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本就该学会自我阉割
关注三士渡,精彩人生路
在我赴美留学后,生平第一次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由:在学校中,我的生活极度self-pace,课业负担不甚重,闲暇时间便全部用来看剧、刷SNS,有时FB,微博,小红书,朋友圈就能让我一天时间都在宿舍的床上度过,之前养成的健身、看书的习惯通通抛之于脑后。如此生活一年之后,我开始好奇,为什么我选择这样度过自己的生活?为什么其他留学生也选择这样的生活,除了各个SNS换成了Lavo, Marquee或是Up and Down, 1oak, Avenue。
后来有一天,在我数不清自己多少次在宿舍重看金庸的《笑傲江湖》时,我突然领悟到,原来这是因为我们都缺乏自我阉割的能力。
阉割,包括肉体阉割、精神阉割,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文化中,都算得上对一个人的极大羞辱和毁灭。然而,自我阉割,却并非如此。所谓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实际上这样做的三位仁兄: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都可算是求仁得仁,意气风发。东方不败由风雷堂一名副香主,连年升级直至坐稳日月神教教主,摩拳擦掌准备中兴圣教;岳不群隐忍养气近二十年,始终只能保持华山派盛极而衰,死而不僵的尴尬处境,一朝自宫,剑法大成,直接登上五岳盟主的宝座;而林平之,出场时是个武功疏松的富家公子,自宫练剑,竟将已入宗师行列的余沧海和他的青城派上下一干人等逼得走投无路。
小时候初读这些情节时,我心中对这三人的行为,只存着怀疑与好奇,毕竟,一本剑法而已,何至于自宫,换一门武功不成吗?令狐大哥的独孤九剑也很厉害嘛,就不需要自宫。在留学后,反复看此书时我才明白,他们自我阉割,为的不是剑法,而是目标。东方不败、岳不群为的是地位权势,林平之为的是复仇。我也明白了,自我阉割——这是少数厉害的人拥有的才能。
在以阉割为基础的世界观中,世上有四类人:
① 正常人
①类人是我们平常所讲的正常人。他们有自己的目标,可惜的是他们不能自我阉割以达成目标。如《笑傲江湖》中的宁中则,她的目标是重振华山。当她发现身边的丈夫行为有异,并且明显在陷害忠心耿耿的大弟子令狐冲时,她虽然选择了与丈夫争吵一番,但随即就被他几句花言巧语所哄骗而不再追究。若她当时可以果决一些,与丈夫彻底决裂,逼他说出全部真相,未必不能揭开岳不群的秘密,提早召回令狐冲接任下一代掌门从而振兴华山。宁女侠无法阉割自己对丈夫的怜惜之情,最终与爱女双双身死,令人唏嘘。再比如劳德诺,为了抢夺辟邪剑谱,他不惜在华山卧底十数年,更杀害朝夕相处的六师弟嫁祸令狐冲。但当林平之告诉他剑谱开篇八个字是欲练此功,必先自宫时,他却不敢自宫练剑,只是照葫芦画瓢将辟邪剑法夹杂在自己本来武功当中,反致在决战中功力打了折扣,居然被仪琳击败。①类人最大特点便是有了目标而出于种种原因又不能阉割自己,让自己活在痛苦中。
② 成功者
②类人一般是生活中典型的成功者。与①类人不同,他们既有自己的目标,又有足够的决断与能力去阉割自己,最终取得想要的成就。②类人中最好的例子是定逸师太,同为女性,她比宁中则要明显高出一筹。临终之时,她毫不犹豫地把恒山掌门的位置传给令狐冲,阉割掉了世俗的正邪门派之见、男女之别,可谓眼界开阔,最终令狐冲也没有辜负她的期待,保住了恒山,并隐然有光大的希望。当然书中真正自宫的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三人,也是②类人的典型代表,他们为了宝典、剑谱,可以称得上苦心孤诣,自我阉割之大成。尤其是岳不群,竟伪装了20余年之久,不管是开篇派小女儿接近林平之打开缺口、还是嫁祸自己的大弟子令狐冲转移视线、或是隐忍卧底劳德诺误导竞争对手,可谓是把自己的人性阉割得几乎分毫不剩,可惜目的不正,最终败亡。
③ 异数
③类人是一个异数,他们无欲无求,没有目标,自然也谈不上是否需要自我阉割。大部分③类人没有目标,因为他们看不清自己,故而他们也总是在浑浑噩噩中度日,比如岳灵珊,父亲让她当小酒保就当小酒保,让她多和小林子玩就多和小林子玩,让她练五岳剑法就练五岳剑法,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可谓随波逐流,毫无主见。不过偶尔这类人中也会出现一两个超然者,比如书中的莫大先生和何三七,一个拉二胡、一个卖馄饨,最终也都得善终。
