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文物保护装备和文化遗产传播

2016-09-18 东方洪 文博圈

9月17日,第二届文物保护装备发展论坛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遗产传播与服务研讨会,在成都世界城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论坛现场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论坛上指出,文物保护迫切需要先进科技和高端装备发挥支撑、示范和引领作用,并向参会代表介绍了国家文物局下一阶段,在文物保护装备领域将要重点开展的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孙峰谈了对文物保护装备产业的认识和期待,他认为,文保装备产业前景广阔,在我国乃至全球都已成为颇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论坛同时进行了第二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颁奖和《文物保护装备标准汇编》新书发布仪式。

20多名与会专家做了交流发言,近200名业内人士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传媒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文博出版传媒专业委员会、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承办,北京数字博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协国际珍品货运服务有限公司协办。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石镇山副所长和中国文物报社曹兵武总编辑,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论坛。


欧阳劲松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欧阳劲松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关强


关强:文物保护迫切需要先进科技和高端装备

目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正处于从手工作坊模式向现代化、科学化的转变期,文物保护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高标准、严要求,迫切需要先进科技和高端装备发挥支撑、示范和引领作用。

2012年以来,工信部和国家文物局按照“制造商+用户”、“产品+服务”的创新模式,推动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力,积极推进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和应用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方面,两部门按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构建文物保护装备产业生态,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创设产业协同工作平台,加紧行业标准化建设,建立质量检测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围绕文物工作中量大面广的装备需求,聚焦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调控、遗址风险管理、田野文物监测、文物无损分析检测等方面,组织实施应用示范项目,项目成果已在全国各级文物博物馆单位逐步应用。

第三方面,“产品+服务”的理念有效促进了文物保护装备制造企业积极主动向地制造服务型转变,在数据挖掘、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社会化文物保护服务团队正在成长。

第四方面,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尤其是文物保护装备领域业已成为军民融合的最佳结合点;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推进了国家级产业基地的设立和建设。

我国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发展已取得了良好开局,但专业化的完整产品系列和产业规模还未形成,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需不断完善,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仍需加强,龙头企业数量有待增加,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此,下一阶段国家文物局在文物保护装备领域将聚焦在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继续积极联合工信部,强化组织保障和顶层设计,针对文物保护利用和中华文明传承的重大需求,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发展路径;

二、推进政策创新营造发展环境,指导编制《文物保护装备示范产品目录》,引导财政资金采购市场不断规范,让物美价廉的装备产品更多地惠及文博单位;

三、对于定制研发的暂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文物保护装备创新产品、技术,研究制定首购订购政策,鼓励扶持自主创新产品的研究和应用;

四、针对田野考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古建筑、文物保护修复、数字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重大需求,组织研发系列产品;

五、加快产业标准检测体系建设,创新建立科学的团标、行标、国标制修订管理机制,加强装备生产制造和销售应用的规范化;

六、借助多种途径,积极引导、推广我国的文物保护装备产品和相关标准“走出去”。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  孙峰


孙峰: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前景广阔

2012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文物局通力合作,按照“共同协商、共同指导、共同支持”的原则,充分发挥两部门的指导协调职能,共同推进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发展。

一是跨部门合作,跨界融合。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文物保护装备市场活力,有力驱动了装备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合理布局以点带面。以文物保护的迫切需求为引导,以专精特、高精尖装备研发制造加文物博物馆用户的应用示范项目为突破点,促进行业快速成长,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三是模式创新,产生规模效应。“制造商+用户”、“产品+服务”的创新产业模式,强化了产业发展驱动力,催化了文物保护装备产业的爆发式发展,并成为我国制造业从制造型向服务制造型转变的成功范例。

四是新兴产业,前景广阔。文物保护装备领域的产业发展与用户需求结合紧密,带动着市场不断被激活、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乃至全球都已成为颇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对本届论坛及文物保护装备产业的几点期待:

