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书香女人,打造 “书香门第”

2017-03-03 刘称莲 第二书房阅读空间


我是一个喜爱读书的人,跟先生的结缘便是因为书籍。当年,我在家乡的县中学教书,先生第一次去我的宿舍找我,我正好去教室上课。他在等我的时候,看到我的写字桌上是一本《古代汉语》,床头则摊着《基督山伯爵》正在读。后来他告诉我,就是看到我喜欢读书,才坚定了和我在一起的决心。他说,在他的心目中,读书的女人最美丽。


其实我也蛮庆幸先生喜欢读书的。当年在那个小山城,可以看到书的地方只有县城的那个新华书店,我们俩则是那里的常客,没事就会到那里转转。虽然书少得可怜,也难得有高质量的新书,但那毕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交流的内容除了油盐酱醋茶之外,也会有书里读来的故事。一对青年男女,因为都喜欢读书,内心着实有“志同道合”的感觉。


做了妈妈以后,阅读便成了我们家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是让女儿在三岁的时候爱上读书的。那时候,她都是听我给她读书。幼儿园的三年,每天晚上我都给她读书。她倒不挑,只要一看见妈妈拿书,就闹着要读给她听。所以,那时候她听到的书里,有专门给她准备的寓言、童话和动植物故事,也有爸爸妈妈看的一些别的书上的小故事。后来我们戏称这三年是我家的“一千零一夜”。


上小学后,我和爸爸觉得她认字了,应该自己来看书。但她习惯了听妈妈讲,依然每天缠着妈妈给她读书。后来,我和她爸爸为了让她读书,就买了一些带有拼音的有趣的小学生读物还有那些《米老鼠》等等杂志,随意地放在她的写字桌、床头或者我家的饭桌和沙发上,目的就是引起她对书的注意,诱惑她去看。起初,小家伙熟视无睹。慢慢的,在没事的时候她开始翻阅那些散在各处的书了。到后来,无论是坐在沙发上还是床头,都会拿起书来看,而且逐渐看得非常投入,有的时候饭都做好了或者到了睡觉的时间,她还沉浸在书的海洋里。


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而阅读正好可以满足他们这一天然的渴望。父母要做的只有两点:一是让孩子有书读,二是让孩子读到书。所谓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孩子读的书;所谓读到书,就是拿回家的书要让孩子看得到,而不是整齐地码在书橱里。


这样,女儿到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不仅读她自己的书,也开始看我和她爸爸读的书。为了满足她越来越大的胃口,我们不得不源源不断地往家买书。那时候租住 房屋,每次搬家最头疼也最不舍得的就是那一捆捆的书。


喜欢上读书以后,只要没有课外书,女儿就会觉得不舒服,到处找书看。家里没有新书,她会向同学借,也会把以前看过的书再翻出来读一遍。到了这时候,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再给她设置那么多的诱惑了。


女儿在读书看报的过程中也尝到了甜头,她不仅知识面比班里大部分同学要丰富,也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同龄人的羡慕和大人们的夸赞声中,读书这一爱好逐渐被巩固,成为伴随女儿的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因为读了大量的书,女儿在中小学阶段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子,这使得她学习的后劲越来越足。高中阶段,她从年级的中下游到年级上游,高三,竟然迎头赶上,最好的成绩达到了年级第五名。读书,让孩子学到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很好地补充了课本知识的不足;读书,让孩子懂得了老师、父母所不能教到的做人的道理;读书,还可以提高情商,使孩子学会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方法。


上中学以后女儿的学习任务变得繁重,多年养成的读书习惯不得不做了调整。


每天下午,在女儿回家之前,我会把家里订的报纸、杂志等放在餐桌上、沙发扶手上等地方。一般来说,她回家后,我的晚饭都还没有准备好。她放下书包,就先看一会报纸。晚上洗脚的时候或者其他边角时间读杂志或者散文集等等。


间或,沙发扶手上也会出现一本“大部头”,比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还有王小波的“时代”系列,女儿就是在晚上泡脚的时候逐次看完的。


