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向日出致敬的芝大女孩,每天都在想什么?
每年申请季初期,我们都会收到不少学员对学校调查、选校列表、选ed/ea/rea方面的困惑。尽管我们的一众“神仙”导师会在第一时间逐个击破申请相关的问题,但这样没法让同学们全面了解一所大学。
而主页菌认为stalk一所学校最好的方法就是抱紧学长学姐们的大腿,“逼”他们老实交代与大学之间的江湖恩怨、爱恨情仇。
因此从这期开始,我们将定期推出全新的采访栏目Keep In Touch 150。在这个系列中,你将接触到我们这最有人格魅力的导师和学员,听他们分享校内外的奇闻逸事,尝遍求学路上的酸甜苦辣,一同探索关于留学的无限可能。
受访、撰文 / Y
采访、采编 / M
第一期,我们请到了咱们曾经的学员、现在的个性化导师——就读芝加哥大学的小Y。经济和金融是她好奇的尝试,而人类学才是她平常的生活。
在将近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我们同她聊了聊这四年躺在读不完的reading和写不尽的paper中的学术生活,以及被学术虐千百遍后仍视它如初恋的坚强心态。
1. 芝大学业
M: 能简单聊一聊芝大的学业么?
Y: 芝大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她的core(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囊括人文,社科,历史,艺术,自然科学和数学这几个大类,每个大类里都有几门学校专门为了core设计的课程。学生就可以在这些课程中选择来满足core的要求。每个学生毕业前都得满足15个学分的core,也就是15节课,大部分人会选择在大一、大二上完。有些理科课(如数理化生)可以用AP来抵,文科课抵不了。
专业课的话,一般每个专业大概在12-19门之间。人文社科类专业课正常在12-13节课,比如经济学就是13节课,个别理科会更多一点,比如有些生物类的专业需要19门专业课。
我学的是经济学和人类学。其实在芝大double major很普遍,triple major的人也不少。开玩笑说,很多人的double major组合,一个专业为了眼前的苟且,另一个为了诗和远方。当然更普遍的是两个专业相辅相成。常见的是数学/经济,数学/计算机,或者经济/政治科学这种组合,但也有大神会跨领域,比如物理/古典学。
M: 听说芝大的学术非常严谨非常难?
Y: 确实特别难。我熟悉的一位某top ivy教授告诉我芝大是“the last intellectual campus”,所以捍卫知识的尊严我们义不容辞啊哈哈。就说我自己,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基础课(我们叫economic analysis),刷题刷到怀疑人生。
当时经常是四五个人组一个study group,泡在图书馆里,三四道题可以做八九个小时。后来听说我们经济基础课的难度有相当于某些学校博士课程的难度。另外,我们有一个数学基础系列l课(Honors Analysis in Rn)据说是全美最难的。当然因为我没有横向对比过,也许有夸张成分,但就这两个例子就能给你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
我还可以拿经济举个例子。我们学校的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intro至少在我这一届及之前都不能计入专业(当然不知道之后的政策是否有变),而专业课直接从economic analysis开始算起,由此可见芝大对学生的期望很高。
人文社科类的话,读和写的量非常大。讲个故事,我一门课的教授在课上布置了三个chapter的阅读,然后说:“你们是芝大的学生,所以你们应该心照不宣地知道,我虽然只布置三个chapter,但你们应该读完这本书”。
另外,就我个人的经历,芝大很少有水的人文社科类课。你看别的学校会开一些intro课,比如什么“intro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然后教授站在上面读ppt。而芝大没有多个,连intro课都是seminar形式而很少有lecture。且我在芝大读人类学三年,从没见过课本,教授讲课都是建立在原著上。你作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就被逼着参加各种课堂讨论,甚至能和phd们在同一课堂里谈笑风生。所以芝大尽管也算是大U,但体验真的很像“文理学院”了。
另外因为芝大是quarter制度,每年四个quarter,summer quarter不算的话,秋冬春各11周,并且为复习final准备的reading period只有两天。这也就意味着上课节奏飞快,期中考试能从第三周一直排到第八周,还要写论文,读各种书和做题做作业。这样的设计也让芝大的学业非常紧张。
