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遗会客厅:古老手工技艺的传承与现代演绎 | 说非遗3

付萍 小荣说 2020-09-05

非遗会客厅现场

3月20日下午,北京非遗人才创新发展联盟主办的京城“非遗会客厅”,聚集了很多年轻人。当三位受邀前来做客分享的非遗传承老师,将他们带来的作品和非遗展品一一摆上了台面时,这些带着好奇心的年轻人眼中,流露着惊叹和仰慕的光芒。

与他们一样,我置身其中,这么近距离的去参观和感受这一件件非遗雕漆工艺品、蒙镶工艺品和泥人张彩塑,还是头一次,与以往观看沉睡在博物馆玻璃柜里的展品器艺不同,这一件件的匠心作品并不神秘莫测,也不枯燥乏味,当然也不是老古董般的厚重冰冷。

相反地,观赏和触摸中,我仿佛感到了它们鲜活的温度,轻盈隽丽,兼具文化和生活气息,耐人寻味。我看到姚晓静老师正在往木壁橱中间的三对兔爷走去,只见她从自己带来的小木盒中,取出了几个小件,原来是兔爷的耳朵和身后的小锦旗被遗忘了,她仔细的一一插上去,笑着说:“没有耳朵,怎么能叫兔爷。”果然,安上耳朵,插上锦旗的骑虎兔爷顿时精神威风起来。

兔爷彩塑


我们很多人都对非遗都一个误解,认为他们是逝去文化的代名词,令人感觉古老冰冷,它们的手工工艺复杂又晦涩难懂,只能通过博物馆玻璃展柜里古件旁边的标牌来认识。

其实事实远不是如此,“高深莫测”只是我们给非遗手工技艺强贴的标签。也许,你买过的文创产品、你喜欢的墙壁画、工艺品,你母亲的衣物、梳妆盒,你父亲的茶具、棋盘上都有非遗手工技艺的痕迹,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作为人类技艺传承的纽带,它承满了古人的智慧,忠实地记录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等,与社会环境的生存土壤一脉相承,与现实生活紧密粘连。

它是优秀传统文化活着的、传承着的文化符号,我们不应该集体忘却这一份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手工技艺的群体记忆,因为我们就从这一份朴实的延续着的文化母体中来。对它们所面临到的微弱濒临的存续状态,我们更不应该缺乏了解、淡漠置之。

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这群始终坚守传承的非遗手工艺人,他们孜孜不倦不为现世所惑的工匠精神、对器物的敬畏,以及对文化的觉知,正是这个时代最匮乏的精神信仰。

“见人·见物·见生活”,只有当你走进非遗时,你才会发现它竟与我们同气连枝,如此亲密。

“泥人张”彩塑北京支传承人 姚晓静

—— 1 ——

泥人张:来自民间的“泥趣”,指尖艺术的传承

追溯历史的坐标时,原来文明起源的代码环环相扣,非遗在历史的衍生和发展中,无不嵌入文化的交融、社会经济甚至政治军事,以及技术和创新的因素。

中国的泥塑、雕塑的艺术发展,家喻户晓的非秦始皇陵兵马俑莫属,其实早在兵马俑之前,原始社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泥塑艺术。两汉以后由于佛教的传入,于是“佛法盛而塑像遍天下”, 出现了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如敦煌、麦积山的泥塑大佛等都体现了精美的艺术造型。

随后,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作为造型艺术的雕塑逐渐走向世俗化。至明清时,泥彩塑及小型雕塑开始兴起,并走进百姓的家庭生活中。由此,创作风貌演变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了表现世俗文化的“泥人张”彩塑。

它不同于兵马俑,也不同于庙宇中的神灵偶像,它来自于民间、根植于民俗,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趣味性,雅俗共享,深得百姓喜爱。“泥人张彩塑”(北京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姚晓静谈到,“虽然泥人张技艺来自于民间,不比宫廷的器物或技艺有‘高大上’的背景光环,但是在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中,它不乏有大量精品,像张明山的《张敞画眉》、张景祜《惜春作画》、张錩《聊斋系列》等,都珍藏于故宫、颐和园、天津艺术博物馆等。”

张景祜《惜春作画》

“泥人张”彩塑的创作一直秉承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段,通过对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选材和构思,准确地塑造形象,真实地反映社会与生活。“泥人张”重视细节真实,在塑造人物时特别讲求动态、神态以及服装、道具的细节处理。作品在衣纹的塑造上,要求达到“衣不伤体” , “衣不肿脸” ,“褶纹不变成鱼刺”,给人以舒展和自然的美感。

