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关注了“啥”

刘娜 体育与科学 2021-09-21


刘娜

徐州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运动与健康




“你是学体育的,那能帮我看看我家孩子适合练习什么体育项目?练乒乓球,还是跳水......能尽早出成绩?”


“我血糖有点高,我该怎么运动?做什么运动、做多长时间运动,我可以减轻15斤?为什么呢?......”


这些话,我们在被对方知道自己从事体育专业时,是否经常被问起呢?这些时常被问到的“问题”,其实都表达了生活中人们对运动科学化应用层面的需求和探讨,而满足这些需求和探讨的理论依据来自于体育学基础性研究的发展。在此,对发表在《体育与科学》2020年第4期,《我国28所体育学强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情况研究》一文的写作思路进行自述性的回溯。


选题的缘由


同级别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97年设置体育学类别以来,引领了该领域研究的繁荣。而“基础性研究”作为国家和学术互动制度的建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学研究如何开展、哪些是重点、未来推进的可能性和方向是需要被明确的。同时,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正确的、前沿的学理性知识的传递也要求我们及时关注体育学基础性研究的发展。


梳理发现,代表基础性研究前沿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对体育学的资助持续增加。拥有体育学本、硕、博完整、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在基础性研究中举足轻重。因此,系统梳理符合相关纳入条件的28所体育学强校历年来NSFC项目资助情况,以展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来,体育学基础研究的特色和亮点。


研究的开展


锁定这28所体育学强校,为了深入研究NSFC资助的力度、特点与方向,系统查阅了关于国家级科研项目资助体育学领域的文献,发现较高级别项目的资助是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路径。但体育学这方面的研究,更新停止在5年前,且偏重数量层面的统计,涉及内容层面的十分稀缺。因此,希望通过宏观数量和微观内容双维度共同呈现相关知识的发展


基于此,通过NSFC项目查询的网站、各高校的科研平台获得基本的数据源。借助相关的软件,完成数据的呈现和内容的分析,力求各维度都达到使用最大界面展现研究内容。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数理统计和文本内容研究的归纳,总结立项的一般规律。同时,发现同为获批资助的项目,但三类高校各有所长,继而开展三类高校间的横向比较,诠释其特点为后续建议部分循证实践着力点。由于内容分析始于情报学,其方法的延展在管理学、新闻学等领域得到很好推广,本研究学习借鉴了这些领域的研究方法。例如,《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创新与共享模型构建与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测量——基于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978-2015)的文本分析》等。


关于未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2011年2月,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分为13大学科门类,这一设置方式维持近9年稳定、无变化的时间。但,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传达出的信息显示这一状态将发生改变,即将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也就是,共同形成我国14大学科门类的设置。当前,从体育学基础研究获NSFC资助情况来看,共计8大科学部中7个科学部体育学的立项都切入其中,可见,“交叉性”是NSFC支持体育学基础研究的实践做法。


当前,NSFC项目在进行研究领域分类时,都以传统学科专业设置为参照,新增的第14个学科门类也势必会影响和改变原有的参照。未来体育学基础研究的申请领域的拓展,是否可以乘借交叉学科门类设置带来的改变?如何将体育学基础研究融合到可探索的全范围?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期待的。


全体人民是全民健身的主体,体育学基础研究知识的拓展是增加主体执行力的基石。与医疗体系实现的健康相比,全民健身带来的健康是以“更低的成本、更低的风险、而实现更高的收益”。体育学基础研究提炼的健康知识来源于人们,又指导着人们,是体育学在培养“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任务的应有之义。




文献引用格式:

刘娜,李平.我国28所体育学强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情况研究[J].体育与科学,2020,41(04):60-70.




往期回顾 

《体育与科学》工作坊“学术短视频”云论坛简述

说清楚“体育题材网络剧”真香不容易

张鹏:奥运规则之于主办国立法影响研究

校长领跳曳步舞:体育与舞蹈的分合

《体育与科学》2020年第4期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