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145·教育人类学】滕星:《教育人类学通论》出版

2017-07-27 滕星 人类学乾坤

滕星主编:《教育人类学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滕星简介滕星,祖籍浙江绍兴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民族大学乡土教材收藏与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创新基地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际教师教育协会(WFATE)常务理事。曾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所长、《民族教育研究》学术期刊主编。1994-1995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系富布赖特高访学者。曾受聘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并担任项目负责人、专家或顾问。先后主持十多项国内外教育人类学重要课题。


滕星教授

1980年代以来,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中国第一套“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50余本;主编多部学科教材;并出版个人学术著作多部。其中,主编的《民族教育学通论》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是当今最为广泛引用的民族教育学类教材;主编的《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出版的学术专著《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曾获第四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和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二等奖;专著《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建构》获第六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教育人类学通论》丨目录


前 言

 

第一篇:学科本体论与学科发展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育人类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社会文化人类学与教育研究

第三节 教育人类学的学科诸要素

 

第二章 教育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教育人类学的学科渊源

第二节 英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欧洲哲学教育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 中国教育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篇: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进化论学派

第二节 文化传播论学派

第三节 结构功能学派

第四节 文化相对论学派

第五节 文化与人格学派

 

第四章 教育人类学理论流派

第一节 哲学教育人类学学派

第二节 文化教育人类学理论学派

第三节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学派

 

第五章 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进入田野点之前的准备

第二节 田野调查

第三节 民族志撰写

第四节 教育人类学理论建构

 

第六章 国内外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

第一节 国外学校教育的微观民族志研究

第二节 国外学校教育的宏观民族志研究

第三节 国外学校教育民族志新趋势

第四节 国内学校教育民族志研究

 

第三篇:文化与教育

 

第七章 人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人的本质与教育

第二节 人类进化与教育的起源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

 

第八章 社会文化变迁与教育

第一节 社会文化变迁及相关理论

第二节 社会文化变迁中教育及其转变

 

第九章 多民族学校中的文化适应

第一节 文化适应

第二节 多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

 

第十章 仪式与教育

第一节 仪式概述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中的仪式

第三节 教育仪式的承载维度

 

第十一章 经济文化类型、地方性知识与教育

第一节 经济文化类型与教育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与学校课程

第三节 学校教育的生态学研究

 

第十二章 多民族国家的双语教育:人类学的视角

第一节 双语教育的定义与模式

第二节 双语教育的宏观视角:同化主义与多元主义

第三节 双语教育的微观视角:民族志的研究

 

第十三章 多元文化教育

第一节 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目标及历史发展

第二节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观点

第三节 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案例

第四节 多元文化教育的展望

 

第十四章 现代性与民族教育

第一节 现代性的概念与维度

第二节 教育在现代性中的位置与功能

第三节 现代性与民族教育的内在矛盾

第四节 意识三态观的基本主张

第五节 现代性与民族教育关系的重构

 

第四篇:族群与教育

 

第十五章 学校教育、社会分层与族群的社会流动

第一节 “卡斯特”和“类卡斯特社会”

第二节 教育与族群的社会流动

第三节 学校教育与社会边缘群体——中国本土的研究

 

第十六章 学校教育领域中的族群差异与教育公平

第一节 族群偏见与歧视

第二节 中国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公平

第三节 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公平

 

第十七章 学校教育中的族群、身份与认同

第一节 社会化与身份认同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与族群认同

第三节 学校教育与地域认同

第四节  学校教育与国家认同

 

第十八章 西方少数族群低学业成就理论与中国个案研究

第一节 美国少数族群学业成就归因理论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个案研究

 

第十九章 国外原住民教育

第一节 原住民概述

第二节 北美印第安人的教育

第三节 大洋洲原住民教育

 

第二十章 流动人口与移民的教育

第一节 人口的流动和移民

第二节 西方移民教育

第三节 中国流动人口的教育

第四节 跨地域、跨文化人口流动和移民与教育的未来

 

第五篇:教育人类学的实践


第二十一章 教育领域中的人类学知识普及

第一节 教育领域中为什么要普及人类学知识

第二节 美国教育中的人类学知识普及

第三节 中国大陆地区的人类学知识普及

参考文献

后 记



前言


教育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Education)是由教育学和人类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开放性综合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教育人类学吸收了哲学、人类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教育人类学又细分为德奥的哲学教育人类学和英美的文化教育人类学。德奥的哲学教育人类学渊源有二:一是德国特有的抽象思辨哲学;二是二战德国战败后,德国国民对教育和人性的反思。可以说,哲学教育人类学是在文化哲学的高度对人性与教育进行的分析与思考。英美的文化教育人类学起源于文化人类学对文化传承的研究与思考。文化人类学历史上产生各个理论流派对文化传承即教育都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另外,哲学教育人类学和文化教育人类学在研究方法上也大不相同。前者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继承了德国传统的哲学思辨范式;后者的研究方法主要继承了文化人类学的三个学科看家法宝:田野工作、民族志撰写与理论阐释的范式。