姚晓静介绍到,在“泥人”的用料选材上需要十分注重,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揉而成为“熟泥”,让它的粘合性变强。辅助材料还有木材、竹藤、纸张、绢花等。塑造好的作品应避免阳光直射或置于炉火周围,正确的晾干方法应是自然风干。

她还谈到,目前“泥人张彩塑”已传承六代,随时间变迁的代际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每一代传承人的风格也不同,从取材范围到材料的延展上,再到个人的手工技法都各具特色。创始人张明山的取材多从肖像人物、古典名著上着手,风格静中求动;第二代张玉亭,多从戏剧人物,风俗风情上取材,代表作《钟馗嫁妹》,作品风格刚劲奔放、动中求变;第三代张景祜,随时代变迁,他的取材范围则反映了建国后的新人新事新生活。

非遗的手工技艺传承就是如此,由上一棒接力到下一棒,即使早已改朝换代,新素材换旧素材,新材料取代旧材料,新工艺换掉旧工艺,但是非遗传承的内核基因是不变的,即传承人“道技合一”的对文化信仰的秉持。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强调的是内心文化的诉求,对心灵的培育。形而上者谓之道。”“道”体现了事物的内在本质。非遗传承人是“道”的践行者,传承过程则是“道”的体现。一代代传承人的内心修养和职业道德,形成了非遗传承的动力,这正是由工匠精神到工匠文化的形成过程。

聊斋系列《宦娘》


—— 2 ——

雕漆:燕京八绝之一,古老朱色记忆的现代诠释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燕京八绝”,包括了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是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代表。

“燕京八绝”曾几何时一度是宫廷专属,然而,华丽的后台背景、傲娇的皇家范儿,也抵抗不了时间的沧海桑田。自“燕京八绝”走出宫廷后,散落民间,其作品和技艺就不再属于“宫廷制造”了,散落民间的手工技艺以家庭传承的“师带徒”薪火相传。

然而,全球化的时代冲刷让传统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燕京八绝”也难逃厄运。有34年的雕漆设计和制作传承经验的李志刚是北京雕漆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分享到:“非遗手工技艺得以延续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传承的问题,就是解决人的问题;一个是发展的问题,就是走入市场,走入生活的问题。”

雕漆技艺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李志刚


以雕漆技艺的传承来说,他谈到他曾经寻访过,调查到北京地区不超过100个从事雕漆创作的人,而这些人里面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不止是雕漆技艺濒临“大师老去、后继乏人”的现状,几乎非遗传统工艺的发扬大都面临如此瓶颈。

一方面,老龄化严重,身怀绝技的工匠大师们年龄普遍偏大,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他们进行艺术生产和创作,也无法进一步吸引年轻人加入队伍;此外,大师们的教育水平也存在局限性,很多人一直来潜心研究技艺本身,并不具备系统教学和发扬的能力。

另一方面,以雕漆技艺来说,制作难度大,耗时长,普通的小件雕漆创作都得半年以上,需要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而大部分年轻人耐心不足,在快餐式文化盛行的今天,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耗费数年的时间去认真学习一门技艺,更别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发扬了。

雕漆技艺


“雕漆的传承应该融入更多的现代理念。走入生活,对接需求,有需求就有使用,有使用就有传播,有发展。”李志刚老师在活动现场中,展示他带来的数件雕漆作品:一件件雕工精细、构图生动、层次丰富、色彩鲜丽、纹饰繁缛而富有动感,一系列的古朴庄重而内蕴沉静的红,透露着华贵典雅的气质。

雕漆技艺的材料延展性非常丰富,家具、壁画、摆件、现代装饰、工艺美术、文创等等都可以进行创作的延展和涉及。不止是雕漆,非遗工艺品拥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融合二者,相互发扬,将传统的制作工艺上加入现代审美观念,创新的在生产实践中再次拓宽非遗手工技艺的适用领域。

以此将手工技艺向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资源端转化,向创意产业转化,进而向产业、产品的生产转化,利用新工具,创新表现形式,让非遗走入民心、走进生活,如此才能在传承中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

非遗的现代化诠释就如同老树发新芽,以非遗新产品或打造新场景来承载文化渊源的“记忆之所”,无论我们是学习体验、购买、使用还是欣赏、收藏,那是我们对非遗传承文化的“记忆实践”。对于这种民族文化的寄托,不只需要非遗传承代表人去情感和行动上的维系,也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肩负起文化自觉的义务。

