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丨金融反腐:新的困难与挑战
01
金融腐败的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高速发展,在金融创新和混业经营冲击下,金融腐败行为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为行业监管与反腐败工作增加了难度。
日趋复杂
高度传染
内外交叉
02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金融腐败治理难度
新技术在金融行业的运用和创新重塑了金融业务范围,改写了原有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并对现有监管思路和监管模式提出挑战,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治理金融腐败难度。
随着高技术设备引入金融行业,借助高科技手段的智能化腐败案例不断增多新型腐败集中发生于金融行业基层操作部门,一些金融从业人员利用直接操作设备之便,通过电脑技术篡改账目侵吞公款,或挪用和透支储户资金进行非法盈利活动,或利用密码窃取储户本金和利息等。
技术革新带来的金融业务范围重塑,为腐败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由于监管人员培训速度难以跟上业务发展速度、监管资金投入需要转换时效、监管条例制定需要时间等客观原因,使得监管结果难以准确衡量,监管责任难以有效划分,从而为腐败提供了空间。在新技术帮助下,资金转移更加便利,尤其是跨境资金转移,短时间调动大额资金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资金分散处理更加便捷,同时也提高了金融腐败隐蔽性。流程优化减少了低端犯罪,但也可能发生规模更大且更加隐蔽的金融腐败。
一方面,监管机构受限于监管制度,在面对数量众多、周期短暂的金融创新时显得力不从心,部分领域法律的缺失、监管的空白助长了金融行业腐败形成。另一方面,在新技术助推下混业经营模式大量涌现,增加了腐败沿业务链传导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了金融模式被效仿的速度,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任何能够取得超额收益的经营模式都会被众多参与者竞相模仿,金融监管套利就是其中之一。
相 关 案 例
投资公司老总为自己投资
2009年5月5日,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太原市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原总经理王某案件。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贪污、挪用公款、受贿、滥用职权罪判处王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王某在任太原市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建投公司”)总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便利,表面上为政府做事,背地里为自己投资赚钱。他在7年时间里共受贿276万元、贪污427万元、挪用公款并滥用职权造成公司损失3.1亿多元。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的一串串数据,让人听后咋舌。
经法院审查查明,王某在担任经建投公司总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通过虚假诉讼手段和交叉转账藏匿公司财物等方式,非法侵吞公共财产427万元;利用职务上的各种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钱款276万元;王某逃避财务监管,擅自决定将经建投公司公款共计1.6亿元,借给其他单位用于经营活动或者挪作他用,给经建投公司造成8000余万元经济损失;王某逾越职权,擅自决定经建投公司为其他单位借款提供担保,给经建投公司造成了2.3亿元的经济损失。
经建投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是太原市政府的投资融资平台,代表太原市政府履行“政府投资机构、政府出资人、政府授权投资”的职能,承担政府的政策性投资,具有筹资、参(控)股和管理政府专项基金的职责。担任经建投公司总经理,一方面要保证所投资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可谓责任重大;另一方面由于公司资金雄厚,资源丰厚,权力巨大,也存在巨大履职风险。王某就是在总经理这一岗位上利用职权为己谋利,玩权滥权,十分恶劣。
丨以投资的名义受贿
