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癌症疫苗,具有激活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可以对抗多种癌症,包括白血病,乳腺癌,肺癌和胰腺癌,以及胶质母细胞瘤。
”临床前研究取得了成功的结果后,科学家们已经准备好在人类中尝试一种新的癌症疫苗。新疫苗是由位于转化研究所的Mater研究小组与昆士兰大学合作开发的。
首席研究员副教授克里斯汀·雷德福德(Kristen Radford)表示,这种疫苗具有治疗多种血液癌症和恶性肿瘤的潜力,是癌症疫苗接种的重大突破。研究人员希望这种疫苗可用于治疗血液癌,例如骨髓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小儿白血病,以及包括乳腺癌,肺癌,肾癌,卵巢癌和胰腺癌在内的实体恶性肿瘤,以及胶质母细胞瘤。“我们的新疫苗由融合了肿瘤特异性蛋白质的人类抗体组成,能够在攻击癌细胞的同时形成免疫记忆,当再次出现癌细胞时主动发起攻击。与传统的疫苗相比,新型疫苗具有一些关键优势,并且已经在早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希望。首先,疫苗使用“现成的”抗原生产,从而节约生产疫苗的时间和成本。第二,这种疫苗引发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的潜在效力,同时将潜在的副作用降到最低。这项研究发表在《临床和转化免疫学》上,并已准备好用于人体试验。
1973年,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在小鼠脾脏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细胞,因其细胞膜伸出许多类似于神经细胞的树突故而得名-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随后,大量的研究发现这是一群异质性的免疫细胞, 抗原提呈功能最强, 是唯一能够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DC散布在全身,不断监测周围环境中的抗原和危险信号。一旦受到肿瘤或病毒抗原的刺激,就会成熟,经加工后将抗原传送至DC细胞膜表面。随后,携带抗原信息的DC细胞迅速迁移至淋巴器官,与幼稚型T细胞接触,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活化并扩增,产生大量的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的T细胞,稳准狠的清除体内的癌细胞。在过去的20年中,基于树突细胞(DC)的各类疫苗已安全地施用于数千名癌症患者。这些疫苗已证明具有免疫原性,并显示出一定的临床效果,但还不够理想。
研究人员发现,树状细胞如何更有效地把癌细胞的标记传授给T淋巴细胞,对癌细胞进行有效攻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用什么癌抗原。
WT1是特征最明确,免疫原性最高的肿瘤相关抗原(TAA)之一,是治疗性癌症疫苗的理想靶标。WT1在一系列血液和实体恶性肿瘤(包括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中高表达。且在这些肿瘤中起癌基因作用,因此WT1肽是一个新的超表达的肿瘤抗原。
C型凝集素样受体CLEC9A(也称为DNGR-1)也是增强疫苗的诱人靶标,因为它仅由CD141 + DC 表达。
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嵌合疫苗,其中包含与WT1多肽遗传融合的抗人CLEC9A,可特异性增强人体内CD141阳性DC的能力,并且激活幼稚和记忆WT1特异性CD8阳性T细胞的能力。
1.基于高度特异全身和局部的细胞免疫重建,对癌细胞清除更具靶向性,更精准高效。 机体各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与机体DC功能的缺失或缺陷有直接关系,所以恢复体内特异性DC功能成为治疗和预防这类疾病的关键。WT1-DC由于特异性的优势抗原表位肽的使用,使被激活的T细胞具有特异性和靶向性,通过修复、恢复和增强患者自身细胞免疫功能,打破了机体免疫全身和局部的耐受状态,从而实现全身和局部机体免疫的重建。
2.持续启动以非溶胞为核心杀伤模式的清除机制,安全性高
研究证明,WT1-DC主要以以动员体内各种细胞因子为主要手段来清除靶目标,这使得重建的免疫系统在清除靶目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对正常细胞损伤作用。
3.具有疫苗特性的长期作用,实现预防和治疗的有机结合体外重建的DC在回输体内时可以激活静息T细胞产生初次免疫应答的细胞,激活的T细胞可以被点状放大并进一步增殖。一个树突能激活100~3000 个T细胞。大部分效应T细胞发挥清除病毒的作用,另一部分会存活长达十几年到几十年成为记忆性T细胞,在下一次接触到低剂量抗原就可发生高强度的免疫应答。所以,基于WT1-DC修复和重建的免疫防护系统可以持续发挥作用数十年,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进入循环发挥作用。我们期待这款疫苗能尽快开展临床试验得到更多真实有效的临床数据。同时,全球正在开展许多针对癌症的治疗性疫苗接种途径。在国际临床试验官网clinicaltrials.gov中搜索术语树突细胞疫苗,有54个临床研究。这些研究中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疫苗接种的关键步骤是将癌抗原有效呈递给T细胞。因为DC是最有效的抗原呈递细胞,因此,利用它们的多样性可能产生改进的治疗性疫苗。想申请的病友可致电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400-666-7998)评估。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7/200709085320.htm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cti2.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