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有多少博物馆,能让公众产生文化依赖

2016-10-08 文博圈
摘要



没有公众积极参与的博物馆,就没有存在的理由,没有存在的价值。希望博物馆能够建立起与公众的联系,让公众对博物馆产生文化需求,产生文化依赖。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陈履生


只有国家强大  才有博物馆的强大

  

  首先我想跟大家讲一讲博物馆与国家的关系。我们必须要了解,只有国家的强大,才有博物馆的强大;只有博物馆的强大,也才有国家文化的强大。


  因为,博物馆作为保存和展示文明成果的公共服务机构,其国家收藏和国家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在世界上很多的国家博物馆中,都有着与这个国家历史和文明相关的诸多珍藏。



▲埃及国家博物馆


  我要讲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埃及国家博物馆。埃及国家博物馆建于1858年,被列为世界十大博物馆之一,珍藏有古埃及法老时代到公元5、6世纪罗马统治时代的珍贵文物,总体数量虽然不算多,只有10余万件,但是它的每一件文物的独特性和重要性都是其他博物馆难以比拟的。


  1902年迁入解放广场新址的埃及国家博物馆,在今天看来和114年前几乎完全一样。这座位于非洲大陆上的最大的博物馆,是全世界国家博物馆中极少几家没有空调的博物馆之一。埃及非常炎热,但是这个博物馆里没有空调。而且,野猫们在博物馆内随地行走。


  我去过世界上200多家博物馆,埃及国家博物馆是我见过的馆长办公室最小的一家国家博物馆,馆长办公室面积估计只有15平方米左右,而且一进博物馆大门,向右一转就是馆长办公室,像一个门房一样。所以你难以想象,这就是埃及国家博物馆。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是这个国家出了问题。我们知道,埃及前几年发生了革命,离它不远处的建筑都被烧毁了,这个博物馆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虽然,你在其中看到的展出内容令人惊叹,可以了解到古埃及的灿烂历史;但是,那些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画,就那样随便地放在楼道地面上展出。我去年又去了一次埃及博物馆,我发现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既没有商店、也没有餐厅,想喝一口水都没有办法买到的国家博物馆。


  经过国家的动乱,埃及国家博物馆雪上加霜,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如今,这个国家博物馆每天的参观人数非常少,尽管埃及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但博物馆每天的参观人数大概只有1000人左右。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祠堂

  

  接下来再说说我们的国家博物馆。


  1912年,在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提议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正式成立,6年后,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迁到故宫的端门和午门之间,成为第一个展览陈列的场所。


▲蔡元培


  当时的展览状态是非常简陋的,很多的文物和艺术品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陈列在那里,供人们观览。但是开馆的第一天,北京万人空巷,大家蜂拥而至,因为很多民众没有走进过紫禁城,国立历史博物馆的开放,让大家可以走进紫禁城参观,所以当时的盛况被记载下来。



上世纪20年代的国立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


  一直到1959年,在天安门广场的东侧、人民大会堂的对面,建立了国家级的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次有了独立的馆舍,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文化中心。


  2003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原来的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合并为中国国家博物馆。2007年,国家花巨资对国家博物馆进行改扩建,打造了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博物馆,建筑面积达到近20万平方米,成为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我刚才说过,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有强大的国家博物馆。如果国家不强大,如果我们还处在新中国的建设初期,经济还比较落后的话,那么国家博物馆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规模。


  如今,中国国家博物馆每年的参观量是760多万人次,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法国的卢浮宫。这里收藏了130多万件我们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足迹,展示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的光辉成就。


  可以说,中国国家博物馆就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祠堂。


公众的依赖是博物馆存在的理由

  

  博物馆除了象征着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外,还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因为它代表着累积文明成果的水平,它连接着公众的文化需求而成为当代社会中公众的文化依赖,这才是博物馆的魅力之所在。


  过去我们很少谈这个问题,所以我现在特别强调,公众对于博物馆的依赖程度,是博物馆存在的理由。如果我们这个城市的公众对博物馆缺少基本的文化依赖,那么我们要博物馆有什么用呢?我们可以在博物馆里办很多的展览,但如果我们的市民都不去看,那这些展览再好有什么意义呢?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


