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特估”可能创造大牛市,但终逃不过A股泡沫化的宿命

人神共奋 思想钢印 2023-06-25

如何“动嘴皮子拔估值”?




1/5

单涨估值是市场最难的事


“中特估”,全称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首先是去年11月,由易主席在金融街论坛中提出,虽然这几个月主题不断深化,但其核心从名字就可以看到,就是一轮拔估值的行情,而非常见的产业趋势行情。


实际效果也是如此,从去年2022年11月21日至2023年4月3日,中证国企指数涨幅达 9%,PE 从 10.74X 提升至12.07X,提升约 12%。


一般行情都是估值提升和业绩增长同时(或先后)进行“戴维斯双击”,有业绩或者有订单后,市场自然会有相应的逻辑解释,让投资者相信增长的可持续,或者商业模式的改善,从而接受更高的估值——而靠几个文件,和领导的喊话,动动嘴皮子拔估值的行情,很少。


这是因为,估值是市场的共识,是千千万万的投资者用钱“投票”的结果,共识一旦形成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打破,需要强大的“证据”和复杂的影响过程。


这应该是当时市场的普遍看法,把“中特估”当成题材,公募基金持股数据也显示,偏股型主动基金对国央企的增持,从去年三季度就开始了(主要是军工和地产),去年四季度反而是下降的,特别是地方国企,行情明显是游资主导,公募减仓。


 

但实际上,中特估行情并非昙花一现,易主席喊话后的半年里,中特估相关板块稳步上涨,跑赢大部分行业。


股价是涨上去了,可问题是,后面能站得住吗?


实际上,“动嘴皮子拔估值”也不是不可以,前提是要满足三个条件:


1、强大的宣传导向和题材炒作传统

2、没有做空机制

3、资本市场的反身性


中特估行情也将分为三个阶段,本文将分析每个阶段的核心问题:


第一阶段:谁率先发动行情?理由是什么?谁在卖出?

第二阶段:中特估的逻辑将如何演变与深化?行情将呈现什么样的特征?

第三阶段:中特估行情最终将如何走向泡沫化?



2/5

第一阶段:讲政治、炒题材与博风格


我在《为什么说“筹码结构”决定上涨力度?》一文中,分析了一轮上涨行情的不同参与者,分为价值发现者、价值接受者和趋势交易者三类,并认为行情由“价值发现者”发动,“价值接受者”推动,并由“趋势交易者”最终推升至泡沫的程度。


这里的“价值发现者”不但可以指个股的基本面的价值,也包括一个全新主题的价值发现。


A股一向有“炒股要听党的话,戴花要戴大红花”的传统,像证监会、发改委甚至宣传口有相关的表述时,股民都要考虑是不是官方的导向。如果持续出现这样的信号,部分对政治信号比较敏感的投资者,就成为率先买入的“价值发现者”,对相关方向进行尝试性的撬动,以试探市场的反应。


当然,有这样“政治觉悟”的投资者比例并不高,买的人也是半信半疑,随时准备走人,毕竟并不是业绩爆发或业务变化。


此时,如果有估值确实比较低,逻辑比较通畅、产业趋势又不是下行期的行业,再加上筹码结构又比较好,这样的板块比较容易发动行情。


所以在第一阶段,“中特估”自身的逻辑并不强,甚至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板块,而是借助与其他板块的“亲戚关系”启动,实际上是由三大板块组成:


1、三大运营商:借助数字经济的产业趋势投资

2、中字头建筑:借助一带一路题材

3、三桶油:前年开始的能源公司重新定价趋势的延续


而这三条线,又有一个共同的大背景,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后,资金对高股息资产的追逐——这就有点辩证唯物主义的味道,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诞生,中特估一开始还是需要在“西方估值体系”中诞生。


从风格轮动的角度,这三大板块处于一个大的“价值风格回归”的背景之下:2019-2021三年,大盘成长(涨幅143%)大大跑赢大盘价值(涨幅19.5%),这个偏离值从2022年开始收敛,从去年提出“中特估”的11月至今加速收敛,期间大盘成长指数涨幅6.9%,而大盘价值指数涨幅高达26%,但相对于那三年的偏离,还远远没有达到平衡的位置。


 

A股大部分资金都更习惯于行情右侧介入,平时看好但只放进自选,等放量启动了再买,即为“价值接受者”。


两类投资者的合力,就是中特估行情的第一阶段,从去年11月到现在,这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就是中国移动的总市值超过贵州茅台。


理论上说,总市值谁大谁小,没有意义,而且中国移动的流动市值仅占总市值的3.5%,相当于加了30倍的杠杆,股价容易被短期资金撬动。


但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价格不但是结果,也是一个信号,中国移动市值如果维持几个月,就会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接受这个估值体系,这也是拔估值行情必须经历的标志性阶段——很多人都以为茅台一直是A股一哥,实际上,茅台的总市值超过工商银行,也就是2020年才发生的事。


