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雄胜| 论会计之文明背景

杨雄胜 财智世界 2024-01-09

社会经济文明与会计论之一




原载《财会月刊》2021年第8期

【摘要】会计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与自然科学交叉互动发展,社会经济文明背景深刻影响着会计的发展。通过深入分析会计主体变迁、人口问题及空间概念,发现当前会计理论研究面临着严峻挑战,如:如何构建服务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会计?会计如何为协调人口增长与资源配置能力的矛盾做出贡献?面对物理现实与虚拟现实,会计要如何回应“真实性”难题?会计关注的是历史发展的大事件,通过对15世纪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梳理,从中可窥见各阶段的大事件是如何影响会计的。未来文明冲突将导致世界秩序重建,这意味着各种制度、准则都需要变革,无疑未来会计也要变革。
【关键词】会计;会计主体;人口问题;文明;世界秩序


一、作为知识的会计

 

理解、学习及研究会计的时候,必须做好基本的知识准备!这些需准备的知识,不啻简单的经济学知识,还包括现已非常成熟的社会学、法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甚至还应熟悉自然科学知识。下文针对会计基本理论的讲解,将联系人类知识积累过程中知识的走向,阐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怎样交叉互动共同发展,使大家明白:一门健康的社会科学某种意义上更像一门自然科学;如果一门社会科学发展到严重冲击自然科学原理的时候,这门社会科学也就走到了尽头,迟早会被人类知识进化淘汰。

 

1.会计主体变迁。从西方兴起近五百年历史来看,现代知识形成的时间并不长。科学的发展、知识的成长都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包容。凡是基于包容的知识,从理论上来看都体现了人类进步、进化最基本的要求——善。这是我们需要确立的基本立场。离开这个基本,将很难理解会计发展为什么从分散的个人行为变为从法人组织的行为定位会计,再上升到从国家民主政治角度来看待会计,进而从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新定位会计的角色与功能。

 

从会计学教育角度来说,今天的会计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会计职业发展对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就像现在对经济学的批判中,人们一致认为“以经济单位简单要素组合循环来概括并阐释经济原理,对现实复杂经济活动根本不具有基本的解释力,因而无助于提高人们对经济活动的理性认识”。会计学在基本层面也存在类似的缺陷:作为会计主体,一个企业难道只有“人财物与供产销”那么简单吗?当前企业实际业态以及所处环境已远远超出“人财物与供产销”的那种标准化组织以及运营状态;每一个经济活动都是复合(国内与国际,业内与业外,市场与管理,竞争与合作)且多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不同的价值观与利益诉求)的,企业已完全置身于错综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关系网络中,所有经济活动均越过很多困难、挑战后,才形成(呈现)我们看到的经济结果。但是,这样的复杂过程在现代会计上只是表现为一个很简单的算式:先算成本,再算收入,两者相减得到利润。这就导致一个企业会计好不容易算出来的利润,事实上根本无法提供人们真正需要的信息:说明企业经济活动及发展的一些实质性关系、要素、环节、活动以及问题等信息。简单化思维会计与复杂多变经济现实形成了“貌合神离”的矛盾。目前社会方方面面对会计的诸多不满,与会计学以简单化思维再现经济实质的做法直接相关。

 

人类社会发展与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单个业务分散的会计,到以法人为主体的会计,进而发展到以国家、民族乃至自然为主体的会计,也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会计一开始既没有完整的报表也无法进行成本计算,更谈不上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有了完整的“企业会计”之后,又拓展出“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会计”,以及“社会责任会计”与“自然资源会计(生态环境会计)”。这一过程伴随着人类对任何个体经济活动外部性问题的认知与关注,会计工作的边界与深度得以不断拓展。任何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问题,都集中表现在对人类社会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影响上,这样的影响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即对理性的不懈追求,决定了经济发展外部性更多地需要呈现好的结果。这种外部性对社会文明的进步至关重要,应该是当代会计必须进行计量并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但现在的会计恰恰在这一方面非常无力无助,其原因在于计量手段与技术的瓶颈制约,更在于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薄弱。

 

