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编寄语丨白长虹——管理学科的窘境与制度突破

白长虹 南开管理评论 2023-03-28

作者简介

白长虹,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管理评论》主编,现任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

毋庸讳言,管理学科面临着窘境:学问越做越窄,实践越走越宽。某些分支学科或对一些学者而言,存在着研究方向过度细碎化的倾向:研究者长期关注三、两个细小问题,满足于建构使自己满意的概念模型,由于研究成果在管理实践中对应的现象很不显著,研究者难以与企业界交流,甚至难以与管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学者交流。另一方面,企业的实践范围日益拓宽: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产品可能销往十几个国家;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技术体系却可能非常丰富,数字化可能渗入价值链的每一项活动;当企业的研发过程、外部合作和销售方式都变得更为复杂时,管理会计又需要为各部门的协调提供准确、适时的分析结果;产业链协同、平台经济、生态体系等实践发展突破了单一企业的管理边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界以更开放、更综合、更深入的方式做出回应。管理研究要向实践转向,要求学界探索鼓励开放、鼓励创新、鼓励面向实践的学科制度。

根据教育史研究,1750-1800年高等教育出现了三种新的场所,即法国大革命前在高等学校中出现的实验室、1760年间在德国大学出现的研讨班和同一时期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创建的课室方式。课室方式不仅是对数量较少的学生分班上课,鼓励教师的个性化授课风格,还要将学生分成组别,组内学生相互扶持,使团组意识和个人脱颖而出的欲望追求相互结合。更重要的是,在课室教学中,教师把定期举行严格考试和要求学生撰写论文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考试、分数和书写这些新教育实践方式逐渐成为了学校制度的一部分。霍斯金在研究教育与学科的关系时,将之称为“学科规训制度”,他认为18世纪后期出现的这些方法深刻地改变了历史,甚至影响到现代大企业中形成的管理机制。

当代许多教育学者把“学科规训制度”看作学科制度的主要构成,这些制度与人们探求知识的方式共同影响着学科的演进。近现代大学的学科体系经历了由整体性、通识性向更加专业化转变的过程,学科越分越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科研成果的严苛标准所导致的。由于一个领域的相关知识日趋丰富,研究者只有缩小探索范围才可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取得可被认可的成果,而这又导致了专业的进一步细分化。正如一位学者所讲的悲哀笑话:“科学专家对越来越少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多!”虽然近年来,人们对于学科过度细分的危害有所认识,交叉学科、新兴复合学科受到重视,但仅从大学数以百计的专业目录中就可看出,这种细分化的趋势并未减少,甚至出现了交叉学科细分化的倾向。

导致学科细分化的原因不只是科研探索的驱动,也有其他社会因素的作用,如学术群体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利益,学科制度可以成为这种地位和利益的保障。在一个学科内学术群体的联系和代际知识传承,使得学术群体得以有限度地繁衍;围绕学科形成的各种组织如学会、期刊、科研机构等,又赋予了学科更强的动能。在这些因素中,随处可见“学科规训制度”的影子,成果发表、绩效考核、人才评价不过是书写、考试和分数评定这些方法的不同表现形式。这些几百年前的教育实践产生的简单方法竟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它们所产生的惯性。

管理学科的发展也无法避开这种力量的影响,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就与之有关。20世纪末,华勒斯坦等学者在研究如何重建社会科学时,已经提出建设“开放的社会科学”的具体建议。我国管理学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创造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但要把这些建议和措施融入到学科制度中去,还需要对一些规训、惯例和规则进行必要的改进和活化,使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能够融入管理学科,使不同学科分支之间的隔阂得以消除,而且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做更多的探索、试验,将行之有效的方法逐步转化成为管理学科制度中的新成分。这些探索和试验包括:

第一,推进课室改革,将课室建到管理实践现场,让学生有机会听到教师与企业管理者共同讲授的内容。这种现场课室应该与极易流于形式的“企业实习”有所不同,要有与企业现场结合更紧密的理论讲述内容、供学生们思辨和交流的焦点问题以及合适的考试方式。

第二,采用灵活的聘任制度,使商学院可以从其他学科聘请一定数量教师前来任教,围绕一些热点问题,与管理学者共同研究教学内容与方法,共同开设并同堂讲授同一门课程,使多学科知识在教学中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第三,推行挂职实践制度,使管理学科教师有机会在企业深入工作一段时间,加强对企业管理实务的认识。教师的这种管理实践经历和实践报告,应该被纳入学术交流和绩效考核的范围。

第四,扩展大学内部或与其他大学联合的各类研究机构,集合多学科的学者围绕一些重要题目展开共同研究;鼓励在不同的研究结论之间开展正常的学术争鸣;评定研究成果要打破学科的隔阂,采用跨学科联合的评定方式。

第五,淡化学生的专业特色,强化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和交叉学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知识结构,培养管理学科未来的学术骨干。

最后,改进各类考核制度,包括对学生的考试方法和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使得考试和考核能够成为受考者自我规训、自我约束的有效力量。这些考试、考核还应该加大与实践相关内容所占的比重。

上述一些创新的教育实践方法,已经在不同的学校有过各种程度的试验,但囿于试验范围和方法尚不成熟,尚未能沉淀成为学科制度中的有效成分。全面解决管理学科分支细化、各分支领域缺乏交流、与管理实践共振不足、“知行”分离等问题,建设新型学科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试验、修正、总结和推广。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正是管理学界应该承担的任务。

原文刊发于《南开管理评论》2022年第二期



相关阅读

商学教育

(2021第5期)主编寄语丨商学教育的反思

(2021第4期)主编寄语丨商学教育创新的五个方向

(2021第3期)主编寄语丨商学教育的嬗变


实践转型

(2022第1期)主编寄语丨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

(2021第2期)主编寄语丨开展幸福产业交叉研究

(2021第1期)主编寄语丨面向实践的研究:调查、案例与“管理地图”

(2020第6期)主编寄语丨管理实践与学术研究公式化

(2020第5期)主编寄语丨管理创新的实践逻辑

(2020第4期)主编寄语 | 实践转型需要大兴调查研究

(2020第2期)主编寄语 | 面向实践的管理学研究转型

(2020第1期)主编寄语 | 疫情中反思危机管理


理论方法

(2021第6期)主编寄语丨管理学者的伦理责任

(2020第3期)主编寄语丨管理研究与隐喻方法

(2019第5期)主编寄语丨企业家精神的演进

(2019第4期)主编寄语丨好理论的特征

(2019第2期)主编寄语丨管理中的迷信与科学


编辑丨李萱

审核丨徐芳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