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那些令人敬佩或者思细级恐的细节
前些天小编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知友们的答案更是一个比一个经典,一个比一个British。每条回答都是一个关于英国魅力的故事,如果把它们拼在一起,似乎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为什么深爱着英国”这个问题。
于是小编精选了一些很有同感的经典回答,带您感受一下那些令人敬佩,或者令人细思极恐的英伦范。如果你也有同感,欢迎添加你的答案。
/ 处变不惊 /
1、躲避恐袭时也不放下啤酒
图中小哥在前段时间的伦敦桥附近恐袭事件中与大家一起小跑着撤离酒吧,但他绝没有忘记带上手中的啤酒!照片登上媒体后全国反响巨大,英国同胞纷纷称赞这位小哥“绝对正港不列颠精神”。
作者:Fireman A
2、
747四发全停,机长轻描淡写1982年六月二十四日,由伦敦飞往奥克兰(新西兰城市)的英航9号航班,一架四引擎的波音七四七,途径印尼上空时发动机吸入火山灰,四发全停。飞机骤降数千米。机长Eric Moody对乘客做的情况通报后来被称为“轻描淡写的顶尖杰作”(Masterpiece of understatement)。他是这么说的:"Ladiesand gentlemen, this is your captain speaking. We have a small problem. All fourengines have stopped. We are doing our damnedest to get them going again. Itrust you are not in too much distress."
很难翻译,尤其是最后一句。大概意思是:“女士们先生们,我是机长。我们遇到了点小问题,四个发动机全停了。我们正尽全力让它们重新发动。我相信你们没啥好担心的。"万幸后来飞机还是安全降落了。
作者:Fireman A
3、
空袭期间照常开放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饱受德军空袭。空袭后第二天,街上照常营业的商店常常树一块牌子,写着:"Open As Usual (照常开放)"某些店刚好附近挨了炸弹,门面,橱窗什么的都被炸飞了,有的甚至一面墙都炸没了,店主仍旧营业,把牌子稍改为:"More Open Than Usual (更加开放)"
作者:Fireman A
4、
这张照片叫《荷兰屋图书馆的绅士》,1940年10月22日,位于伦敦肯辛郡“荷兰屋图书馆”被德军炸成废墟。
三位绅士静静立在废墟中,安详地读书。
作者:大智若愚
/ 喝茶如同生命般重要 /
1、
故事来自于一位参加了一战的英国陆军士兵的口述。
背景:在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中,机枪扫遍了每一寸土地,地上躺满了死伤的士兵。一辆英国MkIV坦克进入了战场,却撞上了一棵树,不能动弹。车内的车组人员用尽了一切办法也无法让坦克再次移动,筋疲力尽的士兵们决定冒死离开坦克,看看能不能解决问题。
“伸了伸懒腰,挠了挠头,士兵们缓慢、谨慎地沿着坦克走了一圈,检查了每一个角落,开了一个小会讨论,却发现依然无法解决问题。束手无策的士兵们呆呆地站了几分钟,然后从坦克中拿出一个煤油炉子,借助坦克的一侧来遮挡敌人的火力,坐下来为自己煮了一些茶。”——Bert Chaney, 第七伦敦TA步兵营。
——在枪林弹雨中冒死跑出坦克,想到的却是要喝上一杯茶。可以,这很British。
作者:咚懂咚懂咚
2、
这个故事同样来自于一个的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在他的回忆录《Life’s Too Short to Cry》中描述了他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这位飞行员参加了二战中的不列颠空战。当时,他所驾驶的飞机被德军击中,在他的努力控制之下,飞机最终坠落在伦敦的一块空地上。
在灰尘落定之后,他意识到自己还活着。于是他打开了舱门,环顾四周,发现飞机坠落在了一个民宅的后院,后院小得勉强容得下飞机的残余体。
这时候,房子的后门打开了,走来了一位端着一杯茶的女士。
“我觉得你需要这个。”女士对他说。
——当一个英国人看到一个人从一架坠落的飞机中死里逃生后,没有说thank god,没有问他是否受伤,而是“我认为你需要一杯茶”。可以,这很British。
作者:咚懂咚懂咚
3、
一架“猎迷”(Nimrod)飞机在完成任务返航的路上遇到了故障。机组人员在打开舱门,将声纳浮标丢到海里后,却发现舱门卡住了,怎么也关不上,于是寒冷的空气开始吹进机舱。这时,机智的英国皇家空军士兵巧妙地利用手边的茶壶堵住了舱门的漏洞,从而安全返航。
——当飞机发生故障后,英国人没有一团慌乱,没有报警或迫降,而是用他们最熟悉的茶壶解决了故障。可以,这很British。
作者:咚懂咚懂咚
/ 排队的执念 /
无论需不需要排队,是不是和你相关的排队,英国人都会条件反射地站成一条线。在排队前经常要确认一下“Are you in the queue?”。因为很多时候是吃瓜群众的条件反射。
高速上5公里外修路关闭一条车道,那么这条车道5公里前就没有人在用了,大家都一条线堵在另一条道上。
作者:一个kebab
/ 实用主义 /
1、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只有英国人能说的出来,也只有英国人能做得到。