目前企业会计通常意义上的利润概念,并没有回答任何有关企业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问题。企业为实现利润而开展的经济活动,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外部性问题产生了企业社会责任,相应地形成了社会责任会计。时代发展迫切要求现代会计突破社会责任会计视觉,上升到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入生态环境会计时代。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面对,会计必须回答自然能否容让现代人类需求的问题!随着科技与企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欲望日益释放,同时给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风险。人类如何有效地约束并管控日益膨胀的欲望,成为当代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成了会计应当有所作为并积极主动有效贡献的领域。基于此,产生了很多与自然和生态相关的会计,而这些方面的会计对于传统的会计世界而言,几乎都是天方夜谭。在联合国层面,最时髦的会计不是金融衍生工具会计,而是碳排放会计。这表明,超越人类个体,立足于整个人类可持续发展来理解并设计现代会计制度具有必然性。以人类个体即所谓微观为立足点建立起来的、已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现代会计,怎样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拓展为以整个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现有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均无法做出有所作为的实质性努力。如何冲破传统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桎梏,构建服务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会计,是当代会计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会计基本理论》这门课程无法回避和逾越的一个现实难题。

 

2.人口问题。自然给人类的生存空间是一定的,人类膨胀的欲望发展到最后会挑战自然的极限。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很多问题都源于人口增长。其实,在人类源头,人口数量很少,以至于人与人之间除必须合作、友好、互助才能生存以外,根本不存在任何需要自私和争斗的必要。因此,人类源头并没有民主与自由之说。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开始产生种种问题,而核心问题无非是物质资源的占有与生产、分配。物质资源总量总是赶不上人口数量需要消费的规模,人类之间的争斗就产生了,从而也形成了善恶的概念。资源与人口矛盾日益尖锐,人类内部的争斗就愈演愈烈。为此,如何协调有限的时间、资源与人类需要的矛盾,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核心内容。人类社会在这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扬善抑恶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基本要求,这成为具体的国家、民族以及企业、家庭乃至个人行为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基础。历史表明,这些基本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要求,首先是通过会计制度而对现实中的所有人产生规范与约束、引导作用的。正是基于这一点,才可以说会计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抓手。

 

1968年4月,国际层面成立了一个以研究经济发展对人类带来的挑战为目的的机构——罗马俱乐部。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提醒人类面临人口增长与自然矛盾冲突危机的报告——《增长的极限》。该报告的公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此,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曾经提出了著名理论——“人口论”。“人口论”的核心思想是:人口增长服从自然规律,人太多会引发战争、瘟疫,人口便会自然减少。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没有回答人太多怎么办这一问题。人在哲学上只有两个问题:“生”与“死”,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苏格拉底终其一生也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两个问题。人一辈子最担忧的问题是“死”,人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迟一点死(长寿)。所有人都喜欢生,不喜欢死。但对于现在所言的“人类永生”,该永生意义上的人是机器人,而不是生物人。所以,人类出现永生,会挑战我们生物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因为这意味着很多工作机器人比我们做的更好。如果某大学买了一个集中了世界顶级大学所有顶尖教授智慧的机器人来给学生上课,那么该校所有教授倾刻就要全部下岗。我们来到世界,好好努力,好好学习,就是指望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但人类永生这个概念挑战了人类已有的人生观。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没有考虑人类永生一说,只是说人类生育越来越多,多到自然无法养活所有人的程度。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判断,人口达到30亿地球就会爆炸,这个警告让我们胆颤心惊了好几十年,但现在地球人口已达70亿,地球却没有爆炸。人口增长是否超过地球承受能力,这个命题的真伪我们无法验证,也不必为此担忧。但是,人类需求与现实资源相矛盾,是当代社会每时每刻都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人类滋生各种矛盾的源头所在。所以,我们面临一个重大的挑战,即人类可持续发展,首当其冲是如何很好地协调人口增长与资源配置能力允许的矛盾,并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无疑,解决这一人类发展的主要难题,离不开会计发挥提供信息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显然,在这方面,现代会计的认知与作为尚处于朦胧、懵懂状态。

 