第一,希望通过本届论坛,进一步促进产需融合,催生出更多助力文物事业的优秀产品。与此同时,也希望文物保护的高标准、严要求,对装备制造企业起到反馈提高的作用,从而提高国产设备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供给侧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第二,以论坛为契机,不断推动制造业与文物保护开展理念层面的深度交流,促进产需双方向着“发展理念深度互相了解、发展趋势长期互相促进”的方向迈进。在制造业方面,智能制造是当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和核心内容,更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将智能制造强调服务、强调“系统解决方案”的新理念引入文物保护装备领域,势必会在文物保护与装备技术间产生“化学反应”,促进文物与装备间由简单的硬件联系,升级为涵盖设计、生产到物流、销售再到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有机结合,解决长期制约文保装备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远程运维等瓶颈问题。

第三,希望本论坛持续发展,以论坛为平台不断探索文物保护装备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突破。通过论坛探讨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多种服务模式,以更为多样化、更为贴近行业多元需求的服务模式,构建扎实稳固的文物保护装备市场。在强化现有装备生产企业与文博单位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产装备在文物保护的规划设计方、实施方等文物产业其它重要环节中的影响力,为文保装备行业营造更为全面、系统的市场空间。


李耀申宣读第二届

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获奖名单


▲中国文物报社社长  李耀申


不可移动石质文物保护装备及发展方向



▲山西省文物局总工程师 黄继忠


历史、艺术与科技


▲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铁付德


文物保护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评估及预警平台


▲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宋涛


馆藏文物全系统防震成套技术和装备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马伯涛


微纳气泡在文物凝结物去除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院副院长  杨庆峰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与追求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  段清波


论观众角度的“智慧博物馆”



▲中国文物报社新媒体部副主任  王超


博物馆智慧化管理与创新型应用



▲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公司   李军


智慧博物馆物联网体系建设初探



▲北京数字博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宋战武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示范成果和问题分析



▲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副主任   吴来明


馆藏文物预防性整体解决方案



▲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李毅东


博物馆照明光质量与文物保护



▲广东晶谷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伍必胜


文化大数据的收集、重构与再现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罗依尔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装备应用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副处长  李滨


面向水下考古探测与作业的水下机器人技术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刘子俊


以现代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支撑预防性保护的探索



▲城云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方一肖


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的研制与应用



▲四川省科学城海天实业有限公司  王晓川


博物馆展柜玻璃的应用与创新



▲北京玻名堂玻璃在限公司  苗晓刚


智慧博物馆的整体解决方案


▲上海宽创国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张东


出版企业与博物馆的合作



▲湖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传播学博士  于淼


新媒体技术在社交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探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  苗岭



《文博圈》将陆续刊发论坛发言代表的精彩言论,敬请关注!


博博会专题(直接点击进入)

视觉大餐:博物馆文创产品争奇斗艳

第七届博博会盛大开幕

摄影师眼中的博博会

直击博博会第一现场

博博会最新日程及参会须知,成都美食景点完全攻略

“博博会”正向综合性行业平台迈进

以博博会为平台,传播博物馆文化

博博会:前六届回眸,第七届日程

博博会期间,成都周边博物馆参观指南

往期精选阅读(直接点击进入)

我该如何拯救你:那些被损毁殆尽的文物古迹

博物馆文物修复行业,为啥留不住人?

博物馆藏品也能拍卖出售吗?

大学博物馆,奇妙的阵痛?

关于博物馆教育的深度探讨

国家文物局出招,扭转文物保护被动局面

文化遗产应拥有自己的尊严

国家文物局公布巡视整改情况

关于举办第二届文保装备论坛暨文化遗产传播与服务研讨会的通知

他对文物界来了一次“拨乱反正”

视频:海昏侯墓的考古故事,居然这么有趣

陈列部主任每天在干什么?

敦煌原创动画《降魔成道》引起一片叫好!

>>><<<

文博圈,qq群 14929974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