“北京蒙镶”代表性传承人 吴中凤


—— 3 ——

蒙镶:古老文明的文化融通,“金银与火”的艺术魅力

原材料为金、银、铜片、宝石的蒙镶技艺天生价值连城,与民间传统的手工工艺不同,稀有的高价值的材料往往对应着厚重的历史文明。历史上的蒙镶与“丝绸之路”上古代欧亚大陆之间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且沟通了欧亚大陆草原游牧民族的交流。

一千年前的唐代是“中国金银器”迅猛的时代,与当时吸收外来文化有密切关系,西方的捶揲技术、半浮雕嵌贴技术等都有启发中国工匠学习的做法,所以不仅有外国的输入品,还有中土仿制品“胡汉交流”非常明显。

“蒙镶”是蒙藏民族金属工艺与汉族金属工艺和结合与继承。北京蒙镶作为一种传统的錾雕工艺,创建于1862年(清代同治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蒙镶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吴中凤老师分享了自己多年以来蒙镶的创作经历,以及对蒙镶背后承载的宗教文化的觉知和理解。

她分享到,蒙镶是与生俱来的“金银与火的艺术”。北京蒙镶金属錾雕使用的都是原始工具,马鞍子、撬棍、錾子、铁锤,其中錾子就有数百种之多,制作过程工艺复杂,且周期长,打胎、錾雕、攒活、焊活、抛光、鎏金、做旧、镶宝石等十几道工序,一般品类至少需三个月,而精品甚至需数年才能完成。

蒙镶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延续并不乐观,她曾多次到全国各地收集、挖掘、整理有关资料,有些传统的蒙镶工艺产品基本消失。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她在制作佛教供品、法器时,碰到很多问题,为此特意去西藏进行研究。


“当我步入萨迦寺庙时,耳中声声的颂经,仿佛瞬间让我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当庙中主持引我望向佛堂供品那一刻,我的心被震撼了,密宗八宝赫然映入我的眼帘。”“蒙镶是民族性格内在力量的体现。它传递着人类对美好生活和精神的向往,可以说是人类最美的心灵和古今千年一切民族伟大智慧的结合,是人们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理念,而对艺术的热爱。”

她的分享中,透露着她对手工器物的敬畏,对蒙镶文化的觉知。工匠精神概是如此,如《诗经》中描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体现了古代工匠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而德艺兼修、本真匠心是古代工匠“切磋琢磨”思想的核心,它是非遗传承人对自己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传承理念。

很多非遗传承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他们的工匠精神就体现在对非遗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信念,一种尊重自身文化的崇高情怀。非遗传承人遵循内心的极致境界源于对所从事行业的尊敬和喜爱,这种“爱业”表现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专注,更是一种匠心的关照,物质与精神、身体与心灵的和谐统一。

这种崇高美好的敬物情怀,这种工匠精神,是我们都应该具备的精神境界,而这种觉知和关照,概是非遗的手工艺品所传达出来的文化的力量罢。

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让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有了一定保护;同时我们也应该携起手来,群策群力,去认识非遗、传播非遗,让古老的文明血脉继续充满活力的流淌在中华大地上,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永续不忘。

— End —



“小荣说”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场景化 :创造非遗资源的价值再生空间 | 说非遗2

产品化 : 让非遗资源实现效益转化的三大创新路径 | 说非遗1

激活大运河:以符号和场景活化,重塑运河居民的文化认同 | 大运河系列研究4

岑梅玲子:过去的时光已经阵亡,怀旧的浪潮却在野蛮生长 | 读书记

孙小荣:再说中国旅游“怨妇”的思维模式及行为逻辑 | 典型评论



付萍

孙小荣工作室

文旅产业研究员

更多作者原创文章回顾:

大运河文化传播:以文学记忆串联起的时空叙事 | 大运河系列研究3

从旧历史到新体验:重塑京杭大运河的当代价值 | 大运河系列研究2

对口援藏 :在“世界第三极”抒写芳华40年 | 西藏旅游40年系列2

文化新零售 : 为什么投资上百亿的文旅景区,做不过一家书店?


特别说明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小荣说”所发文稿除特别标注作者署名外,其他文稿均为“孙小荣·工作室”原创稿,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出处。若需更多平台及个人原创文章详情,请关注“小荣说”微信公众号。

“小荣说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中国旅游的变革力量》、《中国旅游“515战略”系列访谈录》和《中国旅游营销的新价值时代》,聚焦中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变革,以媒体视角对旅游产业进行系统解读,新观点讲述中国旅游转型故事,新视角研究中国旅游品牌营销,新笔法批判中国旅游困境与出路。新华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京东、当当、亚马逊等有售。


小荣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