3.空间概念——新冠疫情的启示。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对人类社会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现在没法回答。但它至少提醒我们,人类不能再延续以往习以为常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了。上班不能这样上班,上课不能这样上课,任何行动都不能照过去的老套路做了。集中到一点,就是彻底改变人类行为的空间概念。现在的空间知识,是自然存在即物理空间概念,我们简单地将其定义为“物”或“实体”,即实在的物理空间。现在又产生了与物理空间迥异的新空间概念:信息空间(信息平台)。以前你在宿舍,不来上课教室,就判定你今天缺课。但现在你在宿舍打开视频听课,算不算缺课?不算。新冠疫情期间,每个人来教室上课不正常,不来教室才是正常的。但课还在上,只是大家在各自的物理空间上网,通过网络到同一个信息空间听课。什么叫“实”,以前是真正物理、地理的存在才等于实。而现在,你和美国同学视频,在一个空间还是两个空间?在地理上是两个空间,在信息平台完完整整是一个空间。这个概念不是简单的“实体”概念,已经直接冲击甚至颠覆我们已有的很多知识乃至常识。

 

以前在学习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理财的时候,就会发现不同国家之间有很多差别,如时间差、汇率差,这是因为以前不同地区间的交易信息传递很慢。传统习惯上所说的时差是指自然的时间;但信息革命后,时差(时滞)的概念似乎已被实时的概念替代。实时概念的确立,也使会计信息与人类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必然。现在,我们创造了一个新名词:虚拟现实(VR)。由此带来一些问题:物质现实与虚拟现实都是实,但哪一个更真呢?真和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果两个都是真实的,哪一个更真实?这些原来不存在的问题,现在却成了一个经常性问题而困扰我们。对于一直视“真实性”为生命的会计而言,真实世界存在形式与内容如此天翻地覆,已出现了非常严峻的挑战,其根本出路是理论方法的提升还是脱胎换骨?

 

二、15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

 

1. 15世纪——西方文艺复兴。15世纪是文艺复兴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类似。春秋战国尽管天下大乱,但学术与思想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复兴时代对西方而言,是人类从知识混乱转变为知识相对规范的时代。在世界知识体系当中,希腊与罗马是一体的,无论是希腊还是罗马,都代表了西方文化的本源。所谓文艺复兴,严格意义上是西方世界文艺复兴,但其影响范围波及15世纪以后的整个世界。15世纪在中国是明朝,明朝的开头几个皇帝,特别是明成祖朱埭时期还是想开放、想富强的。洪武帝过世后永乐帝的当政有两项标志性成果,都体现了积极开放进取这一中华文化之精髓:第一个是《永乐大典》,集中华文化大成;第二个是郑和下西洋,打通中国与世界的海洋通道。但郑和下西洋由于没有设计好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使国家财力消耗过度,导致明朝为保国力而关闭了与世界经济互动的大门。自此以后中国闭关自锁,走上了在国际上自我边缘化的道路。这个时间点很重要,当西方打开大门(文艺复兴)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却把门关起来自娱自乐了。也是从那时起,中国与西方各国慢慢成为两个世界。这种中西对比,让现在的中国会计深感融入世界找到了久违的感觉。而中国曾经开放与曾经成为世界一枝独秀这一高度配比的历史,提醒中国会计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并吸取中华文明进步过程已经形成的各种智慧与经验以及优良传统。

 

2. 16世纪——国际贸易开端。西方有本书叫《十六世纪的无信仰问题》。16世纪没有信仰,奉行自己认为自己强大就行。这充分保留了人性里“自强、自信与狂妄”融为一体的品质。16世纪的西方也是打杀的世纪,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我们关注的现象。正是从16世纪开始,人类不再局限于一个地方,开始关注海洋。在这里有个不得不提的国家——荷兰。在荷兰,产生了国际贸易的前辈——海盗。现代社会中很多规范性制度(包括合伙制会计),正是海盗组织产生的,包括有限制、民主、共同体、受托责任制等。即使现在来看,海盗仍然是世界上所有组织中最为严密的组织。《秩序》一书讲的就是最不法的组织最有秩序。

 

3. 17世纪——全球贸易爆发。17世纪是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现代科学逐步成型的时期。以实验、观察、求证为主的科学,在17世纪形成。但17世纪更重要的是全球贸易大爆发。继荷兰之后出现了两个海上强国——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他们的自由贸易,从而成为现在跨国经营与国际贸易会计的“祖师爷”。