王某可谓“敛财有道”。他十分清楚明目张胆以个人名义投资是违反规定的,所以就琢磨着以妻子的名义投资。由于专门做投资生意,他在这方面的消息十分灵通。2002年9月,中国银行滨河支行营业部副主任李某为帮助亲戚刘某贷款,找到王某,通过王某帮忙贷款500万元。2002年年底,山西有色金属公司要在代县投资铁矿项目,准备引进两家民有企业投资入股。李某将这一信息告诉了自己的连襟于某和亲戚刘某。几经商谈,刘某以他的一家公司——昌铭公司作为投资主体,用几人凑来的300万元投资了代县那家矿业公司,占股20%。2003年4月,李某在王某办公室,无意中谈起投资入股之事。王某听后很感兴趣,坚持要以妻子的名义参与投资铁矿,并且要李某为自己先行垫付股金。李某听后,不得不表示同意。王某将妻子韩某的身份证交给李某,让他帮助办理投资手续。4月7日,李某为王某垫付了60万元,以韩某的名义缴付昌铭公司,作为投资洪剑铁矿的股金。8月27日,李某又为王某追加投资款40万元,交到昌铭公司。昌铭公司先后将500万元股金投资到洪剑铁矿。
2005年6月27日,昌铭公司将持有的洪剑铁矿股份转让,得到转让款2000万元,按投资比例分配,王某的妻子韩某分到股份款376万元。王某主动提出归还李某代妻入股的100万元,领回276万元的红利。王某将这笔钱转到亲属办的山西和方公司账户,经过几道程序后提现,据为己有,算是自己的投资回报。当然,李某、刘某等也不会做赔本“生意”。2004年7月,刘某的公司由经建投公司担保贷款680万元。2004年8月至2005年6月,李某经王某同意后,多次从经建投公司下属的中创联公司借款800万元,打入李某自己注册的公司。
丨“移花接木”公款成私款
王某利用手中“投资”大权,玩弄各种花招,几年间就轻松贪污公款427万元。
2000年5月24日,经建投公司委托建设银行太原市城建支行以锅炉改造名义,向经建投公司参股的山西中威绿色电力产业有限公司发放地市预算基建贷款500万元。王某安排中威公司经理刘某某将其中的100万元付给太原市综合开发公司,打算进行房地产开发。王某后来指示中威公司将项目转让给经建投公司参股的山西中盛房地产开发公司。2002年8月,由于项目未能进行,综合开发公司与中盛公司签订协议,由综合开发公司以10万元人民币和永乐苑小区名园两套住房(总计价值132万元)作为前期付100万元的补偿,将两套房产过户到中盛公司。2006年3月,刘某某找到中盛公司经理王某某,要他配合处理这两套房屋,王某某请示王某,王某明确指示王某某按照刘某某的意思办。刘某某拿着中盛公司购房合同、收据,让王某某分别为刘某某和王某的儿子办理了购买中盛公司的房屋各1套的虚假购房手续。接下来,王某、刘某某分别委托他人,以中盛公司逾期不交房违约为由,将中盛公司起诉至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法院,要求中盛公司给付他们所谓定购的房屋。两人通过虚假诉讼,将两套住房分别过户至王某儿子和刘某某儿子的名下。100万元的基建贷款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变成了一家公司的合作款,接着又变成了两套房屋,两套房屋最终成了王某和刘某某的私产。
2000年4月,经建投公司以下属经投物资公司的名义在中国银行太原鼓楼支行贷款1000万元,作为公司的业务资金。2001年7月,王某提议由山西四海公司经理赵某经营经投物资公司。同年10月,王某指示赵某将经投物资公司贷款资金中的195万元作为王某个人的投资款,转到山西香巴拉美食娱乐公司,据为己有。
2004年9月,上海浦发银行太原分行孙某找到王某,让他帮助自己完成存款任务。王某要求孙某,以自己亲戚李某某的名义在上海浦发银行太原分行开设个人账户,交由王某控制。2004年9月,王某指示山西四海公司经理赵某,将借经建投公司的100万元现金交给上海浦发银行太原分行孙某存到浦发银行李某某账户上,同时,山西四海公司财务以还款平了账。孙某完成存款任务之后,从李某某账户将100万元提现,之后将这100万元还给了王某。
丨滥用职权造成巨额损失
王某在担当总经理期间,充分发挥了“领导决策”的作用,滥用权力,运用公司资金“助人为乐”。为逃避财务监管,王某擅自决定对外借款;或者挪用公款,帮人解决资金问题;或者擅自决定为民营公司贷款提供保证金;或者挪用公款为他人注册公司、归还个人借款等。
2004年4月,王某安排公司财务人员将500万元转入太原市中创联公司,将200万元无息借给天隆仓公司。2004年6月,天隆仓公司通过王某向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借款2000万元。至案发时,天隆仓公司还欠该房地产公司1039万元。经调查,王某因借款给其他单位用于经营活动而给经建投公司造成了8002万元的经济损失。
出于朋友义气,王某还四处为其他公司担保。他先后以经建投公司名义,为太原恒昌顺公司、山西黄金公司、山西汇鼎公司、太原东方铝业公司等公司向银行借款提供担保。但是这些被担保的公司到期没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被起诉到法院,经建投公司作为担保单位被依法判决承担连带还款责任,至王某案发时,已进入执行程序和已被执行的款项共计2.3亿元,为此给经建投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戳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大家都在看
大家都在买
读懂新时代 | 全面从严治党 | 讲政治 守规矩 | 六大纪律 | 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丨中国家规丨盛唐历史 | 八项规定 |“禁令”手册 | 隐形腐败 | 漫画评论 | 廉洁从政 | 习题集 | 追逃追赃 | 2018业务书单 | 案例剖析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