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编寄语 | 中国管理研究有未来么

白长虹 南开管理评论 2021-05-29

本期封面

中国管理研究有未来么

白长虹

    探讨中国究竟有没有新的、异于西方的管理实践,如何研究实践素材,以及由此能否形成真正的理论贡献,一些学者给出了“实践—经典—文献”三位一体的方法论框架,认为最新管理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管理研究创新的两大源泉。就像《孙子兵法》是对农业时代大型组织管理的规律性认知一样,今天我们基于对信息时代最新管理实践的考察,相信也能做出分量足够的理论贡献。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管理研究产生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指导管理实践和开展后续研究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放长历史视野,中华先贤曾为人类贡献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管理经典,至今仍被奉为圭臬;拓宽地理界限,中医在西方从被拒绝到被慢慢接受的生动遭遇,说明不论原产何方,真正原创的、科学的、有价值的知识贡献,人类是不会拒绝的。 

    本期“评论·改革开放40年”栏目专文,揭示了现阶段中国管理研究需要注意的创新动向: 

(1)新的管理实践。除制度、文化、法律、经济等宏观情境因素外,随着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新鲜的运营方式、管理方法、组织形式、合作模式等微观管理实践应运而生,是管理研究必须高度关注的最新情境因素,也是赖以得出有心、有用、有趣的理论洞见和创新成果的知识源泉。 

(2)新的研究领域。移动互联、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融合、应用创新和新生业态,给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给管理研究开辟了诸如共享经济等新兴研究领域,这是中国管理研究创新的难得境遇。 

(3)创新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的主流方法,但不难发现很多研究存在“过度”实证、“无聊”实证等倾向,掩盖了理论创造的苍白,颠倒了学术研究的主次,亟待矫正和引入多元研究方法。 

(4)善用研究数据。数据库建设是一件极其耗费智力、精力和财力的工作,做过数据收集的研究者对此都深有体会。功精料诚,不可辜负,研究者须善加利用,要避免不当使用、胡乱篡改等情况。 

(5)与时代共振。因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发展,以管理新知和创新实践影响世界的文明进步。



精彩回顾:点击文字直接查看

主编寄语 | 新时代管理研究必须坚持科学精神(2018年第1期)

主编寄语 | 推进管理知识旋转门 (2018年第2期)

主编寄语 | 管理理论:为管理决策提供理性基础(2018年第3期)

主编寄语 | 基于40年、面向新时代(2018年第4期)

主编寄语 | 创业、企业家精神与管理工具的演化(2018年第5期)


编辑:罗诗苑

审核:刘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