 

4. 18世纪——工业革命。18世纪是工业革命产生的时期。针对工业革命的产生有许多问题研究,如为什么发生在18世纪,为什么发生在英国。但这些都不是会计所关注的,会计关注的是历史发展的大事件。工业革命就是这样的大事件。工业革命并不是由少数工程师的心血完成的,而是科学、技术、商业、政治以及人类文化文明综合作用的结果。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但瓦特发明蒸汽机还得靠一个人——博尔顿,他为把蒸汽机变成产业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博尔顿为瓦特提供钱与设备,最终形成生产力,这才酿成了工业革命。封闭在实验室里的所有东西都是没用的。因此,18世纪工业革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所有学科知识的大融合。

 

5. 19世纪——英文文化国际化。19世纪是工业革命的发展时期,但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一个世界上从来没有那么强大的国家——英国,它占据了整个地球百分之五十的地区。然而,英国面对这段历史却很伤感。它从小岛出来统治了世界,在短短一百多年后,又灰溜溜地回去了。但就是这个来回,把英国的语言、文化、法律带到了全世界——殖民的所有地方。当我们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有两点需要关注:一是知道英文文化体系主导世界的历史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现在全世界都讲英语?郑和在西方大搞殖民之前就在世界走了几遭,当时明朝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完全可以征服世界。如果那时中国的领导人稍有一点国际化视野,到世界各处去办中文学校,那么英文在后来连发展的机会都没有了。英国在对殖民地统治期间,通过文字、宗教、政治体系等进行文化渗透。英国人回去后,英国的文化、文字、制度都留下了。没有人能证明英文比中文要优越,文字文化不存在优劣,只存在一种认同与感化的问题。二是国际化最核心的东西是一种文化、文明。19世纪在英国的历史上是很辉煌的,同时也给人类整个文明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英国努力把人类社会主旋律的频道放在英文文化的基础上。现在所谓的国际化,事实上在那时就已经定格了。

 

6. 20世纪——新世界秩序。

 

(1)世界秩序的形成。20世纪是一个世界列强重新对世界进行洗牌的世纪。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西方一直崇尚自由竞争。竞争是怎么来的?在古希腊城邦,人们汇集到一个地方把特长现(献)出来进行比赛。这种比赛拼的是体力、技艺,又叫竞赛。到了古罗马,开始变得残忍、血腥,竞赛变成竞争。竞争的最高境界是战争。古罗马成于战争,也毁于战争。罗马人征服一个地方后,绝对不容许原族的人呆在原来的地方,而是把这些人迁到另一个地方,告诉他们要活命就要换一个地方,原有地方就派一批中意罗马人居住。后来罗马人发觉这种做法成本太高,于是改为把征服地区的领导人迁到罗马核心区享受原来的待遇,派一批中意罗马人当这个地方的统治者。后来英国的成功就是复制了这种做法。中国有一个人也是走的古罗马路线,即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以残忍的战争征服异族,但与古罗马相异的是,他占据一地就把该地的人杀光。虽然成吉思汗以武力征服了大片土地,但也在西方世界塑造了中国人极其暴虐的形象。最终元朝也只是强大一时,很快就衰落。

 

20世纪前50年,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形成了国际相对稳定的秩序,产生了联合国;后50年尽管没有发生世界大战,但形成了世界秩序当中的另外一种秩序,即以美国为首和以前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竞赛,直至1989年苏联解体才结束。许多背景发展到最后,英文文化体系成了主导世界文明的主流文化。

 

我们对以上历史要抱有尊重的态度,现在去批判、指责任何人(包括朱元璋与成吉思汗),都是没有道理的。我们也不能还原到那个时代重新开始。社会科学任何对象都没有假如。历史只能尊重与面对,而不能有任何改变。但从这段历史过程中可以看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必须要放到整个大世界当中去定位。会计也是如此,不能自以为是地说会计很伟大。你膨胀的欲望与人类给你的定位不符的时候,就会出现塞万提斯在《唐·吉诃德》中所描写的情况:吉诃德认为自己是世界的卫士,是正义公正的代表,到处行侠仗义,做出与时代相悖的事情,最后到处碰壁,在无奈中死亡。现在我们把《唐·吉诃德》作为现实主义作品来讽刺社会败坏到“逆淘汰”的状况,即好人得不到好报,劣币驱逐了良币。但这是会计必须融入其中的文化,会计领域的各种问题无不默默地体现着现时的文化。

