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荣:警惕“文旅融合”的语境误导 | 融合与冲突1
开栏语
“文旅融合”时代,有融合,也有冲突,两者相伴而生。在观察研究和实操实践中,既要探索创新融合之道,也要直面阻碍融合或因融合引发的冲突。融合是目的,冲突是阻力,也是动力,更是新时代中国旅游改革发展着力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特设【融合与冲突】孙小荣专栏,就系列问题展开持续研究和讨论,皆为一家之言。本文为第一篇。
“全域旅游”和“文旅融合”是当下中国旅游的主流语境。如果说“全域旅游”从广而全的角度强化了目的地要素的整合理念,颠覆了旅游的供需观,那么,“文旅融合”的兴起,或许会以偏概全,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文化旅游,而影响其他旅游形态的健康发展。
当我们试图以“超过90%的游客参加了文化活动”这样的数据,来证明文化旅游已成为主流时,我们已不知不觉地偏向了文化本位主义;当这些经不起常识打量的数据,成为一种刻意而为的语境诱导,产业的发展就会出现失衡的可能。且不论这个为证明“文旅融合”效应的数据是否靠谱,也不说游客参加的文化和非文化活动,是否就一定存在明显界限(见后文分析)。
既然强调文旅融合,又何必要划一个清晰的界限,来凸显——文化?
01
文旅能否涵盖旅游?
在当下的行业内语境里,“中国旅游”大有被“中国文旅”替代的势头。作为一个被简化过的行业术语,“文旅”及“文旅融合”频繁的出现在政府文书、行业研究和媒体语境中,从项目策划到规划,从各类活动、论坛主题到品牌营销传播,从企业纷纷更名到各种新组织机构设立,“文旅融合”成为核心的价值主张。
文化高高在上,旅游附着其后,中国仿佛从一夜之间,已从“乡土中国”、“城市中国”走向了一个新的时代——“文旅中国”,而且已成硕果累累的事实——我们总是习惯把预期的结果,说成既定的成果;把预期的目标,当作既成的事实。这也是文化,一种生生不息的传统。
实际上,文旅融合早就暗潮涌动,也是大势所趋,比机构改革超前,“文旅”也不单单是机构改革的伴生物,但机构改革无疑强化了它的重要性和传播力。不管是着眼于未来世界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支撑国家“文化复兴”战略,还是以文化旅游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育人目的,向文化创新要效益,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怎样强调“文旅融合”都不为过。只不过,在具体实践路径中,语境的强化加持会导致一些技术性误区,从而影响旅游形态的均衡发展。
毋庸置疑的是,文化旅游只是旅游形态之一,不是旅游的全部。至少,以资源禀赋归类,有自然和人文两大类,文化旅游属于依托人文资源而衍生出的旅游形态,除此之外,还有基于自然的生态旅游。在这两大形态中,旅游是把资源产品化,供人们体验消费的形式,“文化”和“生态”是这种形式的形容词,也是核心的基础资源和产品内容。
从世界范围看,旅游是从欧洲贵族追求满足阳光、海水和沙滩,即“3S”滨海度假起步,逐渐走向大众旅游,然后再发展到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高级形态。在旅游业发展比较早的国家,大众旅游由于客流规模大,而消费贡献率低,且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深受诟病。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则需要旅游者除了具备有钱有闲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中国旅游由于起步晚,发展的轨迹恰恰相反。先是游山玩水的生态观光,紧接着是走访名胜古迹的文化观光,然后休闲度假渐兴,到近几年才说,“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改革开放后40年急剧发展起来的中国旅游,既要面对市场规模的激增,又要面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足。超常规的发展轨迹和超常规的增长规模,共同导致很多亟待解决的挑战。再加上新消费模式又催生出更多新业态,表现在供给侧方面,往往是措手不及,顾此失彼。
“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两大形态之外,如果再以产业属性划分,就有交通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商务旅游、度假旅游、康养旅游等多种形态。还可以出行方式细分,比如徒步游、自驾游、邮轮游、航空游等,种类繁多,不胜枚举。
行政机构合并后,旅游有了新的管理归属,“文化旅游”的单一形态被空前强化和放大,显然是“行政思维”惯性使然。这也不是由谁定调并推广而来,而是行业自发的普遍意识。
一方面,中国的发展都过于依赖行政主管部门“家长式”的安排,产业归属往往都以行政部门的名称来定义,由此,形成自上而下的机构设置和行业归属,以便获得发展的统一性和合法性。
另一方面,中国语言有着超强的概括传统,喜欢化繁就简,说话不说透,需要别人揣摩。从古代知识精英开始,一个单字概括几句话,一句话包含诸多典故和意境,一本书需要衍生出很多版本的点评、批注,后世读者才能读懂其深意。
