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览 |《体育与科学》2020年第6期




十九大精神与中国特色体育





重大灾疫情景下大众体育参与的认知判断及价值引导——基于习近平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重要讲话的思考

毛迪,刘连发

摘要:新冠疫情爆发给全球化进程、社会、经济等领域带来深刻的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具有强大的免疫力的身体成为了战胜疾病的可能与期望。身体的塑造离不开以身体为本的体育,本文基于对灾疫情景下大众体育参与的认知的研究认为:重大灾疫所产生的共识性危机情境激发了民众对身体的认知和健康启蒙意识;个体所处的特定环境文化引导着身体认知的走向和体育参与者惯习的形成。重大灾疫情境促进体育与健康耦合的同时,也彰显了舆论传播畸变和民众体育认知错位;重大灾疫促使知识与技术的惯习成为改变身体的新趋势;重大灾疫情境下“居家健身潮”产生带动了“功能性社会”下的健身符码操持。研究认为要强化民众身体认知意识,铭记创伤记忆,推进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立;以此为契机进行体育价值认知启蒙,提升民众健康和体育素养;传承伟大抗疫精神,推进体育教育向生命教育转向是重大灾疫情景下大众体育参与认知以及后疫情时代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新冠疫情;体育认知;生命教育;共识危机;后疫情时代;健康启蒙;抗疫精神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武术形象的重构

李卓嘉,李世宏

摘要:武术形象重构是中国站在世界历史道义的制高点,将自身命运和前途与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的自我定位。本文运用形象学、文化传播学等科研方法,以武术形象为研究对象,以儒家思想为武术形象的重构提供理论依据和行为标杆,通过剖析武术形象发展的时代困境与阐述武术形象重构的时代意义,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武术形象重构寻绎符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以期更好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战略思想。儒家“五常”中“仁、义、礼、智、信”作为当今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人类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鲜明旗帜,以儒家思想对武术形象进行对症下药,“援儒入武、以武释儒”,构建“和谐、正义、礼仪、智慧、诚信”的武术形象,是武术形象重构的时代需求、更是中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关怀世界人文建设、服务于世界人民的顶层设计。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武术形象;重构;文化符号;武术礼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





新探索





德国体育法导论:协会自治与法律规制之间(下篇)——体育法中的兴奋剂与民事责任

克劳斯·费维克,唐志威(译),李昊 (校)

摘要:在职业体育领域,兴奋剂和各方体育参与主体的民事责任是经久不衰的热点问题。其中,兴奋剂问题尤其引发各方关注,本文从兴奋剂禁令的目的、反兴奋剂斗争的机制、制裁可能性和反兴奋剂法四个角度介绍现有体育法中预防、应对、制裁兴奋剂的机制。此外,由于职业体育领域牵涉各方关系庞杂,因此还面临大量有关责任的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德国法律框架下社团和董事的责任、举办方责任、体育协会责任、运动员责任、教练和训练指导的责任、观众责任等体育活动参与者可能涉及的民事责任。

关键词:德国体育法;兴奋剂;民事责任;运动伤害;自甘风险;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人口老龄化对体育彩票销量的影响——基于2009—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白宇飞,刘文静,杨武建,邹新娴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否会影响体育彩票销量是老龄化加剧背景下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2009—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混合回归法、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矩估计等实证工具,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体育彩票销量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区域间的效果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水平对体育彩票销量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老龄化水平每提高1%,全国体育彩票销量将下降0.557%,且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体育彩票销量的抑制程度要高于西部地区。为此,应在明晰彩民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加强对中青年彩民的全方位关注;适度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体彩种类,提升体彩对老龄群体的吸引力;组织开展特色体彩公益活动,积极发挥老年人对体彩事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体育彩票销量;体彩消费;异质性








