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转载|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能力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
朱华友
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体育产业集群
本文已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历史拐点
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命题。2014年党和国家提出的“新常态”既是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定位,也是对下一步经济发展的趋势的把控和要求。新常态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经济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在这个背景下,亟需破解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首先是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表现在航空航天领域、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生物材料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等;其次是高端生产环节问题,传统的低端组装加工不仅附加值低,也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必须努力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再次是生产方式问题。传统的高要素投入、高污染生产和低产出率必须被新的高质量发展观替代;第四是新旧动能转换问题。以往我国经济增长的动能是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要培育新的动能,转向新三驾马车,即深度城市化、消费升级和“一带一路”。
我国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正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股新兴力量。作为占比最高的细分产业,体育用品制造业持续快速壮大,逐步发展为体育产业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刺激消费、带动经济的战略性作用已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10月20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提出至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的发展目标。
但是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也存在转型升级的困难。一方面,随着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成功嵌入全球价值链,极大地促进了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承接海外体育制造业中低端环节的转移,受要素成本上涨、供求关系变化以及生态环境制约等影响,体育用品制造业面临着产品升级陷入滞缓、增速与经营效益趋于弱化等难题。与此同时,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呈现明显的差异化分布,绝大多数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主要经济区,区域发展失衡问题日益凸显。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在扩大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需要实现路径突破
如何实现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从路径依赖到路径突破,是一个现实且长远的问题。路径突破,既需要外力推动,更需要内力培育。
从外力推动来讲,需要通过推动顶层设计的“自上而下”保障产业发展的动力,进而增强“自下而上”激发产业发展的活力。从内力培育来讲,企业首先应当转变观念,通过经营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秉承工匠精神,努力实现产品升级、功能升级、质量升级和技术升级。
地方政府还应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区域集群发展规划、升级战略和促进政策,以促进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的“两自”发展为核心,实行分类指导。同时要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要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发挥政府的强大的引导力以及文化的助推力,开启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全新征程,培育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用品制造业文化,实现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文献引用格式:
朱华友,李娜,戴艳.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能力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J].体育与科学,2020,41(01):94-103.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