中学的时候,女儿偶尔也会放纵一下自己。《暮光之城》中文版翻译过来后,女儿从邻居姐姐那里借了两册来看,却发现翻译得实在太差。用她的话来说,还不如她翻译的呢。于是让我在网上给她买了英文原版的。


那是一个周六,我们从快递手里拿到了三册原版的《暮光之城》。女儿爱不释手,高高兴兴地把书拿到了她的屋里去了。晚上我上床的时候,看她的屋里还亮着灯,我以为她在复习功课,准备周一的期中考试。


周日早晨,都9点了,女儿还在呼呼大睡。叫她,说昨晚熬夜到凌晨4点,把《暮光之城》的第一册看完了。实在是太困了,求我让她再睡一会。为了我女儿的健康,为了我女儿读书的快乐,我让我的女儿睡了个痛快!成天面对枯燥的课本,孩子渴望阅读趣味性和文学性都很强的小说,这是非常正常的要求,作为家长,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支持。


挤时间,女儿愣是把《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的英文原版读完了。2009年8月,女儿参加了托福考试,满分30分的阅读,她拿到了29分。翻看过女儿的英语周记,看到她的英语老师在批阅她的读后感时鼓励她坚持阅读原版小说,因为那是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


阅读的好处,我们且不说对于一个孩子健康成长那么高远的话了,就说高考。现在的高考跟现实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对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读几本课本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大量接触课外知识,实在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


我喜欢读书,受益良多,也培养了女儿很好的读书习惯,便想让周围更多的人也拥有这么美好的体验。于是这些年我一直在我的家族里和先生的家族里大力推广阅读。过去每年回家过年,我都会买书送给两边的亲戚,尤其是好的家庭教育的书籍和童书,一买就是好多本。如今网络发达,大家都可以通过网络买书,我便改为推荐好书。我读到好的书,就会在两家的微信群里发布,号召大家去买。看到好的童书,也会让他们买给孩子们。我一直希望读书变成我们两家的家风,能传承下去并传播开去。现在已经有了效果,我有个侄女就很喜欢读书,她是做美术老师的,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专门开辟了图书室,允许到她那里上课的孩子读书,也招呼不上课的孩子可以到她那里借阅图书。侄媳妇是小学老师,在我的感召下,她不仅每天和她的两个孩子一起读书,还在她的学生中发起读书的活动。


我还号召大家共读一本书,彼此交流阅读的感受。尤其是做了妈妈的家人,我给她们推荐书,鼓励她们分头阅读,然后大家一起探讨读书心得。在妈妈们的带动下,孩子们也都开始逐渐喜欢上了阅读,我们两个家族的读书氛围现在变得越来越浓。今年我和先生开办的第二书房在全国搞了个“百城图书漂流”活动,我侄女他们就积极参与在当地发起了图书漂流活动。


对于我自己来说,年轻的时候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让自己懂得更多的知识,如今读书,则觉得书籍是用来滋养生命的,读书越多内心越宁静。



刘称莲,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师。被新浪教育评为2013年度中国榜样家长,其家庭荣获中国首届“书香家庭”称号。重点关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青少年心理等研究,常年奔走全国各地的学校及社区,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倡导“和谐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的理念,并用于自己的育儿实践中。出版畅销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构筑爱的边界》和《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一起吃“苦”的幸福》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刘称莲:幼年养育有缺失 修复很重要

刘称莲:我家的“游戏时间”和“家庭日”

刘称莲:只消等一等,惊喜便会来

刘称莲:“亲密接触”的神奇力量

刘称莲:不吼不叫做温和父母

刘称莲:不要被所谓成绩掩盖了孩子的优秀

刘称莲:书店是我家的“第二书房”

刘称莲:课外班的选择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

刘称莲:孩子是否守规矩 关键在家长

刘称莲:孩子的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应对孩子的问题才是问题

刘称莲:孩子闹情绪时,家长该咋做?

刘称莲:只要想 我们一定会找到亲子沟通的好方法

刘称莲:女人要想在亲密关系里自由行走 需要先修炼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