体育赛事中“圈层舆论”的衍生及其治理机制

张茉,关博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广覆盖与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应用,媒介融合发展更新了传统社会的“圈层”文化,基于新媒体所形成的“圈层”改变了体育文化的传播结构和信息交互模式。本研究从情感社会学的视角入手,对体育赛事及文化中“圈层舆论”生成的属性认知、演变逻辑及治理机制进行研究,认为:体育赛事“圈层舆论”的生成基础是基于价值认同而实现的情感链接,互联网的应用丰富了“圈层舆论”的同时使其呈现突生和动态性特征;舆情张力外溢生成了多圈层联动信息流,圈层舆论所构筑的“意见长尾”效应使体育赛事呈现出信息过载、边界模糊的传播形态,在资本、权力和精英的“合谋”下催生的圈层舆论呈现“单极化”趋向,复杂多元的信息舆情极易引发舆情爆点;对体育赛事“圈层舆论”的情感引导,需要促进体育赛事“圈层舆论”的危机管理向综合治理转化,防止负面舆情与次生舆情简单叠加,从信息治理和情感治理两个层面建立体育赛事“圈层舆论”的协同治理机制。

关键词:情感链接;危机管理;综合治理;情感社会学;情感治理;赛事管理;体育传媒;体育文化





传统体育研究





民俗体育的身体技术与“关联场域”——基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乡“鼓车赛会”的田野考察

王若光

摘要:研究以鄂乡鼓车赛会为田野个案,将莫斯、布迪厄、艾约博有关身体技术的社会学理论作为分析框架,重点围绕鼓车赛会身体技术的“关联场域”进行了学理分析。通过对田野作业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鄂乡鼓车赛会所呈现的身体技术同时并置于地方特有的物质环境、劳作模式、社会关系及信仰体系等“关联场域”之中,具化在民众身体之内的民俗技艺所发生的任何微妙变化均源自于“关联场域”的局部或整体变化。该研究结论从微观层面的视角验证并回应了有关“身体技术”的一般社会学理论,亦在提出“非遗”保护的类型学问题的同时重申了国家“非遗”政策中“整体性”保护原则的重要性。

关键词:民俗竞技;身体技术;关联场域;整体性保护








多元主体参与村落民俗体育文化再生产——基于湖南“汝城香火龙”的田野个案

邱海洪

摘要:基于皮埃尔·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运用田野调查、口述历史等方法,以湖南民间传统舞龙活动“汝城香火龙”为案例,探讨村落民俗体育文化再生产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汝城香火龙”文化再生产主要涉及地方政府、文化学者、乡村精英、村落民众等主体。其中,地方政府在“汝城香火龙”文化再生产中充当主导作用,文化学者起到“主脑”作用,而作为文化持有者的乡村精英与村落民众则发挥主体作用。研究认为:作为村落民俗体育活动的“汝城香火龙”文化再生产主要由以上四个参与主体共同决定,其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方文化品牌打造和官民互动平台搭建过程中各参与主体呈现出“合作与共谋”的良性互动。在新时代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村落民俗体育文化再生产应当既能上承民族国家又能下沉日常生活,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的优势与积极性,特别需要保持文化持有者村落民众的民俗心理和身体感受,培养文化自觉意识。

关键词:文化再生产;民俗体育;多元主体;村落社会;汝城香火龙








失落与拯救:峨眉武术的发展困境及策略研究

欧阳武翀,陈林会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实地考察法讨论分析峨眉武术发展困境及策略。从峨眉武术的历史起源、门派流变、技法体系进行深入梳理,阐释新时代背景下峨眉武术的在传承武术文化、传播中国哲学、繁荣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世界传播四个方面的价值;根据现阶段峨眉武术正面临的时代变迁和社会变迁下的失落、政策保障体系和宣传手段的失位、精神缺失和门派纷争导致的失传、渊源和理念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失和等生存及发展困境,研究提出了挖掘经济功能以培育和塑造峨眉武术品牌形象,挖掘健身功能在实践中传承和传播峨眉武术,创新传承手段以优化峨眉武术的生存环境,创新传播方式以重塑峨眉武术时代意义等振兴峨眉武术的策略。