不过身在其中,你不会觉得intense,因为大家的学业压力都很大。当然,我们这儿跟“鸭子综合症”不太一样,就是像浮在水面上的鸭子,表面上很chill,水面下的脚正拼命扑腾。总的来说,芝大还是很包容学生释放压力的。很多人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就是诉苦和吐槽哈哈。别人也不会因为你抱怨课难,论文写不出来而judge你,因为大家都会有很艰难的时刻。这就是作为芝大人的默契了。
M: 芝大学术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Y: 芝大是一个比较冷静的地方,对各种观点非常包容。可能是地理位置处于中西部,但又是在非常liberal的芝加哥,所以政治立场相对平衡,夹在保守和激进之间。在这样的环境里,大部分人都在推进自己观点的同时,试图理解他人不同的观点。
也因此,芝大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她的言论自由,并且随之带来的,学术和思想的独立性,因为你不需要为了政治正确而妥协。换句话说,芝大能做思想的权威,而不是被权威所统治思想。感兴趣的话可以上网找找芝大校长Zimmer在这方面公开发表的文章。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就是:既然你来了这里,那你就得做好观点时刻被挑战的准备。大家讨论问题的出发点只是纯粹的学术交流,而不是冒犯他人。这样的好处是你能在这儿安安静静地读书思考,放开自己加入到各类谈话和辩论中,不会由于坚持己见而遭到仇视和打压。
讲个故事,几个月前,芝大某教授想请极端白人右翼代表Bannon来校做演讲(Bannon曾是Trump的狗头军师,后来被开除了)。学校里有人游行反对,但制度上,芝大校长无权干涉教授做出的决定,也就是说,身为校长,他不能主动invite任何嘉宾,也不能disinvite。
当时校园里关于Bannon这个事情有很多的讨论,包括我在的一门课上,教授专门花了大半节课来让我们辩论。我记得课上有1/3的人认为,教授可以请他来演讲,因为这个是我们捍卫的言论自由,并且Bannon的存在代表了一种现象,我们需要正视。但仍有2/3的人认为不能,其中一半的人拒绝接受他的观点,而另一半担心他过来发表hate speech,会改变听众的价值观。
当时我在课堂中一边参与讨论,一边感慨:这种辩论能够存在本身就挺能代表芝大的思想自由程度的。并且补充一下,教授本人是明确赞同Bannon来演讲的,这个在普遍偏左的美国教授群体中间不同寻常,但这样想的教授在芝大绝对不罕见。
另外,芝大的学术某种角度也比较偏理论和清高。换而言之,不实用。我们有一句话自黑来说明芝大的关注点在理论上,大意是“这个东西实际运用的不错了,但是理论上行不行得通呢”?打个比方说,一个人在斯坦福,可以明确表达“我读大学就是为了创办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或者什么“开发最实用的技术”。
但在芝大,也许不能这么露骨。大部分教授哪怕享有盛名,也依然把自己定位成学者,说话也是带着若有若无的对于一个有着灵魂和厚度的精神世界的眷恋。也因此,可能很世俗的成功学,或者是所谓知识市场化在芝大没有足够的土壤。当也不是绝对的说芝大人都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只能说芝大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可能更偏向于将发展知识作为主要使命。当然,现在的环境毕竟在发生变化,芝大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可能也会发生便会,比方说,更加回归社会。但核心我认为是不会变的。
M: 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专业课吗?
Y: 我有上过一门人类学的课,讲multiculturalism。这是一门面向研究生和博士的课,而我是唯一的本科生。它探讨的话题非常有争议性,女权、宗教、同性恋等话题均有涉及。当时教授在第一节课就说:“同学们,你们要做好三观时时被挑战的准备。如果你上课觉得不舒服,请静静离开,不要打扰我们辩论。”
举几个例子。我们教授是犹太人,他认为既然犹太教中男性的circumcision能被允许,那穆斯林中女性象征意义上(非创伤性)的割礼也应该被尊重,因为这是人家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当然,很多学生反对他的观点。我们也讨论了09年瑞士人民公投通过一条法律,支持国家禁止清真寺的尖塔出现在公众视野的这个议题。另一个刁钻的问题是既然同性恋婚姻能够合法,那为什么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的婚姻不能被允许?