我1990年代初期曾作为富布赖特高访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人类学系与国际著名的教育人类学家奥格布(John U•Ogbu)教授在一个研究室工作,发现他那里也没有专门的教育人类学的学科教材。他的教育人类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主要用的是他自己编写的内部阅读材料;我那时也去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去拜访了美国教育人类学之父斯宾得勒(George D•Spindler)教授,并受其夫妇邀请去纳帕河谷(Napa Valley)的家中餐叙。后来,我将我在美国收集的四箱英文资料托人运回中国,这些资料为我二十多年来科研与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据我的了解,美国教育人类学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也没有编写专门供特定教学使用的教材。

中国的教育人类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先后出版了一些以“教育人类学”冠名的著作。人类学家庄孔韶教授对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其专著《教育人类学》(1989)开创了国内人类学研究教育的先河。稍后,教育学圈也开始了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工作,出版了《教育人类学》(冯增俊,1991)一书。这一时期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

从哲学视角来审视教育人类学的编著和专著主要有:台湾学者詹栋梁教授撰写的《教育人类学》(1986)、李其龙翻译的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1999)和茨达齐尔的《教育人类学原理》(2001)、张志坤翻译的伍尔夫的《教育人类学》(2009)。这几本书是国内目前了解教育人类学哲学研究取向最主要的参考书。

从文化视角来审视教育人类学的编著和专著中,具有基础性、并具一些教参性质的编著主要是:Anthropologies of Education: a Global Guide to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Learning and Schooling(《教育人类学:学习与学校教育民族志研究全球指南》,K.M.Anderson-Levitt,2012)(凯瑟琳·安德森-列维特,2012)、《教育人类学》(奥格布主编,石中英等译,2011)和周德祯教授撰写的《教育人类学导论——文化观点》(1999)。冯增俊主编的《教育人类学教程》(2005)和李政涛撰写的《教育人类学引论》(2009)两本书主要从教育学的视角来解读教育人类学。袁同凯教授的《教育人类学简论》(2013)为教育人类学抹上了更多的人类学的色彩。

随着中国教育人类学与国际合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学科建设的推进、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本土化实践的深入和研究成果的增多,特别是在近20年来的中国教育人类学的本土化研究中,涌现出一大批的优秀学术著作,这就需要一本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于一体,并按照教材体例来编写的教育人类学教科书,来将学科的知识传授给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愿意了解这么学科的人。

教材是某一学科按照知识逻辑结构编写的集大成的成果。它应尽可能地反映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它应有下述的一些内容:一、学科本体论研究,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性质、研究对象,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二、学科发展史的叙述;三、学科的理论流派;四、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五、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等。每章后应有专有名词解释、若干课后问题及推荐的阅读书目等,以便学生掌握要点和复习方便之用。

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编写体例上,我们尽可能地囊括哲学教育人类学和文化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从最终的内容来看,本教材主要还是以文化教育人类学为主,哲学教育人类学为辅。

本书分五篇二十一章。

第一篇:学科本体论与学科发展史,含两章七节,其中第一章主要介绍教育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诸要素;第二章介绍了国内外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历程。通过该篇的阅读,读者能够对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一些基础性的概念有个较为系统和清晰的认知。

第二篇:理论和方法,含四章十七节。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文化人类学中的进化论学派、传播论学派、结构功能主义学派、文化相对论学派、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思想极其对教育的启示;第四章介绍了国外的哲学教育人类学流派、文化教育人类学流派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思想;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如何进行教育人类学的研究;第六章介绍了国内外学校教育研究中的宏观和微观研究。本篇的目的在于通过介绍学科基础理论、学科流派、学科研究方法和学科研究成果,让读者明了学科发展的厚度。

第三篇:文化和教育,含八章二十五节。第七章介绍了人的发展与教育,包括人的本质与教育,人类进化与教育的起源,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第八章介绍社会文化变迁与教育,包含社会文化变迁及其相关理论和社会变迁中教育及其转变;第九章主要介绍多民族学校中的文化适应问题,包括文化适应的概念、内涵和功能,以及多民族学校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第十章从仪式的概念和内涵入手讨论仪式与教育,并重点介绍了学校教育中的仪式;第十一章介绍了经济文化类型、地方性知识与教育,包括经济文化类型和地方性知识的内涵与教育的联系,并重点介绍了生态学视角下的学校教育;第十二章,介绍了人类学视角下的双语教育研究,重点在于民族志研究的介绍;第十三章重点对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进行了介绍;第十四章介绍了现代性与民族教育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教育人类学研究中的重点关注的领域。