关键词:峨眉武术;发展困境;文化价值;武术文化





体育传播学研究





5G时代体育短视频生产传播的媒介趋向与引导机制研究

王福秋

摘要:5G时代的到来将会带来新的媒介传播趋向,5G技术的媒介应用也将促进体育文化在万物互连新时代的传播与发展。文章基于5G时代背景对体育短视频生产传播的媒介趋向及引导机制进行研究,认为:5G时代人们将以“受众”与“授众”并存的角色促进体育短视频传播,用户思维及社会交往多元诉求将成为体育短视频的价值引导,在价值观与情感连接下IP思维将跨文化和群体存在;而体育短视频在5G时代传播的过程中,既有可能面对资本主导下的多元体育文化发展失衡,也有可能要面对技术繁华下的内容创新匮乏、传统体育边缘化危机;为促进体育短视频在5G时代媒介融合中发展,建立适配的IP规则、规避侵权行为的发生,鼓励多元协同创新、多视角呈现,提升文化自觉观念和主体意识,共同构成了5G时代体育短视频生产与传播的媒介引导机制。

关键词:体育文化;体育传播;文化主体性;文化自觉;知识产权;解组;重构;媒介传播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体育电影主题叙事变迁探析

朱邱晗

摘要:为探究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电影的主题叙事与传播,本文运用叙事学、传播学相关理论探究了体育电影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叙事主题及整体的传播释义。认为:按照时间序列划分,体育电影叙事呈现出4种样态,新中国成立的十七年时期,表达的是集体形塑的政治立意;施行改革开放政策后,营造了民族振兴的希望之境;21世纪之初,着重阐释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后奥运时期,则更加注重民族认同精神的传递。体育电影的传播释义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传播媒介的革新,丰富了一代代人的情感和精神内涵;(2)体育电影传播呈现出“身体规训”和“体育符号构建”两种文本形态特征;(3)体育电影传播的价值主要在于生成了以“时间-空间-事件”为主体的体育文化记忆三维立体框架。

关键词:体育电影;身体规训;体育符号;民族认同;女排精神





研究报告





血流限制训练对肌骨疼痛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

赵彦,李平,陆矫,陈艳,潘颖,马晓缓,刘琳

摘要:目的:基于Meta分析,系统评价血流限制训练对肌骨疼痛程度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BSCO、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中关于血流限制训练对肌骨疼痛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3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且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3.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RCT,共3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长期的BFR训练在肌骨疼痛康复的效果存在显著性优势(Hedge’s g=0.729,95% CI:0.242~1.152,Z=1.217,P=0.003),但短期训练优越性不显著(Hedge’s g=0.504,95% CI:-0.145~1.152,Z=1.522,P=0.128)。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分析显示,短期的BFR训练显著优于高强度抗阻训练(Hedge’s g = 1.191,95% CI:0.346~2.036,Z=2.763,P=0.006),且短期BFR训练加速肌骨疼痛的康复效果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表现出下降趋势。结论:基于研究间的高异质性,谨慎推荐长期的BFR训练用于提升肌骨疼痛康复效果,40周岁以下成年人可采取短期的规律性BFR训练。

关键词:血流限制训练;肌骨;疼痛康复;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影响等长大腿中部拉测试信效度的方法学因素综述

路恒,许贻林,王然

摘要:等长大腿中部拉(Isometric Mid-thigh Pull, IMTP)测试近年来在国际竞技体育的应用越发广泛。通过分析IMTP测试力-时间曲线得到的峰值力、发力率和冲量等指标具有较高的信度,并与力量、爆发力、冲刺和变向等动态运动表现之间呈中度至高度相关关系。然而,相关研究中模棱两可或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MTP测试的应用。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与总结表明,采样频率、身体姿势、语言提示、基线测量、信号处理、力-时间曲线分析等方法学因素均会影响IMTP测试和分析过程,进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和研究的可重复性。因此,在进行IMTP测试时应选择信效度较高的测试方法,并在研究中报道所使用的具体方法以确保后续研究的可重复性。此外,对于一些具有争议的方法学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为更准确地评估与监控运动员并提高其运动成绩奠定基础。