文化和旅游部门合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就成自然演变成了“文旅”,如果交通跟旅游合并,就成了“交旅”,如果农业跟旅游合并,就成了“农旅”,由此类推,会出现“工旅”、“体旅”、“商旅”、“康旅”等简称,这些我们都很熟悉。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旅游的本质是文化的差异性体验”,既旅游的终极价值是追求文化的异质性。照这个逻辑,一切旅游都必须彰显文化价值,不管是生态旅游(这个好像实在没法简称)、交旅、农旅、体旅、商旅、康旅,还是其他的旅游形态,都要附着以文化的灵魂。
因为按广义文化的理解,凡是有人为介入的,都是后天的文化范畴,即可以简单理解为——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文化,生态旅游也讲生态文化,更不用说其他旅游形态(如本文开篇所述,如果按照这个逻辑考量,与其强调“超过90%的游客参加文化活动”,还不如说100%都参加文化活动,且不会存在争议)。
这也没错,但可能出错的是,刻意为文化而文化,生搬硬造出很多所谓文化,把原本属于“灵魂”的文化,变成了装饰性的花哨“外衣”。
任何文化都有地域性,都需要经过长期的演化和积淀,尤为重要的是,这些经过时光沉淀的文化资源,要通过创意手段进行符合当下消费潮流的时尚转化,才能成为可供市场消费的文化资产和文化产品。
但在“文旅消费”和“文旅语境”浪潮冲击下,文化旅游的各级管理部门和投资经营主体,过于追求经济价值的短期回报——这也没错,没有给足文化新生的充裕时间和空间,必然产生诸多我们已经见怪不怪的“假文化”、“伪文化”和“媚文化”。
正如当下中国面临的“土地城市化大于人口城市化”的困境,我们可以短平快地追求文化旅游项目的物理空间,却不可以同样的方式获得文化旅游的价值空间,价值成长需要消费者认知和认同的过程。
我们见过太多文旅项目,像一个个身高猛增的少年,心智却发育不全,变成了不能自理的“大傻”。在一个人的成长期,过于夸大他的某方面特长,使其产生成就感和荣誉感依赖,不利于这个人的综合发展。一个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产业,也一样。
02
语境的误导
正如前文所说,“文旅融合”不是新概念,文化与旅游一直相伴相生,那句早已流传并在当下颇有异议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也不是新观点,从事旅游的人都知道。
2012年左右,在新型城镇化浪潮的带动下,各类“文旅小镇”就已在全国范围内批量化落地。2014年,时任凤凰城市旅游研究院院长的叶一剑策划发起,我们在凤凰网做了两档主打栏目,一个叫“城市中国”,一个叫“文旅中国”。也就是说,文旅融合是大势所趋,也在自然而然地演化,机构改革只不过是顺势而为,更好地为这一趋势保驾护航。
但当文化和旅游部门新设后,在铺天盖地的“文旅”信息轰炸中,在各类会议、论坛、沙龙和考察调研的现场,当被频繁追问怎样才能“文旅融合”时,想必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样的困惑——
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懂文化,也越来越不懂旅游,更搞不明白怎样才能让每个地方既能旅游,又有文化,让每个游客置身于每个地方,内心深处都承受文化之重。只好为撑场面,强说“融”。
这就好比一个原本正常走路的人,当你叫他好好走路时,他反而举步维艰,不晓得如何走路。一个平时言谈举止自然,也善于表达的人,当你将他置身于镜头前时,他会紧张尴尬,窘迫无措。
然后,为了证明自己会走路,能走好路,不紧张,能说好话,就需要刻意加入一些非自然的“表演”,以过度夸张的姿态,表现出非常态的矫揉做作——迷失本真的自我,以迎合他人的审美评判,同时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这是语境的误导,尤其是当一种语境成为一种传播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并获得普遍共识时,“群体无意识”就会大行其道。一方面,这种过度强化的语境会导致群体认同单一价值导向,而选择性忽略多元探索;另一方面,它会引发个体既要紧随大势,又对原有的价值体系飘摇不定,被孤立的忧虑导致行动如履薄冰。
“文旅融合”一家独大的语境,对其他旅游形态的发展产生不利,是有前车之鉴的。这正如中国在举国工业化、城市化语境中,忽视和牺牲了农村的发展,导致现在巨大的城乡不均衡,现在又要反哺农村,举国扶贫攻坚。你说工业化、城市化有错吗?没错。如果没有举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就没有中国经济的大崛起。按这个逻辑,着眼于全球文化竞争,从“工业化”到“城市化”,再到“文旅化”,也没错。但举国“文旅融合”必然也会造成文化旅游和其他旅游形态的发展不均衡,这也是可预见的事实。
在语境引导方面,中国旅游有着很好的实践。自1992年开始,原国家旅游局曾以每年确定、推广一个年度主题为方式,引导行业发展。事实证明,在每年的年度主题语境的影响下,这一主题包含的业态就会吸引大量的投资和消费。又由于每年都换主题,比如1993“山水观光游”,1996“休闲度假游”,2001“体育健身游”,2005“红色旅游”,2006“中国乡村游”,2009“生态旅游”,2011“中华文化游”,2012“欢乐健康游”,2014“智慧旅游”,这些年度主题没有囿于某一个方面,使得在促进业态体系的形成和产品供给层面,较为均衡。