  我在撰写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国内的一些城市博物馆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很多展览与公众脱节,这些展览实际上是少数策展人玩的花样,跟公众没有关系,我认为这样的展览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中国的城市博物馆数量很多,与世界同类型的城市相比并不算少,至少在中等以上。但是,如果以市民人均进入博物馆的次数来统计,显然我们的数量算是低的。


  拿深圳来说,深圳有1000多万人口,深圳博物馆每年的观众量也不算少,大概有100万人次左右。但如果拿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来比较的话,我们就能看出其中的差距。阿姆斯特丹大概只有100多万人口,但阿姆斯特丹博物馆每年观众的参观人数就有100多万,除去旅游者的话,城市居民和博物馆参观人数之间的比例依然遥遥领先。


▲阿姆斯特丹博物馆


  因此我希望,我们的博物馆能够建立起与公众的联系,让公众对博物馆产生文化需求,产生文化依赖。我们在周末休息的时候,首先会想到带着孩子去博物馆、去美术馆看看,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依赖。正如一些人有抽烟的依赖症、有喝酒的依赖症一样,我想文化的依赖是博物馆培养公众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所以说,博物馆的魅力就在于给一个城市奠定了一个文化地标,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窗口。


希望走出一条博物馆多元化的新路


  没有公众积极参与的博物馆,就没有存在的理由,没有存在的价值。那么,博物馆怎么吸引公众呢?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中国的省级博物馆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确实,中国城市博物馆的同质化倾向非常严重,缺少多元化、多样性的丰富内容来吸引公众。


  我在这里介绍几家国外颇有特色的博物馆。


  日本的福冈博物馆,跟世界上的其他博物馆都不一样。它的大堂是一个少儿教育中心,进去后有很多小房子,以亚洲各国为主题,有中国,有韩国,有越南,有老挝,等等。走进“中国”的小房子,里面是源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内容,有很多孩子在玩。



瓦萨沉船博物馆


  如果大家有机会去瑞典的话,一定要去坐落在斯堪森岛上的瓦萨沉船博物馆看一看。这座博物馆的建立是因为要展示一条沉船,这条叫做“瓦萨”的战舰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船,可出海之后不到半个小时就沉入水中,后来人们把它打捞上来,就在这个地方建造了一座博物馆。


  还有法国的凯布朗利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全世界博物馆中唯一一座不分展厅的博物馆,它里面的空间从上到下一气呵成。而且这座博物馆是全世界博物馆中唯一把库房和修复室建在中央大厅的,让公众一进博物馆就能看到里面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文物修复工作。它把博物馆的后台搬到了前台,这正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此外,这个博物馆的餐厅称得上是“最美博物馆餐厅”,天天爆满。


  拿中国国家博物馆来说,我们也在努力创新,希望走出一条博物馆多元化的新路。比如,我们和北京的史家胡同小学合作,编了四册《走进博物馆》的教材,有谈饮食的、谈音乐的。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定点的小学教育基地,让博物馆成为教材之外的补充。我们还把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改造成一间间专题教室,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博物馆。

▲美国一对新人选择了在亚特兰大Fernbank自然历史博物馆恐龙展览馆内举行婚礼


  最后,我有一个梦想,希望将来年轻人到博物馆去办婚礼。博物馆是文化的殿堂,在一些西方国家,经常会看到有人在博物馆里举行婚礼。我认为在博物馆里举办婚礼的人,一定对博物馆有一种感情,他们会把这种情感传承下去,会建立长久的几代人对于博物馆的依赖,因此它不仅仅是一个婚礼而已。


图文:解放日报|演讲:陈履生|整理:徐蓓|原标题:希望有一天,年轻人到博物馆办婚礼|图片来自网络(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往期精选阅读(直接点击进入)

博物馆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

“最美长城被抹平”设计者发文驳斥央视等媒体

美国博物馆联盟战略规划(2016-2020)

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设计博物馆

博物馆如何应对新科技的挑战?

我该如何拯救你:那些被损毁殆尽的文物古迹

博物馆文物修复行业,为啥留不住人?

国家文物局公布巡视整改情况

他对文物界来了一次“拨乱反正”

视频:海昏侯墓的考古故事,居然这么有趣

陈列部主任每天在干什么?

敦煌原创动画《降魔成道》引起一片叫好!

>>><<<

文博圈,qq群 14929974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