第四篇: 41 37703 41 15534 0 0 3138 0 0:00:12 0:00:04 0:00:08 3138群与教育,含六章十九节,涉及社会分层、族群流动、族群差异、认同、低学业成就、原住民教育和流动人口教育等主题。第十五章介绍了教育在社会分层和族群流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第十六章介绍了学校教育领域中的族群差异与教育公平的问题;第十七章介绍了教育领域中的族群、身份与认同问题,主要涉及身份认同、族群认同、地域认同、国家认同。第十八章介绍了西方少数族群低学业成就的若干归因理论,并就中国的少数民族个案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第十九章主要介绍了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原住民教育。第二十章介绍了国内外流动人口与移民的教育问题。

第三篇和第四篇的主题,是当下国内外教育人类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正是这些领域的深入研究不断的夯实了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厚度。

第五篇:教育人类学的实践,主要涉及教育领域中的人类学知识普及。首先阐述在学校教育中普及人类学知识的必要性,随后介绍了美国和中国教育领域中人类学知识普及的情况。

从五篇二十一章的谋篇布局来看,本书无论是在结构、体例,还是在内容上都会令国内外同行耳目一新。我相信,这部教材的出版必将对国内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作为编者,我们也认识到,虽然我们聚集了国内外众多著名高校长期致力于教育人类学和相关研究的学者,并涉及到众多的学科领域,但是,我们的认识和研究领域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今后不断修订。

具体来说,比如,由于编者精力有限,在教育人类学理论渊源中,我们仍然未能将解释人类学、象征主义、交换理论等人类学理论视角看教育的研究成果纳入到教材中来,这不得不留待今后的修订中在继续加入这些理论。同时,在教育人类学理论流派中,我们仅仅介绍了国外的相关理论流派,对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并未提及,这就需要今后年轻的学者在认真总结中国教育人类学本土化过程中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来进行归纳和书写。因此,虽然我们在编写体例和撰写内容上都追求尽善尽美,但是,遗憾总是会有。在此,我希望后来的学者能够弥补上述的缺憾,使这本教材更加的完善,让知识惠及到更多的人。愿这本教材能够实现我的导师林耀华先生所畅想的“把种子埋在土里,将知识传给后人”的夙愿!这也是我们所有参编人员的期许!

 

滕  星

2016年6月

中央民族大学独树斋



后记


“把种子埋在土里,将知识传给后人”是我的导师,国际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教育家,我国人类学、社会学的一代宗师、两学泰斗林耀华先生在传道授业中所秉持的理念。作为学界后人,我们应秉承前辈遗志,弘扬学术精神,因此,有了这本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教材《教育人类学通论》。

本着“国际视野、关注本土”的编写理念,我们诚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家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美国内华达大学(University of Nevada,Las Vegas)、得克萨斯理工大学(Texas Tech University)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长期致力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专家和中青年学者执笔。他们研究领域涉及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学科。具体来说,每章执笔人分别是:


第一章,陈学金、滕星

第二章,桑国元、涂元玲、张俊芳、杨会、李恬

第三章,滕星、罗银新、虎技能、杨小英、章光洁

第四章,杨会、高韩尔·艾地西、王婧、朱姝、张俊芳

第五章,王国祥、张俊豪、滕星

第六章,袁同凯、温馨、朱筱煦

第七章,桑国元、杨会

第八章,敖俊梅

第九章,张霜、石心

第十章,张志坤

第十一章,罗吉华、欧群慧、孔丽娜

第十二章,海路、滕星、英吉卓玛

第十三章,朱姝、杨琦雪

第十四章,沈洪成、钱民辉

第十五章,闫晓庆、司洪昌、高政

第十六章,马效义、滕星

第十七章,关凯、章光洁

第十八章,胡玉萍、杨红、杨琦雪、袁同凯、滕星

第十九章,陈·巴特尔

第二十章,丁月牙、单红霞、熊和妮

第二十一章,涂元玲


全书的编写体例由我拟定,并吸收浙江大学庄孔韶教授、北京大学钱民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张海洋教授、潘蛟教授、苏德教授等人在书稿框架专题论证会上的见解。同时,南开大学袁同凯教授、陈·巴特尔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的关凯教授、祁进玉教授、张俊豪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巴战龙副教授、桑国元副教授等人对教材的编写也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在此,对上述各位同仁致以诚挚的谢意!正是由于大家的群策群力,这本教材的框架和内容突显出浓郁的人类学和教育学的韵味。

教材的编写工作历时十年有余,从初稿到成书,历经十余稿,可以说十年磨一剑。在此特别感谢南开大学袁同凯教授在百忙之中撰写了第六章“国内外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并对第十八章“西方少数族群低学业成就理论”作了认真修改,使得该章从体例到内容都更加的完善和厚实。同时也要特别感谢北京大学钱民辉教授、南开大学陈·巴特尔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关凯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司洪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张志坤教授、北京教育学院涂元玲教授等人亲手撰写书稿,使得书稿层次清晰、言简意赅、观点明确。

