的发展动向。事实上,该书自出版以来,在国际和国内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学术影响,引起了学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内外众多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法哲学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理论法学中心作为京外第一家法学理论博士点1999年正式招录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以来,为了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导师组制定了在今天看来仍然称得上比较科学而前沿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求导师组各成员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重点分享、讲解国内外法理学、法哲学(含部门法哲学)的研究前沿,而这本《牛津法理学和法哲学手册》则是基本的参考书,也是了解国外法理学最新研究现状与前景透视的重要窗口。本书的英文版是2002年出版的,而从2003年秋季学期开始就已作为吉林大学理论法学中心新入学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法哲学课程的基本参考书。具体授课模式是:每位同学承担一章的内容,先由学生译为中文,并进行总结报告,然后再由老师讲解相关内容。因此,本书以及相关的授课模式对吉大法理中心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尤其是交叉学科建设均起到了很好的启发和引领作用。
翻译出版这本书首先缘起于吉大法理人多年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公益精神和学术情怀。其次则缘起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外国法律文库编委会”的策划和动议,让我们真正行动起来。尽管后来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合作,但我们仍对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心存感激:无条件宽容了我们个别成员的拖延。最后则缘起于上海三联书店的支持,让我们出版本书以贡献于中国法理学教学与科研的数年愿望得以实现。
本书是名副其实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如上所述,最先试译本书的是吉大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历届的博士研究生,尽管翻译质量可能有些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很多章节所涉主题代表了英美法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可参考的资料少,所涉概念、术语也没有统一的译法),但他们的“敢啃硬骨头”的学术探究精神无疑端正了我们的翻译态度,优化了翻译队伍。现在的翻译队伍几乎全是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培养出来、并有各自专长的教授、副教授主译,翻译章节也是各自比较擅长的领域,尽管也有个别学生参与其中,但主要从事校对和文字工作。具体而言,参加本书翻译的主要有(按所译章节先后为序)朱振、焦宝乾、杜宴林、于立深、刘红臻、韦洪发、李立峰、蔡立东、孙良国、王彦志。全书由杜宴林负责组织翻译和统稿工作,朱振协助并承担了相应的沟通联络工作。杜宴林、韦洪发、王彦志对一些章节进行了校对,中国政法大学2015级司法文明方向博士生张民全校对了第5章,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15级司法文明方向博士生段卫利校对了第14、20章。上海三联书店的冯静编辑详细审阅了全书,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王笑红编辑也为本书的及早出版做了很多协调工作。感谢各位!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译文错误及不妥之处恳请学界同仁指正,我们当感激不尽。这一点,对于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这样一个向上向善的学术共同体而言,绝非空话和套话。是为译序。
法律
思想
法律思想 | 往期推荐
纯粹法理论
Vol.264 张书友:凯尔森的生平、著述与思想 | 纯粹法理论
Vol.266 汉斯·凯尔森:何谓纯粹法理论? | 纯粹法理论
Vol.269 罗伯特·阿列克西:汉斯·凯尔森的“应然”概念 | 纯粹法理论
Vol.278 斯坦利·L·鲍尔森:纯粹法学的终结?凯尔森-克鲁格书信往来作为对凯尔森法学颠覆之开端 | 纯粹法理论
更多专题 关注我们
→法思百期精选:Vol 101.2【法思】百期特辑
→教师节专题:Vol.216 法思专题索引
→2017推送合集:Vol.263 法思2017推送合辑
法律思想|中国政法大学法理学研究所
微信ID:lawthinkers
邮箱:lawthinkers@126.com
法律思想,每周一三五19:00为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