我们还探讨了70年代的Wisconsin vs. Yorder一案:三个阿米什人家庭出于宗教原因,拒绝将孩子送去高中读书,而威斯康星州强制他们去上高中。最后闹到最高院,阿米什人胜诉,被赋予在家教育孩子的权利,从此开创了美国homeschool的先河。而有些同学对此事件持反对态度,他举了欧洲的例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好公民,对国家尽一定的义务。我也基于中国国情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课上类似的议题还有很多,但整个过程中大家的探讨都很理性,同时我也意识到:无论我再中立再包容,永远都有一些人的观点让我惊讶。随时准备的面对这样的惊讶是我在这个课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M: 有比较难忘的非专业课么?
Y: 我上过一节艺术的core课程,the Art of Michelangelo。这节课让我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热爱:一位该领域最富盛名的教授愿意“屈尊”来教最基础的core课程。他已经80多岁了,但讲课从来不坐下,并且堂堂课必定超时,时总一节80分钟的课要超30-40分钟。但没有人提早走(也是下午最后一节课了),所有人都愿意留下了听他传授毕生所学:我们听他讲在意大利的经历;米开朗基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如何解读、理解透彻一尊雕塑等等 。
他说话特别慢,但实在是很有感染力。看着他,我会想:他明明有其他选择,做研究、带研究生,甚至退休到处游玩,但他肯花时间在一个十几个人的小班里,认真地给一群根本大多不是艺术史专业的小毛孩讲艺术。
顺便提一下芝大的课堂人数相对的都比较少。文科专业课大部分从一只手到二十人左右,理科课可能稍微多一点。偶尔有罕见的大课能有一百多。但说实话我们学校连能坐下这么多人的教室都没几个。
M: 如何与芝大教授聊学术/social?
Y: 芝大教授都很愿意帮你的,你发个email约时间去office hour坐坐,聊着聊着就熟了。老实说,我学到的很多东西和观点都是通过直接与教授聊天得到的。至今三年来,我从来没遇到教授拒绝回答学生的问题。反而见到过某位大牛教授在办公室一边热情回答我的问题,一边不停地掐掉打进来的电话。真的,在这样的环境下,看到教授这么呕心沥血地做教育,我很难不认真学习。
就有句话叫做“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芝大大师云集,并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基本不在神坛上,而是在学生中。别人眼里可望不可及的资源,对芝大的学生来说是触手可及,因为教授们普遍都很accessible。哪怕教授并不教你,你也可以发一封邮件过去问问能否聊个天。
比如学政治科学的可能听说过Mearsheimer,是Offensive Realism学派的创始人。我大一的时候傻傻的,机缘巧合认识他后就跑去找他聊天,结果他花了大半个小时认真科普当时他眼中的国际关系,回答我的问题。印象很深的是他的办公室上上下下全是书,几乎没地方下脚,他就慢慢站起来把座椅上的书搬走让我坐,根本没有架子。所以,能在18、19岁的年纪接触世界一流的学者,这些体验一直激励着我不仅认真学术,也要认真做人,保持谦卑的心态和真诚待人。
M: 如何在学术严谨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个性?
Y: 我不认为这两者是冲突的。好的thinker,必然有自己突出的独立性。如果你没有个性,是没法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的。芝大不乏每天泡在实验室不回家的人、或愿意花毕生心血研究梵语的人,支撑他们前行的不仅是热情,还有个性。而且教授也希望你上了ta的课后,不是变成芸芸众生,而是成为思想更独立的人。
M: 芝大最难熬的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Y: 我有过非常迷茫的时刻。原先选修双学位,我一度认为自己能把两个专业融会贯通。后来我发现在方法论和思想上找到平衡点非常难。如果把社科大类看作一个光谱,左侧是qualitiative的学科,而右侧是quantitative的学科。人类学就是站在轴线上的最左侧,而经济学站在最右侧,两个学科等于是“隔海相望”,相互鄙视。所以这两个学科时常考验着我的三观,并且两个专业里学到的东西经常打架,所以那段时间经常怀疑自己:为什么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当初为啥不选两个互惠互利的专业?