但这一经验,没有延续下来,“文旅融合”自发地成为引领行业的发展共识。而实际上,文化有文化的局限,旅游有旅游的规律,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供研发为旅游产品的文化资源,也不是每个旅游者都一定需要文化熏陶。
是不是文化旅游,还取决于文化资源是否适合资本化和商品化,是否能够以最终的产品转化体验和消费价值,更取决于旅游者的文化审美素养和消费喜好。
按照旅游追求异质多元的体验诉求,有些游客就想亲近自然,放放空,发发呆,甚至深入无人禁区探探险、露露营,找个酒店睡睡觉,聊聊天,别跟他/她讲故事、谈文化、兜售文创产品,人家不需要。说不定人家比谁都有文化,脑子里兜着呢,对一厢情愿为文化而文化的肤浅的假装有文化,具有深怀不露的不屑和鄙视。
以行政部门划分产业,是中国旅游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处于“九龙治水”的割裂状态,得不到整体发力、多元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这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其他行业。概括性产业定义又画地为牢,进一步加深了其拓展的局限性——不是吗?当眼下“文旅融合”成为主流语境时,其他旅游形态就会被边缘化,尤其是在国家重拳整治生态环境的当下,生态旅游将紧随“旅游地产”,成为刻意回避的敏感区。
上下协同,集体办大事的传统模式,是有一定的优越性,但这种优越传统一旦方向走偏,也意味着举国纠错而产生沉重的内耗。但就文化资源稀缺性、不可再生性的特有属性而言,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在经历过度开发,效益不佳后,都能“修旧如旧”,恢复它本来的特征。
好在是,市场需求能够主动鉴别低劣真伪,游客能够用脚投票的方式促进优胜劣汰,将不均衡逼向适度均衡,这同样需要时间。
但愿我这是杞人忧天。给理想一点时间,在一个不确定的年代,我们只能期待,用未来,验证今天。
【注】本文构思、写作的过程,除个人观察和思考外,以下珍贵的图书资料给予很多帮助和启发,为表达对作者、译者和编者的谢意,特附部分主要参考资料如下:
1.《文化旅游》(第二版):[奥]希拉里·迪克罗 [加]鲍勃·麦克彻 著,朱路平 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4月第1版。
2.《生态旅游》(第四版):[加]戴维·A.芬内尔 著,张凌云、马小秋 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4月第1版。
3.《旅游哲学:从现象到本质》:[英]约翰·特赖布 主编,赖坤、李咪咪 等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4月第1版。
4.《旅游社会学》:[英]理查德·沙普利 著,谢彦君、孙佼佼、郭英 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4月第1版。
5.《旅游经济学》(第二版):[英]麦克·J.特斯布勒 [希腊]安德烈亚斯·帕帕希奥多勒 著,林虹 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10月第1版。
6.《理解文化:理论、研究与应用》:[美]罗伯特·S.怀尔 著,赵志裕 康萤仪 主编,王志云、谢天 译/人民出版社2018年6月第1版。
7.《文化心理学》:[美] 迈克尔·科尔 著,张春妹、严瑜、赵俊华 主编,洪建中、张春妹 译/人民出版社2018年6月第1版。
8.《人与文化》:[美]克拉克·威斯勒 著,钱岗南、傅志强 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6月第1版。
9.《城乡中国》:周其仁 著/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5月第1版。
— End —
“小荣说”近期精彩文章回顾:
景城乡融合发展创新典范:城景融合,城乡联动的“崂山模式”| 全域旅游看山东16
魏翔:高出立意低处着手,以非常态思维破局文旅难题 | 创智者说10
激活大运河:以符号化和场景活化,重塑运河居民的文化认同 | 大运河研究系列4
特别说明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小荣说”所发文稿除特别标注作者署名外,其他文稿均为“孙小荣·工作室”原创稿,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出处。若需更多平台及个人原创文章详情,请关注“小荣说”微信公众号。
“小荣说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中国旅游的变革力量》、《中国旅游“515战略”系列访谈录》和《中国旅游营销的新价值时代》,聚焦中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变革,以媒体视角对旅游产业进行系统解读,新观点讲述中国旅游转型故事,新视角研究中国旅游品牌营销,新笔法批判中国旅游困境与出路。新华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京东、当当、亚马逊等有售。
小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