 

(2)“平庸之恶”。美国一个很有名的哲学家阿伦特在其著作《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中提炼出一个非常经典的结论:“平庸之恶”。希特勒当道时手下一个监狱长艾希曼,忠实地执行了希特勒的指令,把六百万犹太人全部杀掉。在国际法庭审判二战战犯的时候,艾希曼在法庭上认为自己是无辜的,他忠实地执行了元首的指令,没有任何个人的意志,应该去审判希特勒而不是审判他。法官对判还是不判很纠结。艾希曼人很不错,在道德面前不能说有任何瑕疵,但恰恰发生了这样的事。哲学家阿伦特作为陪审团成员有感于这个现象,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到最后碰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忘了人性当中对恶的最基本的抵制,对现实已经缺乏判断力。这就是社会所讲的从众心理在作祟。领导喜欢听话的下属还是不听话的下属?领导不仅希望下属很听话,更希望其24小时听话,不仅希望形式上听话,而且希望思想上也听话。这是正常的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也概括了20世纪带给人类的一种挑战。美苏冷战结束以后,美国、英国文化成为全球主流文化,这种文化是不是我们人类需要的文化,这种文明是不是代表我们人类理想的文明,这种制度的结果是不是为全体人类带来了更大的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人类认识不够,所以21世纪的现实就开始教训我们。寄生于科层制组织中的会计,其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会不会只是一个现实版的“艾希曼”角色,从而带来了会计职业的“整体性平庸”?

 

7. 21世纪——人类欲望膨胀。

 

(1)追求形式财富。21世纪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美国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在这样一个时间窗口,经济危机表面上看是一种生产过剩的现象,但本质上代表了人类需要、需求、欲望已经达到不可理喻的程度,形成了一种“贪婪”。这种贪婪的作用恰恰又背离了西方经典。如果亚当·斯密活到现在,可能会大失所望把《国富论》付于一炬。因为现实跟他讲的差异太大。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假定: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会带来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这是自由竞争、自由市场带来的必然后果。他以无可置疑、非常严密的逻辑来证明人为什么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人们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去投资办厂,会雇佣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就业,社会会变得更好。这种假设非常简单。但现在来看,挣了很多钱的人以后会怎么样?当人类社会对财富的追求从对财富本质意义上的追求,变成形式意义上的追求时,同样的贪婪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21世纪验证了这个道理。人追求本质的财富是有限的,但人类占有财富的欲望是无边界的。比如,人在本质上只需要住一套房子,但问你需要几套房子,肯定每个人都希望世界上所有人住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房子。这样,人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带来社会资源越来越稀缺,可提升全人类生活水准的社会财富越来越少。当一个人人生的财富追求定格在形式即货币(钱)上的时候,会让其欲望变得无限贪婪,因为钱是一个无底洞。这个理念会在会计理论的分析中贯穿始终。所以我们说,追求本质意义上的财富,应该是善的作用曲线。但现代会计功能作用的结果是:通过货币计量把人类追求形式财富的积极性调动至极致——人因此贪婪成性。

 

大家通常认为,我给你钱,你会为我好好干活。按此假设,收了多少钱就应该付出多少劳动。所以我们给很多钱让境外的教授来给我们的学生上课。但最后上课时,他们只是来现场将已发表的个人论文做成PPT放映一遍,这是我们不花钱也能达到的效果。中国高校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可见,我们花了很多钱请来的人却没有好好地帮我们干活,是我们出了问题还是他们出了问题,抑或整个教育过程出了问题?会计在计量现金流出时,其匹配的学术付出是否等价?目前会计无法回答这一问题,但实际效果已充分说明了事实的本质。这代表了现代社会非常扭曲的现象。

 

