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术场馆:一个被忽视的文化空间与研究视角

金玉柱 体育与科学 2021-09-20


金玉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身体哲学



受《体育与科学》杂志之邀,以一种深解心底的“学术自述”形式来介绍刊发在2020年第5期的《建筑现象学视域下武术场馆的“场所精神”重构》一文的研究缘起、写作背景与研究反思,期许在交相呼应之中共同促进武术文化研究新进展。


研究缘起

近些年来,我一直从事武术哲学、体育哲学、身体哲学的相关研究工作。在专注于自身研究领域的同时,会不断地去尝试一些新的学术努力。清晰地记得,2018年8月《体育与科学》在南京举办了“体育建筑的文化记忆与表达”学术工作坊,会议中的诸多新颖关键词,如体育建筑的场所精神、具身隐喻、身体表征、文化意象、城市地标等,不断地打动着自己,引发了相应的学术思考。


机缘巧合,2019年在海峡两岸中华武术大会和中华武术论坛两次会议举办之际,高兴地看到了南京体育学院校内的“中央国术场”,它的空间构造、武术元素、文脉传承等,深深吸引着我。就这样,由“中央国术场”的文化记忆与表达,联想到了武术场馆的“场所精神”之论题。这一独特的文化空间是否充分地彰显出了其理应具有的“场所精神”?这一本有的“场所精神”又该如何契合时代之发展,重构其文脉延续的价值,带着这样的初衷与思考,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之旅。



研究准备与展开

实际上,在攻读哲学博士之时,就已经认知到了梅洛·庞蒂的“认识世界需要回归存在本身,并通过人的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来察觉世界存在”这一学术观点。与此同时,我充分地认识到知觉现象学不仅仅是身体的现象学,亦是空间的现象学、建筑的现象学。为此,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自然也就成为了武术场馆“场所精神”研究的切入点。


随后,我尝试着依据建筑现象学强调的“将空间营建的主体体验、意象、文脉视为空间设计与营造的最为核心内容”的这一主张,从创造有意义的空间,以及“建筑空间是人的身体知觉的具身化与投影”的视角,首先以纵向的历史视角寻觅武术场馆的传统特征;再以横向的当下视角,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武术场馆,对比分析与追寻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差异性、交互性,期许它们能够适用于武术场馆的分析与探究。


相对而言,传统的武术训练场所多是出现在“与传统生活方式相关的场合之中”。如与生产劳动相关的田间地头、打麦场;与民俗节日相关的村间集市、广场、路口;与宗教仪式相关的祠堂、寺庙、庭院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武术场馆的始源性特征是习武环境的最为原始的表达,它具有历史性、传统性、情感性等特征,是物质和精神因素的整体融合。


 

庭院式的传统武术“训练场所”

在这里,南京的“中央国术场”给予了我不少的启发,如鎏金大字的古旧牌坊,八卦形的演练平台,圆形的阶梯式看台,无不透出一种大气、沉静与智慧,无不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一种围合性的空间连续体,它表征着一种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符号,这样的武术场所的空间特征不仅可以激活习武者的身体感觉,继而构筑成为环绕于习武者周围的力量,而且还可以全面地释放其结构拓扑性的文化样态以及动静相宜的空间意象性表达。


    

南京体育学院“中央国术场”

现实当中,武术场馆的主题元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整理与转化,设计与营建者往往将其视作纯粹的功能性几何结构,遵从着样板抑或是同质的逻辑与理念。也正是如此,几乎找不到出色,亦或是有特点的武术场馆进行解读空间与精神解读,这与琳琅满目的体育建筑以及空间设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为研究带来了一定难度。


为了找到论证的材料、分析的对象,我几乎走遍了体育学院的武术场馆。幸运的是,从中还是找到一些零星具有武脉延续、精神印记、集体认同的角落或者某一个地方。它们在给人一种视觉冲击的同时,或隐或显地展现出一种具有意义和有力的空间形式。如,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场馆外部的拓扑性结构,天津体育学院武术场馆内部的空间布局,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术场馆内景的文化设计,沈阳体育学院武术场馆内景的意象性表达等。将它们融合在一起,依然可以看出,武术场馆无不通过自身的“间”之“空”完成了极具特色的空间实体,直指人的主体存在与精神嵌入。可惜的是这样的整体愿景与理想还有待于将来进一步的落实与完成。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术馆内景一角


沈阳体育学院武术馆内景一角


天津体育学院武术馆内景一角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馆外景一角


从大卫·哈维的空间批判理论来看,武术场馆在功能结构、表象结构的空间基础上,更是凝聚着“时间空间化”,抑或是“时空一体化”的隐性的文化-心理空间。意思是讲,在物理空间的实践中注入了相关的意义、符号、知识与情感。空间体验中渗透着各种文化与互动的价值之维,以及这种空间中的“应当”。为此,在武术场馆“场所精神”的空间始源性、日常生活性、空间表演性、拓扑性以及意象性等特征的文化理解与表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习武的历史经验,以及部分教练员与优秀运动的访谈后,进一步提出了武术场馆“场所精神”的三重维度,即生命成长的意义空间——思想与情感烙印的“心理化地图”;身体仪式感的动力空间——纲领与精神鼓动的“蓄势之站”;群体关系维系的锚定空间——定向与价值认同的“寓意空间”,这些都使得主体的存在感进一步加深,“场所精神”进一步得到提升。



研究反思与展望

不论是从显性的功能结构、表象结构来分析武术场馆“场所精神”,还是从隐性的“时间空间化”抑或是“时空一体化”的文化-心理空间来彰显武术场馆的“场所精神”,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现实当中,解决武术场馆的格式化问题,让我们武术场馆的特色、品味与精神更加鲜明,让我们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观众们感觉到来到了“他们向往的地方”。


文章最后进行了反思与展望,提出:(1)作为表演的场所空间应承担起文化建构的使命,重视历史与传统,过去与现在的移植、交融、转换,促进武术场馆的空间布局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空间想象和理念指向,即深化认知“公共表演空间”,注重“武术即身体”的表演感知。在空间处理上,要兼顾触觉、视觉、味觉等多种感觉的体验,“体”“用”不仅要一致,“神”“形”更应兼备。 


(2)武术场馆在生活空间的意义上,要通过“结构性”的师生关系,“功能性”的社会责任,“交互性”的情感认同,进而促使“训练”“竞赛”“生活”“教化”彼此间形成共同一体的生活世界,即深度营造“生活意义空间”,夯实“武术即生活”的价值理念。真正使武术场馆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本然性的生活世界的仪式空间。


(3)更为重要的是,武术场馆的空间布局与设计要统筹与兼顾其功能的多元性,满足人们对休闲的多层次需求。不论是训练与表演也好,交流与观赏也罢,都能让人感觉到身心的自由与无拘无束,有愿意在此“逗留更长时间”,即重视丰富“休闲文化空间”,强化“武术即功夫”的内容延伸。不断地加深理解与认识,武术场馆除了基本功用之外,还厚载着一种“由内而外”的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审美感知的功夫观照,这种观照是一种源于“武蕴阐扬”与“文脉延续”的有机融合。




文献引用格式:

金玉柱.建筑现象学视域下武术场馆的“场所精神”重构[J].体育与科学,2020,41(05):62-70.




往期回顾 

《体育与科学》“民国体育史研究”工作坊征文启事

抛开高楼大厦,女性主义建筑是否更深入人心?

体教融合的鸿沟怎样才能跨越?

褪去“身体之重”,重新定义重竞技女运动员

2015-2020“学术对话录”主题论文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