关键词:等长大腿中部拉;神经肌肉功能;最大力量;发力率;冲量








水中运动康复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Meta分析

赵榕婷,盛蕾,王宇程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水中运动康复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GeenMedical、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VIP等数据库,筛选膝关节闭合型损伤患者水中运动康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RCT,共7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水中运动康复可显著改善膝关节损伤患者的膝关节伸展范围[WMD=4.83,95%CI为(3.16,6.50),P<0.00001]、屈曲范围[WMD=13.01,95%CI为(1.84,23.18),P=0.02],疼痛评分[SMD=-0.75,95%CI为(-1.21,-0.29),P=0.001]、膝关节屈肌肌力[SMD=0.53,95%CI为(0.16,0.91)P=0.005]、WOMAC骨关节炎指数[WMD=-8.2,95%CI为(-16.52,0.11)P=0.05]、Lequesne评分[WMD=-1.72,95%CI为(-2.72,-0.72),P=0.0008]、Lysholm膝关节评分[WMD=12.42,95%CI为(10.2,14.64),P<0.00001]、行走能力[WMD=7.07,95%CI为(6.03,8.1),P<0.00001],但对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改善作用,合并效应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水中运动康复能够显著改善膝关节损伤患者的膝关节伸展范围、屈曲范围、疼痛、膝关节屈肌肌力、膝关节评分以及行走能力,但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无明显改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水中运动康复;膝关节损伤;功能恢复;Meta分析








基于复杂网络的足球比赛中串联球队关键球员研究——以曼城俱乐部2018-19赛季数据为分析案例

徐成博,朱宏淼

摘要:在足球比赛中如何从串联球队的视角科学准确地找出球队的关键球员始终是职业教练和广大球迷关注的热点议题。然而,已有研究主要从足球技战术的定性层面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相关的定量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将足球比赛中某一球队的十一名球员看作十一个节点,两名球员之间的每一次传接球抽象为连边,以此建立一个含有十一个节点的传接球网络。在此基础上,从系统科学的视角,通过度量节点删除后对传接球网络连通的破坏程度来反映节点的重要性,即“破坏性等价于重要性”,从而对球员在足球比赛中的重要程度进行定量研究。最后通过访谈法对以上评价指标进行验证,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结果付诸实践。研究表明:1) 传接球次数较多且介数较小的球员在串联球队方面较为重要,一旦失去这类球员,球队中大部分球员之间将失去传接球连接;2) 当球员 A 的传接球次数与 B 的传接球次数非常接近,并且 A 的介数与 B 的介数也非常接近时,如果与 A 有传接球连接的球员数量多于与 B 有传接球连接的球员数量,即 A 能够减小球从一名球员传到另一名球员所需的传球次数,那么从串联球队的视角,A 比 B 重要;3) 当球员 A 与 B 在传接球次数、介数以及与之有传接球连接的球员数量都分别相等时,如果 A 与其他球员的传接球次数之间的差异性较小,即 A 与其他球员的传接球次数分布更均匀,而 B 的传接球更多集中在少数几个球员,那么在串联球队方面 A 比 B 重要。

关键词:关键球员分析;串联球队;复杂网络;传接球








中国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市场化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分析

李舒雅,邱招义,米靖

摘要:本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从交易费用和产权分析的角度对中国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制度的市场化转型和变迁进行了探析。认为我国现行的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制度起源于“举国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对这种制度提出了变革要求,以克服其弊端,提高制度的效率和收益。完全由体育行政部门主导的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被打破后,市场化的培养方式明晰了产权、交易费用,提高了教练、冰场等资源配置利用的效率;加之学习者家庭经济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习花样滑冰,使得花样滑冰运动选材面扩大,成绩进步。

关键词: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市场化;新制度经济学





《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





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中考的历史回顾、现实困境与发展出路—— “体育中考”云学术工作坊综述

杨立远

摘要: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体育在学生评价中的占比,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为此,《体育与科学》编辑部于2020年11月1日举办了主题为“体育中考”的云学术工作坊,回顾了体育中考的发展历史,讨论了体育中考目标指向与现实指向的错位、实际执行中的缺位及其背后的学理逻辑,并得出共识:在体育和教育分离的事实情景中,聚焦“分离”的弥合,让体育中考回应学生成长诉求,避免和增强体质的简单挂钩,破除伪逻辑关系和伪因果关系,回归以体育课程知识学习为内容的考试,以知识水平的评判呼应“中考”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体育中考;学生体质下降;体教融合;教育分流







往期回顾 

武术场馆:一个被忽视的文化空间与研究视角

体教融合:体育能不能与语数外平起平坐?

抛开高楼大厦,女性主义建筑是否更深入人心?

《体育与科学》“民国体育史研究”工作坊征文启事

褪去“身体之重”,重新定义重竞技女运动员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