再加上当时对于纯粹追求学术有一种幻灭感,所以整个人很浮躁。比如一开始认为学人类学能让我更好地为一个多元社会出力,但发现因为社会的变化,还有科学的发展,导致一部分人文社科学科的衰落。某种角度看,这些学科曾经是灯塔般的存在,但现在很多学科都陷入自我怀疑。批判精神还在,而新的思想真的很难构建了。
再反观经济,因为芝大经济偏理论,总觉得经济学就是数字和字母,根本不接地气,不知道这样的经济学如何才能帮助我更好的了解社会,甚至为日常生活服务。这样的想法还有很多。并且当时到了一个周围人都在找实习/为未来找工作做准备的阶段,自己就每天活的很纠结。
后来我开始找同学,教授和校友谈话,和他们吃饭聊天。他们让我意识到:两个专业每天打架也挺好的,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学术和找工作找实习也不矛盾,没必要急于求成,静下心来认真看清自己才更重要。最感动的是我的一位恩师跟我谈了很多次,基于他自己非常丰富的阅历和人脉给了我非常多的insights,并且跟我说,以后有类似的有关人生,有关做选择的问题可以随时去找他。而我甚至不是他专业里的学生。
2. 芝大日常
M: 芝大都是什么样的学生?有没有啥特定的性格特征?
Y: 恩,其实之前这些问题应该也体现了芝大都是什么人了…芝大学生热爱学习、求知欲很强、且非常谦虚。当然自黑一下的话,也许我们不大会包装自己?另外学生里面有部分人挺内向的,不大会social。且虽然学校想方设法让大家走出来交朋友,就比较美国式的那种,邀请大家一起搞活动、增进感情,但可能很多同学们日常还是喜欢宅在房间里,或者更喜欢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几个比较亲密的朋友玩。
另外芝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学术影响着。对大部分人来说,学术算是生活的中心,别的都是围绕它展开。你专业课的课友变成了最好的朋友,小众课上碰到志同道合的人成了聊天的饭友、刷夜的对象。当然这个不绝对,芝大也有greek life,还是挺active的,但我不是非常了解。
另外芝大本科生和研究生、phd关系不错。因为大家都是以学术交流为主,不存在什么鄙视链,本科生也不会觉得自己更精英。毕竟题做不出来,论文写不出来的时候还要靠TA们开小灶强势carry哈哈。还有我个人的经历,很多专业课都是和研究生phd一起上,所以大家也很贴近同学朋友这样的关系。
M: 芝大的住宿、饮食和文化环境怎么样?
Y: 文化环境依然围绕学术展开,有个笑话就是芝大学生每次出去谈什么聊什么,都会回归到学术问题,比如从八卦聊到自己正在学的某个理论或者读的某篇论文上。我和一些朋友总觉得出来吃饭不聊学术还能聊啥?后来发现,原来别的学校的人真的能针对“哪家饭店好吃”这个问题聊上两个小时。
住宿、饮食都相当好,新的宿舍楼没住过但听说条件不错,很多学生也会选择off-campus公寓,条件都很不错,还有的可以享受密歇根湖景。食堂一言难尽,但学校离china town开车10分钟,还有各种外卖软件,中国胃的话生活也能美滋滋。
坐落在黑人区确实是个问题,也因为这几年芝加哥政府听说为了缩减财政开支减少了一部分反暴力和给警察的投入,但学校还是很安全的,毕竟芝大有着全世界顶级的私人警力,并且…这样说吧,匪有匪道。
M: 芝大工作networking是什么样的?一般在校生如何找工作?
Y: 芝大校友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尤其是因为芝大学生身上的标签就是非常analytical但是nerdy(书呆子,这个在美国文化中挺贬义的),所以不能说是最讨喜的,所以校友们有些特别愿意帮忙。并且,现在学校在大力发展career advancement,目的就是帮学生找工作,邀请各大校友和公司做培训、开讲座。还有一些项目是生借助了商学院的资源。总体来说,认真努力的找的话都能有不错的工作。
并且,芝大的经济学是块金字招牌,商学院也是数一数二,所以很多意想不到的特别厉害的人都是芝大校友,比我当初想象的多很多很多,不过可能还是以金融行业为主?所以芝大学生,找工作的话,做金融的人还是挺多的。还有中国方面的资源极其丰富,校友资源外,学校战略上是很重视的。比如学校在人大旁边设有芝大北京中心,在香港还有香港中心,每年都会接待很多本科生去实习做研究,借机也能认识不少厉害的校友和教授。我在大一暑假因为北京中心的关系有幸见到了林毅夫教授(也是芝大校友)。
M: 有没有画风清奇的校园生活经历?