英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100%的功利主义,这是全世界其它国家无论如何都学不到的。比如49年4月份解放军刚在长江炮击过英国军舰,第二年英国就计划向中国出口相同的型号……
作者:王子长
2、
英国加入欧盟的前身欧共体。英国曾经两次向欧共体提交加入申请,但均被戴高乐否决。直到戴高乐下台,英国再次申请,它才终于成为了欧盟一员。被拒绝两次,还要第三次申请,如此拉得下脸的国家,世界上简直没有第二个。按理说,大英帝国当初可是日不落帝国,二战期间还庇护了戴高乐的流亡政府,他们比谁都有理由第一次被拒绝之后就不跟欧盟玩了,但是人家居然来了个三顾茅庐。这份坚持,是某些二战期间一言不合就退出国联的国家不可能理解的。
作者:七亢
/ 对王室的执念 /
中国人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大英王室的血统自1066年诺曼王朝,到如今的女王都有着相承。腐国人民要是推翻了一个国王,也非得找一个具有血统的人来继承王位。哪怕这个人是别人的国王(比如詹姆士一世继位英格兰国王是也是苏格兰国王,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统一与这密切相关);哪怕这个人已经嫁到国外(比如光荣革命以后请来的玛丽就远嫁荷兰王室)也要找回来当国王;甚至玛丽是被赶走的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啊@.@不怕人家报复么。真是蜜汁执念。。
英格兰历史上的王朝更迭,都是因为找不到直系继任者,找了旁系亲属来。都不考虑一下自己么-.-
作者:小河TOT
/ 从漫画看英国人的群体特点 /
英国漫画家Graham Laidler 曾经再PUNCH杂志上创作一系列关于英国人特点的漫画而被广为人知。
(Gavin) Graham Laidler (1908–1940) was a British cartoonist, noted for his work in Punch magazine in the 1930s.
这些漫画以一种幽默的形态的反应了英国人的群体特点。
爱时刻保持冷静
绝不会保护农场设施
对新鲜空气的执念
对古董的热情追求
执念于绅士风度
门前互相让来让去谁也不想做第一个通过的人,好比我们买单似的
脑袋里大概却一根烹饪神经
火烧屁股才会行动
总是拿不定主意
以取笑奇闻异事乐此不疲
这是1930年的作品,如今的英国人也在慢慢改变,但是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本漫画。
作者:ShimmyHe
/ 安分守己 /
英国人的态度,异乎寻常的安分守己。我一位老师在牛津读书的时候,住的宿舍楼的楼长,是祖传七代的世袭楼长,每天西装革履来上班,工作态度非常认真,超级热爱自己的工作。这种人在英国多了去了,一辈子一眼都能望到头,居然还就自得其乐,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特别容易满足。他们好像就觉得: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那有什么好的?和我有什么关系?
有朋友说,这是因为他们福利好。可是就算中国的福利和他们一样好,你能坦然接受有些人的起跑线你一辈子望尘莫及、你只能给他们搬砖吗?你能保证不抱怨“跨不过的中产阶级”吗?英国人就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八个字是深深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
可是话又说回来,你会觉得英国人封闭、保守、落后吗?好像又不会吧!底层人民的生活很苦吗?好像也没有。就说公共医疗这个全世界的老大难问题吧,英国给出了一个教科书级别的解决方案。
作者:长孙刚
/ 商业的信誉和态度 /
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几天我在Tesco(一个超市)买了一盒排骨,保质期到21号,今天(20号)打开想吃发现坏了。我打电话给其客服(24小时有人接听)说明了这个状况并且向他表示最近几天满课没有时间去市区的这家店退货。客服耐心的询问了这盒肉的一些信息(生产地址,货号,销售店铺等)后向我说明了三点。
1.这一生产地址的所有这一种肉都会进行检查并向我表示接下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2.给我目前的住址寄来略大于这盒肉价格的礼品卡。
3.向我非常诚恳的道歉并且欢迎我继续在他们那里购物。
全程没提到一句向我要证明啊什么的。我觉得这可以一定程度上体现他们的信誉的态度。
作者:花苼
(本文所有答案均转载自知乎)
英国房产投资收藏贴:
富力中渝接盘万达放弃的伦敦地块,Vauxhall变身"港资城",成交价4.7亿镑
英房投资必修:租客最看重什么?不同群体有哪些特征?【权威报告】
最新权威数据:英国最贵的区均价每平米还不到10万人民币;20年来哪些区域涨幅最大/最小?
【重磅】又有两大机构将迁往奥运新城,Stratford汇聚了哪些顶级机构?英国"副都"初具规模
资金被调查,账户遭冻结,交易难完成!你还在凭侥幸来汇钱购房吗?
大选/恐袭/脱欧疑云密布,伦敦还值得投资吗?2017上半年楼市小结
伦敦那么大,哪个区域更适合您居住?剑桥权威调查解读伦敦33个行政区性格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