在编写的过程中,我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团队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其中陈学金博士、章光洁博士、杨小英博士、罗银新博士先后承担了教材编写的秘书工作,主要负责教材编写过程中的联络和协调工作,使编写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教材编写后期,罗银新博士还担任了我的研究助手,协助我完成了教材的统稿和校对工作,直至成书。此外,教育人类学研究团队中的其他成员:黄宁宁、闫晓、高韩尔·艾地西等同学也参与了教材的编排工作。正是在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教育人类学通论》一书才得以顺利地编排出版。在此,对他们的辛苦付出一并表示感谢!

此外,教材编写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离不开中央民族大学的鼎力支持。2012年我获批“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项目(新兴与交叉学科研究)‘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112KYXJ03)”的课题,从而保障了教材工作得以顺利的研究与编写。在此,我代表全体参编人员深表敬意和谢意!同时,还要特别感谢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的全体同仁对教材编写工作的支持。

最后,我代表所有参编人员向教材所引用文献的原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正是你们认真的学术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编写的数据,从而使得编写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作为一本集大家所成的教材,编写过程中必定要引用到相关研究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在每章的撰写中,我们都力求尽可能的注释,但仍难免会有遗漏之处,若是由于我们的疏忽而未能注释之处,还望原作者谅解,并能与我们取得联系(jiaoyurenleixue@163.com),教材再版时,我们将对遗漏之处进行及时的修正。与此同时,虽然我们对这本教材的编写做了很多的努力,但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教材中难免存在瑕疵,恳请方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滕  星

2016年6月于中央民族大学独树斋



  ※  延伸阅读 ※  

 击 文章题目  即可  浏览全文

[1]【201731】人类学乾坤丨2017年推文·第一季目录

[2]【201761】人类学乾坤丨2017年推文·第二季目录

[3]【201791】人类学乾坤丨2017年推文·第三季目录

[4]【2017121】人类学乾坤丨2017年推文·第四季目录

[1]【2017122·学术资讯】2017国际医学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议程

[2]【2017123·教育人类学】巴战龙:《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裕固族教育研究》出版

[3]【2017124·学术资讯】中国人类学的非洲研究:传统、域外与实践国际研讨会

[4]【2017125·人类学】赵旭东:个体自觉、问题意识与本土人类学构建

[5]【2017126·人类学】中根千枝:《中国与印度:从人类学视角来看文化边陲》

[6]【2017127·人类学】彭兆荣丨中国饮食:作为无形遗产的思维表述技艺

[7]【2017128·学者自述】黄淑娉:从异文化到本文化——我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回忆

[8]【2017129·教育人类学】滕星,苏德主编:《教育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出版

[9]【2017130·人类学】周大鸣,秦红增:《参与发展:当代人类学对“他者”的关怀》

[10]【2017131·人类学】徐杰舜丨世纪坦言:中国人类学的现状和未来

[11]【2017132·医学人类学】郑艳姬,谢操丨身心整合:治疗仪式的疗愈功能探讨——对彝族诺苏人的考察

[12]【2017133·医学人类学】景军,齐腾飞,陈昭:民族医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3]【2017134·教育人类学】钟海青主编:《文化多样性与教育研究-中国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出版

[14]【2017135·学者自述】邓启耀:走野路·说人话·越界探求——我的问学之路

[15]【2017136·人类学】李亦园: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类学的关怀与祝愿

[16]【2017137·人类学访谈】徐杰舜/问,靳薇/答:一位女人类学家的学术历程——访靳薇教授

[17]【2017138·教育人类学】钱民辉:费孝通的教育人类学思想初探

[18]【2017139·学术资讯】高教社质性研究公益讲座!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19]【2017140·学术资讯】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日程

[20]【2017141·人类学访谈】肖明远/问,张继焦/答:走向国际学术殿堂,讲好中国故事

[21]【2017142·教育人类学】陈学金,滕星: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几个根本问题

[22]【2017143·人类学】范可:当代中国的“食之虑”——粮食、食品安全和转基因问题

[23]【2017144·学术资讯】道路与族群·第十六届人类学高级论坛·议程(初稿)

※  温馨提示  ※  

欢迎您访问“人类学乾坤网:www.ca101.cn”,微信公众号:ca101cn ,微信公众号投稿信箱:ca101@qq.com。

您可向公众号:ca101cn,分别回复关键词:费孝通,岑家梧,李亦园,乔健,王明珂,徐杰舜、周大鸣,彭兆荣,徐新建,范可,张小军,王铭铭,景军,陈志明,滕星,麻国庆,赵旭东,关凯,孙九霞,刘珩,段颖,等,将收到这些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