④ 江湖传说
最后要说的就是④类人,此类人大抵都是江湖传说,自身能力极强,完全不需要阉割自己就能达到目标。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就能够取得成就、逍遥快活,好似书中的令狐冲,为人洒脱,练就的剑法也是无照胜有招的独孤九剑,剑剑随心所欲,却又招招威力无穷,令人难以招架。平常人眼中无比重要的东西,他们唾手可得却视之无物,他们最终所追求的可能只是一箫一琴、笑傲江湖。
在留学生的圈子中,我曾见过各个类型的人,比如一位创业的仁兄,就是典型的①类人。他业务娴熟,早早自立门户想创下一番事业。但在自己公司初创、线下地推自己的产品期间,一直效率不高。原因是他喜欢赖床不能早起,错过上班早高峰这一地推良机。这个理由听起来着实有些魔幻。当然,在这个圈子中,其实更为常见的是②类人。甚至可以说,大部分精英留学生都是程度各异的②类人。典型模版是为了进入投行、咨询公司,而保持着4.0GPA,在大一入校时就不错过每次同校友建立network的机会,大二暑假就必须要拿到一封好公司的实习offer,毕业时拿到return offer,进入公司,熬上几年光景,习惯于当个空中飞人或熬夜达人,最终轿跑、house、partner title,一项项成就逐步达成。而至于④类人,他们多集中于科研行业。因为比起其他的行业,科研的性质更加纯粹一些。比如我所知道的一位大龄留学生——张益唐先生。毕生研究孪生素数,五六十岁的科研工作者,当问起他中美哪边更适合做科研时,他的回答是美国,因为他在美国的subway打工就能支持自己研究数学,边打工边攻孪生素数猜想。就这样,直到论文发表,在一年时间中,把其他数学家几十年的荣誉都拿遍之后,他还甚至不是教授,不能带博士生。
在仔细思量后,我认定一个④类人的诞生,基本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平凡如笔者,我还是决定努力做一个②类人。那么又该如何做到呢?
为了心中的目标用自身的理性压制自己更加迅速直接的反应,从而去实践长远来看更为有效的策略”,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要求我们与自己的基因相抗衡。追求当下的快感是人的本能,因为当下的快感更加急切。比如说给小朋友做实验,是现在吃一颗糖还是一小时后吃五颗糖,一般小朋友们都选一颗糖。这是人的天性。也是进化中优化的一种策略,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而当下是确定的。在原始社会中能拿到当下确定的东西,就能活下来,而选择将来,可能十分钟后就被路上狂奔而过的犀牛撞死,或是被狮子吃掉。这是人类在自然中进化的策略,但已不太适合今天的社会。因为在几千年时间里,人类已将混乱的自然改造为相对稳定和确定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适当地长远看成为了更好的策略,可惜基因突变的速度没追上我们改变世界的速度。所以要做一个②类人的最大挑战就是抗衡我们自己的基因与潜意识中的行为。
当然,一个人的认知是能改变其行为的,这便是教育的意义所在。讽刺的是我们教育没有帮助我们学会自我阉割,反而培养了我们对这种行为的反感。在大部分中国人的成长中,都早已承受了来自学校十几年的外部阉割:我们要穿一样的校服,留一样的头型,学一样的科目。但最重要的事情,教会一个人进行自我阉割,却是学校一直忽略的事情。故而一朝获得自由,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自我放开,而非自我阉割。甚至于提到与阉割有关的事情,都会自然地生出抵触。只有少数自小明白此道理的幸运儿和更少数在纸醉金迷、酒池肉林过后静心思考悟出自我阉割道理的人才有机会成为②类人。
想到这里时,我不禁有些哑然,原来一番努力后,我最多不过是书中的岳不群、林平之这一流人物,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END
还想读其他我们的文章?
(点击相应题目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