Y: 芝大有一个膜拜太阳的活动,叫Kuvia/Kangeiko。在芝大冬天,大家会赶在太阳升起前,跑到学校特远的体育馆,做膜拜太阳的举动,有些大四学生会脱到只剩内衣内裤,在室外,零下十几度的寒风中膜拜太阳。
每个residential house参与最多就算赢,而我们house总是人最多的。因为每当Kuvia/Kangeiko来临之际,house里的学长学姐们凌晨4-5点会疯狂播放音乐,带领大家穿戴整齐地去体育馆膜日。
很多芝大人住一年宿舍后就搬出去住了,但他们也会偶尔回归house文化,重新参加活动。比如对我们house来说Kuvia/Kangeiko就是这样。大概觉得是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吧。大四做一点疯狂的事情,感觉会是挺好的回忆。
还有一个画风清奇的体验是midterm/final期间图书馆地下一楼的墙上白板上画满了公式。我们路过总会心疼几秒:大概又是某个学经济/数学/生物…的可怜的娃在墙上做题。
3. 申请tips
M: 怎么做选校research?如何选择自己的fit school?
Y: 选校只能多问了。当时选校是规划导师一手策划的,我也从在美国的亲戚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另外,主要是我去某ivy上了暑校觉得好简单,读的好多reading都是芝大的教授写的,那就直接申芝大吧。
另外芝大的画风问题,“精英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学校里主要还是以学术为重,与金钱和社会地位关系不大。所以芝大文化给我的感觉:不提倡夸夸其谈、想入非非;鼓励你脚踏实地、纯粹求知。这一点我觉得很难得。
Fit school的话,建议多找学长学姐聊天。他们的主观感受都很有价值,但是聊天过程中注意区别不同的专业,毕竟不同专业体验还是会有区别。我还是拿人类学和经济学举例子。芝大的人类学是小专业,教授和学生关系非常亲近;而经济学人多,并且因为这个学科更量化,和教授的沟通不像人类学那样聊的天南海北。不同专业的学术感受不太一样。
M: 当初申请的时候,如何用文书打动AO,引起ta的共鸣?
Y: 其实写文书回答好三类问题就行:我是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过程中,如何利用学校资源成为这样的人?先看清楚自己,再动笔会事半功倍。。
写文书真诚很重要,夸夸其谈的文书不讨好。芝大AO比较喜欢看到你对学术展现真正的热爱,也喜欢脑洞大、逻辑性强的文章。
M: 与面试官聊天的自我修养是?
Y: 最重要的是讲故事的能力,让面试官一直睁大眼睛,对你的故事保持着持续的兴趣。我当时碰到的面试官大多是中年校友,而成人世界可能比较无聊吧,如果你面试中规中矩、毫无个性,那面试官肯定把你pass掉。
M: 未来10年你会是什么样的人?
Y: 未来10年想回归学术,认认真真做个学者。虽然我这几个暑假在体验industry,想了解学术界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但内心深处也意识到沉浸在思维乐趣里的自己才最开心。
M: 对那些正在申请的,喜欢人文专业的学生想说些什么?
Y: 除了我之前谈到的我在迷茫期对于人文社科专业的一点想法外,主要就是多读书,多体验生活,多思考。每天关在家里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书本能给你指导,但最重要的东西来源于你的生活体验。
有些人会选择做义工、去NGO,我的方式就是跟人聊天,让自己与这个社会相连。我出去买个菜,会跟卖菜的大婶聊天;打个车,跟uber司机聊天(所以我的uber评分很高)。另外就是,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人文社科理论都很复杂,而且都不绝对,所以be open-minded是学习的关键。
不知道你读完这篇专访,有什么感受?
来说说主页菌的感想吧。当我做完90分钟的笔录后,陷入了深思。一方面是沉浸式的采访消耗了很多能量,我需要一点时间去慢慢消化这些信息;另一方面是深深的触动,我被这位芝大学姐谦卑、痴迷、执着的学术精神震撼到了。
在她的叙述下,我仿佛置身于芝大的校园,看到那群向太阳致敬的年轻人,怀揣着对学术的狂热,忙碌地往返于教室、办公室和图书馆,只留下一个个手不释卷、虚心求学的背影。
果然,一心向学的人,最帅气了。
END
还想读我们其他文章?
(点击相应题目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