(2)未来展望——世界秩序重建。21世纪才刚刚开始,未来会怎样我们也不知道。但我们相信21世纪人类会遇到比20世纪更严峻的挑战。美国哈弗大学政治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认为,世界发展到最后,只有一个东西,即文明冲突。在研究了世界上所有文明,特别是世界五大文明后,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一个预言:最终只有两大文明会有直接交锋的可能,这就是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和东方的儒家文明。儒家文明从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中国。日本启蒙思想家北野在其著作《文明学的概论》中认为,日本是中华儒家文化传承最好的一个民族。因此,儒家文化其实是东方的概念。将来就是这两大文明在冲突,当前实际上越来越印证了这样一种关系。塞缪尔·亨廷顿在其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认为,文明冲突导致世界秩序重建。世界秩序重建意味着现有的世界秩序要进行变革。现有的世界秩序都是靠制度和准则维持的,而这些制度和准则当中很重要的一种制度和准则就是会计。如果说整个世界的秩序要重建,言外之意即现在的秩序要调整,那么有一件事将确定无疑,那就是现有的秩序不能再维持下去了。但是现有的秩序是以英文为主导形成的,会计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现在所讲的会计,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那种理想的知识,恰恰是我们需要打破、抛弃的那种制度和知识。这样一个会计制度的演进,受制于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不是会计行业想当然就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德内拉·梅多斯著.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 ~ 308.

[2]马尔萨斯著.郭大力译.人口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 211.

[3]吕西安·费弗尔著.阎素伟译.十六世纪的无信仰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 ~ 663.

[4]彼得·T.李森著.韩薇,郑禹译.秩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1 ~ 268.

[5]塞万提斯著.杨绛译.唐·吉诃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 ~ 672.

[6]汉娜·阿伦特著.安尼译.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1 ~ 420.

[7]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 ~ 726.

[8]北野.文明学概论[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1 ~ 199.

[9]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 ~ 345.

 ↓↓↓ 推荐阅读
杨雄胜|会计研究的价值取向与思维范式
杨雄胜|现代会计功效的现实背景与观察视角
杨雄胜|现代会计研究的理论起点

黄世忠|物超所值抑或物有所值——特斯拉股票市值合理性分析
黄世忠 等|游戏驿站现象的解析与启示——基于行为金融的视角
黄世忠|共享经济的业绩计量和会计问题
黄世忠|如实反映抑或失实反映?
黄世忠|创新型企业财务分析的困惑与解惑
黄世忠等|2010 ~ 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
黄世忠|新经济时代财务分析的可比性问题研究
黄世忠|会计研究“三维法”
黄世忠 , 李诗|透析医药保健行业费用“一高一低”现象
黄世忠|解码华为的“知本主义”——基于财务分析的视角
黄世忠|新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与启示
黄世忠|信息资源的七大定律及其确认与计量
黄世忠|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延伸问题分析
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中)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上)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国博弈
马永义|新收入、金融工具及租赁准则下资产负债表的填列规则
马永义|债务重组新准则深度解析
蔡昌|新时代税收筹划方法论:理论逻辑与框架构建
蔡昌 等|平台经济的税收治理难点与治理方略
杨涛, 辛清泉|高校智能财务系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重庆大学智能财务系统上线啦!
林斌 等|“29岁现象”的成因与治理——基于舞弊钻石理论的分析与讨论
韩洪灵, 陈汉文 等|正义抑或伪善:资本市场吹哨行为正当性研究——德勤员工举报事件引发的思考
韩洪灵, 陈汉文 等|金融监管变革背景下蚂蚁集团估值逻辑研究
韩洪灵, 陈帅弟, 陈汉文|瑞幸事件与中概股危机
韩洪灵, 刘思义, 鲁威朝, 陈汉文|基于瑞幸事件的做空产业链分析

“90后”著名会计学家贺南轩先生回忆录(一)
张庆龙|智能财务的应用场景分析(系列之十一)
苑泽明 等|“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研究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敏 等:企业集团业绩考核的智能化转型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应千伟 等:外部监督与国有企业经营效率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潘红波 等: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文献综述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敏:智能财务十大热点问题论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金若 等:信息披露视角下的商誉减值会计准则改革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刘启亮 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与思考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杜兴强等:宗教影响与公司行为综述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敏:企业财务智能化 要素·路径·阶段
高明华 等|贵州茅台捐资事件的企业社会责任视角分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