二季度末的基金持仓显示,增持中游周期央企至10.21%,环比增加2.24%,主要是医药、通信、建筑行业央企,但减持中游制造和大金融央企至12.50%,环比下降3.66%。



但上面只分析了买盘,没有分析卖盘,拔估值之所以很难,因为一个人对一家公司的估值是有容忍度的,一旦超过了上限,就会卖出。


特别是中特估标的的原持有者,基本上是因为低估和高股息而持有,对估值的容忍度更低,自然天花板也比较低,在上涨的过程中一路卖出,到股息率降到基本没有什么优势时,再加上TMT行情的“抽血”,行情阶段性受阻,就是前期发生的盘面。


此时,A股的另一个特色“没有做空机制”就开始发生作用了。


小结一下,这一段行情的主要配置力量

1、对题材敏感的主题炒作资金、事件驱动资金(一带一路)

2、从新能源流出的资金

3、数字中国等产业趋势投资资金的溢出

4、国央企主题指数基金的发行


主要减配力量

1、早期埋伏的深度价投,因为估值回归正常而卖出

2、最早参与的主题炒作资金的兑现,轮动到其他主题上



3/5

第二阶段:上有估值顶,下有新逻辑


一般的行情,发展到这个阶段就结束了,但中特估行情有源源不断的事件驱动,部分行业的产业趋势还在进行,部分行情的估值修复也没有完全兑现,大概率还将延续。


由于第二阶段行情尚未展开,以下只是我个人的推测。


我在《成功的投资者,总是同时相信两套对立的观点》一文中,认为:


“持股者”是潜在的做空力量,区别只在于现在卖出还是未来卖出;所有的“持币关注者”,都是潜在的做多力量,区别只在于现在买入还是未来买入。


由于A股没有做空机制,导致只有“持股者”的判断才决定股价何时见顶,第一阶段股价见顶,正是因为这一类投资者对估值的容忍度较低,而这些对估值容忍度低的投资者,一旦把股票卖了,就失去了对股价的影响力,相当于把相关公司的筹码结构“洗”成了相信中特估的投资者,而后者对估值的容忍度更高。


这就是A股的很多无法证伪的题材性行情,股票越涨,越没有做空力量,越不容易跌。


当然,能容忍较大涨幅的投资者,通常也需要更有说服力的逻辑去持股,而这些逻辑能否吸引更多的人相信,就成为行情发展的关键。


中特估板块演绎到现在,我总结成四个大逻辑:


第一、国有企业承担着大部分国计民生和社会服务的责任,影响了利润,在中美竞争、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重要性有所提升,理应获得相应的估值溢价。


第二、国资委启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价值创造行动,提出了财务指标方面的目标,特别是ROE的不足,意味着经营的确定性可能上升,远期现金流提升市值空间,提升估值。


第三、国有上市公司大量资本运作,尤其是股权激励,对于国企的经营业绩可能在短期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是对近期市场风险偏好的支持。


第四、中国经济增速进入长期下降通道,投资者对股息率的偏好促进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有利于本来就有较高分红意愿和能力的国央企。


这四个逻辑针对的投资者,各不相同,第一、二个逻辑属于“经营确定性提升”的逻辑,对于大公募的底仓配置,接受度较高;其中第二个经营目标的提升,在某些行业,还会提升成长期,符合不少基金经理白马重仓股配置的标准。


对于AI行情,大公募的参与度可能比较有限,可总要有一些对热门板块的配置仓位,那么对中特估的参与就成了更有可能的选择。



这类长期投资者的参与会造成筹码锁定,股价的低点一波比一波高。


第三个逻辑对事件驱动风格投资和主题投资者有吸引力,它们的参与会引起换手率的增高,引发散户的参与热情。


第四个逻辑属于长期风格性因素,有可能被更广泛的投资者接受,改变市场风格偏好(就像过去更偏好成长一样),成为行情的长期驱动力。


这一阶段,上有估值顶,下有新资金认同新逻辑,股价向即时压力最小的方向运行,出现两种交替的走势:


走势1:市场如果出现类似AI这样强大的题材,或者新能源这一类业绩兑现能力超强的板块,中特估中的资金会流失,股价向下沉


走势2:如果上述题材被充分演绎,“中特估”的逻辑又相对更有吸引,市场又会回流到这些板块


结果就是震荡向上。


但由于“中特估”本身属于无法证伪的观点与信仰,支持行情的不是“正确与否”,而是有多少人相信,这种情况下,没有做空力量,市场就会不断演绎出新的逻辑去支持行情的发展,最终大概率要向上突破。


小结一下,第二阶段行情的主要配置力量

1、偏好低估值高股息价值风格的资金

2、百亿大公募基于一些政治要求进行基本配置

3、市场估值锚提升,导致投资者整体提高对国央企的估值接受度


主要减配力量

1、部分行业前期埋伏的深度价投,因为估值回归正常而卖出

2、部分业绩不及预期的行业和龙头企业的减仓


第二阶段主要是公募与游资之间的“你弃我取,你拉我砸”的博弈,在前两个阶段中,市场都是基于估值逻辑进行博弈,上市公司业务层面并没有大范围的变化,业绩提升也有限,是以“拔估值”为主的行情。


而最终打破平衡的,只能由上市公司,即这些国央企的基本面,这就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力量——反身性。


换成比较积极的说法,就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此时行情将进入第三阶段。



4/5

第三阶段:巨人的觉醒


有一个关于国央企调研的数据,过去五年,民营企业平均每年被调研 2.86 次,远高于央企的1.97 次和地方国企的 1.81 次。


 

调研是行情的前瞻指标,经常调研的投资者都有感觉,国企相比民企更难调研到有效信息,一是出来沟通的人层级低,二是说话受限制,三是部分国企根本就不想接受机构调研。


调研背后的原因是,国央企的资本运作的能力弱于一般民企,对资本市场相对陌生,前期很多卖方到企业调研,提到“中特估”,对方都是一脸懵逼。


但随着估值的上升,部分高层手中的股票更值钱,投资者越来越关注,越来越多的机构调研,反向洗脑,上市公司高管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很快会适应资本市场的“特殊玩法”。


更重要的是,不同行业的民企之间往往没有什么可比性,但国企不同,有级别,有上级主管部门,有共同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甚至有些是一个股东旗下的上市公司,天生就是比来比去,只不过以前股价不是主要比较项。


一旦主管部门重视股价管理,股价上涨者被上级认可表扬,股价落后者自然有压力也有动力把股价做上去,而国央企提业绩、提估值的方法,只要认真起来,显然比民企多得多。


股价影响基本面,基本面再反过来影响股价,上涨本身是一个强大的洗脑工具,让原本对中特估有怀疑的人,开始相信并接受新的估值体系,同时按照这一套逻辑,去挖掘更底部的“中特估”标的,就是行情的扩散阶段。


这个阶段,“中特估”真正成为“中特估”,一切无法解释的上涨,都可以冠以“中国特色”的名义而显得有理有据,一切怀疑“中特估”的言论将会被视为西方利益代言。


行情从讲业绩讲估值,发展到讲逻辑讲故事,到最后终于变成了讲立场讲情怀。



5/5

中特估后市行情预测


回顾一下前面中特估行情的预测:


第一阶段行情:重点战场(电信、建筑、能源)的估值突破;

第二阶段行情:各种估值逻辑的全面展开和估值锚的确认,深度价投和其他投资者的“筹码交换”;

第三阶段行情:国央企主导行业全面突破和国央企估值的整体提升,真正体现“中特估”三个字。


根据以往历次行情的规律,我大胆地猜一猜最后一个阶段可能会出现的事:


1、全面消灭PB小于1的企业,并出现10倍股

2、从国央企扩大到地方国企,从三大行业扩散到所有行业

3、国央企的重组、整体上市和再融资事件不断发生,国有资产迅速做大做强

4、作为国央企最多的港股,出现标志性的私有化回A股重新上市后暴涨的事件,引发资金全面南下,国央企集体上涨



5、四大行股价的上涨将中特估的行情推向高潮

6、在各路资金和政策推动下,行情彻底泡沫化,只要是国央企,估值先涨30%再说

7、作为中特估最大持有者的公募净值大涨,引发新一轮基民申购,基金继续加仓板块,出现基金牛

8、最后等蔓延到银行股时,上证指数开始连续猛拉阳线,由于上证指数是对非股民唯一有影响力的指数,又会推动场外资金大规模入场,创造一波级别可大可小的牛市……


打住打住,前面说的都是利好情况,实际上,只要涨多了,自然会遇到种种各样的利空,会遇到AI这种超级板块的抽血效应,会受宏观经济震荡的影响,会遇到央企重组失败或龙头业绩爆雷的黑天鹅,会出现大股东减持、证监会临时停牌,影响板块情绪,甚至行情过热,还会有高层出来泼冷水……


形形色色的“利空”,既是行情的冷静剂,也是积蓄力量的必要过程,毕竟要影响广大投资者的估值体系,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


加上大部分标的总体上的空间也不会像AI行情那么大,过程肯定是一波三折,行情最终可能持续一两年以上,以一浪一浪走趋势的形态出现,底部和高点逐步抬高,最终一波主升浪加速完成行情。


相对而言,这种趋势也是有利于散户去把握的,只要注意不要被洗脑接最后一棒就行了,那就真是“韭之大者,为国接盘”了。


市场观察系列


2023-1-15 消费股的两种投资方法和三个行业贝塔

2023-1-1 最愿意花钱的消费者,接下来打算买什么?

2022-12-11 市场又要转回大盘股风格了吗?

2022-12-4 消费力下降,未来的消费股还有大机会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